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固定行为模式”?
作者:姚斌
来源:在苍茫中传灯(ID:chuandeng169)
导读
在《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实际上是将三次演讲的内容合并起来形成的。那三次演讲的时间分别是1992年、1994年和1995年。2005年,芒格全凭记忆,对讲稿进行修改。芒格认为那时81岁的他能够比10年前做得更好,原因是,(a)当时他的知识没有如今丰富,而且当时因为生活忙碌而过于匆忙定稿;(b)当时他是依据粗略的笔记进行演讲,现在是对讲稿进行修改。修改之后的讲稿更加追求逻辑的完整性,但也可能更加枯燥和难懂。
1
芒格说他只在2005年前的15年里浏览过三本心理学教材,因此对学院派心理学的进展并不大了解。然而,在这篇讲稿中,他对学院派心理学提出许多批评。这样的讲稿有可能激起学院派心理学家们的反击,但芒格还是决定发表这篇讲稿。芒格喜欢这种编排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因为那一直对他很有用。他是想在某种程度上效仿三个人,给世人留点东西,这三个人物分别是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的主角、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及芒格的第一位雇主恩尼斯特·巴菲特。班扬笔下的人物就是外号“真理剑客”的骑士。他在临终时留下这样的遗嘱:“我的剑留给能挥舞它的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给世人留下了他的自传《穷理查年鉴》。恩尼斯特·巴菲特则留下了“如何经营杂货店的(知识),以及我了解的一些垂钓知识。”恩尼斯特·巴菲特是沃伦·巴菲特的祖父。
在《人类误判心理学》的开头部分,芒格自叙他很早就对标准的思维错误非常感兴趣。但在他受教育的年代,非临床心理学在理解错误判断方面的贡献完全遭到了主流社会精英的漠视。当时对心理学进行研究的人非常少。当他从加州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时,对心理学还是完全无知的。
在芒格离开哈佛不久,他就开始了漫长的奋斗,努力去掌握一些最有用的心理学知识。当他开始当律师的时候,他很相信基因进化论。知道人类与认知能力较为低下的动物和昆虫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物种进化造成的。他明白人是社会动物,会观察周围人们的各种行为并自动地受到影响。他还知道人类就像被驯养的动物和猴子,也生活在一种等级结构中,等等。但这种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理论结构太过粗略。不足以让他正确地应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身边出现了各种无法理解的现象。
于是,芒格终于明白了,若要顺利地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必须拥有更好的理论结构,这样才能够解释他的所见和经验。理论结构是由存在内在联系的一系列要素组成的概念体系。芒格发现理论结构非常有用,能够帮助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个道理是他小时候在学校发现的,当时他在理论的指导下轻轻松松地取得了好成绩,而其他许多人因为没有掌握理论,花了很大力气去学习,却总是不及格。他认为更好的理论对他来说总是有用的,如果能够掌握它,就能够更快地获得财富和独立,能够更好地帮助他所热爱的一切。于是,他慢慢地培养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他靠的是自学,这多少有点像本杰明·富兰克林。
2
在芒格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有两种思维习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一,他总是试图通过伟大的代数学家雅各比提倡的逆向思维来考虑问题。雅各比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芒格得到正确判断的办法通常是先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然后仔细考虑应该怎样避免得到这样的下场。第二,他非常热衷于收集错误判断的例子,所以他完全无视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毕竟,既然其他行业有许多重大的、容易发现的愚蠢事例,那他就不会在自己的领地上再去搜寻某些无足轻重的、难以发现的新蠢事。除此之外,他已经明白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限之内。它们跨越了界限。如果两种事物存在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他认为那种试图考虑其中一种事物而无视另一种事物的方法是很值得怀疑的。
之后,纯粹的好奇心驱使芒格去思考邪教的问题。邪教通常只需要一个长周末就能够将完全正常的人转变为被洗脑的行尸走肉,并永远让他们保持那种状态。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原因是什么?芒格觉得如果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反复思考,应该能够完满地解决这个关于邪教的问题。芒格也对社会性的昆虫很好奇。有生育能力的雌蜂和有生育能力的雌收获蚁(即农蚁)的寿命相差很多,但它们只要在空中进行一次群交,就都能将寿命延长整整20倍。他对这样的事情着迷。蚂蚁的极大成功也让他着迷。蚂蚁的进化极其成功,他们形成了几种简单的行为规范:繁殖群体之内的蚂蚁精诚无间地合作,而对繁殖群体之外的蚂蚁,哪怕是同类的蚂蚁,则几乎总是表现出致命的敌意。
