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全班读书最多的孩子,语文没及格
最近人教社的插画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随后也有不少家长发现教材以及配套读物也都出现了不少的争议内容。
微博上有不少家长在讨要说法,也有不少媒体给予报道,目前教育部已经宣布要“彻查”。
不过,随着事件推进,常爸也发现了另一个现象,比如这两个星期里,某些平台各种批教材的图文和短视频立马多了起来,有的说好听叫“鸡蛋里挑骨头“,而说不好听了就是上纲上线,纯粹为了批评而批评了。
家长开始重视教材和儿童读物,本来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这股风气发展过头,我这话撂这里——对孩子的危害更大!
拿着既有的成见放大镜看课本,便会觉得哪里都是问题——“编的什么玩意儿”,于是开始轻视教材,甚至不让孩子看教材,而家长的态度最后一定会影响孩子,真正吃亏的还是孩子。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在还可以宣传高考“状元”的前几年,媒体邀请状元们分享学习经验的时候,我总能听到要“吃透课本”这几个字。
确实,课本太重要了。“毒教材”“毒插图”固然可恨,该彻查彻查,该整改整改,但常爸要提醒大家的是,切勿盲目跟风、动辄上纲上线。就孩子们在学校课时最多的语文学习来说,想要打好语文基础,必须离不开语文课本的深挖和学习!
有人可能会不以为然,不是有种说法叫“得阅读者得语文”么!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说只要孩子爱看书、一有时间就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就一定能把语文学好了。现实中,一年阅读量几十万字,语文才考80分的孩子比比皆是。
因为别看他们阅读量大(如果都是口水书,那读了还不如不读),但很多孩子并没有打好相应的语文底子,像字音字形字义、修辞标点病句等等的基础知识,指着全靠阅读时自然内化习得是不现实且低效的——更何况好多畅销书本身就有错别字、字词乱用、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呢!
所以我今天就想蹭个语文高考的热度,说说我们家长最容易培养孩子语文能力,提升考试成绩的一条路——千万要让孩子好好学手里的课本。
字词句段篇,我们全国统一的部编版《语文》教材里都有,而且除了基础知识,更有阅读策略、表达方法的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好,才是打好语文底子的正途。
带你逐一找到它
说起语文书,很多家长其实根本没有好好翻过孩子的课本,对课本认识也很浅,除了上课读课文,下课写生字,其他时间翻都不翻一下。加上现在孩子的学习资料特别多,写字用字帖、做题用教辅、阅读看课外,似乎就没语文书啥事了。
今天咱们就以北京中考一模试题为例,来看看卷子“含基量”有多足,以及这些考点藏在语文书的什么位置?
先看全卷第一题:标点符号的使用
接着看,成语的使用、字音和字义考察。
再来看字形、读音和修辞方法。
字音、字义、词语、成语,标点符号,修辞手法……这些妥妥的都是语文基础,只不过使用了阅读做外“包装”而已,考察的内核没变。
那么,这些分数和考点都藏在哪?今天常爸来个庖丁解牛,大家就能体会到语文书有多宝藏了!
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
识字表在课本的最后,这里的字要求孩子音读对,还要注意声调也不能错。
(像是蓝色的多音字,是需要孩子格外注意的,最好做一个总结,这个字有几个音、其他的音是什么?分别怎么组词、怎么使用,要做到心中有数。)
写字表是要求孩子会书写的。往简单了说,就是要保证字词默写、听写全对,不丢分;往细了说,字的偏旁部首、笔画也要掌握。
词语表中,有一些字是跟写字表重复的,这部分也是重点。像是一二年级重点考察孩子词语书写,大部分都来自这里。再说孩子看图写话,写作文,句子篇章的,不就是字词组合起来的吗?
