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搞不定熊孩子?
最近读者群里有几个妈妈在吐槽和孩子分床的事,溢出屏幕的疲惫焦虑、生无可恋。
大半夜的大人困得想死熊孩子还在作妖是种怎样的体验?
睡得好好的猛地发现床头有个人站着哭又是种怎样的体验?
一晚上被熊孩子得闹不得安生,第二天头昏脑涨地起来做早餐、送孩子上幼儿园、再赶去上班,每天刚刚开始就已经被毁掉了,苍天啊谁要这样的体验!
有人很纳闷,为什么老大分床分得那么顺利,到了老二这里就磨磨唧唧个没完;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自家娃前面分得好好的,这阵子好像毒瘾复发,又死乞白赖睡回来了;
还有人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娃晚上把我弄醒我就早上把他弄醒,让他承担不好好睡觉的后果。。。
Emmmm,听上去很有道理的样子。
不过呢,最后承担后果的却是大人:
娃早上不肯起床不肯上学,磨磨蹭蹭哭哭啼啼个没完,上班又迟到了!
于是群里的讨论又变成了“如何改掉孩子上学磨蹭的坏毛病”。
。。。
我以前很少写这些看上去“婆婆妈妈”的育儿细节,什么断奶啦,戒奶嘴啦,摘尿布啦,分床啦。。。就,觉得没必要。
因为这些事吧都一样,就是你肯定得折腾一阵子,然后孩子自然而然就适应了,问题就消失了。
你还怕他一辈子断不了奶,分不了床嘛?!
不过这次看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倒让我觉得有写点什么的必要。
因为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搞不好,教育这么大的事就更搞不好。
凭什么这么说?
就凭你搞不定熊孩子啊。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还是先把分床这个事说完。
大麦小米都是在德国出生,所以育儿方面我都是按照这边儿科医生的指导来操作的,大家可以围观一下,做个比较。
德国的普遍做法是新生儿一出生即和大人分床而睡,分床但不分房。
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安全的考虑,避免大人沉睡中挤压婴儿造成悲剧,仅此而已。
安全是一个压倒性理由,必须放在第一位,但出生即分床必然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不利于亲子之间建立情感联结,不利于婴儿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二是给父母夜间照顾婴儿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不知道哪个天才发明了一种“阳台宝宝床”,即婴儿床的一边没有栅栏,可以和大人床完美结合,方便亲子互动。
(阳台宝宝床)
这个伟大的发明我并没有购买,因为穷。
十二年前大麦出生的时候,这么一件价格不菲又用不了几个月的东西对我来说无疑是件奢侈品,只是垂涎了两眼就果断选择了更为实用的普通婴儿床。
那么上面两个问题我是怎么解决的呢?
靠人力,起夜无数次。
事实上在德国,年轻夫妇普遍穷且抠门,普通婴儿床加起夜无数次才是常规操作,养孩子嘛,怎么能不辛苦呢?
不过这种辛苦反过来也倒逼着新手父母们去研究更科学的养育方法。
比如使用睡袋防止宝宝蒙头或着凉,比如通过白天增加活动量睡前增加食量的方法优化宝宝夜间睡眠质量,又比如用一些睡眠仪式感来加快宝宝入睡。。。
大麦和小米从出生到晚上连续睡眠六小时以上,只不过花了两个月时间,身边也听说过比较敏感的高需求宝宝,可再怎么折磨人也就几个月,适应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得多。
一般过了六个月,多数父母就开始入手分房这件事了,把婴儿床移到孩子自己的房间。
一来,这时候的孩子已经以辅食为主,夜间的需求变少;
二来,父母需要慢慢回归自己的生活。
听上去,大人的好日子要开始了?
想得美。
本来孩子半夜嚎两声,你两步以内就能够到,现在你必须走到另一个房间,再走回来。
本来你可以闭着眼睛搞定所有,现在你闭着眼睛试试,下一秒就能撞墙上。
没有最累,只有更累。
这时候我咬咬牙买了另一个天才发明,叫“宝宝监护器”。
这个监护器长得很像对讲机,监控端正对婴儿床安装好,接收端放在父母床头即可,一旦有动静接收端的屏幕会自动打开,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婴儿的情况。
多数时候孩子只是干嚎两声,转头又睡着了,并不需要大人亲自起身去查看,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宝宝监护器)
十二年前的我即使穷且抠门,也入手了这么一件奢侈品,因为它真的可以保命。
不仅可以保障小的人身安全,也可以保住我的这条老命。
大麦和小米一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已经适应了这种分床又分房的状态,所以老母亲从此彻底解放了吗?
