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继续坚持看好港股?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月风_投资笔记
来源:雪球
前面看多港股的一批卖方策略,甚至有些买方,都把港股卖了高低切,换到A股成长股那边了。
原因其实也是很多评论在问的:“港股可能也就创新药械有优势,不过基本自低点反弹上来一倍、很多都两三倍了。不知港股哪些还有机会了?”
甚至我见到有成长方向的卖方研究员,上来推票不是谈基本面,上来推是怎么推?按照去年高位最大跌幅列,把跌最惨的行业头部公司列下来,说看多这些。
其实这个真的没问题,说明人家也是老江湖了,高低切与其谈基本面,不如谈筹码结构(最大跌幅),筹码断层这个词很多新股民可能都没听说过。——补缺是它里面的一个细分概念。
我就是提醒一下,当一个10年级别底部(绝对值角度,恒生上一次破14000是2008年)出现、从0%的估值分位回到30%的估值分位(PE-BAND角度)时,你的第一反应如果是这里的行情已经彻底结束了。
那么只能说明要么是你水平很高,每一波细分行情都想吃到;要么是没见过主板2005-2007/创业板2013-2015/茅指数2017-2020,这种同样是估值点位超级大底后,持续周期3年以上,从估值极度低估到小幅低估、到合理、到小幅高估、到极度高估的完整行情。
当然,最后行情还会回到合理估值,该逃顶还是要逃。
不要在估值刚刚回到小幅低估的时候就完全不看这个市场了,不要犯A股散户最容易犯的错误——在错误的股票上长期装死,在正确的股票/指数上赚20%就卖飞的后半节错误。
扯远了,上面的都是偏心学的内容。
讲可以参照的交易逻辑,干货内容:
以恒生指数的PE-BAND为例,历史上每一次跌到估值的最低分位时(0-25%区间),后面有没有机会继续上涨,主要看业绩的修复能不能跟上股价的第一轮大反弹,然后业绩持续走高,推着行情走业绩回升+估值抬升的戴维斯双击。
——从PE-BAND上看,就是PE-BAND能否快速上行。图里红色框都是业绩的快速上行期或者反转期,所以构成了04-07、09-11、16-17年的大级别行情。
但是绿色框里是业绩反转乏力的,比如14-15年,20-21年。这里最有意思的是2015年,因为当时经济增速和上市公司业绩整体是比较平淡的,但是A股行情轰轰烈烈,你们还有印象当时的行情叫放水牛、杠杆牛么?
事后看其实港股2015年那时走的相对平淡,反而对了,A股后面就来了2轮股灾。
历史上最大级别的行情,以恒生为例,都是先有业绩明显走差(红色框前一段的PE-BAND都阶段性走坏了)然后反转,然后配合估值走到0%的最低分位然后反转,估值+业绩的双反转,双击的情况指数的的行情级别才有望达到1倍以上,这才构成所谓大牛市的基础。
业绩从最差回到持续修复,估值从最悲观回到乐观,大行情的基础都是这两者的叠加。
港股这里估值其实已经修复一波了,后面看什么,看业绩能不能释放出来。如果(注意这里用了如果,是假设语气)上市公司业绩也能跟着反转,能走出这种双击配合,咱们这就是一轮大牛市的第3个月(从去年11月开始算)。
你看这张PE-BAND图的最右边,PE-BAND曲线还没开始上行呢(刚刚放开2个月),当然如果业绩修复不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
哪有老手在一个潜在牛市的第3个月就开始左右摇摆,高低切换的。
我一般会在估值到了乐观区间,你身边一堆人喊着“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ETF被相对不懂的银行客户买到爆的时候开始跑。
港股流动性弱于A股,加上境外投资者汇集,因此受资金动能影响程度较大。2022年港股剧烈调整过程多伴随着做空港股资金动能上行,目前做空港股资金动能明显减弱,对港股上行制约也减弱。
2021-2022年期间,港股连续下跌超过19个月,一度创下了港股历史时间最长记录;2022年11月恒生指数当月大涨26.6%,又创下了近10年来最大单月涨幅记录,显示短期波动明显加大。
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抓住这波动较大的行情?2023年港股市场又会怎么走?欢迎报名雪球官方团队为你重磅打造的免费精品课!
通过为期七天的微信群+小雪1对1亲密陪伴式教学,让你看懂市场、理解投资品类,把握基金布局机会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课程为雪球基金发起,仅作为投教科普,不构成投资建议。
雪球基金是获证监会核准的持牌基金销售机构,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资服务。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