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上海女孩每日上班挤10趟地铁:极端通勤对人的伤害,远比你想象大

上海女孩每日上班挤10趟地铁:极端通勤对人的伤害,远比你想象大

情感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Seven

时间和精力才是你最好的本钱。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登上热搜,阅读量超过了2亿。



一名来自上海的女生亦亦,上班通勤竟然来回要4个小时,共坐10趟地铁。


亦亦的公司最近换了地方,她由原来的单程通勤1小时变成了现在的2小时。


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早上10点到晚上7点。


她每天最晚七点半起床,8点出家门,搭乘5趟地铁才能到达公司。


尤其早晚高峰换乘十分辛苦,她每天下班到家都9点多了,身心俱疲,什么都不想干,洗完澡只想躺在床上。


听完亦亦的遭遇,有网友不禁感叹:“我的天啊,上个班跟取经一样。”



更多的网友,则对亦亦的经历深有感触。



是啊,通勤的痛苦,相信绝大多数打工人都深有体会。


01


在现实中,像亦亦这样每天“极端通勤”的人,并不在少数。


网友@一棵小树自曝,她每天开车上下班往返通勤要3个小时,真的是身心俱疲。


因为家里有个刚满一岁的宝宝,她才不得不这样选择,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


而另一位80后工程师,家住天津北辰区,在北京朝阳工作。


他每天6点起床,开车去高铁站,然后坐高铁、地铁,再步行去公司,八点半之前到达。


一个月下来交通费用大概2000,但是如果在北京租房,一个单间就要3000,还不能每天见到家人。


有数据统计,在中国,有超1400万人正在忍受单程超过60分钟的极端通勤,占比13%。



城市越大,每日平均通勤时长超过2小时的占比越高。


其中,北京的比例更是达到了30%,是全国极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


B站up主@在下小苏就曾体验了一把北京跨城通勤的日常。


凌晨4:26分,天才蒙蒙亮,睡眼惺忪的小苏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


简单洗漱后,凌晨5点,她来到进京打工人每天跨城通勤的起点——燕郊。


5点10分,进城的公交车站前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图片来源:@在下小苏


队伍中,有为了省下房租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也有为了家庭来回奔波的中年人。


这样每天4、5个小时往返的通勤生活,有人已经坚持了快十年。


图片来源:@在下小苏


上车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补觉,历经1小时10分钟的车程,公交终于到达了北京的大北窑南站。


然而,他们的通勤之路远没有结束。


接下来,他们又要乘坐大概一个小时的地铁去往各自的公司。


一年365天,周而复始,风雨无阻。


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无奈。


或许为了多赚点钱,或许因为市内房租昂贵,或许是为了兼顾家庭,他们不得不选择了这种漫长又疲惫的通勤方式。


有人“傍晚10点才到家”,有人“清晨五点已上路”;


匆匆忙忙赶路,不过是为了几两碎银。


可是,你知道吗?极端通勤对人的伤害,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02


看过一项关于通勤时间与幸福程度的研究。


研究表明,通勤时间与个人生活满意度、工作和健康满意度以及家庭满意度都有负向关系。


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身心疲劳、焦虑和健康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个人成就。


长期极端通勤,会给人们各个方面造成极大的伤害。


1. 损害身心健康


还记得去年因为“最远通勤距离”登上热搜的上海女孩吗?



这位家住上海金山区朱泾镇的金小姐,在杨浦区某公司上班,通勤距离单程就是100公里。


她每天早上5点20就要起床,更换电动车-公交-地铁-班车-步行等交通工具后才能到公司,单程需要3小时15分钟。


在坚持了一年后,她最终选择了辞职。


因为到了后期,她睡眠严重不足,每天头晕头疼,恶心想吐,根本没法正常工作。



根据相关调查,极端通勤人口睡眠不足、抑郁、高血压、肥胖、背部肩颈疼痛等发病率都远超平均水平。


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单程通勤超60分钟,患抑郁症的风险则会增加33%,肥胖的可能性也会提升21%。


极端通勤,正在严重损害上班族的身心健康。


2. 影响工作效率


一位朋友吐槽,因为通勤时间远,他错过了一次升职的机会。


他上班地点在市中心,而他住在郊区,每天单程通勤就要一个小时,碰到早晚高峰堵车,可能需要两个小时。


结果朋友经常会因为堵车错过早会,有时上班还会打盹,整个人无精打采的。


后来,他们公司有个管理岗位空缺,最后,领导把机会给了另一个离公司更近的同事。


公司需要的是精力充沛的员工,过长的通勤时间,势必会消耗人的激情,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3. 缺少业余时间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职场竞争日益激烈,下班后的时间,往往决定了你未来的高度。


可是,通勤占用了我们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充实生活和自我充电的时间所剩无几;


更何况,当你白天忙碌了一整天,又经历了舟车劳顿才到家,你还有心情去读书、学习、提升自己吗?


