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美国的两次新冠感染:用药、疫苗以及“后遗症”
“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而我们家也开始迎接全面放开,孩子回归学校后的大冲击。
钟南山院士回应“新冠后遗症”
回顾这一年多,所有人在刚刚放开的时候,都会充满忐忑——当初的我也是这样——但是相信我们都能迅速回归正常生活。
这个结果是我和娃爸争论了很多次以后得来的。
娃爸的意思是,“居家工作那么久,和熊孩子一起天天在家都快崩溃了,既然学校开放了,就应该把孩子统统送回去。”
而我的想法是——
老大已经完全接种了疫苗,也能自觉戴好口罩,当然可以送去学校试试水;
老二老三没打疫苗,到病毒环境里“裸奔”不合适(当时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的疫苗还没出来);
尤其是老三,幼儿园大班的年纪,根本不可能好好戴口罩,还是留家里比较安心。
当时市面流行的毒株种类还是德尔塔。因为传染性比原始毒株更强,美国各州疫情从最初的平稳,又有抬头的趋势。
令人庆幸的是,返校上课后的一年时间里,我家老大居然从来没有染上新冠,他的同学们也都基本安全。学区每天都会发布通报,也只有零星两三个孩子或者老师被感染。
现在复盘,主要是因为有了疫苗和口罩(N95)的双重加持,而且那时在美国学校里,保护措施也比较严密,每个孩子的书桌都还用塑料挡板围着,大家吃饭也是在户外解决……
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尔塔的传染力,远没有之后的奥密克戎厉害。
在德尔塔的包围之下,老大平安无事地上了两个学期课,我们也蠢蠢欲动,开始计划把老二老三都送去学校。
可是2022年1月,纽约的朋友突然告诉我说:
吓得我直接又把孩子多在家藏了三个月,要知道这三个月对于我来说,完全是强弩之末的感觉啊——你体验过连续两年,没有帮手带仨娃,又管上课又管饭的日子吗?!
反正那三个月搞得我都快抑郁了。
直到辉瑞疫苗低龄版面世,我给所有孩子都打上了疫苗,才忧心忡忡地把他们送回学校。不是我不心疼娃,是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亲自送老三进教室的第一天我就说“完了”,这样子不感染才叫奇迹呢——不光大部分小朋友没戴口罩,就连老师都没戴口罩!!!
老师还说:
作为中国人的孩子,我家老三还去批评别的小朋友,结果那个小朋友两手一摊:
然后他还安慰老三:“没关系的,感染了也没那么难受的。”
我家家庭成员的第一次感染,果不其然,是属于老三小胖的。
2022年5月的时候,他刚上学没几天就给过上了。
那天小胖的表现一切正常,只不过到了晚上,临睡前我搂着他看故事书的时候,感觉他体温有点高。拿出常备的抗原试纸,一测,是几乎看不出来的淡淡两条红杠。
当时有点紧张,还居然有种“等待的靴子”终于落了地的轻松。
△小胖的阳性
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我们第二天马上发邮件告知了学区,学区立即回复——
建议留在家里观察5天。
5天之后再测一次,如果是阴性就可以回学校,如果仍然是阳性,就继续居家到第10天。
10天一过,无论检测结果是阴还是阳,就都必须回学校上课(因为研究认为10天以后不再具有传染性)。
△被判定密接的哥哥姐姐可以继续上学,要求是完全接种疫苗,戴10天口罩
处理完学校的事,我又回头安排家庭隔离。都知道奥密克戎传染率极高,但是小胖需要贴身照顾。作为妈妈,我当时就认定,自己无论怎样当心,肯定都是躲不过去的,索性就躺平吧。
△学校发的测试抗原
其他家人还是要认真预防一下的。
总之,最后我给家里制定的防疫计划就是——
我和感染者小胖同吃同住在带卫生间的主卧里;
他爸住书房;
老大老二(哥哥姐姐)和外婆分别住在自己的房间里。
平时大家都在自己的房间里自由活动,不戴口罩;
出门到客厅餐厅厨房等等公共区域的时候,必须戴好口罩。
△我购买的指尖测氧仪(经常测测),和便携式制氧机(从来没用过/心疼钱包)
事实证明,队伍太难带了。后来几天,家里除了略有洁癖的姐姐严格执行了我的防疫计划以外,其他几个人,上到外婆,中到娃爸,下到两个哈士奇儿子,就没一个省心的。
外婆是不戴口罩到处晃,让她戴就说“岁数大了戴口罩不舒服”;
娃爸是说“反正早晚要得,我还能嫌弃儿子不成”。
更过分是小胖和他哥,有一天我在客厅一眼没看住,两个人居然一人一口在同一个杯子里喝起果汁来!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完了全完了,全家感染指日可待啊!
