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世界难题,中国求索,制造业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世界难题,中国求索,制造业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财经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那一夫

俄乌冲突、三年疫情改变了世界很多,但有一些重要的议程却岿然不动。

其中一定包括:

争夺低碳经济的主导权,
每一个中国城市都想更快转型为零碳城市,
每一家中国企业最终都要成为碳中和企业。

美国作家杰里米·里夫金曾断言,碳泡沫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泡沫,化石燃料文明的崩溃,可能发生在2023年到2030年。

低碳变革来得太快,尤其,当2023年真的来临。

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稳居世界第一,火电占比从70%飞速下降到52%,中国在动力电池、储能领域都书写了自己的传奇。

不过,中国“3060双碳目标”承诺的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这意味着中国还有很多工作要攻克。

而且,这一次我们可能没法摸着别人的石头过河,无论是中国高质量发展,还是全球低碳进程都需要中国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事实上,有很多企业已经在这么做了。

中国自己的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已经来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

微软北京总部大楼是中国最早实现低碳运行的建筑之一。

分布式储能电站、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电动汽车智慧充电站、人体环境舒适度监控系统……智能物联操作系统,5000多传感器,在人工智能的管理下实现了智能协同。

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储能系统,通过峰谷套利加上智慧充放电控制,实现年增收25万美元。

微软北京总部大楼低碳运行的解决方案,有不少是中国企业提出的。

这栋大楼展示了属于新动能的一面。

当然,我们还有另一面。

工业、交通、建筑,被视为中国节能减排“攻坚战”的三大重点领域。相对而言,工业和交通已经在积极践行中,但是建筑领域就慢得多。

其关键原因就是“历史欠账”太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近些年中国每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高达90%,在前端设计之初,就将绿色布局谋划其中,显然事半功倍。但对于已经落成的存量建筑,如何走上低碳运营之路?这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内地38个中心城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超过三分之一的有10个,超过20%、不到三分之一的有22个城市,包括上海、深圳,空置率低于15%的仅有广州一个城市。


怎样让如此规模的存量建筑走上绿色低碳之路?

是挑战,更是机会。

碳达峰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良性互动后的自然过程。毕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靠无限透支资源、透支环境,保持长期增长。

一个思路是,能否像芯片对功耗的管理具体到几十上百亿晶体管那样,实现对每一部设备、每一个工厂、每一栋建筑、每一条公路……能耗与碳排放的智能管理?

即便是北京、深圳这样的超级城市,包括建筑、厂房在内的耗电单元也不会超过一枚14纳米制程的CPU。

赶超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跨界,这句话似乎要被现实再验证一次。

就在今天,海尔在青岛举办了一场智慧楼宇成果发布会,尝试用跨界思维,提出攻克这一老大难问题的全套创新解决方案。

海尔智慧楼宇成果暨新品发布会,主题:碳索·“宇”见未来

海尔智慧楼宇脱胎于传统制造业,其推进产业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努力,更像是中国领先企业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推进建筑的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的直接回应。

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中国绿色建筑的比例不到10%,对此,有专业人士表示,“双碳”目标下建筑业成减碳难题关键。

公共建筑是能耗大户,每年消耗电力占中国城镇居民总耗电量的22%,其中空调能耗占比接近六成。

人们习惯于视建筑为消耗品,然而,在绿色低碳的时代召唤下,北上深广时下的一些由现代科技打造的绿色建筑甚至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微软北京总部。

有意思的是,引领建筑功能再造的,是类似海尔智慧楼宇这样的跨界者。

海尔智慧楼宇推出的磁悬浮中央空调场景定制方案,实现节能50%,基于这一系统打造的节能示范项目超过5000,十年累计节能23亿度电,相当于替代煤炭约82.8万吨,减碳约200万吨。

这还只是空调系统达成的效果,海尔智慧楼宇着眼于覆盖暖通、照明、储能、安保、消防、电梯、数据中心等体系性的绿色智能化解决方案。

依托30余年沉淀技术底蕴,海尔智慧楼宇开发了海尔楼宇大脑,以之为核心,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数据,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对每一个房间、每一个系统、每一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从而达成建筑最优的绿色化运营。

以一座智慧楼宇为例,当人流量分别是10和100,室外温度分别是30℃和18℃时,海尔楼宇大脑通过预判与最优算法的结合以及对设备的精准操控,可以提供出差异化的服务方案,将能效资源配置做到最优。

对于建筑所要达成的双碳目标,智慧楼宇不只关注建筑建造的过程,还要保持对其全寿命周期的关注。

此外,不要以为海尔智慧楼宇只适用于高大上的商业地产项目,迄今它已经在地铁半开放空间、产业园、制造车间、农业养殖、数据中心、教育医疗……等9大场景应用中落地。

过去说起绿色低碳,于普通人而言意味着要牺牲某些舒适和便利,于企业而言,意味着高成本大投入,所以它需要人们的高度自觉,也就难免推进缓慢。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让环境来适应人成为更高的追求。

