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养育青春期女孩》
鲁稚的阳台 编辑
为什么这么多青春期女孩说她们恨自己的父母?
自杀和抑郁正困扰着中国青春期的少年,孩子们怎么了?
在怎样的养育下,才能帮女孩顺利度过“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抑郁症状明显增多, 有抑郁症状的占 20%~44%,这也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关键因素。
鉴于面对青春期这个话题是个严肃的话题,写在前面:《养育青春期女孩》这本书,是作者同时作为一个少女的母亲和一名主治青春期女孩心理疾病的治疗师的经历而做出的一次尝试。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心理治疗师、老师和父母,帮助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
(一)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
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美好生命的消逝,无数痛不欲生的父母,以及支离破碎的家庭。甚至有人说:如今的家庭教育,只要孩子不跳楼,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二)困在“身材焦虑”里的未成年人
初二女生因身材问题遭到同学嘲笑,进行节食减肥并陷入催吐,被确诊为进食障碍,现休学在家。女孩因过度节食导致暴食行为,曾一天催吐5次,导致其食道受损、脱发、月经失调。节食减肥的风气在中小学校园中十分盛行,很多女同学会选择不吃晚饭、一天中多次称体重,模仿社交网络上流行的“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等展现身材的视频,追求“白瘦幼”审美。
进食障碍群体多为青少年及年轻女性,12-35岁居多,平均年龄18岁左右,就诊人数持续增加。“以瘦为美”的主流审美观正深刻影响青少年群体。四川凉山11岁女孩与家长争吵离家出走;河南12岁女孩与父母吵架离家出走纷纷引发网友关注;13岁江苏镇江男孩因考试失利离家出走……现如今,新闻上时常看到各种严重(甚至威胁生命的)问题的女孩,比如厌食症、有自残或自杀倾向。还有一些女孩面临的问题包括:拒绝上学,故意不好好学习,经常与父母争吵等。这类问题虽然不像自杀倾向那么危险,但更加令人费解。青春的女孩在经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和当下社会的这些女孩交流时,因为父母所经历的年代早期的青春期经历对此现如今的孩子们基本没有任何帮助,父母对00后一代的青春期女孩的世界缺乏真正的理解。当代的女孩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世界,这个世界充斥着越来越暴力和色情化的电视节目、价值观歪曲的短视频、赤裸裸的色情广告以及无边界的饭圈文化。为什么这么多女孩说她们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女孩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唇环、鼻环、纹身对她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曾经活泼可爱、纯真乖巧的女孩会无缘无故地变得焦虑、抑郁、情绪化、产生厌学情绪、拒绝和家长沟通,还会偷偷地节食、暴食、酗酒、逃学、彻夜不归,甚至有自残、自杀的倾向呢?大多数青春期前的女孩会是很好的伙伴,因为她们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不管是运动、自然、周围的人、音乐,还是书籍。这个年龄的女孩她们可以照顾好自己,而照顾他人的负担也还未落在她们肩上。她们还未被女性角色约束,可以暂时先放松,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拥有勇气、能力和独立。青春期的混乱打破了她们人生的完整性。女孩知道她们正在失去自我。女孩不再思考“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而是开始思考“我该做些什么来取悦他人”。青春期的女孩也有类似的压力,要把自己分为真我和假我,但这种压力不是来自父母,而是来自社会文化。青春期是女孩经历社会压力的时候,她们抛开真实的自我,只展示出自己天赋的一小部分。青春期早期的女孩会发生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在社会环境和自我发展中,她们失去了韧性和乐观精神,变得不再好奇,更不愿意冒险。她们坚定自信、活力满满、自己个性逐渐消失,变得更加恭顺,更容易自我苛责和抑郁消沉。她们对自己的身体也会非常不满。
