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除夕到端午,总台《古韵新声》如何做到持续出圈?
主编温静导读:6月3日,值此端午佳节,《古韵新声》端午顺势而出,延续了鲜明的创新风格,且不断地将“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进行更为精细化的落地。与此同时,还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担任文化访谈嘉宾,追溯源头、娓娓道来,于各种细节之处,巧妙地点题与“端午”相关的节气文化、文物国宝,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节俗。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林夕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当下文艺作品最核心的创作命题。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立足文化自信、精耕文化传统、贴合文化语境,持续创新一批代表性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地名大会》《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等,不断地为国人带来了一道道屏幕上的文化大餐和精神养料。
话说回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文化内容赛道里,总台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内容创新输出?这无疑是摆在其面前的一大客观难题。当然,作为“国家队”的深耕实力和创作能量,不容小觑。或者,创新就是印在其骨子里的基因,不断驱动着他们进行主动探索,且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值得一提是,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推出了大型文化系列节目《古韵新声》。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垂直切口,通过“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的形式,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6月3日,值此端午佳节,《古韵新声》端午顺势而出,延续了鲜明的创新风格,且不断地将“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进行更为精细化的落地。与此同时,还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担任文化访谈嘉宾,追溯源头、娓娓道来,于各种细节之处,巧妙地点题与“端午”相关的节气文化、文物国宝,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节俗。
节目一经播出,备受好评热议,数据显示相关话题全平台热搜共有31个,话题阅读量总计超6亿,全网讨论近话题近13万,相关视频全网累计播放量超3500万。
对于一档文化节目来说,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量体裁衣,根据特定的价值诉求和受众定位,选择最恰当的表达和呈现方式,最适合的其实就是最佳的。
反观总台《古韵新声》端午的创新出圈路径,正是基于此原则,将“文物”“文化”“节目”进行了一次三方奔赴的密切关联,由具体到抽象,由现场到本质,综合性地创作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节目气质,让观众可以在文物承载的历史中,真正感知和领略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生命力。
如果复盘《古韵新声》端午的创新之处,笔者将其概括为三层意义:
在叙事逻辑上,从器物层面的展示,再到节俗知识点的讲解,最后呈现的是中华文化韵味和文化自信。尤其是在文物展示环节,《古韵新声》端午的制作团队,根据主体思路精挑细选出与端午密切相关的28件文物代表,其中不乏各种国宝级文物的展演,堪称“最强国宝”担当。尤其是,辅之以现场专家学者们的生动讲解,我们才了解和学习到,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跨湖桥独木舟,距今约80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之一。甘肃省博物馆的元·玻璃莲花托盏,迄今为止是我国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而故宫博物院的春秋晋国古剑—少虡剑,是中国现存唯一一把有明确名字的青铜古剑。有意思的是,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保存了700多年前的南宋粽子,其实是世界上最早实物粽子。凡此种种,不得不说,一种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人油然而生、肃然起敬。
在主题展现上,采取的是双线平行推进的方式,从人文色彩和自然发展,双向平行化地呈现端午佳节的真正意义。事实上,对于端午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而言,其往往具有两层含义,其一,蕴含着深厚的人文色彩,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传统绵延千年,歌颂他炽热的家国情怀和高洁品格。其二,体现着中国人对自然时令变化的细致体察,仲夏端午,阳气至盛,既要祛暑防疫、祈求安康,也要走进青山绿水,尽享夏日风光。
基于此,《古韵新声》端午,在解构端午佳节主题叙事上,则相应地进行了两条平行线的交替变化、推进叙事。一方面,以自然节气的时令变化,依次展示端午节俗,诸如龙舟竞渡、泛舟赏莲、铸剑造镜、采药制药、系五色绳、吃粽子、饮雄黄等。另一方面,则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人文仪式感拓展和气质升华,其中囊括了屈原命运、图腾文化、家国情怀、奉扬仁风、君子如兰等等。更重要的是,两条平行叙事线索,相互增进,共同完成“端午”这个主题的宏大叙事。与此同时,每一个原创的古风乐舞表演,也都与叙事线索紧密相关,天然地完成从演播室到表演舞台的节奏转场与时空变化。
