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出生的孩子,正在经历什么?
疫情3年,孩子多次有居家上课,学校都没去过多少次,更没出去旅游过。反反复复的疫情,就连去游乐场也是少得可怜。孩子没有认识到学校的新同学,没有同伴玩。
——不夸张地说,这三年疫情对大多数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认为孩子长期居家也是无忧无虑,但是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也会有焦虑、抑郁症状,甚至产生严重精神障碍。
这种新冠给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行为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被称为“新冠次生灾害”。
从新冠疫情已持续三年之久,第一批伴随着疫情爆发出生的宝宝,如今也都快四岁了。
新冠这一代的孩子,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大流行时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说是挑战。
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影响
我国教育部估计,超过2.2亿儿童和青少年因疫情被限制在家中。不能去学校上课、社交活动被限制,这些日常生活模式的突然转变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显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睡眠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抑郁等方面。
1、 睡眠问题
你有注意过孩子居家隔离的睡眠状况吗?
学校开展网课模式,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间过长;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作息时间不规律,都是被认为可能导致睡眠问题的几个因素。
一些孩子在家里少了约束后正常的作息规律会被打乱,充沛的精力无处释放,可能会出现熬夜、失眠、起床难等现象。
我国的两项研究显示,新冠流行期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32% 和56%,均高于疫情前的数据。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PTSD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的挫折事件,还有一些大的创伤性事件等,都有可能引发应激反应,而儿童和青少年正是应激事件的脆弱人群。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导致认知和情绪产生消极变化,同时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国外的一项综述表明,因为新冠导致的隔离生活可能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3、焦虑/抑郁
焦虑和抑郁往往伴随着压力。国内外几项研究都证实,新冠流行期间儿童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和压力都处于较高水平,对于被隔离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人们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
根据美国CDC数据显示,2019年有超过三分之一高中生报告有持续悲伤或无望感觉,同比2009年增加了40%。疫情大流行加剧了这些负面情绪和症状。
二、孩子的认知能力有所下降
孩子长时间居家会悄悄影响孩子大脑发育,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美国布朗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疫情期间出生的儿童,与疫情前出生的孩子相比,无论在言语、运动和整体认知等方面能力都有显著下降。
孩子刚出生只是一张白纸,前期的教育尤为重要。
然而,新冠病毒的流行导致很多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受教育机会。
三、孩子的生活在悄然改变
1、 感觉、情绪和社交发展受影响
我们知道,对话不是自言自语,在对话中我们有肢体语言,还有面部表情。但是自从戴上口罩后,这些我们都没法观察这些。孩子的认知能力弱,特别是婴幼儿,就更加看不懂“脸色”了,这对神经系统感知方面发展得不好,错过了情绪的黄金期,社交发展也受到影响。
2、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受影响
年初时,国外一家医院数据显示,疫情期有语言障碍需要到医院治疗的儿童人数增加了近三成。0~5岁是儿童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由于疫情带来的封锁、禁行、居家等情况,导致幼儿不能在外玩耍,或专注电子产品失去与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引起语言能力发展问题。
3、身心均受到影响
由于疫情原因,孩子较多时候都被要求居家隔离,缺少了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取而代之的是家中久坐和长时间做同一件事,从而引起动作和感觉发展受阻、抵抗力变差等问题。
同时,单一的活动容易让孩子产生狂躁或沉闷的情绪,心理问题也会增多。
四、亲子陪伴:帮助孩子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
以上说的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法,家长要积极促进孩子的成长。
1、充分沟通
与孩子充分地交流,在谈话中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缓解孩子的情绪。
适当地创造语言场所,可以进行模拟对话。
对于小孩来说,真实发生的交流沟通,会让孩子理解起来更加形象具体,会很容易就把事物连接起来。
问孩子开放式问题,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发展。
2、共情关注
共情就是孩子关注什么,我们就关注什么。在孩子玩耍中过程中我们要及时的给出回应。
就是随着孩子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并在恰当时机,及时对孩子的行为给以回应。
3、 保持运动锻炼
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生活中现有的可利用的场所材料,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开展1小时左右的运动锻炼。
所以
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还能够促进大脑活动。
4、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同时可以增强亲子交流。
在疫情下孩子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时刻关注着孩子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尽量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