榆林没有“新闻”
我的老家榆林刚开始静默、封控时,本号写了一篇文章《作为一座四线城市,榆林此轮疫情真正的考验是什么?》其中特别强调,榆林面对的这场攻坚战的考验,除了防疫本身,最关键的是能不能避免次生灾害,能不能借由此次攻坚战让人们建立对新冠的认识。
目前,距离开始静默已经三个星期了,人们没有等来解封的消息,反倒是不断的层层加码、一刀切,至于避免次生灾害和建立人们对新冠的认识,一项也没有做到。听家人说,一名学生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但我没有查询到有关新闻。榆林官方公众号“上郡”昨晚的推文中间接印证了——“榆林那个孩子再没有机会走进这个温和的良夜,在原本可能解除禁足的前一天选择永远闭上眼睛。疫情三年来,类似的悲情事故不可胜数,但远没有我们这座城市中一个人——一个你几公里内的孩子的猝然离去更接近、更心冷和哀伤。”
昨天看到两篇榆林本地人写的文章,一篇题目是《该醒醒了,榆林》,一篇题目是《六问榆林疫情封城防控》,目前第二篇已经被删了,第一篇还在。其中写的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困惑和心声,也是我与家人朋友与沟通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比如文章写道,“自从榆林封城以来,民众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处于恐慌,无助,甚至害怕的状态……各种信息满天飞,小道消息负面信息各种,普通民众没有知情权,只能通过各种小道消息知此次疫情主要是通过学校学生引起的,紧接着,网上各种负面消息来袭。”
虽然我和封控在榆林的人一样,得到的官方消息少之又少,但结合中央要求和各地的情况,有理由追问:
在国务院出台九不准、20条措施且三令五申不准搞一刀切、层层加码的当下,榆林为何可以静默超过20天?在中国各地纷纷解封高风险区域、取消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当下,榆林不分情况给老百姓门上贴封条、要求人们足不出户的做法,相关负责人是否需要因过度防疫被问责?放宽防疫政策已经是大势所趋,时下还在静默中榆林,政府层面是否有进一步的规划和方案?基于科学的研判,各地已经开始部署阳性人员居家隔离的措施,榆林还在劳民伤财大建方舱医院,这又该如何解释?
时下,榆林之外的不少大城市,已经开始调整防疫政策,切实的变化正在发生,当人们将目光锁定于北京、广州、上海这些大城市时,小城市的艰难被严重低估。这种艰难背后,既有地方官员担心承担责任的不敢作为,所以只能路径依赖大搞封城、静默,也是中央政策不明晰的必然结果。即便在北京,某个区的防疫政策怎么推行,不少人也在等待观望,榆林和很多小城市的主政者们,也在不惜一切代价,等待风向的变化。
最近看中国历史,也时常在想,历史会如何记录我们共同经历的这三年。不管官方层面如何叙述,老百姓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人心和时间最终会检验一切。以往我们的历史都会讨论很宏大的意义和命题,比如革命的意义,将目光聚焦于帝王将相,但很少考察这种大变动对具体每个人、每个家庭带来的影响,以及他们心理的反应,这些都被历史叙述回避,显然这样的历史是简单化的。好在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是记录者,我们每个人的所思所想,都是构成历史的一部分。
榆林没有“新闻”,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和大历史会记住这一切。
推荐阅读:
新書推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