呵呵,我只能呵呵。
她们会生病,会做噩梦,会半夜呕吐,会莫名其妙流鼻血。。。
至今我都记得小米整个人吊在我身上一边闭眼狂哭一边拼命缩腿一边大喊“大灰狼咬我脚脚”的场景;
记得她但凡床单上沾了一点鼻血就不肯再睡,哭着要我换床单的场景;
记得大麦动不动就吐得一床都是,满屋酸臭,我换下床单闭眼手洗困得就快当场去世的场景;
记得她怕黑怕风怕坏人怕打雷,一言不合嗷嗷叫着爬到我床上的场景。。。
更别提她们生病发烧的日子,那些衣不解带的夜晚,和病好之后的各种赖赖唧唧。
孩子分床分得早,大人该吃的苦一点也没少,这么说能安慰到你们吗?
不过,基本上到了她们四五岁以后,老父老母就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睡觉自由”(字面意思,这是开往幼儿园的车谢谢)。
写了这么多,不是要向大家介绍什么先进的分床方法,更是不要推销什么分床神器,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
一个解决亲密关系中的“需求冲突”的过程。
我们的亲密关系之所以会出现问题,“需求冲突”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你去问一百个人是否容易相处,估计这一百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挺好相处的啊”。
没有谁会觉得自己是个自私又挑剔的玩意儿。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独处的时候不会产生任何矛盾,想吃吃想睡睡,不会跟自己吵架抬杠,更不会左右搏击。
可是只要在我们身边再放一个人,情况立刻就不同了。
你要往东他要往西,你想躺平他想蹦迪,这个人的需求和你的需求产生了冲突,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可是我们很难意识到这一点,只会觉得“这人怎么这样”。
在两性关系中,我们习惯于用“三观不合”、“性格缺陷”、“人品问题”去解释为什么无法与对方相处,却很少会去审视“需求冲突”这个最简单、最根本的因素。
他想买房子,你想买包包;
他要忙应酬,你最烦社交;
他在讲道理,你只想抱抱;
他藏私房钱,你逼他上交。。。
请问,这是三观问题、性格问题,还是人品问题?
凭什么你都是对,他都是错?
同样,在亲子关系中,我们也很容易将问题推到孩子身上,指责他们“不懂事”、“不听话”、“爱哭”、“粘人”、“淘气”。。。
可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嫌他们麻烦,不就是因为他们让我们没法像独处时那么舒服了嘛!
分个床之所以那么令人崩溃,不就是因为大人的需求是睡觉,而孩子的需求是安全感,两者冲突起来了吗?
可是,大人睡不好觉可以理直气壮地发飙,孩子的需求却总是被忽略、被指责、被打压。
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不平等。
伴侣和我们始终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吵架发飙势均力敌不遑多让,实在磨合不了还能一拍两散以旧换新。
可孩子不一样啊。
世界上没有什么生物像人类幼崽一样,从毫无行为能力到完全独立,需要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上一代的精心抚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度极高,各种需求极大。
如果这个时期父母不能做出让步,牺牲一部分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孩子,以后也不必了。
从青春期开始,孩子对父母的需求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到了他们长大独立的那天,就不再需要父母了。
孩子不再需要父母了,我们真的会为终于摆脱了孩子而感到如释重负、欢欣鼓舞吗?
需求长期被忽视的孩子最有可能产生两种情况:
一是从此习惯性压抑自己,表现得过分懂事和听话,却不再愿意向父母袒露内心,甚至遇到困难危险也不会向父母求助,父母渐渐发现自己再也不了解孩子了;
二是变得情感冷漠,难以产生同理心,也不理解别人的需求,等到父母老了对孩子有需求的时候,会发现也同样得不到回应。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起,一天半夜她上洗手间,看到孩子坐在楼梯上哭,一问才知道做了噩梦不敢一个人睡,又不敢去找爸爸妈妈,小小的人儿于是独自扛下了所有。
那一幕令她感到无比心酸,惊觉孩子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把房门向孩子敞开,告诉孩子害怕的时候随时可以来找爸爸妈妈,能怎样呢?