在叠加创新效果上,从除夕、清明,到此次的端午,延续了《古韵新声》整体创作风格,但由于每次都会创新地嵌入不同的节日,反而有助于观众产生独特的记忆点,形成创新的叠加放大效果。以《古韵新声》端午为例,呈现出与主题相关的丰富内容,节俗、时令、文化、诗人、古画、文物等,无不让这档节目具有浓厚的“专属标签”,更让观众对于端午节日产生了深刻的画面捕捉和文化认知。
好的原创内容,必然具有深刻思想含量的主题,融入了创作者的思考和情感,以及给观众带来反思的内容。回顾到真实生活之中,关注现实的当下,这才是优质内容的生命线和基本点。
为何《古韵新声》端午会实现出圈的传播效果,其实并不难理解,在笔者看来,主要还是要回归到当下生活之中去认知。一方面,当下大众对于传统节日和文化的认知普遍提升,国风、文博、节气等内容创作,已成为他们颇为热衷的文化品类之一。另一方面,将文化与综艺相结合,精细化地创作出适宜合家欢收看的节目形态,更是当下居家常态化大众们较为首选的娱乐方式之一。
进一步而言,《古韵新声》端午到底是如何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审美标准和挑剔口味的,在硬件技术上不断加码,综合运用了AR、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真切体验与感受。诸如,根据屈原《楚辞·渔父》改编的歌曲《沧浪行》,舞台现场凭借AR技术,再现楚地江畔地貌,歌手韩庚置身其中,仿佛跨越了历史时空,他用音乐与屈原“对话”,悠扬婉转间,勾勒出屈原的赤子之心,表现出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及其高洁的精神品格,让人印象颇深。
根据宋代欧阳修名篇《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进行创作的同名歌曲,由歌手容祖儿身着新国风装扮在舞台上演唱,事实上这首原创歌曲,也是首次对外亮相。另外,该舞台是根据清代画家徐扬的古画《端阳故事图》册进行的国风化视觉新设计,跟随舞台上的容祖儿演绎移步换景,依次展现出古人在端午时节观竞渡、悬艾人、裹角黍等丰富多彩的场景,也让观众记忆深刻。
泛舟莲塘的李一桐,欢快地演唱着《采莲曲》,与岸边吟唱江南小调的琵琶乐手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此外,对荷塘的延伸与荷花的生长进行了技术加持,与大屏和地屏场景完美契合,形成了逼真化的视觉呈现。
此外,体现端午时节民间郊外采药之后斗百草的雅趣场景歌曲《斗百草》,沈月一席俏皮可爱的着装,和小朋友们通过演唱相互应答,其中对仗的植物名字就像吟诗对对子,体现自然知识与文学艺术紧密连接之妙趣,也传达出自然与人文合一的美妙共生。
当晚最为感人的创新节目,当属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归乡》,汨罗江畔屈原和余光中,一段跨越2000多年的对话让人动容。徐涛饰演的余光中,深情地朗诵着写给屈原的诗,表达出对家乡及屈原的思念之情;吴京安饰演的屈原,则以古代先贤的口吻,解读出《楚辞》相应金句的思想内涵。原来乡愁绵长化作万古诗篇,其实不过两个字——回家。对故土的眷恋、对百姓和家国的一片赤诚之心正是屈原能无畏前路艰险、矢志不渝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不仅如此,《古韵新声》端午在央视频APP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上,也实现了大小屏联动发力,有效增加了受众的场外参与度,为节目增加了话题和流量,有效提升了传统节气文化的全媒体传播效果,走进当代百姓的现实生活,也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心里距离。
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其既是社会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又是传播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平台,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性和使命感。多年来,总台一直积极践行国家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以“守正创新”为创作指引,形成品牌化的优质文化内容矩阵,弘扬主流价值,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持续向大众传播正能量和引领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口,以“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的新颖形式,推出了《古韵新声》系列文化创新节目,全程没有口号式、符号化的说教痕迹,并保持住了不媚俗的文化风骨,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唤起大众的文化自觉,实现了对全民的文化动员。
关键是,巧妙地将文化自信融于器物(文物)自信之中,让观众更具象化地感知中国所经历的历史文化变迁与传承。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先祖生活轨迹的见证和传承,既能够照亮过去,更能照亮未来。所以说,只有我们真正地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习俗,或许才能深刻明白自身的生命源于何处、脚步又将迈向何方。
所以说,做到了既养眼又养心的《古韵新声》系列文化节目,始终深扎于华夏历史文明,回溯五千年漫漫长路,在传统文化对接时代精神的命题上,它的出现确实对同类节目创新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参考性和启发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