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过完年,我不知道该怎么教我的孩子了
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家都和孩子在哪儿过的年呢?
常爸公司的很多小伙伴都带娃回老家过年了。一是想和好久没见的父母好好聚聚,二是想让久居城市的孩子也能感受一下老家的过年氛围。
正月初七,公司如期开工,小伙伴们纷纷交流着回老家的过年心得,有几个妈妈竟然表示,和自己的父母过了个年,感觉童年回忆(阴影)全回来了,这下更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了!
比如会在父母的某个眼神,某个动作,某句不经意的话之后,猛然发现,不管认不认同,但现在自己对娃,也是在无意识中重复着他们当年对自己的方式。之前没守着爸妈还不觉得,这次回家的“意外发现”,就是原来自己简直就是父母的翻版!
娃做错了什么事,数落他的时候,不光用词和父母高度一致,从镜子里窥到的神态都那么的像;
给娃讲道理的时候,就连开场白都和爸妈是一样的,“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了!”
有个小伙伴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因各种各样的事被家长骂,有的时候妈妈明明是想表达关心,但脱口而出的都是毫无掩饰的指责。自己曾咬牙切齿地发誓不要做这样的父母,没想到不知什么时候也偷偷练就了这身“本领”,在孩子遇到伤心和困难的时候,不仅不安慰,还会不自觉地给孩子泼冷水……
“现在知道哭了,早干嘛去了”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先想想你怎么招着别人了”
“想要什么自行车,我看你长得像个自行车”
作为过来人,我们自认为对孩子的小心思门儿清,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自认为“游刃有余”,正如父母当年对我们的教育一样。而这种行为,在今天有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别致称呼——撕伞。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句话: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人撑起一把伞。
很多人都会被这句话所感动,因为自己吃过苦,所以对别人的苦难感同身受,总想尽力拉对方一把。
而“撕伞”这个梗的出圈,源于去年9月出现在微博、小x书、x音上的图文和视频,称“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
撕伞,顾名思义,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要在下雨的时候撕掉别人的伞。
当00后已经步入职场,成长为老师的时候,他们会火眼金睛识破学生那些自己当年玩过的小伎俩,然后把他们的伞撕得粉碎。
老师们撕伞的方法可太多了,比如在考试的时候——
让最后一排上黑板,其他人转到后桌写。
检查学生的桌子,看看有没有用铅笔在桌子上打小抄。
上课默写先让学生把课本放在地上/ 顶在头上,默写本下面不准垫东西。
为了不让最后两个答题全空,吓唬学生“如果不写放学留下写完再走”(学生被成功吓哭)。
考试正确答案全部设成C。
在学生上自习的时候,从教室后门偷看哪些学生在后面偷懒。
(老师的恐怖凝视,可以说是每个人学生时代的噩梦了,懂的都懂)
或者在上课时告诉学生自己要去另一个班,然后突然转身,看看哪个学生没有在乖乖自习。
大家之所以觉得这些撕伞行为还不错,是因为这些都是老师正面的教育行为。而父母的很多“撕伞”行为,和年轻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性质可大不一样了,因为通常都是负面的居多,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
网上有一位妈妈反思说,有一天她犯了错,而女儿在主动帮助之后还对她“甜甜的一笑”,那一刻她才终于“良心发现”,回想起如果是女儿犯的错误,她肯定会第一时间指责:
为什么会有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很可能是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是经常这样被骂的。久而久之,潜意识里就认为“做错事就该被骂,而且这样是为你好,让你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心理学界很早就发现,有意或无意地,养育方式都可以跨代传递。如果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直在相同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下养育孩子,他们的养育行为和态度可能更相似。
而在中国家长中更常见的,有哪些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的撕伞行为?
相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肯定是更加见多识广。但这种见多识广有时候会导致家长过于自负,在教育孩子上前后矛盾,并且浑然不觉。
比如:
孩子出去玩他们就骂孩子不学习,孩子不出门他们又说老待在屋子里会不会学傻了。
孩子吃饭少,他们怕孩子长不高,孩子吃得多,他们又开始担心孩子长胖。
孩子考得差就冷嘲热讽,孩子考得好又说是靠运气。
总之,做,是错;不做,也是错。
认为自己经验丰富老道,每当孩子遇到不顺的事,就会告诉他“谁让你当初不听我的”!
