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千字文溯源|端:端午,时清日复长

千字文溯源|端:端午,时清日复长

历史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特约稿件,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4401字 | 阅读需9分钟

《千字文》中“形端表正”一句,是借古人以身测影(端)、圭表测影(正)的基本要求,表达道德诉求(品行端正)的形象说法。


柳公权  书

 

 


圭表和日晷,是古代测量日影的天文仪器。

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垂直于地面的标杆,叫“表”;平置于地面的标尺,叫“圭”。圭表测影就是在丽日之下,利用标杆在标尺上投影的长短,来确定一日时辰变化和一年季节更替。

圭表测影的基本要求:表正。

 

左:圭表  右:日晷

在圭表发明之前,或在没有圭表的情况下,人体是最直接的测影工具,立竿是最简单的测影手段。以身测影或立竿见影,就是利用日影(身影、竿影)的正仄、长短关系,来表达时间概念。比如,(昃,太阳偏西)、(立,行端影正)、(昏,日影西斜)等汉字,就是以身测影古俗的遗留(详见《千字文溯源|立》)。

以身测影的基本要求:形端。  




《千字文》中“形端表正”一句,是借古人以身测影(端)、圭表测影(正)的基本要求,表达道德诉求(品行端正)的形象说法。

因此,以“立”为部首的“端”,本义为“正”为“直”,其字象无疑是源于以身测影或立竿见影的物象场景。

 

 

1、3、4《甲金篆》723页。2《说文》216页。

图片来源:《字源》

陕州学者书堂先生认为,二十四节气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所以称之为“立”,正是因为这些节候是通过“立人”(位)或“立木”(杲、東、杳)为仪确定测定的。故“立”有站立、直立、竖立、设立、订立、成立义(董来运:《汉字的原型解析》),“立”也就成为“端”的形义符。

文友陈星廷  自拍

以身测影与圭表测影,自古相通。

这也是古制“表”的高度定为八尺的原因所在。冯时先生说,八尺之“表”刚好相当于人的平均身高(冯时:《圭表的创制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已故学者王大有先生甚至认为八尺是燧人氏或者伏羲氏的身高(即“天尺”)。也因此,“端”在古代还用作长度单位,约为一丈六尺,或说两丈、六丈,这大概与测影及不同时期、地区的不同标准有关。

位于北半球的神州大地,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尤其是中纬度的中原地带。由于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与公转黄道平面呈23.5°的夹角,昼夜长短在一年中变化很大。“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

按立竿测影或以身测影的办法,可以测定一年之中,夏至日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同样办法,一日之中, 影子最长的时刻是晨昏,最短的时刻就是午时。 可见,影子的长短取决于日光照射的角度,斜射影子长,直射影子短;“端午”二字,正是“夏至”这一天日光照射北半球的状态。

 

 

今人认为,端午习俗源自纪念屈原或伍子胥、曹娥。

然而,据文献记载,端午节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存在。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何星亮研究员甚至认为,端午节在夏代或夏代之前就已存在。据何星亮推测,夏至日恰好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5月4日或5日,与端午节日期重合。也就是说,在十月太阳历盛行的时代,端午节即夏至节。这一说法的依据是这样的:最早的历法是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的太阳历(参见《汉字认知论|十》。彝族是汉代羌族的后裔,而汉代羌人又是炎帝姜姓部落集团的后裔。

1963年,首倡端午“夏至说”的黄石先生,在《端午礼俗史》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夏商周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并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民俗,与屈原无关。2006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端午节即夏至。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可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为夏至。

端午节,北半球太阳直射,昼长夜短,“端”与“是(昰,参见《千字文溯源|是》)”一样,含有“端庄”“正直”“不偏歪”等义项。

此时适逢盛夏,万千生物都进入生长繁育最旺盛的季节,有鲜花甜果、嘉禾良畜,也有毒草、蚊蝇、蛇蝎、瘟疫。人们在劳作之余,既要上山览秀,下水游玩,还要防病辟邪,祈求安康。于是,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踏百草、采杂药、插艾叶、绣荷包、佩香囊、挂葫芦、喝雄黄酒等一系列俗信活动。

  

 

“端”与“午”同义,都与立竿测影有关。

午,甲骨文写作,通常误释为“杵”的初文,实则隐藏了“标杆”投射的光影符号,描述的是阴阳交互,光影直投的物象场景。

午的甲骨文字形与玄)相似,属于同形不同源的相近字符,其中包含古人对“弦”的理解(参见《千字文溯源|玄》)。

在北半球,太阳从东方升起,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再从西北向西南移动,最后在西边落下——太阳一天运行轨迹通过标杆所投射的影像呈S形