2021年开始,三星堆考古骤然提速,其奥秘就在于覆盖三星堆原址的高科技实验室。

三星堆发掘始于1986年,为了保护长埋于地下的文物出土后尽可能少受到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之后二十年,发掘工作持续而缓慢,直到海尔智慧空气场景凭空制造出了适宜的环境。

这套系统可以用传感器采集文物原有的土壤、空气和光照等一系列参数,通过智慧空气云平台,让考古人员时刻掌握不同区域的环境,让空气可见。


同时,数据在云端汇集,通过AI算法,自动向发掘仓空调下达指令,实现现场环境参数自动调节,保护出土文物。

三星堆连续震惊世界的那些时刻,海尔智慧楼宇静静地展现了让建筑空间服务于场景任务的能力。

这也许是海尔制造接受的一次最特殊的测试,同时也是海尔智慧楼宇极端场景应用的一次成功案例。

此刻的海尔,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既熟悉又陌生。

它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华丽转身的?

从一台空调到一个开放共创的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当然始于对能源的极致利用。

海尔智慧楼宇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海尔中央空调。

不论是最初研发、制造中央空调设备,还是现在定制绿色低碳的智慧化场景解决方案,它们之间最核心的传承,就是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前提下,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能源。

中国当代大型建筑能耗大,空间复杂,管理难。海尔为此提供的涉及空调节能的解决方案居然包含5大产品群、30多个系列、1000多个型号的中央空调产品。

即便已经转变为复杂环境能源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海尔智慧楼宇依然不失制造业的底色。

这一底色让海尔比众多互联网企业更容易进入具体的场景,实现更高效的软硬件匹配。

比如海尔自主研发气悬浮中央空调压缩机,应用了全球首创的静压悬浮技术,迄今已经获得了28项专利及4项节能领先证书,在该领域延续了自己16年的全球领先。该系统尤其适合高负荷、高工况,需要精细调控的工作场景,它的检测、反馈、评价系统,只要稍稍拓展,就可以兼顾照明、暖通、环境等等。

从海尔中央空调到海尔智慧楼宇,给人的感觉似乎只在一念之间,其实是长期的专业积累。

比如,为了确保完全发挥产品性能,常规的做法必然是一步一步拓展产品运行的软硬件环境,从感知网络、运行中枢、楼宇大脑,到智控系统,才最终进化成了场景方案的供应商。

看着现在仿佛无所不能的智慧楼宇,业务涵盖绿建咨询、总包集成、合同能源、运维托管、设备焕新……你现在还觉得它还是一家典型的装备制造企业吗?

数字时代,没有独门的技术,企业可能很难生存,但再往后,如果没有开放共创共享的精神,企业却根本不可能走得太远。

最近爆火的Chat GPT,向我们展示了当下最独特的风投模式。

微软从OpenAI收回投资获得承诺的收益后,OpenAI的投资人将把股份无偿捐给OpenAI基金会,完全转为非营利组织。

这让ChatGPT从一开始就注定它最终会成为一个“公益”产品,成为众多创业公司的工具和跳板。

海尔智慧楼宇也具备相似的气质和前瞻性。

“所谓的智慧建筑,不是装了多少计算机和传感器。核心是大脑,是不同行业间的融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曾在2021中国制冷展上做过这样的阐述。

海尔的实践显然深刻契合了这段话的精神。

海尔智慧楼宇拥有自主产权的智控平台,自主算法的智控单元,自己还开发了六大系统,却保持其生态的开放性,包容楼宇智能化企业近30000家,涉及系统20多个,让用户可以实现自主定制。

三十年时间,它的成长进化从一台机器起步,到一个系统,一个平台,最终直接突破了诸多行业之间的壁垒,连接起了众多上下游企业。

海尔智慧楼宇实践的不只是对绿色、低碳的承诺,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的更广阔的空间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一切为了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各个行业,很多人有意无意识地在干同一件事——

就是把和自己相干、及可能相干的东西联起来。

中国每年生产了世界最多的服装,拥有数百万台各种型号的纺织机械分布在数以十万计的工厂中。到2021年,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机械被连在了一起。

作为“基建狂魔”,中国运行着最多的重型机械。现在它们也被连接在了一起,甚至因此诞生了一个“挖掘机指数”。

再然后,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台、AI中台和工业区块链平台,无论你从事的是哪一行,只要意识到连接的前景,就会走上这条路。

再然后,开放接口,往平台上放自己的或者第三方的SaaS应用,努力和产业链的其他平台形成联结。

做到一定规模,你要有自己的云……

任何行业,无论多么传统,一旦有一天你准备把自己的产品连起来,让它们变得更加智能,你就会开启这样一个复杂的产业智能化进程。

海尔智慧楼宇展示了这样的一个鲜活案例。

其实这也是海尔整个生态体系的特点,这个体系包括智慧住居、产业互联网两大赛道,海尔早就是一个不知道跨了多少界的跨界者。

承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海尔自然地把推进双碳融入产业数字化进程,构建起了从“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回收循环”的绿色低碳生产体系。建设循环工厂,做深新能源产业,并发挥自身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赋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22年,海尔成立集团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未来3年将建立专项产业基金400亿元、研发投入600亿元,持续攻关绿色双碳等五大技术领域。

