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过时,谍战片不过时:从《无名》说起 | 专访
采写 | 尹清露
编辑 | 黄月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仍在热映。由程耳导演、梁朝伟和王一博主演的《无名》上映后,截至目前票房已经突破6亿,但随之而来的是争议不断:王一博的粉黑大战在豆瓣短评展露无遗,这甚至导致了豆瓣开分的延迟;程耳的个人风格是高级还是故弄玄虚、非线性时间叙事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中是否有必要等等,也成为了争论焦点。
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无名》是一部谍战片,而谍战片是主旋律片电影的重要分支,它需要服务于国共之间的地下斗争、泾渭分明的政治立场。当我们把《无名》纳入这一脉络中进行观察,或许可以得到更多省思——真正“反类型”的谍战书写有可能吗?我们今天看到的谍战故事从何而来?以及,为什么冷战意识形态已经失去效力,观众还是会被这类故事吸引呢?
电影《无名》海报
为了厘清这些问题,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采访了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战玉冰,他于去年出版了《现代与正义 : 晚清民国侦探小说研究》,并循着时间线向后,开始研究建国后的反特小说,以及八十年代至今的侦探与谍战小说。我们从《无名》引发的争议谈起,一直聊到国内谍战作品从建国到现在的流变,还谈到了“间谍+情欲”的书写模式,以及如今电影越来越像“剧本杀”的倾向。
在战玉冰看来,《无名》和娄烨的《兰心大剧院》这类“文艺片”都承接了1940年代谍战小说与电影的传统,“战争、智斗、家国、男女等吸睛元素聚于一堂。”这种承接中深刻的革命痕迹,正是过往反特电影留下的遗产,它们的创作目的“不在于依照某种固有的类型文学机制,提供阅读消费快感,而是为了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在现实中反特防奸,更好地从事革命斗争”。
战玉冰近照,受访者供图
从《无名》
看“非线性”与“反类型”
从反特片到谍战片:
哪些变了?哪些没变?
张恨水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10
茅盾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4
谍战片揭示
人际关系的当代想象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采写:尹清露,编辑:黄月、潘文捷,文中图片除受访者照片,均来自豆瓣,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