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下架,再盘一盘这款好产品!
最近又到了保险公司密集下架产品的时间了。下架什么产品?就是最近两年非常火的增额终身型产品。
为什么要下?是因为今年年初监管下发的这份《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 版)》,里面有不少涉及到增额终身型产品的问题:
1、有效保额的增长比例超过3.5%,有误导消费者嫌疑
2、没有明确加减保规则,有误导消费者嫌疑
另外还隐藏了一个问题:部分产品的现金价值曲线极度不平滑,存在严重「长险短做」嫌疑!
当然,有人会说,当年开发这些老产品的时候,监管可没管这么细!好了,现在开始管了。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即将退市的老产品,值得买吗?
Ps:放心,产品只是因为监管新规下架而已,我们作为消费者,老产品合同约定的各种保障和现金价值,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受影响,保险公司必须兑付。
一
今天,我想跟大家重新盘点的这款产品是来自弘康人寿的弘运增利增额终寿,它在2021年的互联网保险师市场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金满意足臻享版!
2022年,因为弘康人寿暂时告别互联网保险市场,这款产品也终于换回自己条款上的真名「弘运增利(点击打开产品)」,转战线下!
这款产品特色:
(1)返本较快:如果选择10/15/20年交的交保费期,第8年就能先拿回本钱(现金价值超过当时的总保费);
(2)中长期IRR排列行业第一梯队,基本在3.47%-3.49%之间;
(3)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飞机、轮船、火车)以及驾乘私家车,发生意外身故的,按有效保额额外赔偿一笔保险金。
接下来,我准备了三个比较经典的投保案例,能帮助大家好理解这款产品。
二
案例一:给自己规划养老储备
35岁男性小明给自己购买弘运增利(点击打开产品),选择10年交保费,年交保费10万元。
从60岁开始逐年减保,做养老补充。60-64岁每年9万,65-69岁每年10万,70-74岁每年11万,75-79岁每年12万,80-84岁每年13万,85到87岁每年14万,最后88岁一次性8.43万。
你有没有发现,相比传统养老年金每年都固定的养老领取金额,增额终身型产品可以按需、按通胀减保,灵活很多。
当然,增额终寿寿险也不是可以随便减保的,精算君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建议大家看看这篇文章《增额终身险,真的可以随便减保吗?》
三
案例二:做孩子教育金储备
30岁爸爸给0岁男宝宝小小明购买弘运增利(点击打开产品),选择3年交,每年交费8.5万元。从15岁开始选择减保,15-17岁高中三年每年减保40000元,18-21岁大学四年每年减保86400元,做这7年的教育金开支。
四
案例三:给自己做退休后的医疗险保费储备
因为医疗险越老越贵,如果没有规划好,很可能在非常需要医疗保障的时候却因为交不起保费而终止保障。所以必须提前规划好这笔“刚需支出”。下面例子,以35岁男性小明为例,看他如何通过弘运增利(点击打开产品)来规划退休后的百万医疗险保费开支。
35岁男性小明,选择10年交费期、按年交17000元,连续交费10年(相当于我们每月把工资里面的1420元划到保费交费账户,到缴费日存够17000,正好用于交保费),购买弘运增利(点击打开产品),把资金用途锁定为:60岁退休期,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费率可调)每年的保费开支,从而锁定自己的长期医疗保障。
保乎·小结
对增额终身型产品,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它的核心功能和用途?因为它长得实在太像长期储蓄了,很多人容易陷入最简单的「收益率对比陷阱」。
精算君自己是这么理解的:
1、通过增额终身型产品,锁定的是未来的一笔能持续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这部分资产的核心用途是维持家庭的基础保障和基础开支。例如退休后的基本家用、退休后商业医疗险的基本开支、孩子到了某个年龄段的基本教育开支等。
简单来讲,有了明确资金长期用途后,再通过增额终身型产品进行资金锁定。
2、锁定了资金的长期用途,我们也不能把钱白给保险公司,还是要求保险公司按一定「利率」给增值,目前锁定是最高不超过3.5%(每年)。你说3.5%不高,但考虑到这是「保证」的,对比近似低风险的银行定存利率,精算君认为就相当高了!
再次提醒,如果你有长期资金规划的需求,建议可以在5-31下架前购买弘康的这款弘运增利(点击打开产品)(原金满意足臻享版)增额终身寿险,的确是值得我们考虑的好产品(点击原文可以找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