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阳中”或“阳康”,企业应该怎么用工?
出品 | 虎嗅ESG组
头图 | 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002篇文章,本次观察关键词:劳动用工合规
日前北京、上海等地第一批“阳康”的人,已经陆续返岗上班,茶余饭后讨论起自己“阳”的经历,除了分享“发烧”“抢菜”“买药”的经验,“阳了”之后工作单位的态度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打开社交平台,总能刷到学生、员工、老板等不同身份的网友在线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Yolo:阳了之后每天收到领导的“慰问”,周末外地阳着的同事还要来开会,果然工作还是别人的好。
@呼呼VZ:过年之前到岗不做硬性要求,抗疫物资尽最大努力帮大家准备,这大概就是神仙公司吧。
@小袁同学:12月份暂停办公,保证门店底薪全额正常发放,作为一个小公司老板,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政策放开后感染高峰到来,员工因病缺勤难以避免,临时调班缺人、业务不稳定的情况增多,企业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还面临着阳性员工如何管理、居家薪资如何计算、如何保障人员到位等一系列经营管理的挑战与考验。
潜在的风险
何洛在北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上班,作为设计师,日常工作主要是操作建模、画图等软件绘制图纸,线上办公对业务进度的影响并不大,但生病期间,高烧、乏力、刀割嗓子等典型的新冠症状导致她的工作很难正常开展。
然而临近年底,项目又在攻坚时期,她将自己的情况上报后,上级只表态说多注意休息,紧接着就下达了她要完成的任务。
何洛无法因为自己的原因拖慢团队进度,尽管意识不太清醒,她也要紧盯办公群的动态,尝试与客户和其他设计师对接自己的图纸,但事实上,她失去了一定的生产力。
设计工作需要灵感,并且光有灵感还不够,建模软件操作的过程复杂繁琐还很难加速完成,身体不适加上每天抢菜、抢药的时间,本就耗时的建模工作被延长,原来一天可以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两天或者更多。
据何洛观察,对职工健康情况频繁监测是疫情期间一种常见的管理手段,但除此之外公司通常没有专门针对感染新冠的病假措施,何洛的同事和朋友都有过伴着发烧、咳嗽等症状依旧在办公的经历。然而,因为缺少完整的休息时间,身体机能恢复缓慢,新冠感染的反应和后遗症让他们看似坚守在岗位上,但实际工作中反应能力、沟通能力和完成效果都下降了。
传统观念里轻伤不下火线,但感染新冠后带病上班,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被逼无奈。有些人将感染新冠病毒的感受比做一场严重的感冒,但其实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且传播速度相当快,症状复杂多样,甚至还会诱发一系列基础病的加重,过程中大部分人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转阴后仍有近一个月的恢复期,它和普通感冒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疫情催化下,有的企业开始考虑在员工健康福利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也有企业无法承受停工带来的损失,保障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就着急开工。
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ESG标准制定组织GRI以及MSCI、汤森路透等评级机构,都关注一系列与员工管理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薪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机会平等、反歧视等几大议题,观察企业在员工权益和员工发展方面的实践。因此,当员工在疫情下的健康、工作环境安全等因素被忽视,企业劳动用工合规就可能存在风险。
具体的实践
虽然职业健康和安全的议题相当重要,但根据各企业、行业的真实现况,具体的实践就显得有些复杂了。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有一部分人疫情期间仍不停工。疫情爆发,医院急诊和抢救室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保证医疗服务的持续运转,全国多省市发布通知,取消医护人员所有节假日,要求所有人员持续在岗、甚至一些特殊诊室与岗位,阳性医护人员也不得不在岗坚持工作;另外,外卖、快递的需求激增,以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为代表的灵活就业人员也一直活跃在一线。
某三甲医院的护士陈静和网约车司机老魏,疫情时期就从未停止过工作。
作为年轻的内科护士,陈静防控时期支援过方舱,现在又忙碌于新开设的诊室或会诊团队,据她所说,目前医院患者是往年同期的两三倍,医疗资源紧张,很多医护人员从十一月中旬就住在医院安排的酒店,如果太忙就直接在医院睡地板,她们没有时间也不允许直接回家。
对老魏来说,因为接触的社会人员较多,是最早“阳”的一批人,当全市大面积居家的时候,他已经康复,因此还每天出车,甚至加入了外卖队伍,工作时间反而更长了。
感染高峰来临,但陈静和老魏的心态却十分平和,并不排斥与病毒的直接接触。
“周围同事也都阳了八成,但病人太多,情况最差时一位主任医师配一位助手,两人成立一个诊室却要负责十多位住院病人”,陈静说道,但因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周围人也都毫无怨言的坚持在岗。
老魏则说,这几年个体户生存非常困难,趁着外卖缺人手,自己开车专送超市的订单,往常一次最多能接十多单,现在不限次数,一天下来有近千元的收入。他还安慰“阳了”的家人,没什么可怕的,休息一个礼拜症状消失就好了。
如果说医院及基础保障商业,是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有些公司因为无法居家办公,又想保障生产进度,着急要求员工复工,开启“与病毒共存”的模式则显得有些不负责任。
小戴是一家绿化公司的工地管理人员,植物养护、土地施工等工作只能在现场完成,随着各地陆续发布复工复产的通知,12月初公司就通知全体人员只要确认抗原阴性就可以到场办公了。
然而,这并不能避免复工后工作路上、工作场所中的感染风险,小戴所在的部门有近20人,上班一周后就少了一半,很快他自己也中招了。
但为了配合工人和树木栽种的时间,阳性三天后小戴就在领导的催促下返回岗位。对此,他还一度产生一种“负罪感”, 工地工人收入来源单一,很多人怕自己生病耽误干活,即使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也都是全副武装,顾虑到工人的心情,也担心自己会传染给他人,小戴的现场指挥工作都在数米外进行。