孩子就会永远依赖父母,再也无法独立了吗?
事实恰恰相反。
我就是一个晚上睡觉对孩子有求必应的妈妈,她们小时候哭了我都会过去抱抱,大一些了允许她们随时跑来找我。
可她们来找我的次数屈指可数,人家根本不稀得来。
原因很简单啊,安全感满满的孩子都会睡得很香,一觉就到天亮了。
反倒是大人越着急,越希望孩子“一步到位”,孩子越会作。
作天作地,不就是为了告诉你他们需要什么吗?
而你竟然看不见?
德国还有件事比较特别,就是幼儿园的“适应期”。
每个新入园的孩子有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慢慢适应环境,克服分离焦虑。
一开始父母几乎全程陪同,只允许消失一杯咖啡的时间,然后离开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孩子完全适应。
起初我不能理解,觉得太麻烦了,远不如把孩子往里面一丢来得省事,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这样的么?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适应期”非常有必要。
孩子是在帮助和鼓励之下主动适应环境,还是在逼迫和恐惧中被动适应环境,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开朗和接受挑战的意愿。
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挑战和产生的焦虑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我们眼里看到的上学磨蹭、写作业拖拉、成绩下滑、和同学有矛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又一个人生新课题。
如果我们只看到他们的“毛病”却看不到他们内在的需求,就只会百般挑剔,孩子也只会更焦躁无措,本能地对抗我们。
这样的大人当然搞不定熊孩子。
也许有人会担忧,如果处处考虑孩子的需求,不停地牺牲大人的需求,难道不会把孩子宠坏吗?
当然会啊!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一,“看见”孩子的需求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义。
当你意识到孩子处于弱势,需要我们的帮助时,内心的愤怒就消失了。
就像那个半夜看到孩子独自哭泣的朋友,以后再被孩子吵醒就会有更多的包容。
平时经常有读者会说,为什么我好好一个大人这么容易和孩子置气呢?每次生完气都懊悔自责,可下一次又控制不住。是我脾气太差了吗?
其实不是脾气的问题,而是“看见”的问题。
看不见孩子的弱小,时刻把他们当作对手,认为他们是在故意挑衅大人,能不生气吗?
二,“让步”并非解决需求冲突的唯一办法。
孩子很小的时候,基本需求是必须满足的,比如吃喝拉撒,比如安全感。
没有办法,大人的需求只能作出让步,不然凭什么做人家爸爸妈妈?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坦然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因为爱是相互的。
教会孩子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当作宇宙中心,这是教育的一部分。
与其和孩子别苗头、赌气、惩罚他们,不如好好告诉他们父母此刻需要什么。
比如,我很早就告诉孩子周末妈妈要睡懒觉,请她们起床后在自己房间玩,不要吵闹;
妈妈晚上写文章的时候需要绝对安静,请她们尽快上床睡觉。。。
她们都非常配合。
爱是需要学习的,什么都不说却指望孩子主动“体谅”我们,那是不可能的。
今年母亲节,我就收到了一份“翻车”的礼物。
大麦要给我做早餐,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起来晚了,份量也做少了,根本不够全家人吃。
结果就是大家一起饿肚子。
我没有表现得像往年一样开心感动,只是很平静地告诉她,送礼物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母亲节被饿上一顿,哪个母亲都不会乐意。
虽然这番话有点扫兴,但我相信她会从中学到点什么。
爱不是单方面的表演和自我感动,爱的本质是理解和满足对方的需求。
如今大麦已经进入青春期,亲子关系远没有预想的那么紧张。
她总喜欢跟我一起逛街,勾肩搭背说“我们像不像闺蜜”;
偶尔发脾气了会说“不好意思没控制住,我青春期你懂的”;
有时候还会赖在我床上不肯走,夸张地撒着娇说“这里有个宝宝你要不要”。。。
这个不到一岁就拥有自己房间的孩子,这么大了还觉得跟妈妈一起睡很幸福,有问题吗?
我这个中年人已经离家多年,若要回国最想做的事也是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促膝谈心,有问题吗?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从几岁开始和我妈分床的。
没有责骂,没有训斥,没有较劲,没有拉扯。
那么自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没有记忆,难道不是最好的记忆吗?
- END -
本文作者:无才姐
撩合作/想投稿/要开白
请联系天才小助手 微信号:wucai6de0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