最后,只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每天庸庸碌碌,永远在原地打转。


03


对于成年人来说,难上加难的一天,总是从漫长的通勤开始。


极端通勤消耗着人们的体力、精力,也影响着一天的心情和状态。


如何才能改变现状,换一种更理想、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我给大家几个建议:


1. 换一份工作,或者换一个城市。


我不是劝大家盲目辞职,而是希望大家能结合自身职业规划,认真地抉择。


就拿我自己来说,之前一直在北京打拼,但是这里动辄2个小时以上的通勤时间,昂贵的房租,快节奏的生活,都让我焦虑万分。


后来我经过权衡,选择回到老家合肥发展。


虽然待遇是比北京稍差了一点,但是这里房租、物价都便宜了不少,环境也更舒适,整体生活水平反而上升了。


我住在家里,骑车20分钟就下班回家,夕阳照在我脸上那一刻,总让我感觉无比的惬意、平和。


2. 租一个离公司近一点的房子。


很多人觉得,租一个离公司近一点的房子并不划算。


但实际上,通勤上花费的时间也是工作投入的沉没成本。


来自深圳的茜茜刚毕业不久,曾经为了省钱,忍受过1小时甚至更长的通勤时间。


但省下的钱并不能带来幸福感,她的生活总是处在一种紧绷的状态。


后来,她用每月三分之一的薪资在公司附近租了个房子,把通勤时间压缩到了15分钟内,幸福感大大提高,也有了不少时间去提升自己。


对于成年人来说,时间和精力才是最好的本钱。



3. 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


如果短期实在无法改变通勤时长,那么还有个方法——就是尽可能地让通勤时间变得有意义。


选择搭乘公车上班的云云,每天通勤时间一个小时出头。


这一个小时她会听书度过:“坐公车上班两年了,《悲惨世界》就是在公车上听完的。”


如果能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通勤时间,听书、看书、思考,同样也会让自己不断增值,枯燥的通勤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无尽的加班,复杂的人际关系,沉重的房贷...


极端通勤只是冰山一角,成年人的世界里多得是看不到的心酸。


但不管现在的你身处何种境地,都请记住:


首先,好好爱自己,保持精力充沛和身体健康;


然后努力打磨自身,在沉潜中实现人生的蜕变。


工作是一场终身的修行。


点个在看,愿每个在路上的打工人,努力都不被辜负,坚持终能得偿所愿。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历史上的今天 | 世界最古早地铁:伦敦大都会地铁线通车脑科学研究颠覆认知:“死记硬背”的作用,远比我们以为的重要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们需要原谅吗?| 3封父母写给孩子的道歉信每个人都比你想象得更坚强 -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熬过10月怀胎,却死在了产后1周!产后抑郁,远比想象的可怕来自父母的伤害,不原谅也没关系每天往返4小时,坐10趟地铁!女子极端通勤上热搜!为了啥?护士摆摊两星期挣1万5后全职开店?真相远比你想象的让人心酸!对于你的伤害,我选择不原谅每个人都比你想象得更坚强 - 世上只有《妈妈》好,电影已上映澳洲各大影院持续发酵!美国火车出轨万吨致癌物泄露!最新后续来了,远比想象的更糟糕...Chanticleer花园,光影交错人口危机,远比你想象更严重!胡鑫宇案的真相,远比想象中更复杂“上海女生上班通勤4小时坐10趟地铁”上热搜!回应:月薪过万,拿到年终奖后离职ChatGPT代写论文? AI对学术出版的“渗透”远比你知道的更多穿不对内衣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大周末开会!省级政府“一把手”提要求:极端用心、极端上心、极端负责为何985同事出的图,永远比你的好看!GPT-4 比你聪明,比你有趣,还比你会做题,你怎么看?新毒株XBB入境,蒙脱石散断货:二次感染,可能比你想象中来得更早为什么我强调“好的家庭关系”,远比鸡娃更重要?人心险恶,远比隐藏在迷雾中的怪兽更险恶里斯本National Pantheon 国家万神殿,17世纪建筑1400万打工人,被极端通勤榨干了阳光明媚的白色圣诞美国档案--1914年庚款学生李岗不要再冤枉咖啡了,它比你想象的健康vo2max超过200的姑娘16年间残杀400人,网飞电影《良心护士》的凶手原型,远比想象更恐怖极端通勤,压垮打工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上海一女士通勤6.5小时背后:全国超1400万人正承受“极端通勤”成为心理咨询师,可能比你想象的轻松些|2年培养计划被“黑”了两千多年的他,远比你想象的厉害!千万别对孩子说“我数到3”,危害远比你想象中要大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