换言之,把一年中每天中午标杆顶端(太阳直射点)的投影点连接起来,以冬至为中心,就是正弦分布曲线,以人为中心观察光影变化,就形成了太极图中的阴阳分割线。


太阳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一次,也呈正弦曲线状,往返一个周期恰好是两个正弦曲线的复合,呈“8”字形。这是因为,太阳在圭表上的投影,是在夏至和冬至两个极值间循环的,中间又经过两个半极值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参见《千字文溯源|周》《千字文溯源|画》)。星象和月历,通常也是按照这个循环规律运行的,所谓上弦月,下弦月,“弦”的字形、字义本身就体现了古人对弓形“玄”之本义的体悟。

端,又称“仪”。所谓“太极生两仪”,即由太极而生阴阳两端的意思。宇宙万物正是按照正弦曲线分布规律,周而复始。

法布尔:“几何,以及面积上的和谐,支配着一切。几何存在于松果鳞片的布置中,也存在与圆网蛛的黏胶丝上;蜗牛的螺旋上升斜线里有几何,蜘蛛网的念珠里有几何,行星轨道里也有几何;几何到处存在,不管在原子世界里还是在无限辽阔的宇宙中,几何都是非常高明的!”


午与五(),音同义近。太阳通过标杆投射在地面或日晷上的日影,在早晚两个时间点或一年中夏至、冬至两个极值点的连线呈(㐅,五)字形,这是一个太阳光线与杆影动态交互的过程。在赤道上,光线与杆影在午间完全重叠,然后再分离,再重叠;在中原地区,晷表之所以呈倾斜状,取决于晷表所在地区的纬度。(参见千字文溯源|五:“端五”为什么又称“端午”

黄赤交角示意图

从测影的古法看,“午”是一日之中影子最短的时刻(11 时至 13 时),也是一年之中太阳投影最短的一个月(农历五月);从阴阳交泰的角度看,午也是阳极阴生的临界点,同时表示正午时分太阳所在的方位(正南方)。

因此,“午”被纳入“地支”序列,用来表示地支的第七位。古人用“地支”的十二个字,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或者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同时还可用来表示方位。

据《汉文字干支》一书的作者陈亦民先生分析,一日之中影子最短的时刻是正午,这条最短的影子的指向,一定是正南正北。沿着这条影子画延长线,一定会经过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在地球的另一端会合,这条线的这一面是正午,另一面就是子夜,故称子午线。

去过北京的朋友都知道,紫禁城就设计在这条子午线上。这条线上有“端门”、有“午门”。“端午节” 的“端午”,同“端门”“午门”的“端午”语意相同。

 


端的初文为“耑(duān)”。

甲骨文“耑”字,写作。从表层看,它的上半部为植物破土而出、生长发芽的样子,中间的横线像地面,下半部是植物根系的形状,即以植物初生的样子来表示“初始”“发端”的抽象意义;从深层看,耑的神话原型当与“颛顼”有关。汉字学者大多从浅层分析入手,少有涉及深层分析者。



 耑字字形演变

如,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上部从,与止字形近但稍异,疑为生字,象草木初茁渐生歧叶之状,下部象其根。”

再如,張舜徽《约注》:“端之言耑也,谓人立于地,如如草木初生之直也。”

何琳仪也说:“甲骨文作,从不从之,会植物根须向上生长之意。之亦声。”(《战国古文字典》

也有学者分析说,耑的甲骨文从“不”,从“止”上有小点。“不”指花房、胚胎,上从“止”,强调的是脚朝上。疑为“踣(bó,跌倒)”的初文,《说文》:“僵也。从足咅声。《春秋传》曰:‘晋人踣之’。”应指将尸体倒吊示众,《周礼·秋官·掌戮》:“凡杀人者踣(bó,跌倒,咅pǒu)诸市,肆之三日。”

以上诸说,从不同侧面表述了“耑”的造字物象。然而,不足的是少有揭示其神话原型的说法。

本文采纳何琳仪的考释结论,认为“耑”的上部为“止(趾)”,与“者”“尞”形似义近(参见《千字文溯源|者》),为“登天”之象(祭祀神灵,天人沟通),下部为“不”,指花房、胚胎,是生命过程的自身否定——植物从开花到结果,所经历的萼片下垂,花瓣枯萎,最终变成果实的自身否定的过程,相当于“勿”“毋”。“止”与“不”会义合成“耑”,其神话原型为“绝地天通”。

