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常见问题背后的原因,你是否一直弄错了?
Hello~「不焦虑来电」专栏来啦~每周我们都会和大家定期见面。今天的内容由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一乐队长整理自郝景芳与张沛超老师答疑俱乐部第92-103个问题的前半场对话。
本文看点:
通过心理学的话题,先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深层次自我认知的养分后,再进入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答疑。我们可以了解到:
1. 人的愤怒情绪背后是什么原理;
2. 现实中存在真正的理想关系吗;
3. 如何看待青少年追逐偶像;
4. 如何恢复创伤;
嘉宾介绍:
郝景芳:获得第74届雨果奖得主,芳景科幻创始人,继续写作者。童行书院创始人,通识教育的惠普与公益传播者,同时创立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帮助父母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更好的理解/接纳自己与孩子,营造放松,融洽的亲子氛围,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张沛超: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中美精神分析联盟成员及中法跨文化心理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基于精神分析、现象学、和中医及内观的整合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析,哲学和中国文化有着广泛的兴趣。致力于神经症(焦虑、恐惧、强迫、抑郁)和轻中度人格障碍的整合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青少年学业及情感问题的心理咨询,及精神分析与心理健康的教育普及工作。
愤怒背后是脆弱唤醒的自我防御
景芳:在沛超的书中《我的自在无穷大》讲到“愤怒的背后其实是脆弱”,孩子在生活中大喊大叫起来时,是孩子对自我的不确信及未得到家人的认可或被否定,从而恼羞成怒。
这时,父母需要感受到孩子当下脆弱、恐慌的状态,了解他的脆弱点和他共情;待他的情绪平息后,再慢慢跟他讲解道理;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做,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生活中,有的人看起来四平八稳,不轻易流露情绪,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防御呢?
沛超:防御指的是防御我们自身的焦虑。焦虑的来源很多,有可能是当下的环境,或是来自于童年。当童年的相似情境被唤醒,陈年的焦虑可能被激活,这时我们不得不动用一系列防御来保护自己。
防御的过程不一定致死性但非常的消耗能量。防御就像是人的免疫系统一样,若免疫力不足,容易感染病毒;若免疫功能亢进,只要一丁点风吹草动,免疫系统就非常活跃,同时会带来过敏的症状。所以,防御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必须机制,激活不足或激活亢进,都会给我们带来生活的麻烦和内心的不安。
景芳:在生活中想靠近一个人,可是这个人却像带着一副面具,感受不到他的情绪与情感,是否需要远离他呢?
沛超:人心是很难看透的,在世间行走,不知道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是否能直接伤害到我们,所以这是必要的防御。但在人际中,会有一些人际立场,比如说当一个人先卸下防御,这其实是一种示范,正常来说这个关系中的另一方也会慢慢卸下防御。
景芳:若一个人很真诚的表达自己,同时也会投射对方对自己是一样的,这个情况下真诚就变成一个有风险的事情,怎么确定他人也是真诚的?
沛超:投射无处不在,我们经常把过去某些人物的印象带到当下。可以想一想:这样的感受是否在其他情境中出现过,那么思考投射的机会就来了。
景芳:这种投射怎么能够一直确保它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的,永远拿自己的视角去看的话,修正是很难得事情。
沛超:一个人自己若不想修正,是很难修正的。
理想关系是否存在
景芳:假如对世界的不信任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还好说,但若涉及关系时,就会变得很复杂。亲近的人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差与自己不相同时,就容易在生活中引起诸多矛盾。那世界上是否存在想象中非常默契的理想关系呢?
沛超:理想关系仅存在幻想中。人们更容易将理想关系投射在文艺作品中,因为里面有我们想要的东西,而现实中没有。
景芳:为什么大家都希望在文艺作品中寻找自己内心的理想关系呢,这种渴望是否反映出是自己内心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失的部分呢?
沛超:我们内在都有理想化的双亲影像。孩子在某个阶段是会理想化自己的父母的,这是一个正常理想化。当孩子内心的理想父母被激活,这也是在孩子内在制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相信自己是良好父母所生的后代,有助于他形成比较好的理想自我。
如果未在家庭中被激活,孩子就会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或者基于现实去想象理想父母。这样的防御机制,好处是它给人希望,使人存活下来。从坏的角度看,若没能指引你走向真实的生活,发现专属于自己的美好与真实的话,会变成一个成瘾行为,阻碍我们自身的发展。
如何看待青少年的偶像追逐
景芳:青少年在追逐偶像时,很有可能是一种理想化的投射,且有很大几率可能走向如沛超老师说的成瘾行为。所以沛超老师是怎么看待青少年追逐偶像的行为?