虽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但这种做法显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身体状态,也代表着对业务的不负责任,有近十年外企HR工作经验的晓雨提到,个性化和员工关怀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良性循环,企业保证员工的舒适才会更有效率,二者一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这并不是个例,2022年10月,富士康因员工逃离事件而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焦点。
作为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富士康郑州园区被曝出大量员工确诊新冠,但公司对患者、非患者,都没有提供合理的保障:阴阳混住、隔离人员得不到治疗、药物短缺,面对越来越失控的形势,有员工甚至翻墙逃离厂区,徒步回家。
富士康承担了超八成iPhone 14的制造,一旦停工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事情发生后也有人质疑富士康此次是故意拖延,在疫情爆发之初为保障生产,没有采取更果断的隔离措施,网友@沉香评论说,“这让人感到它在面临选择时没有稳定的价值取向,不想放弃眼前的经济利益,又要防疫,在纠结中,最终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当然有的企业也做出不同选择。这些企业面对突发状况,首先想的是稳定员工情绪、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留住有经验的人才,为业务恢复做好准备。
齐方经营一家外贸出口公司二十多年,资产早已超过了亿元,手下也有百余名员工,在疫情大规模流行的时候,由于部分业务需要线下交流,公司分成两批人轮流上班,这段时间里他明显感觉到整体工作效率下降了20-30%。
但他却并没有表现出着急,尽管疫情给就业市场带来了打击,但这时期人才流失的问题也同样严峻,因此,在发给全员的邮件中他写道“每位员工都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公司一面组织人员对办公环境做好消杀,一面抓紧采买防疫药品,配合员工的需要进行分发。另外,为减少风险还鼓励员工驾车、打车上班,可以对路费进行报销,补助算下来预计花费近50万元,目前员工中70%的人都已阳过,但大部分都因为药物或及时的补贴解决了实际的困难。
他发现,员工福利和企业利润并不冲突,疫情期间,有的部门取消早会,鼓励大家休息,虽然不少人下午才开始工作,但在精力充沛的前提下,还有人会直接工作到半夜,反而更好地兼顾了海外品牌红人和同事的时差问题,整体业务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也提高了。
齐方坦言,在疫情的危机中,企业经营受到挑战,但这时候不能吝啬对员工的付出,员工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成长,也会为其工作绩效带来正反馈。“其实阳性员工是否应该上班,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危急时刻先稳住员工情绪,提升内部自身对于危机的免疫力,我们才能获得长久的进步和发展”。
与齐方的想法不同,近日,不少人发现有些餐饮、娱乐、快递等全职、日结工作都将“阳过的优先考虑”写入招聘条件,再度引发讨论。
对此,有律师评价称,用人单位如此设置招聘条件,不过是不想招聘员工进来,结果没几天因为“阳了”要请假,实际上是想借机把“阳了”的成本转移给劳动者个人,这种“优先”的逻辑,实际上是利益的考量。
但显然,这种做法并不合理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单从法律的角度讲,一些用人单位将“阳过或正在阳者优先”写入招聘条件,是对“阴性”求职者设置了差异化的录用条件,涉嫌就业歧视,属于违法行为。目前上海、海南等地已经出台政策,畅通举报电话、网上留言等意见投诉和结果反馈渠道,保护劳动者权益。
短期话题还是长期话题?
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新冠感染纳入乙类管理后,用人单位可不再按甲类管理“正常支付”感染者的工资,因感染新冠不能上班,停工治疗期间按“病假”待遇处理,防疫政策的逐步放开,将大大减少疫情对经济、企业发展的影响。
但长期来看,在疫情背景下,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依旧被放大,企业与员工除了简单的雇佣关系,接受政策、法律的约束,劳动关系处理得当,也将增强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竞争优势。
怡安集团发布的《2021全球企业健康实践调研》报告中,对分布在40个国家、使用25种语言的1648家公司进行调研后,发现员工的全面健康和企业业绩息息相关。
报告显示,疫情暴发后,42%的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下降;超40%的员工工作压力大,对他们的工作效率、健康和家庭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只是心理健康下降,员工各个维度的健康危机都对企业业绩有影响。调研也发现,员工的全面健康可以带来更好的敬业度,同时能够提升公司业绩。从数据上看,当全面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时,员工的留存率会提高32%,公司利润也会提高22%。
齐方和晓雨也都谈到,最近求职者对企业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福利待遇等问题更加关注,尤其近两年,年轻一代进入职场,很多时候看重的不是工资,更在乎的是彼此的尊重。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能源自动化销售总经理邓文曾写道,有不少企业都提出“员工第一”,但我们通常只看到那些依靠员工发展而获得成功的企业的表象,却不深究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想真正做好员工第一,最重要的还是尊重人性,把人当人。
虽然受疫情、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还面临各种可控不可控的危机,但至少先做好劳工合规、员工关怀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因为所有的危机与困难,最后都还是要靠员工齐心协力去应对。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何洛、陈静、老魏、小戴、齐方、晓雨为化名。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