芒格说他没有接触到当时大多数教科书上记载的学院派心理学,对他来说可能是件幸运的事情,因为那些教科书无助于他理解邪教。而他最终看到那些心理学教科书的时候,他想起了伟大的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说过的一句话。维纳说许多学者就像寻菇犬,人们喂养和训练这种动物来寻找地下的块菌,除了这项专长,它别的什么都不会。那些教科书花了长达数百页的篇幅来探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可是他们所用的思考方法是极其不科学的,这让芒格很吃惊。芒格发现大多数入门级的心理学教科书并没有正确处理一个基本问题:心理倾向为数众多,而且它们在生活中会产生相互影响。但那些入门级教材的作者通常对如何弄清楚相互交织的心理倾向造成的复杂后果却避而不谈。最后,那些教科书作者也没有兴趣去描写该用哪些标准的办法去对付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标准蠢事,所以他们恰恰避开了芒格最感兴趣的话题。
当然,学院派心理学也并非一无是处。芒格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看到了一本叫做《影响力》的书。作者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西奥迪尼。西奥迪尼设计大量巧妙的实验,在实验中,人们利用人类思维中内在的缺陷,操纵别人做出了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西奥迪尼对这些试验进行了描述和解释。芒格马上给他的每一个孩子都寄了一本西奥迪尼的著作,而且还送给西奥迪尼一股伯克希尔哈撒韦A股股票,感谢他做出的贡献。许多人买西奥迪尼的书是因为想知道怎样才能不经常被推销员和环境所欺骗,然而让西奥迪尼意想不到的是,大量的销售员也买了他的书,却是想要了解怎样才能有效地误导顾客。
在西奥迪尼这本书的驱动下,芒格很快浏览了三本最流行的心理学入门教材。在此期间,他还进行了周全的考虑,想把他以前训练和经验综合起来。于是,芒格的非临床、非先天后天对立的非发展心理学就这样诞生了。
3
芒格的“非发展心理学”是建立在生物进化论基础之上的。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普遍观点。这个观点是从社会性昆虫的了解中提炼出来的。这些昆虫很漂亮地证明了神经系统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固有的局限,它们整个神经系统通常只有10万个左右的细胞,人类光是大脑的细胞就有上百亿个。
蚂蚁和人类相同,都是有活体结构加上神经细胞中的行为程序组成的。就蚂蚁而言,其行为程序只有少数几种,而且几乎完全来自遗传。蚂蚁能够根据经验学到新的行为,但大多数时候只能根据遗传的神经系统中设好的程序,对10种左右的神经刺激做出几个简单的反应。蚂蚁简单的行为系统自然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它们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很有限。例如,有一种蚂蚁,当它在巢穴里嗅到蚂蚁尸体上发出的外激素时,它就会和其他蚂蚁合作把尸体运出巢穴。
伟大的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威尔逊做过一个非常出色的心理学实验,他将死蚂蚁分泌的外激素涂在一只活蚂蚁身上。很自然,其他蚂蚁把这只有用的活蚂蚁拖出了巢穴,尽管它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踢腿和挣扎。这就是蚂蚁的大脑。它拥有的反应程序特别简单,平时运转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许多情况下,蚂蚁只会生搬硬套地根据这个程序作出机械反应。
而另一种蚂蚁证明,蚂蚁有限的大脑不但容易受环境欺骗,而且还会遭到其他生物的操控。这种蚂蚁的大脑里包含了一种简单的行为程序,引导蚂蚁在爬行的时候跟着前方的蚂蚁走。如果在这种蚂蚁爬行时,把它们弄成一个圆圈,它们有时候会不停地走,直到死亡为止。由蚂蚁得到的道理很明显:由于存在许多过度简化的思维程序,人类大脑的运转必定常常出现问题,就像蚂蚁的大脑一样,尽管它试图解决的问题通常比那些无需设计飞机的蚂蚁面对的问题困难得多。
人类的知觉系统清楚地证明了大脑确实会失灵。人是很容易受到愚弄的,无论是人类精心设计的骗局,还是偶然出现的环境因素,抑或人们刻苦学习而掌握的非常有效的控制术,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人们上当。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感知中的微量效应。如果刺激被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下,人们便察觉不到它的存在。由于这个原因,魔术师能够在黑暗中做一种虚张声势的动作之后让自由女神像消失。观众并不知道他们坐在一个慢慢旋转的平台之上,这个平台转得很慢,没有人能够察觉出来。当平台上的帘幕在原来的自由女神像出现的地方掀开时,它看起来像是不见了。