随着女孩完整的人格分裂成矛盾的两极,她们变得支离破碎。她们敏感而温柔,刻薄而好胜,肤浅而理想化。早晨,她们自信满满,到了晚上却焦虑不堪。她们以充沛的精力匆匆度过每一天,然后陷入昏睡状态。她们每星期都尝试扮演新的角色—这星期是好学生,下星期是不良少女,再下星期是艺术家。她们希望自己的家人也能跟上这些变化。她们很难信任成年人,她们很容易因为一个眼神、清嗓的声音、沉默、热情不足,或者一句不能满足她们当前需要的评论而感到被冒犯。她们把自己的声音隐藏起来—她们的话语试探性更强,也更加表意不明。她们的情绪变化很大,这一周她们热爱世界和家庭,下一周她们又对每个人都吹毛求疵。她们的许多行为难以捉摸,她们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隐喻性—进食障碍、学校恐惧症和自残。第一,是她们的发育水平在改变。一切都在改变—她们的体形、激素、皮肤和头发。平静被诸多不平衡所取代。她们的思维在进化。在表面之下,她们正在与最基本的人类问题做斗争:在这个世界上,哪里是属于我的位置?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第二,社会文化总是在打击处于青春期早期的女孩。在青春期阶段,她们进入了一种更广泛的文化,这种文化充斥着对女性有害的“主义”,如性别歧视主义、资本至上主义和外貌主义。第三,在女孩最需要父母支持的时候,他人却期望她们能够独立。她们与无数新压力做斗争时,必须放弃儿时在家庭中感受到的保护和亲密。她们只能向不稳定的同伴寻求支持。家长们谈起处于青春期的女儿时,都很烦恼,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许多家长长期受到女儿们的“折磨”,她们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对我们这些母亲感到烦躁。我们想把女儿培养成独立而自信的个体,但她们似乎缺乏安全感,而且过于关心自己的外表和女性气质。一些难题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如何才能鼓励我们的女儿独立自主,同时又能保证她们的安全?我们如何在不惹恼她们的前提下为她们提供指导和支持?无论在大、中、小型城市里,女孩都经常经历创伤。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女孩从中恢复呢?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预防创伤呢?父母都很清楚,他们的女儿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原本冷静、体贴、自信的女儿变得喜怒无常、苛求、冷漠。原本喜欢说话的女孩变得阴郁而神秘。原本喜欢拥抱的女孩现在一碰就炸毛。母亲们抱怨她们在女儿的眼里什么也做不好,父亲们哀叹自己突然被女儿赶出了自己的生活。但是很少有父母意识到他们的经历是多么普遍。他们的女儿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国度,一个父母几乎无法理解的危险之境。就在她们最需要一个大本营的时候,她们把自己孤立了起来,并且没有任何与外界交流的通信系统。父母都希望在女儿成长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能保证她们的安全。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孩子,女儿的任务就是探索世界。当女儿进入那个新的国度时,她们会远离父母。她们依赖自己的同伴—她们的同伴也是这个陌生国家的居民,和她们分享着共同的语言和习惯。她们经常欣然接受大众文化中的垃圾价值观。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发育。青春期早期是一个身体和心理发生变化、关注自我、关注同伴认同、身份认同形成的时期,也是女孩关注自身美妙变化的时期。二,我们把“成年”定义为从家庭向更广阔的文化范畴转移,而青春期正是切断联系、摆脱束缚的时候。青少年可能会声称自己独立于父母,但他们对父母的行为非常敏感,并为自己与正常情况的微小偏差感到羞耻。他们不喜欢被人看到和父母在一起,觉得父母的不完美让人心烦。母亲的发型或父亲的刻板的严肃会毁了他们的一天,他们会对父母说错的话或不完美的回答而感到愤怒。青少年声称自己不听父母的话,却和朋友不停地讨论父母的态度。他们的敏感程度令人讶异,他们能察觉到细微的情绪差别、怀疑、模糊、矛盾和虚伪。当女孩经历青春期时,父母经历着强烈的失落感。他们想念在厨房里唱歌的女儿,想念给他们在灯下念书的女儿,想念陪他们去露营和看奥运会的女儿,他们想念喜欢烤饼干、玩猜字游戏和被亲吻道晚安的女儿。他们现在仿佛在和被偷换的孩子—一个悲伤、愤怒、复杂的女孩一起生活,而不是他们曾经活泼、充满感情的女儿。每个人都很悲伤。幸运的是,青春期是有时间限制的,到了高中后期,大多数女孩更强大了,飓风的风力也渐渐减弱。每个女孩处理青春期问题的方式可能会对她的成年生活产生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她们内在的自我完整性、自信和自我导向能力的丧失会持续。今天,尽管成年人和青少年已经熟悉了资本主导下的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但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技术浪潮,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应对。