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个月已经过去了
这一年,被寄予厚望。1月已经过去了。
孩子诵读的文章中,有萧红的一篇短文,《小城三月》,对春天描述得轻快、俏皮,又真实。她说:
春天就是跑得那么快。好像人能够看见似的,春天从老远的地方跑来了,跑到这个地方,只向人的耳朵吹一句小小的声音“我来了呵”,而后很快地就跑过去了。
被寄予厚望的一年,第一个月,计划做得怎么样呢?
运动?没有。阳康,不是一周两周的事,这个月算是彻底躺平了吧。都说伤筋动骨100天,估计须得两三个月的消停。2月希望稍稍活动。
减肥?笑话。“双期叠加”,压力山大。哪双期?新冠暴瘦恢复期+过年美食增肥期!克服双重压力,并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只比月初增加了1公斤。虽然还是“负减肥”,环视这个月的周边,这个成绩基本还说得过去。
唯三能做到的事,都是跟孩子一起做的。一是公众号日更,二是完成读书计划,三是每周出门活动一次(城内或周边)。说说读的四本书吧。
跟胡萝卜的计划是,他每周两本,我每周一本。胡萝卜的读书记录如下:
我读了四本:《慢煮生活》、《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月背征途》、《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慢煮生活》是汪曾祺的散文选集。他的文字轻松,经历曲折,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生趣的白描,读来像就着小菜喝白粥,入口淡淡的,越吃越有味,不仅对口味,还利胃,不油不腻不烦,有益健康。且摘几句写在目录中的文字品品: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如此。 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 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我不会下棋,不爱打扑克、打麻将,偶尔喝了两杯酒,一时兴起,便裁出一张宣纸,随意画两笔。所画多是“芳春”——对生活的喜悦。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我们的小读者小沐沐读到《多年父子如兄弟》时,羡慕文中的爸爸。我读到《闹市闲民》,羡慕文中的西四公交站对面整天坐在马扎上看街面的老人。胡萝卜妈妈说,得了吧,你才不要是那样!
《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是一位搞投资的校友新年寄给我的。我很佩服做投资的人——他们是我见到的最爱读书、最爱学习的一群人,当然还有另一拨人,以读书和学习为主业的,比如老师和学生。每年寄书给我读的,除了作者本人的学术著作,都是做投资的,国内的国外的都有。我想,可能因为他们干的活儿来不得虚的,进出都是真金白银,所以必须把新行业、新技术、新企业等等,搞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必须得读书和学习。
作者是美国布朗大学的经济学讲席教授盖勒。他试图用“统一增长‘框架,回顾从智人走出非洲大佛现代以来的人类经济发展,分析地理因素、迁徙进程等因素影响的文化、制度、人口,分析它们如何作用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技术进步这三样组合起来的“巨型历史齿轮”。
读完这本跨越百万年的分析,有两段话很有意思,摘录在此:
如果这些趋势与恰当的政策相配合,使多元化社会实现更强的社会凝聚力,使同质性社会更多受益于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那么我们将有望从根源上解决当今的财富不平等问题。 这些浩劫固然给无数个人造成了严重伤害,但从更广的视角看,人类整体的生活水准在每次灾难之后都得到了迅速恢复……人类的不懈征途依旧是不可阻止的。
如果说上面这本书充满了数据图表和经济学名词,那么《月背征途》就有趣多了。
中学时,我曾经有一个疑惑和梦想:高考阅读理解总有一篇科技文,总是讲外国大学、外国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读起来名字都拗口,更别说技术了;当时我就想,为何阅读题的古文和文学作品是中国的,科技文章都是外国的,中国人就没有个世界领先的科技、可以用来作为高考阅读吗?
《月背征途》,让我大大满足了一把这个梦想。
这本书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集体创作的,讲了中国探月工程、同时也是整个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过程。精彩炫目、惊心动魄!
从嫦娥一号讲到嫦娥四号,从玉兔讲到玉兔二号,讲玉兔“驾驶员们”在38万公里之外,遥控驾驶月球车的点点滴滴,发布了许多张新照片。其中的新名词、新技术、新记录俯拾皆是,而且,特!别!容!易!懂!
比如,咱把嫦娥四号的着陆点——月背冯卡门撞击坑里——附近的地理位置给了中国的命名。一座“高山”,叫泰山!三个坑,叫“织女”,“河鼓”、“天津”!哈哈哈,听起来什么感觉?熟悉、亲切!比那些老长的外国名字,好记多了啊!真为未来的考生高兴。(偷偷想一下,外国人要是考这个,得记翻译的名字啊,Mount Tai? 他估计想,Tai是个什么东东?更别说嫦娥、玉兔、织女,他们翻译起来一头懵,咱们听起来多带劲啊!)
给孩子励志和科普,实在可以读读这本。顺便说一句,今年是兔年,玉兔二号每天都在创造历史啊!
最后一本《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因为我要整理记录小花读的绘本,读者推荐的,我来专门买来看的。
这本书把过去百多年来,引进的外国经典图画书,择其最优秀的,做了介绍。翻完之后,我甚至觉得小花书单和胡萝卜书单,都不用写了,因他的推荐,远比我写的专业、翔实。我之所以还是要记录,更多就是为了记录本身吧。
直接对经典书目的介绍确实引人注目,但我觉得,书的第一部分更为宝贵,推荐读者用心读读。在这个部分,彭懿老师从他专业视角出发,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图画书。
因我这个号读者都是娃爸娃妈,如果你没有这本,我真建议你买来读读,对你给孩子选书、亲子伴读,都是有益处的。
第一个月,辞旧迎新过年休假中,有了公众号的日更,有了孩子的阅读,有我自己读的四本书,每天还能看到群里几位孩子的读书分享,感觉充实多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