海尔生态的连接、辐射远超想象。

海尔旗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其特质就是“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

卡奥斯在化工、啤酒、纺织、装备、模具、能源等15个行业干了一件事,拆掉“围墙”,把多达90万家企业,还有它们的机器连接起来。

所以,卡奥斯平台在升级海尔自身能源管理升级的同时,形成了可定制、可复制的能源管理方案,包含560多个场景、1000多套定制化方案。仅在2021年就吸引了450多家企业上平台、用平台,节电2亿度,减少5.5万吨碳排放,相当于植树造林10万亩。

美心集团作为以门业为主投资的综合性企业,是空气压缩机应用“大户”。其空压站用电量占全厂用电的12%,冲压机、钣金、总装机自动化线体等场景应用在节能降耗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急需通过更高质、高效的设备升级提高整体的数字化能力。

针对这一需求,卡奥斯从“设备”和“技术”两方面着手,以“零投资、定制化设计”为其打造了智慧能源空气压缩机托管方案,带来了喜人的“成绩单”:能效提升30%,一年节约用电约120万度,能源费用节省90万元左右,减排二氧化碳942吨。

卡奥斯的这种解决方案,同样应用到了压缩机行业领军企业黄石东贝身上,仅在压缩空气这一项能源成本上,黄石东贝每年就节省180万元,助力实现了从粗放到精细化管理的飞跃。

平台赋能,成就高质量发展。

当戴尔宣布不再使用中国制造的芯件,并减少使用其他中国制造零部件时候,可能很多人都在忧虑中国制造的下一步,忧虑中国转型升级的步伐是否会因此放慢,甚至中断。

“黑天鹅之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曾说过,最成功的企业就是懂得接受事物内在的不可预测性并利用它的企业,这些企业懂得确保企业与持续变化的环境一起进化。

海尔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行业都有可能被正在发生的技术进步所改变,实现能力再造。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结合文内观点留言讨论。智谷君将综合留言质量抽取3位参与读者,各送出一本《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中国过去超常增长的“突变”是怎么引发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如何影响城市和经济?之前纷纷IPO的城市政府,接下来该如何“经营”?作为个体,我们该如何把“危机”变成独特的机会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智谷趋势为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宏观经济、商业逻辑、企业兴衰、产业转型……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更多精彩经济趋势分析
请关注智谷趋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C2M柔性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未蓝云」完成天使轮融资|早起看早期最航运 | 制造业尤其服装制造业订单的加速转移!我们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重大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如何做大用户规模、提升LTV?2023游戏行业迎来新增长哀鸿片野!澳洲建筑业迎来“倒闭潮”、“裁员潮”,多家公司受影响!“美国制造”回来了!建筑支出创新高,制造业起死回生工业5.0开启,在不拼规模、拼组织的时代,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如何保持?T12校园评价和福特合作建厂,宁德时代“曲线”进入美国市场露营经济大火,中国皮卡市场能否迎来“第二春”?当机器之间会对话,制造业将如何进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我国制造业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信股份:综合金融收入利润双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纳兰性德贵公子美词欣赏上海交大学者攻克激光增材制造领域的共性难题,为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应用提供助力What was Karl Marx's original plan for communism?【动脉严选公开课】依从性私域运营新模式,打造医疗健康产业第二增长曲线从边缘市场出发的Zipline,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好莱坞的华人小编,不得不与梦露“分手”(图高质量scRNA-seq数据检索,你的单细胞难题不在啦!物理界限日益模糊,制造业数据安全怎么办?“一个龙湖”生态体系发力,构筑企业新增长曲线甲子光年:2022制造业企业物流“智”动化-驱动现代制造新模式的落地体系不栓塞人社部重启线下招聘会:预计提供岗位3千万个,制造业缺工持续立足制造业,借助数字化腾飞|2022数字制造创新企业TOP50发布猎聘:2022中国制造,制造强国在美国的制裁下,国内IT行业迎来了高速增长阿根廷,今天你必需哭泣!制造业AIGC引擎“奇智孔明” 发布!创新奇智加码“AIGC+制造”工信部: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泡泡玛特持续发力高端市场,能否迎来“第二春”?碧桂园“向前看”:2023年重启拿地周期 代管代建等铺垫第二增长极AI浪潮已至,百度迎来“第二春”融通基金董事长张威:打造“双轮驱动”特色发展模式 走出“二次成长曲线”济民医疗深度报告:高政策壁垒、新技术的博鳌医院等,高端医疗服务启动第二成长曲线【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