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游戏代办“出生证”的中间商:报价过万,地下交易暗涌
全文共3631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许多游戏版号代办公司铤而走险,做起了版号交易、授权生意,也就是俗称的“套版号”。
一位游戏行业资深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申请游戏版号需要持有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大部分版号代办的公司都不具备这个资质,还是要找到出版社作为出口。
省级、国家级两层审核机构,一般每层会有两个专家对游戏进行试玩以及评价,如果有修改意见,会给到出版社,改完再交上去。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
责任编辑|顾策
时隔263天后,游戏版号恢复发放。
2022年4月11日晚间,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公布了4月下发的首批版号名单,45款国产游戏获批。“终于有版号了,喜极而泣。”心动网络(002555.SZ)CEO黄一孟在社交平台写道,并在知乎回答网友提问时称,“今晚吃饺子。”
游戏版号,相当于游戏的身份证。没有版号,游戏就无法正式上线盈利。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未经批准的移动游戏,不得上网出版运营。”
黄磊就是在这一年加入出版社,负责对接游戏公司,从事游戏版号申请工作。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2016年之前,游戏上线只需简单备案;现在如果没有版号,游戏就只能试运营,不能开放游戏商店及充值等服务,进行商业变现,“不赚钱上线干什么?”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2016年获批版号为3790个,2017年9368个。黄磊解释,从业六年,这两年申请版号的成功率最高,“超过七成”。随后几年,获批版号数量迅速下降,2018年获批版号为2064个,等到2021年时,仅为679个。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因机构改革,游戏版号发放曾暂停过265天。此轮263天未能发放版号,并无明确解释。据黄磊回忆,除了上述两个时段,“一般每个月会发好几轮版号”。
多位游戏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版号发放数量减少,与监管部门对游戏质量要求提升有关。
版号成为一个稀缺品,代办游戏版号的公司因此悄然兴起。他们出现在贴吧、QQ群以及搜索引擎的头条之中,充当游戏公司与出版社之间的中介,赚取差价,更有公司做起版号交易的违法生意。
为小游戏公司做中介
“RPG(角色扮演类)版号申请费用大概是3万,一次性付清,我们负责提交以及联系出版社提供修改意见。”一家提供游戏版号代办服务的公司工作人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一位游戏行业资深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申请游戏版号需要持有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大部分版号代办的公司都不具备这个资质,还是要找到出版社作为出口。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4月26日,全国共有933家网络出版服务单位。
黄磊所在的出版社是其中一家。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消除、飞行等简易类游戏,收费一般是3万以下,其他的常规类游戏,大概是3万-5万,“主要是团队的人工成本”。
据黄磊介绍,出版社并非什么游戏都接,而是根据现行的评分制度,出版社编辑会从原创度、游戏品质、游戏导向、文化含量、完成度进行预打分,满分是五分,平均分达到三分才接,但实际达到三分的项目整体不足两成,“同质化严重,玩法雷同,美术品质粗糙”。
但游戏版号代办公司并不关心游戏质量,上述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只要给了钱,就会提交以及提供修改意见,“如果没过,就是出版社编辑给的意见不到位”。
“预打分如果没有三分,就说明没有达到及格线,后续也没有改的必要。”黄磊解释,省级、国家级审核机构也是参照五分制进行打分,三分是递交版号申请的基础,“分越高,通过的概率越大”。
既然有出版社,为什么游戏公司不直接找出版社,反而去找代办公司?
“出版社不打广告,游戏版号代办的公司广告打得多。”黄磊分析,出版社的编辑做了一单也没有提成,游戏版号代办公司的业务员,拉了一单可能还有提成。
对游戏版号代办公司来说,他们的客户更多集中在中小游戏公司。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显示,腾讯、网易等公司拥有网络出版资质,不需要通过中介或者是出版社,可以直接向省一级单位递交版号申请。
张扬任职于一家头部互联网企业,负责游戏版号申请业务,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大公司会有一个类似中台的部门负责申请,公司法务和游戏项目组临时进行组合,“公司会希望积累版号申请经验,以后走得越来越顺。”
张扬进一步解释,出版社负责审核资料,但有代办公司会提供申请资料书写、游戏优化、申请提交等一站式服务,小公司肯定会选择更高效的方式,“我把这个东西丢出去,不需要自己去建,有人能帮我做好。”
版号代办到底有啥用?