孩子幼年的时候,父母都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做正确的事,比如天冷要加衣、干燥时多喝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无可厚非。
但是在教育孩子“做正确的事”这条路上,很多家长好像渐渐生出了某种执念:
孩子打喷嚏了:看,让你不穿厚外套,感冒了吧!
孩子走路摔跤了:让你跑那么快,活该!
孩子和同学闹矛盾了:你要是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那不就没这种事了?
等孩子长大了,参加工作了,跟你抱怨领导太苛刻:我早说让你回家考公务员,现在栽跟头了吧!
家长自诩是“过来人”,能够给孩子以引领,殊不知事事责备孩子不听话,这样的撕伞起到的不是引领,已经成了贬低和打压。
大多数孩子的烦恼可能都是从上学开始变多的。在上学前,父母对他的期待可能只是健康平安地长大,上小学后,一切都变成了“得学习好才行”。
比如:
邻居夸孩子长得高:光长个有啥用啊,得学习好才行。
亲戚夸孩子脑袋灵活:是有点小聪明,就是没用在正地儿上。
孩子羡慕邻居姐姐的新裙子:驴粪蛋,光表面光有啥用?
孩子想买一辆新自行车:你考试考成那样,还有脸要自行车?
虽然现代父母很多都学会“照书养娃”,懂得了称赞孩子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总有那么些父母习惯性地打压孩子,生怕夸得多了孩子翘尾巴,会骄傲。而这或多或少和他们自己从小接受的“打击式教育”有关。
从小到大,父母就没有夸过你,你考年级第五,他们会说你得和前三名比;语文考了第一名,他们又说不能骄傲,你的数学还需要好好补补。于是,父母的自以为是往往使得他们矫枉过正,孩子的确不骄傲了,但是自信心也在家长的打压下土崩瓦解。
说了这么多,在教育孩子上,我们注定会成为自己父母那样的人吗?
并不是。
虽然代际传递是存在的,但幸好心理学家还说了,养育方式的代际传递并不是必然的。如果我们最终会重复父母做过的事情,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在模仿他们,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培养出不这样做的情感能力。
所以,为了避免历史重演,我们需要做的是提升儿时的认知,并采取行动来改变旧模式。
首先,成为自己反应的观察者。
试着注意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互动,然后问自己,这些互动符合我的性格吗?这是我想成为的样子吗?某些行为或情况会让我一触即发吗?例如:
帮助女儿做家庭作业是否会让自己感到异常沮丧或不耐烦?
孩子发脾气是否会让我感到烦躁易怒?
想想那些会导致我们和孩子之间负面互动的场景和情节,从中发现总结一些规律,并加以避免。
其次,反思和整理自己的成长故事。
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在辅导自己做功课时,父母是否对自己没有耐心?当自己情绪崩溃时,父母是否曾经对我们“失去理智”?
拼凑童年记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现在的行为,并有意识地决定我们如何走向未来。幼年时我们天然有一种想要保护父母的倾向,因此会无意识地认同他们对我们的批评。但如果我们把过去的事情和我们现在的行为联系起来,感知到自己所做过的挣扎,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变得更加强大,更有能力去挑战我们身为父母所暴露出的负面品质。
最后,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在尝试逃离自己父母的阴影时,心理学家建议我们:“要有一种允许犯错、包容错误、原谅错误的内在心态。”
不要把标准定得太高,比如“我永远不会像我父母那样对待我的孩子”。从小事开始做起,慢慢改变。如果在某些时刻意识到自己复制了父辈的养育时刻,试着问自己该如何来弥补,而不要一味否定自己的教养方式。
最后,你是那个“撕伞型”的父母吗?你有我同事“回了趟老家,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同感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往期推荐
为什么我们本想要激励孩子,最后却总能成功激怒孩子?
说少了没用,说多了嫌烦?给不同年龄的孩子,到底该讲多少道理?
14岁男生被妈妈扇耳光后跳楼身亡!我们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