很多家长看到一些易错字、形近字密密麻麻的整理资料,就感觉捡到了宝,赶紧给孩子收藏起来。实际上,这些都来自于一本一本的课本,最好的学习效果就是日常积累好,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
字词的积累,绝对是一二年级的重点。再往高了说,到了三四年级,甚至整个小学阶段也不能放松。写字是写作的基础,很多孩子不会写作文,害怕写作文,一动笔就卡住了,就是因为低年级的时候这部分没有积累好。
语文基础知识的大本营
要说语文书哪里考点最多,非语文园地莫属,所以无论平时学习还是期末复习,千万要重视这个部分。
其中识字加油站,是必须要会读会写的,而且会帮助孩子积累一些识字的方法。
(按照交通工具集中认字,效率高)
(身体部位大汇总,一学学一串)
(同一个偏旁部首,字族识字)
日积月累部分,也是必考点。有的时候是字词,有的时候是古诗,有时候是名言警句,孩子要会背、会写、会解释、会运用。
(很多家长忽视了语文园地中的古诗,这也是必考点,是要求孩子会背会默的)
(这样的名言警句,低年级考试让孩子会背会写,高年级考试就是情景运用和理解了,所以我们才专门设计了“小古文”的课程,就是帮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些经典语句)
(像是大语文,节日节气、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也是重要的积累部分)
再说前面提到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手法的学习,扩句缩句、仿写、病句修改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考察,其实这部分的学习,多数分布在语文园地中。一二年级的叫做“字词句运用”,中高年级叫做“词句段运用”。
二年级,开始学习仿写、标点符号的运用。
三年级,学习使用修改符号。
如何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四年级,学习冒号、顿号的用法。
到了五六年级,开始引导孩子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从具体走向抽象,让孩子去感受、意会一些作者的表达,难度明显加大了。
结合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这其实就是阅读解码能力的重要练习。很多孩子阅读理解做不好,细问会发现,其实书上都有,老师也都讲了,但是日常锻炼孩子能力的机会没有好好利用。
这里大家也能看出来了,语文的知识点,看似松散,实则是连贯的,是螺旋上升的。字词句这些基础真的要弄扎实,先不说考试的事,就是以后的篇章阅读、写作文也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等到高年级再补可就晚了,效果也不会好。
课文重点在哪里?
单元第一页,字字是精华
打开每个单元的第一页,首先是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第*单元。
很多家长看一眼觉得这有啥?于是直接就翻过去了。但常爸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一页下方的几行小字,字数不多,但字字精华,值得读上十遍细琢磨。要知道,所谓的学习要求,考试标准都在这里,甚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照这几行字来选取的。
不信?咱们就拿三年级上的语文课本来举个例子:
比如第四单元,
划重点了,预测、续编这可是阅读两个很重要的策略,也是本单元甚至是整个学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每一篇都是围绕着预测和续编来的。甚至本单元的习作,主题就是让孩子续写故事,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还是围绕预测和推想。
再看第五单元
大家发现重点了吗?就在“细致观察”四个字上。
本单元的第15课《搭船的鸟》,无论是课文还是课后的练习题,都在让孩子学习是怎么观察的,尤其是用一系列的动词来描写翠鸟捕鱼的情景。第16课《金色的草地》还是细致观察,但重点则是时间顺序下事物的变化。
这个单元的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中有几点细则,大家细品品:
观察要细致。
观察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一尝。
观察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整个单元的课文都在给孩子示范如何细致观察,而写作就是细致观察然后写下来,是一个整体。
之前在很多孩子和家长眼里,一本语文书都是零散的、无序的,就是一篇课文接着一篇课文。
但现在你还会这样认为吗?常爸就不一个年级一个年级挨个举例了,随便拿起孩子的一本语文书,都是这样的。一个单元内课文与课文之间是有联系的,有一个共同的单元学习目标。同样,单元与单元之间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这一点后,学起来就不零散了,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课外应该读啥书?
快乐读书吧里告诉你
再说回阅读。好多父母动不动就“求书单”,其实最最权威的部编版课本里就有啊!
每个学期课本上都有“快乐读书吧”的版块,就是专门给学期阅读提建议做指导。为此我还专门拍过一个视频,就在说这个事:
上面这些必读书单,可不是常爸自己编的,正是来源于课本上的“快乐读书吧”。
一年级,孩子们多读儿童和童谣,感受韵律和节奏,而且一年级很多课文本身就是儿歌童谣。
二年级,孩子们阅读的重点是童话故事和儿童故事。到了三年级,读童话,编童话,写童话是孩子学习的重点,也是阅读中重点推荐的部分。
四年级,孩子可以涉猎一些中国和世界神话,阅读也从虚构走向了非虚构,开始接触科普作品。
五年级,孩子们开始阅读民间故事和古典名著。
六年级,儿童小说和世界名著的大门向孩子们打开。
从刚入学时的儿歌、童谣,到寓言、童话、科普阅读,再到古典名著、世界名著……语文书的内容安排循序渐进,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推动孩子一步步成长,去见识和感受更大的世界。
小小语文书,内有大学问,其实蕴含着很多的苦心和巧思。常爸不是专业的语文老师,所以讲得未必深入,理解也算不上透彻,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不要忽略了课本的重要。
而真正想要吃透课本,最推荐的还是要紧跟校内,跟好老师的节奏,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质量高地完成每一次的作业。
最后再强调一遍:语文成绩要逆袭,先要榨干语文书。阅读很重要,但是千万别忽略语文书!
关于孩子的语文学习,你还有哪些经验和心得?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留言分享!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