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第一次踏进星巴克、海底捞,是怎么摸索着点单的吗?最近,一个名叫“打工仔小张”的博主走红了。让她出圈的,是一系列名为“如何如何”的视频,内容包括:如何坐高铁、如何坐飞机、如何一个人看病、如何在星巴克点单……“虽然感觉好像没有什么人会需要看这个,但是万一呢,万一有人需要呢?”视频发布,反馈却让人惊讶。评论区,全都是真诚感谢博主的网友:他们往往来自县城甚至更偏远的地区,很多人从来没出过自己所在的城市,坐高铁,对他们来讲不啻于一场冒险:
还有网友在评论区“催更”,希望小张教教“如何坐地铁”、“如何坐飞机”……一系列的“如何如何”出现了。微博博主@DoMoshin是最早注意到小张的博主之一。她的总结,或许代表了很多人的感受:当我刷到的时候震惊这也要教后点开评论区,发现自己也成了那个“何不食肉糜”的高傲的“城市人”。
坐高铁、乘飞机、办护照、订酒店,甚至在星巴克点单,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都是潜移默化的基本生存技能。第一次去麦当劳,怎么做才能像是经常去的样子?在线等,急。在小张的视频下,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玩笑,而是很多人面临过的真实的窘境。至于不会操作自动点餐机、不知道取餐要用取餐码、不知道热饮没有吸管、不知道吃完要不要主动收拾……形形色色的困扰,都是习惯于在快餐店解决一日三餐的人难以想象。当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时候,很可能忽视了一点:在中国,从来没进过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的人,才是多数。根据各家官网的数据,中国目前有超过5000家麦当劳,超过6000家星巴克,近10000家肯德基。
这些数字乍看很惊人,但细究起来,一二线城市就占了绝大多数。一位银川朋友告诉我,他的老家,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直到今年才迎来第一家麦当劳。邻近省份青海的省会西宁,至今一家麦当劳都没有。在星巴克的6000多家门店中,超过1000家都在上海。
在更广阔的的县城乃至农村地区,“在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得体地点餐”,是一种超出日常生活经验的技能。小张评论区呼声最高的坐地铁、乘飞机,也是相同的情况。全国200多个城市中,只有51个开通了地铁;14亿中国人中,超过10亿从未做过飞机、13亿人没有出过国。那些形形色色的网友评论告诉我们,尽管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用着同样的软件,甚至在同一条视频下留言,但我们并不共享同一种日常生活。便捷、有序的城市生活,对很多人来讲,却如同迷宫一样。这种一无所知带来的不仅仅是茫然无措,甚至常常是自卑、窘迫。尽管临行前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但是看到人头攒动的走廊,呵斥排队患者的护士,依然会手足无措,怕排错队给别人添麻烦、怕做错事被指责,最后忍着不适临阵脱逃。
以前从来没有人教过我这些,后来他们问我,你怎么什么都不懂。你“与生俱来”的松弛感
有很长一段时间,“松弛感”都是互联网上一个被受追捧的热词。
人们非常羡慕这样的人生状态:不纠结、不费劲、游刃有余、潇洒快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可以自如地四处旅游、看演出、找乐子;自然地出入健身房,冬天滑雪、夏天冲浪,一切都得心应手。朋友圈里同学天南海北地旅游,而自己回家飞机都不敢坐,要为了抢一张火车票绞尽脑汁。去年,互联网上几乎同一时期,出现了两个“消费挑战”。一个是,挑战一个月只花500元,要穷尽一切手段才能“不吃泡面不啃馒头”。世界的参差已尽数体现,松弛感,哪里是你想松弛就能松弛的?比起行动上的自由潇洒,情感和心态上的松弛更难以习得。去年“小镇做题家”成为全网热词的时候,有一位名为@高山滑雪运动员 的网友,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我羡慕出生就在一线城市的人。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就可以留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子里。”不必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资源离开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离开自己的亲人、朋友和伴侣。而小镇做题家,从农村到县城、到省城再到一线城市,一路往外走,一路都在抛弃过去的自己,重新适应和塑造新的自我。要面对的除了漂泊感和孤独感,还有了解到世界的参差,时时席卷而来的幻灭感。对城市生活了如指掌,穿梭其中自由、轻松、舒适,实在是一种幸运得不能再幸运的“特权”。城里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如影随形的心态和技能,对其他人来说是需要后天习得,甚至是争取才能得到的。小镇做题家也许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好几倍的精力,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才能真正适应城市的生活,摆脱那种尴尬、发怵和窘迫的感觉。《如何如何》评论区,有一位网友提到,自己来到大城市从读书到工作,这么多年过去,才终于可以坦然地在贵价水果摊上说:怎么这么贵,我不想要了。终于有一天,自己再也不会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也不会迫于面子被架在那里下不来台。是的,不了解城里的生活模式,在陌生的环境中手忙脚乱,往往会给人带来强烈的羞耻感。—— 仅仅因为不了解,就会被人视为贫穷、匮乏、没见识和土气。《如何如何》系列视频,最大的意义正是在于,它撕开了城市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在中国40多年的城市化的进程中,上亿的人从小地方迁移到大城市,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困窘的适应过程。几乎所有人都把这种适应过程当做理所当然,一种类似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高高在上的自然法则,从来没有人在乎过,在这过程中,大家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挣扎。你的茫然无助,你的无所适从,原来也是可以放到台面上,大大方方分享和交流的感受。终于有人温柔而坦然地告诉大家:你不懂也没关系,很多人都不懂,我愿意耐心教你。这一系列的视频成了互联网上少有的,温柔的、慈悲的一刻。一个看似毫无必要的教程,背后保护的,是几百上千万人那颗小小的,却又时时颤动着的自尊心。说到底,这些在城市生活的技能,如何点餐、如何坐地铁、如何看病……其实都只是一种资讯信息。和“在农村生活的技能”一样,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农夫不懂交通规则,不是愚蠢,他只是不理解;就像城里人到了农村,同样搞不懂高粱和小麦的区别。曾经火爆一时的《变形记》里,让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身份对调,而每一个城市的小孩,到了农村都是抓瞎状态。只不过,同样是水土不服,但很显然的一点是,城里的孩子去农村不会有羞耻感,反而充满了喜剧色彩。杜华的儿子去农村背猪,他的“笨拙和失败”成了网上经久不衰的段子,但大家不会说他有城市病,反而只会夸他可爱,反差萌,叫他“最惨富二代”。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的“见识”“眼界”这些词汇,对于农村与城市的价值判断,何为高级、何为低级非常鲜明。同样是基于生活体验了解到的知识,能否如数家珍讲出不同航空公司餐食的区别,与走过一条乡间小路能叫出所有路过的植物名称,隐含其中的价值判断是截然不同的。在农村、小地方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被探讨和欣赏的。但知识和信息本身并没有立场,是人用自己的习惯和偏见,强加在信息之上的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是会发生变化的,一切原本以为理所当然得价值判断,未必像我们从来以为的那么牢靠。某种程度上,如今的互联网正在冲击和改变着这种现象。李子柒塑造的农村生活,如何劈柴做饭,饮牛喂马,关心粮食和蔬菜,让全世界都看得津津有味;哪怕是在网上教人如何省钱,也能成为抠组一姐,接受媒体采访……这是一个一切的生活方式都有独特价值的时代,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不必傲慢或者大惊小怪,只是大家彼此的成长环境,了解的信息并不相同罢了。“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 ”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不要嘲笑别人的手足无措,坐上顺风车的你,从来都只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