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接下来的10天里,我们家每隔两天就自测一下抗原,除了小胖的两道杠非常执拗地一直没有退下去以外,其他诸人居然全是阴性,无一感染!
△全家阴性
真不知道是奥密克戎不行,还是我们全家人很行。就连天天不戴口罩搂着小胖同吃同住的我,都一直没事!
后来我总结经验,认为全家这次那么强大:
主要应该归功于疫苗;
第二大功臣肯定是我,毕竟那段日子我天天给大家做高蛋白营养餐(牛排、培根、三文鱼、每人每天两个鸡蛋的硬指标),还有维生素泡腾片天天喝着,也是增加了很多抵抗力吧。
6岁小胖作为感染者,症状非常轻微,就是体温稍微高了一点,两三个小时以后就恢复正常了。
什么药都没吃,第二天完全生龙活虎,比我这个没感染的大人还精神,每次能在院子里的蹦床上蹦哒500多下……这就直接导致接下来居家的10天里,我差点被他给折腾崩溃。
小插曲:医院急诊
老三小胖痊愈后,全家人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从前外出回家,我是要往所有人身上喷消毒水,要求大家洗澡换衣服的;买回菜来也要拼命消毒……
现在感觉都可以横着走了,一切额外的防疫措施统统取消,唯一保留的,是出门戴上口罩装装样子。
不久,老大(哥哥)因为在外面吃自助餐太high撑到了肚子疼,我误以为是阑尾炎把他送去急诊。
发现医院急诊里值班的医护人员都已经脱下了防护服,摘下了面罩,穿成了下面的样子——
△美国医护人员(右图是德尔塔流行的时候,我花粉过敏进了一次急诊,当时的医护人员是戴着面罩,双层医用口罩,穿防护服的)
大家都知道医护人员一定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群,也是见证疾病和死亡最多的人群。现在既然连他们都如此漫不经心了,可见奥密克戎确实已经没什么威力了。
这样一来,我又感觉轻松了不少。
很快到了放暑假的日子,我给仨娃报了很多暑期班和夏令营。这就叫做“报复性消费”——不得不说,经过了两年多居家网课,如今能把熊孩子们统统送去课后班,那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啊!
