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乡中国》:一本写给中国38年的情书
为什么是中国?我和我身边的人都发出过这样的疑问。然而对于一个想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更恰当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不是中国?在我忐忑不安地递交来中国留学的申请时,我以为中国不会对一个需要助学金的夜校生兼地毯清洁工感兴趣。然而当我被录取时,他们告诉我:“布莱恩,我们选择你是因为你是一个劳动者,是无产阶级中的一分子。你可以从这个机会中获益最多。你的申请书感动了使馆中的每个人。我们愿意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新的起点。
一一引自《寻乡中国》 Chapter 1 种子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旅行需要一种浪漫主义精神。这块大陆从北京向北、向南、向西延伸数千公里,但旅行者对于这片广袤大地上的现实几乎一无所知。地图和旅游指南上只有部分省会城市的介绍,偶尔也能读到一些神圣的山脉或古老的寺庙,但更让我兴奋的是它们之间的“未知地带”,这种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会泛起一阵阵不安的涟漪。像许多旅行者一样,我也会被未知和潜在的危险所吸引,但正是这种隐约的不安感让每次出发都变得非常困难。
林登和瑾妮在延安 1987
爱尔兰哲学家埃德蒙·伯克在眺望汹涌浩瀚的大海时描述了一种类似的情绪。就像一个准备离港远航的水手,不可逆转地前往未知之地总是会令我不安,使我在恐惧和期待中辗转难眠。为了挑战自己,我勇敢地选择了最偏远的目的地和最艰难的路线。我年轻时在美国的不安全感在中国的偏远地区被治愈了,我变成了一个更加自信和睿智的人。直至今天,我仍对未知事物怀有敬畏之心。
包头旅行 1987
常州旅行 1987
我和瑾妮坐在一辆拥挤且没有暖风的客运车里,行驶在黄河以南的一条土路上,车上载满了农民、农副产品和家畜。我们发现了一座色彩斑斓的寺庙,独自“漂浮”在冰冻的平原上。我们听说所谓的成吉思汗陵墓附近建起了一座衣冠冢。陵寝黄蓝相间的砖瓦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如同置身于“奥兹国”墨色中的海市蜃楼。金字塔形的白塔上飘扬的经幡点缀着路上的风景。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呼喊着“让我们下车”!
寻找成吉思汗陵 1987
一一引自《寻乡中国》 Chapter 3 生根
我们打开了杨品相宅的大门,这是一座城堡般的建筑,仿佛漂在杨龙家对面的稻田里。六米多高由夯土筑成的院墙,在紫红色的阳光映衬下呈现出深深的赭石色,院墙顶部是雍容典雅的中式屋顶。三米高的木门因年久失修而吱嘎作响,老宅中结满蛛网,如同叠加了一层防护面纱,我们不得不穿过“面纱”来到中庭的雕刻入口。我不知道进门处这个回廊被认为是白族古典建筑最重要且完整的案例之一,许多关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书籍都收录过这个经典案例。这个入口的细节之美、规模之大让我心生敬畏,它给我的感觉却又如此熟悉。
喜林苑杨品相宅外墙修复及粉刷 2006
——引自《寻乡中国》 Chapter 4 扎根
在亚洲许多地区,存在于街道、建筑景观周边的社会生活,比建筑实体本身更能准确反映本地社区的文化。食品摊、小商贩和购物者经常聚集在这些建筑物前,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文化活力仍显而易见。然而在中国,我们却经常把这种市井的活力从社会生活中剔除,使得林立的建筑赤裸裸地呈现在人群面前。如果没有这些活跃在周边社会环境的人,建筑物就会暴露出自身的不协调。浮华的设计成为追求关注和声望的范式。与过去的联结,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体而言,都变得无足轻重。
——引自《寻乡中国》 Chapter 5 生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