与出版社不同,游戏版号代理公司收取的费用并不固定。
裁判文书网涉及游戏版号的案件共计一百多起。其中,因为委托第三方公司办理游戏版号未果的案件,共有五起,涉案金额从8万元至23万元不等。
合同内容涵盖游戏版号申请材料撰写、整理、提交、游戏优化等服务。支付方式各不相同,有合同规定是按步骤收费,做完一步收取一定费用;另有涉案合同内容显示,如果版号未能通过审核,须退回全部费用。
黄磊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他接触的游戏公司里,不少曾经找过中介代办游戏版号被骗,游戏版号没有办下来,钱也没能退回,“有个客户之前找的代办,对方和他承诺,60万保过,他付了一半的钱当定金。后来客户去找对方联系的出版社,出版社和他说‘没有接到申请’”。
刚强曾在主管部门任职,负责审核游戏版号业务。在他看来,通过出版社递交版号申请,是比较合适的方式,“出版社就像供应商,负责游戏版号审核的机构有个类似服务评价的机制,会推动出版社交更多好作品。”
在平时的工作中,黄磊没少和中介打交道,中介递过来的游戏申请,达到标准,他们也会负责受理,但沟通的过程并不愉快,“主要是信息传达不准确,比如资料的规范性问题,跟游戏版号代办公司去沟通,他们可能会传达不正确,会导致游戏反复修改。”
游戏版号在出版社处修改完成后,会先后送到省级、国家级出版部门进行审核。刚强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省级、国家级两层审核机构,一般每层会有两个专家对游戏进行试玩以及评价,如果有修改意见,会给到出版社,改完再交上去。
一名游戏版号代办公司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几年前,找点关系,简单点的游戏,最快一周就能办好。”
“游戏过审了,中介在其中承担的作用,并不一定有多大。”刚强解释,“有游戏版号代办的公司声称自己和专家很熟,可以打高分通过。但实际上,一个游戏是哪两个专家在审,第三方公司很难知情。另外,专家也不会违反规定刻意给游戏打高分,或者让某个游戏插队加急通过。”
递交申请之后,游戏公司和出版社知道已经获得哪一级出版机构审核。“但具体要审多久,排队排多久,作为申请方都是不知情的。”张扬说。
此外,刚强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国家级出版审核机构的专家通过一款游戏,到该游戏最后版号落地,仍有一段时间。但具体哪些游戏能最终获得版号,什么时间拿到版号,他表示并不清楚。
游戏版号获批时间延长,让游戏公司运营压力增大。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负责游戏业务的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大概有4-5个游戏已经送审超过半年,没能拿到版号,“2021年年底,有一款游戏还临时拉了团队做宣发,一直没拿到版号,团队就解散了”。
部分中小游戏公司,则倒在了申请版号的路上。“有游戏公司递交了版号申请,还没下来,公司就倒闭了。”黄磊回忆,“还有小公司,申请工作做到一半,团队就解散了。”
游戏版号地下交易
作为替代业务,许多游戏版号代办公司铤而走险,还做起了版号交易、授权生意,也就是俗称的“套版号”。
例如,A公司拥有一款仙侠类游戏版号,但并没有继续经营的意愿。公司B有一款仙侠类的游戏亟待上线,但迟迟拿不到版号。中介公司就会撮合两家进行版号授权,公司B的仙侠类游戏会顶着公司A的游戏名称,再通过公司A的资质及版号证明等文件,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
“对方出一个授权委托书,授权咱们运营一年、两年或者长期。”一位游戏版号代办公司的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仙侠类游戏的版号,一年大概50万。”也有游戏版号代办公司工作人员要求,“授权至少三年”。
江苏剑桥颐华律师事务所朱骏超,曾代理过多起因游戏版号交易引发的诉讼案件。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2019年开始,每年都会有相关案件,例如A公司通过合约形式将版号交易给B公司,但最后版号因为被人投诉或其他原因,导致版号无效了,B公司会要求把这个钱退回来,“但最后法院会判合同无效”。
朱骏超进一步解释,游戏版号和书号一样,不可以进行交易,因为它的资质是针对特定一个产品。如果交易一个游戏的版号,相当于在另外一款游戏上出现了该版号,但监管机构实际上没有对另一款游戏进行审核,是违法的。
刚强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监管机构主要是查渠道,即各大应用商店,一般处罚就是封停,下架游戏,以及罚款。此外,接到举报也会调查。
(应受访者要求,黄磊、张扬、刚强为化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