直到暑假结束前两个星期,我才遵循家庭传统,带三个娃和老妈,去夏威夷度了个小短假。
8月8号到夏威夷,11号上午,我家老大哥哥就第一个发烧了。回想起来,不是在飞机上,就是第一天在餐厅里堂食的时候感染的新冠——毕竟哪里都是人山人海,而且哥哥还放松了警惕,恢复了从前喜欢东摸西摸的坏习惯。不感染才怪。
这次我倒也没有第一次那么害怕了。
而且因为住宾馆,也没有家里那样的隔离条件,就索性一起躺平。
这次哥哥感染的症状,其实是比上一次老三小胖要严重——叫了一早上头疼,吃东西也没什么胃口。我在药盒里翻了一片止痛的布洛芬给他吃,又让他喝了许多热水。
不过我们仍然出门坐了帆船,全程各种吹风。
△哥哥发烧当天坐帆船
下午哥哥就完全没事了,还强烈要求去爬了著名的“钻石头”火山。说“爬”还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跑”着上去“跑”着下来。
△下午爬火山
哥哥感染并恢复的第二天,老二姐姐也发烧了。她的症状比两个兄弟又更严重一点,一整天都在喊浑身疼。
当天我们开车环岛自驾游,姐姐坐在后排一个劲儿嫌弃座椅硌腰硌屁股(其实就是发烧痛),后来换到副驾驶,把座位调成半躺,又盖上几条浴巾才觉得好一点。不过也没影响她吃了很多冰沙。
去沙滩的时候,哥哥弟弟在玩水,姐姐有气无力和海龟一起趴在沙滩上晒屁股。
△姐姐发烧和海龟一起趴在沙滩上
旅行中的感染,只有哥哥姐姐中招,上次在家感染过了的小胖,反而一点症状都没有……估计是第一次感染留下的抗体保护了他。
我和我妈呢?仍然没事儿。我只有在姐姐发烧那天感觉到一点喉咙痛,还有轻微的头疼;我妈仍然是没啥感觉。消耗最多的“药物”,是荷氏薄荷糖(润喉)。
19日旅行结束,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飞回家,结果很意外地,把留守在家上班的娃爸给感染了。
作为家里唯一的成年男性,娃爸这次的症状格外严重,浑身酸痛了足足三天。
据他所说,自己体质特别好,之前无论得的是感冒还是流感,最多只会发烧一个晚上:
这样看来,“新冠喜欢折磨成年男性”的传闻,倒是有一点点道理的。
应该是距离打疫苗的时间太久,抗体浓度有所下降,所以就把第一次没感染的哥哥姐姐和爸爸都感染了一遍;小胖刚感染过,免疫力正强,所以这次没事。
△1月份发了条关于奥密克戎很厉害的朋友圈
需要特别提及的一位家人,就是我妈。
我妈今年正好70岁,也是我担忧的重点。
放孩子回去上学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买了一大堆朋友推荐的新冠药物,手指血氧仪(血氧低于95应该立刻就医)、还有一台家庭制氧机……准备这些,90%的原因是为了重点保护我妈。
没想到我妈状态居然是所有人中最好的。小胖在家感染那次,我妈就没有认真戴过口罩,但她几次测都是阴性,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哥哥姐姐在夏威夷感染那次,我妈精神奕奕,爬山爬得也是相当愉快。
我给我妈点赞说:
我妈开玩笑说可能是因为“疫苗打得多,buff叠得足”。
话说疫情开始的前两年,我妈人在国内。国内新冠疫苗一出来,她没等任何人宣传,就主动跑去把3针科兴疫苗都给打了;
后来美国放开边境,我妈坐飞机来我家。当时CDC的建议是:
于是我又带着我妈打了2针辉瑞。
所以算起来,我妈前前后后打了5针新冠疫苗。
我之所以积极地带我妈去打疫苗,是缘于一位纽约朋友的强烈建议。
纽约朋友家中住着80多岁的老父亲和老母亲——老父亲身体健壮,老母亲体弱多病。因此在CDC推广疫苗的时候,老父亲仗着自己体质好,死活不肯去打针;老母亲却因为担心自己抵抗力不够,第一时间跑去打了疫苗。
结果,两位老人差不多在同一个时间感染上了新冠。之前身体一直很棒的老父亲,一下子就被新冠打进了ICU,抢救了好几天,差不多脱了一层皮才算是渡过劫难;反过来看平时病病歪歪的老母亲,在疫苗的保护下,居然只咳嗽了几天就痊愈了。
“打疫苗不能预防感染,但一定能救命。”朋友总结说。
△朋友发给我的医生治疗建议截图
既然提到了疫苗,那么就来说说我们全家人对疫苗的反应。
我妈是打过疫苗品种最齐全,也是针剂最多的。在国内打了3针科兴,在美国打了2针辉瑞。
打国产疫苗,我妈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几乎就和打流感疫苗一样,连胳膊都没有酸过。
可是辉瑞真的让她很不舒服。每次打完,她都会在3到5天里感觉浑身酸痛,没有力气,话都不想多讲一句。
相比之下,小朋友打疫苗的反应就轻得多。同样是辉瑞,我家仨娃打过以后该干啥干啥。我家哥哥甚至说打针以后浑身发热,在泳池里游了20圈!