沛超:我发现偶像崇拜行为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现象。一个正常的偶像崇拜行为是内射性认同,不断吸收偶像的优点到自己人格中,来丰富自身人格的过程。将“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着比爹妈都好的人”作为一个“让每个孩子经历与原生家庭分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时的支点。
什么是偶像?偶像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可能是明星,也可能是一个古人,比如我是苏东坡的粉丝,这是非常广义的概念。但是过去对明星偶像的崇拜,因没有网络、互动、资本、滤镜技术等的加持,很容易对偶像降温的,也称过性现象。
现在的偶像市场则利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人的需求打造近乎虚拟的偶像,同时不让人增加现实检验,这不仅不会使人成长,还会让人待在自己的婴儿阶段,且可能会斩断这个正常的偶像崇拜过程,只让人投射出无比原始的渴望。这样的偶像市场盯上孩子,确实是需要进行修理的。
景芳:当偶像是已盖棺定论的人时,可以看见这个人的全景,不容易塌房;当偶像是现实中的人时,容易理想化地投射,但这个人可能有变化,我们对此的认知也很片面。我们如何做到对偶像的投射比较健康,且能认知到其真实的部分呢?
沛超:很难。只要有交互关系,就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去理想化、去投射。
如何恢复创伤
景芳:在青少年时期,一个良好的关系能够让人对自己有更深的认知,有内在生成的成长力量,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如何区分哪些关系对于自己来讲会更好?若在某个关系中自己被伤害,该如何去恢复?
沛超:从本体的层面来思考创伤,创伤的本质就是连续性的打断。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数不清的连续性打断,如分娩、断奶、分床、入园、升学等都是创伤,我们是无法设定谁可以一辈子没有创伤的。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连续性打断是有一定的节奏,并非突然,如你通过一个外在的人在逐渐丰富自我内心时,这个外在的人毫无征兆的消失,这在心理学上来讲,这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死掉了,短期内这种感受会非常剧烈,这些就会带来真正的创伤。
但若我们的连续性是局部被打断,对剩下的部分仍保有信心,能够相信这个世界的天道仍然连续性很强,则是没有问题的。若对天道的连续性产生怀疑,我们需要判断他的创伤是否发生在三观的层面。创伤发生在三观的层面是比心智的层面要大,对一个受到创伤的人的修复,不光看他有没有症状,也要看他的三观是否被修复。
景芳:生活中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自己某情境下形成的三观是有关系的,形成的三观会在潜意识中影响他去面对他人。同时很多人的生活境遇会看到与自己的认知相反的情境,这对于他来说就是毁灭天道的创伤。回到家庭环境,在某个关系中受到创伤后影响到他对于他人信任的情况下,该怎么让他能够对于他人、对自我、对未来这个世界都重新建立信心?
沛超:有些东西是需要家庭中传递的,比如对于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我的工作是心理坏了怎么补,景芳的工作是如何让心理不容易坏掉,我们一起对谈就是传递我们对世界的信任。
但是很多家长对这个世界可能没那么信任,那如何处理这样的不信任呢?我们需要从内在寻找力量。如同我的两本书《我的内在无穷大》与《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就是我想向各位家长传递的,作为家长的你们能选择自己做怎样的家长。学会在焦虑的情境下,获得小自在,每个人的情绪都是需要代谢的。
景芳:我们的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传递的就是你要认知你自己,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个金科玉律。那些看似没有源头的焦虑,是可以通过更深层次的自我挖掘,自我发现和理解里面的原理来减除的。你越多的看见自己的内在情绪来源,很多事情就会自然而然的化解,即使不化解,也能因为自己的看见减少很多莫名的焦虑。这也是我们父母俱乐部后2年课程不断深入的部分,去看见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谈育儿,给他人谈育儿时,会发现其中都带着大量的自我形成的模式在里面,若没有对于自我更深层次的认知,这是很困难的。所以我和沛超老师先泛泛的聊一些心理学的话题,为了能让大家有更多的自我认知做背景,再对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提出的第九十二至一百零三的问题进行答疑。
带娃不易,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用科学的分析,理性的判断,让父母和孩子产生更好的情感联结,给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对方的桥梁。欢迎加入我们~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五天体验营来啦!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展开共学。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音频、原文精选阅读音频、讨论总结音频,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学而思辨内容讨论,思考作业。更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