图片来源:姜礼惠子著《汉字贞相》

 


同为“耑”族字,端与颛字源相同。

颛,由耑、页会意合成,页为头为面,含有首领的意思。辞书释为五帝之一的颛顼。

《说文》:“耑,物初生之题也。”

《字源》(李学勤主编)分析说,“耑”如“题”,“题”如“头”;“瑞”(端)“头”不但隐含某种音义联系,而且具有平行发展关系。这便是“端”表“头”义的缘由,又指审视、细看,如“端详”“端量”。

颛顼,三皇五帝中承前启后的大帝。传说,颛顼15岁辅佐少昊,治理国家。20岁立为帝,统治天下。在位七十八年,针对巫术盛行之风,下令民间禁绝巫教;改革甲历,定四季和二十四节气,被后人推戴为"历宗"。颛顼帝上分日月星辰为十二个星次,下分天下大地为九州,天地分野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纲纪秩序。

所谓禁绝巫教,指的是颛顼在位期间最著名的“绝地天通”事件

《尚书·周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颛顼即位初期,“民神杂糅”,社会秩序严重失衡。为此,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废除祭神旧俗,改革巫教,统一教化。同时,改革黄帝以图腾祭官之法,始以民事纪官,从而强化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教合一。

史称,绝地天通的重大意义,在于重整了社会秩序,促进了人类进步,使华夏文明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据《史记》载:颛顼“载时以象天”。史籍称颛顼制订我国最早的历法《颛顼历》,让观测太阳运行的南正重司天管神事,观测火星运行的火正黎司地管民事。重、黎分开民与神,民、神各在各的祭祀位次享祭礼。地、天即神、民从此不再相通,社会秩序也就恢复了正常。

有学者认为,绝地天通本质上是五帝时期的宗教改革运动。颛顼对宗教的整顿,其中包括对苯教系统的去神化,也就是垄断神权,将神权系之于王权,实际上完成了早期由部落体制到王权体制的建构。

 


综上所述,端由立、耑合成的形声会义字。“立”为形义符,本相为以身测影,本义为“直立”;耑为声义符,既表声又以形示义,其神话原型为颛顼帝“绝地天通”,重整纲纪,统一教化,促使华夏文明进入一个新开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端午,为什么要祝安康,而不是快乐?丝状疣反复长,可能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开会端午节,致我最在乎的人,端午安康!空虚、无力、乏味...如何在日复一日里的生活里找到意义?从马约瀚硕士论文溯源清华体育传统精髓爱彼迎将关闭中国业务,下架中国内地房源|最前线百日复盘 | 从徐汇到杨浦,上海十六区疫情走势为何不同?从演化论思维方式到系统性思维方式的进步刷新认知!吃这种食物易反复长痘(不是吃辣)这个周末!美国人的端午节赛龙舟来啦,看看和中国的端午节有什么不同~昨天下午,我们的法学界又上演一出精彩好戏了身体是一座钟EasyNLP开源|中文NLP+大模型落地,EasyNLP is all you need北京影院复工,行业加速回血:端午档能否重燃希望?这个端午,ONE THIRD想去你家吃个团圆饭澳大利亚作家约翰·休斯被指抄袭,千字回应引发争议走资派对美输送财富换不来和平密西沙加精品房源|独享5卧大空间,家庭影院、健身房、居家办公区一应俱全【精彩回顾】千字长文汇总Fusion Fund张璐在美创业生态观察六一和端午,都是快乐的儿童节【精彩回顾】千字长文汇总 经济下行期创业者应如何调整战略获得融资我今天来八卦一个今天上午,杭州又上演了一出热闹戏份如果乳房反复长湿疹,当心是这种罕见的乳腺癌我的忧思:端午返乡见闻,大时代下的农村真实现状硅谷华人穿汉服过端午,让美国人领略华夏之美戴锦华x李睿珺、陈丹青x田浩江......「活字文化*大咖时间」知识直播重磅上线识端午,知习俗,今天和孩子玩点什么?手工素材包都给你们准备好啦!过个不一样的端午节!【社会】今天中午,大巴撞进巴黎街头商店,七人受伤!端午节 | 除了粽子,龙舟更是端午节的灵魂呐!从除夕到端午,总台《古韵新声》如何做到持续出圈?一日一诗:“等四溢的清香/ 开启了这个清晨/ 仿佛自己终于领受那氤氲的/ 部分”||刘啸:端午记忆(读诗版)今日端午:一岁一端午,岁岁皆安康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重构的新传统,也是传统|自由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