电子设备已经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只有极少数女孩偶尔会主动选择或者被迫脱离互联网。青少年更喜欢待在家里或与父母一起外出,而不是独自外出或与朋友相约去探险。现在,他们周末会看各种网剧,通过微信、QQ、微博或 抖音等即时通信工具与朋友交流。乍看之下,现在青春期女孩的生活似乎应该更好。有着稳定、便捷的社会环境,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女孩感到更加压抑。一、人们对环境变化更加恐惧,她们成长在一个更加危险、更加性化和媒体无孔不入的文化中。她们面临着一定要变得美丽和成熟的莫大压力。女孩在一个更危险的世界中航行,她们受到的保护却更少。我们越是环顾四周,听越多的音乐,看越多的电视节目、短视频和电影,越仔细地审视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广告,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女孩开始坠入一种不那么友好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对她们来说太难理解和掌握。许多女孩变得不知所措,并为此而感到沮丧和愤怒。她们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对的,但她们只能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应该帮助她们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审视自己的生活。这些女孩她们也是在一个新的世界里成长起来的,那就是数字世界。二、我们已经从个人对个人、基于社区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主要依赖网络联系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女孩不太可能因为酗酒、吸毒、性行为或参加聚会而惹上麻烦,但她们更有可能抑郁、焦虑甚至自杀。许多女孩觉察到,在她们所处的由数字驱动的文化中,有些事情是不对的。她们睡觉时也开着手机,保持随时在线让她们感到压力很大。然而,她们也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家庭、社区和自然世界缺乏联结。她们也对昔日的朋友聚会、独自阅读和与朋友通电话有着怀旧之情,但她们似乎很脆弱,也害怕独自外出。现在,两种巨大的力量一直在发挥作用。以前大学生在课间的声音很大,他们吵得他几乎什么都听不见;而现在课间休息时,走廊里非常安静,学生不再玩闹或聊天,他们都在看手机。一些家长为手机和电脑的使用设定了明确的限制,他们和女儿分享他们的爱好和其他活动,他们属于那些有意花时间一起聚餐或进行体育活动的家庭我们应共同努力来增强女孩的力量,使她们为自己实际所处的文化环境做好准备。要想找到真实的自我,女孩需要深刻的承诺和自省。特别是在青春期,女孩需要独处的时间来对许多迅速变化的方面进行整合。通过自省,女孩会成长为更成熟、更有韧性的人。在独处的时间,通过思想的活力、真实性和对自己更深刻的认识来帮助建立真实的自我。青春期是建立自我认同的时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这都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自我认同来自自省,来自与朋友就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所进行的深入交谈,来自与祖父母、表亲一起度过的时光,家人可以帮助女孩在家庭和社群的背景下认识自己。第二,父母可以在很多方面支持女孩,给她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她们在其中感到安全和自由,能够在包容和多样化的气氛中成长和发展,并受到关心她们最重要利益的成年人的保护。家庭教育和孩子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主要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情感。这个轴的一端是接受孩子、回应孩子和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而另一端则是拒绝孩子、缺少回应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其次是控制力。在这个轴的一端是没有要求、控制力低的父母,而在另一端是要求苛刻、控制力很强的父母。这两个维度的相互作用会对青少年产生不同的结果。在理想的家庭中,孩子会从父母那里收到这样的信息:“我们爱你,同时我们也对你抱有期望。”青春期是童年和成年之间的分界线。像所有边界上的生命一样, 它既洋溢着活力,也充满了危险。成长需要个人的勇气和努力,也需要外界环境提供的保护和培育,希望我们的孩子所有的才能都能得到欣赏,让她们像绿树一样在太阳和星星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