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COVID-19;Omicron BA.4/5;疫情;
导言:
新冠病毒Omicron BA.4/5亚型已经成为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的主流毒株,并在中国内地也被发现。
由于该亚型具有非常强的免疫逃逸,所以不由得让人想到上一个发生极强免疫逃逸的Omicron BA.1带给人类的沉重伤害。
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研究和抗病毒新药/疫苗研发的王宇歌博士也收到了很多关于BA.4/5的问题,在此我们分享了他的解答。
最常见的三个问题是:
1. BA.5的嗜肺性是不是回来了?
2. BA.5的R0是不是18?
3. 今后会不会再出现一个致病力更强的新冠病毒突变株?
1. BA.5的嗜肺性是不是回来了?
这个问题涉及Omicron BA.4/5的毒力;目前尚未有研究数据指出BA.5的具有显著嗜肺性。Omicron嗜肺性降低很可能是由于它的P681H和N679K突变使Omicron不使用或者减少使用TMPRSS2分子作为细胞受体。BA.5也具有P681H和N679K,所以不存在“嗜肺性回来”的突变。而我们昨天分享的首篇对于Omicron BA.4/5病例的病情严重程度的研究,也未发现与BA.1相比、BA.4/5病例的重症/病死比例有显著的变化。首个Omicron BA.4/5病例的病情严重程度研究发布
2. BA.5的R0是不是18?
这个问题涉及到新冠病毒的内在传播性(intrinsic transmissibility)。Omicron BA.1是靠免疫逃逸替代了Delta突变株,但是BA.2是相对于BA.1有更强的内在传播性而取代了BA.1。BA.4/5是在BA.2的基础上进化而来,有和BA.2类似的内在传播性、并靠再次免疫逃逸而取代BA.2;所以与BA.1相比,BA.4/5的R0很可能会更高。但在目前的复杂情况下,R0这个概念已经不适用于新冠病毒。R0指的是无人接种过疫苗,无人有既往感染,没有公共卫生干预手段下的病毒传播系数。在现有的全世界免疫屏障业已建立的情况下,Rt是个更好的反映病毒传播能力的指标。Trevor Bedford在5月28日的推文中指出,在当时美国的情况下,Omicron BA.1 Rt为0.6,BA.2为0.8,BA.4为1.2,BA.5为1.5。BA.5增长率(growth rate)为0.14/天。这个Rt造成的流行不会是2021年底的Omicron大暴发的情况。
3. 今后会不会再出现一个致病力更强的新冠病毒突变株?
这里还是想再强调一次就是,我们已经有对新冠病毒的免疫了。很多国内的朋友打的是灭活病毒疫苗,但依然具有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可以折合成较好的预防保护力。即使病毒发生了疫苗的突破性感染,突破人的中和抗体发生感染的过程也会让病毒大军损兵折将。所以现在不太可能回到2020年初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那种情况。另外,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都有利于早发现感染,国内引进了辉瑞的Paxlovid和阿斯利康的Evusheld等药物,在早诊断的基础上给予老年人或者免疫抑制患者尽早用药可以显著减少感染进展为重症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发展了很多工具、形成了很多知识是我们不必畏惧的关键原因。
我之前也说过,目前我们不敢猜新冠病毒本身会不会毒力更强,但是随着两年半以来疫情发展,很多流行病学规律十分明显:第一,它具有季节性,冬季更严重,这可能和室内活动增多有关;第二,从Omicron暴发以来,很明显的规律是新的突变株亚型取代旧的突变株亚型主要来自于新的亚型免疫逃逸更显著,次要来自于其传播速度更快。
目前免疫压力是促成病毒变异的最主要驱动力,而我说过,纵然新冠病毒疯狂突变RBD以逃逸人体的中和抗体,但依然要保证90%的RBD氨基酸的保守性,以能够行使正常复制(吸附细胞受体)功能,BA.5和BA.1的个别氨基酸突变(L452R, F486V等)的差异不会造成其显著毒力的变化。
而病毒通过P681H和N679K增加S1/2剪切效率以增加传播速度,那么就会牺牲和TMPRSS2的结合以及细胞间融合,从而使毒力下降。病毒在免疫逃逸,传播能力和毒力之间建立平衡(fitness)才能生存,而这一年多时间的经验是增强免疫逃逸、增加传播速度是该病毒进化的主流方向。
Hanson临床科研团队,由6位在美国的医生及医学科学家组成;目前在美国主要从事新药研发和临床科研。作者:王宇歌 博士,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新药和疫苗研发。微博:子陵在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