人类的大脑即使在有所知觉的情况下,也会错误地估算它感知到的东西,因为大脑只能感知到鲜明的对比,而无法像精密的科学仪器那样以科学的单位来估算感知的变化。魔术师证明人类神经系统确实会因为这种对比而出现错误。他能够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摘掉你的手表。他摘你的手表时,如果他只跟你的手腕发生接触,那么你肯定会感知到手表被他摘掉了。但他同时还触碰你身体的其他地方,而且通过施加更大的力量把你手腕感受到了力道给“淹没”了。这种高对比让你感觉不到手腕受到的力道。
人类——经常出错但总体上很有用——心理倾向相当多,而且相当不同。大量的心理倾向的自然结果就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原理:认知往往取决于情景,所以不同的情景通常会引起不同的结论,哪怕是同一个人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有了蚂蚁、魔术师和这条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原理做铺垫,芒格就产生并提出了25种的错误,合称“人类误判心理学”。
4
芒格在《人类误判心理学》的前言中为我们展示了动物的“固定行为”模式。实际上,他所列举的25种心理错误倾向,都是基于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固定行为”。我们所有的困难在于如何突破那些“固定行为”的模式。因此,这就需要深刻认识、警惕并抗拒25种心理错误倾向。这25种心理错误倾向就是“人类误判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奖励与惩罚超级反应倾向;喜欢/热爱倾向;讨厌/憎恨倾向;避免怀疑倾向;避免不一致倾向;好奇心倾向;康德式公平倾向;艳羡/妒忌倾向;回馈倾向;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自视过高的倾向;过度乐观倾向;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社会认同倾向;对比错误反应倾向;压力影响倾向;易得性-错误衡量倾向;不用就忘倾向;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衰老-错误影响倾向;权威-错误影响倾向;废话倾向;重视理由倾向;超级临界(lollapalooza)倾向-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极端后果的倾向。
为了更好地理解芒格博大精深的思想,我以为还可以补充增加以下资料,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误判心理学”。
(a)爱德华·威尔逊以蚂蚁研究而著称,被称为“蚁学家”。他的研究很古怪。他搜集了一大堆腐烂物质,逐一用小纸片分派给蚂蚁。这些物质包括粪便成分之一的粪臭素、腐鱼基本要素之一的三甲胺,以及其他几种构成人类腐尸气味而且更为刺鼻的脂肪酸。连续几周,他的实验室充斥着一股混合了球队更衣间、排水沟和垃圾堆的怪臭。然而,蚂蚁对这类物质的反应,和人类鼻子与头脑能“闻到”的大相径庭,它们对这类物质的感应相当狭窄。它们只清理被油酸或油酸酯类处理过的纸片碎屑。
这些实验证明,蚂蚁并不是基于人类感观中的美感或洁癖等原因,才清理窝巢的。它们只是预先设定好,会对一些范围很窄但很可靠的腐臭起反应。把气味源清除掉,等于是不自觉地维护了蚁窝的卫生。为了测试这项有关蚂蚁行为单纯性的结论,他又把油酸涂在一些活生生的工蚁身上。结果,巢中伙伴立刻将它们挑拣出来,即使它们拼命挣扎,终究难逃被扔进垃圾堆里的命运。接着这些“活死蚁”开始清理自己,长达好几分钟;它们举起脚来摩擦身体,还用口器清洗触角和脚,之后才敢重回蚁窝。部分蚂蚁再度被逐出,少数甚至三度被逐出,一直到它们把自己完全弄干净,足以证明自己还活着为止。
(b)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为我们展示了“雌火鸡实验”发现的规律来揭示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他指出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存在着规律的盲目机械行为,也叫“固定行为模式”。
1974年,动物学家M.W.福克斯曾做过一个实验,生动地演示了雌火鸡对“叽叽”声的极度依赖性,实验用到了一只雌火鸡和一个臭鼬充气玩具。对雌火鸡来说,臭鼬是天敌,只要它一出现,雌火鸡就会咯咯大叫,用喙啄它,用爪抓它。实验发现,哪怕只是一个臭鼬充气玩具,用绳子拉到雌火鸡面前,臭鼬玩具也会立刻遭到猛烈的攻击。然而,要是在相同的充气玩具里装有一台小型录音机,播放火鸡宝宝发出的“叽叽”声,雌火鸡不光会接受臭鼬玩具,还会把它收拢到自己的翅膀底下。录音机一关闭,臭鼬玩具又会立刻遭到猛烈的攻击。
固定行为模式的特点是,只要接收到特定的信息(或在特定的环境下),系列的固定行为就会被触发,从而依次展开。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的系列行为的触发更多是受后天经验习得的作用。
(c)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尼可拉斯·廷伯根的朋友康拉德·洛伦兹告诉他,大部分的动物行为都是预先注定的,是由固定行为模式组成的。所谓固定行为模式,是指一系列由遗传预先设定的动作,它们会在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回应天然环境里的特定信号而逐一展开。它们如果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受到引发,将能引领动物经由一系列正确的步骤,找到食物,避开天敌,并且顺利繁殖下一代。动物其实并不需要靠经验来生存,它只需要服从本能就可以了。