身为中年人的我呢?之前听很多朋友说,疫苗反应特别大,让我吃个退烧药(泰诺)早点睡觉。可是打前两针的时候,我为了充分体验一下疫苗的威力,什么药都没吃。
没吃也没事儿,只有一点胳膊酸疼而已。除此之外,也是浑身发热,精神奕奕地跳了一场操……
直到打第三针加强针的时候,我才真正被疫苗给击倒,体会到了我妈说的“像被打了一顿那样的浑身疼痛”。并且还有轻微耳鸣。这样疼了两三天,我才完全恢复正常……
在朋友圈打听了一圈,我发现大家对疫苗(辉瑞)的反应还挺不一样的。有发烧的,有浑身疼的,也有什么事情都没有的……
大家都说,一个人对疫苗的反应,其实和他真的患上新冠的反应是一样的——有人得了新冠痛不欲生,有人得了完全没有症状。好在打疫苗无论怎样难过,最后都能恢复如初。
补充一个坚持没打疫苗的朋友得了奥密克戎之后的反应吧(这位朋友是中年人)——
症状:全身疼,第三天发烧到将近40度;第四天体温自行下降,但是仍然头疼、嗓子疼、体虚,咳嗽;第六天恢复正常。
治疗:吃维生素C、D3,和伊维菌素;医生开了Paxlovid服用,打了一针抗体。
居家隔离,家人都是阴性无症状。
另一位朋友是轻症患者,医生开的处方药包括:阿奇霉素类,地塞米松类及支气管扩张药物,非处方药包括维生素C、D3之类。
……感觉有点折腾,还是打了疫苗的人会比较轻松,多数能够不药而愈。
再来谈一谈大家都关心的“新冠后遗症”问题吧。
从我个人角度看,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是没有任何所谓后遗症的。
比如我家三个孩子,感染痊愈后那么久,该参加的运动一个没落下——
哥哥考上了游泳队,大冬天的也没有中断训练;在学校1600米长跑的成绩,也从刚返校上课时的年级倒数第二(D),进步到了如今的年级第三第四(A+);
△冬泳
此外,他的肺活量越发惊人,能吹比自己脑袋还大的大号;
△吹大号的哥哥
姐姐和弟弟的游泳,短时间连升了好几级;
娃爸继续每天5公里跑,和1000米游泳;
至于我,本身就是运动渣渣,一直是阴性没有感染但也还是渣渣,并且因为恢复了堂食到处报复性吃喝,如今是个快乐的胖子(经历过疫情宅家的抑郁,现在就更加快乐)……
最后想说,咱们国家在过去的三年中,做了很多有益的防疫工作,在病毒最致命的时候,保护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安全。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和功德。
比如我老妈,在很多美国人都在提心吊胆的时候,能够在祖国各地开开心心、安安全全地游山玩水了两年。
如今奥密克戎确实也没那么毒了,既防不住,也没必要再严防死守。
当然,所有人在刚刚放开的时候,都会充满忐忑——当初的我也是这样,但是相信打好疫苗之后,我们都能迅速回归正常生活。
最最最后提醒一句,大家别忘了注射流感疫苗——我认识的好几位美国医生都提醒说,前些年因为大家都戴口罩,减少了接触各种病毒的机会,所以抵抗力普遍比较低。
因此今年冬天,很多美国人摘下口罩,得了普通流感之后,症状反而会比往年更严重……当然这件事儿有解,就是每年及时去打流感疫苗哦。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勇敢的特雷西,From 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