洛伦茨采用了进化生物学里的逻辑来强调他的研究案例,这一点深深赢得廷伯根的拥护。洛伦兹说,每种动物都拥有一套专属的固定行为模式。譬如,某种鸟类会用特定的方式伸展羽毛,以在同类中吸引配偶,这个动作固定出现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段;另外有些鸟儿会在适当的地点,筑出适当的巢。固定行为模式是属于生物学上的事件,而非心理学上的。它们拥有遗传基础,可以分门别类,然后逐个加以研究,方式就跟研究解剖部位或生化反应没有两样,而且也可以物种为单位逐一研究。尼可拉斯·廷伯根和康拉德·洛伦兹后来都因为在动物个体、群体行为的构成和刺激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d)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著有《思考:快与慢》和《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他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由此创立了行为金融学,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曾经指出,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性仅仅存在于书本上,在现实中完全是错误的。卡尼曼从心理学的角度,用实验证伪了经济学中的假设和理论。迈克尔·刘易斯在《思维的发现》中揭秘了卡尼曼在框架效应、前景理论等重大学术成果的诞生始末。
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做决定的系统方式,系统1就是“快”,系统2就是“慢”。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决策的研究,他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他在他的著作中就是通过一个个实验来推导出一个个结论的。他介绍了很多有趣的行为实验,这些实验不但有趣,很多还可以检验我们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判断和决策是否正确。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可以与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f)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出了我们的社会现实:人类本能驱使我们想要解释行为,对其归因,以便让我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预见性,社会活动秩序井然,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是,不同的个体对于相似的情境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想法不同。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在观察时总是戴着信念与价值观的“有色眼镜”。因此,我们如何构建这个世界,如何构建我们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直觉强大而危险。我们的思维更多时候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有两种思维水平:直觉和深思熟虑。思维、记忆和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作的:一个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一个是无意识的、自动的。这称为“双重加工”。实际上我们所知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我们的直觉和无意识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力量很强大,但有时也很危险。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渴望归属感、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得到他人的好评。我们会对直接情境做出反应,但有时某个社会情境所具有的影响力会引发我们做出违背自己态度的行为。例如,强有力的恶意情境有时会压倒我们心中的善念,变得符合谬误、屈从残暴。人类是天性和教养的共同作用的产物。遗传而来的天性促使我们做出那些曾经有助于我们祖先繁衍生息的行为。遗传基因形成了神经生物基础。我们是生理-心理-社会的有机体,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芒格研究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的一部分就是建立在社会心理学原理之上的。
至此,我们已经解读完毕《穷查理宝典》的主要内容。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归纳查理·芒格伟大思想的框架,那就是:全面运用多元思维模型,在超级临界(lollapalooza)效应中创建一个普世智慧。向伟大的查理·芒格先生致敬!
格上财富:十五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