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离了大谱了,十个人九个都弄错了,咱以后也别因为孩子粗心跳脚了
*封面图来自于动画片《Snoopy》
起因是这样的,这周四我们发了一篇文章,就是这篇:《21部顶级儿童纪录片合辑:自然科学、人文历史、逻辑思维……必须收藏、暑假看个够》。
我们整理了所有纪录片的链接,方便大家收藏起来。
开头和结尾都写上了:在后台回复关键词“纪录片”三个字获取所有纪录片的链接。
这句话是不是还挺清晰明了的?
结果呢,我好长时间没一条条地看后台私信回复了,这里是我们编辑小川负责回复的。今天得空翻了翻后台信息,发现大部分人的回复是“记录片”。
嗯?“记”?不应该是“纪”吗?
赶紧去查了查,“纪录片”也可以写作“记录片”。但是一般官方场合和正规出版物都会写“纪录片”。
这个还可以理解,毕竟大家手机上都不会看得太仔细。“纪录片”和“记录片”也的确比较容易混淆。
然后我接着看,有“纪录”两个字儿对了,还有“片”打错了的,打成“纪录篇”。
还有打成“纪律片”的,这多半是老师吧,默认字体是”纪律“。
还有打成“记录是”的……
可一共就三个字啊同学们。
结果,十个人里面也就一个能全打对的。
好多人还在问:我都回复了,为啥链接没跳出来呢。
这要让小学老师看到了不得血压飙升啊。
后台关键词的回复机制是,必须三个字全写对了,也就是跟我们提示的三个字完全一样,才能自动回复,错一点也不行。(建议大家以后直接复制我们写的关键词粘贴哦~)
辛辛苦苦整理的资源,结果因为错别字,没几个人能拿到,心里这个捉急啊……
谁能想到会卡在这里呢?
小川儿同学只好兢兢业业地一个个回复:“您应该回复‘纪录片”不是“记录片”……
最后没办法了,只好直接私信回复链接了……
我跟小川吐槽说,看这帮家长们这个粗心大意啊,咱们读者都是高知家长呐,没想到错误率这么高。
小川儿只是淡淡地说:这很正常呀,关键词回复从来都是错字儿连篇,并不只有今天是这样,还有一次关键词回复“史前星球”,还有人四个字错三个的……
我深深地陷入沉思。
是不是以后的把关键词回复都改成数字比较好呢,比如:”1”,”2”, “007”,这样婶儿的?或者字母“A” “B” “C”,也不行,字母还分大小写,这个估计也会错。
小川儿说:田老师,你就好像那种看学生卷子,糟心,扔回去,但又得捡回来继续看的状态。
我真的,虽然我娃还没上小学,但是我已经体验了那种,娃一犯错,但是你又觉得“为啥这都能错”的不可思议的感觉了,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帮“娃”怎么全都错了呢……
咱就说我们家长自己的错误率回回都高成这个样子,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想到这一点,是不是得心平气和一点了。毕竟犯错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啊,不论大人孩子……
不过回头想想,其实我自己也并没有好到哪去,写文章也经常错字多到无力吐槽,读者给我线上校对的情况时有发生。
也许,我在别的平台回复关键词,也有很多错字儿也还不自知呢。
所以,其实都差不多,中国字儿的确不容易啊。粗心、眼花、手滑、走神、容易混淆、输入法默认等等都可能是犯错的原因。
这样想,大人尚且如此,刚学写字儿的小孩子,想要把字儿全写对,作业没错误,那真真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儿了。
想到这儿,我觉得咱们以后还是都对孩子宽容点吧。
毕竟成年人也并没比孩子细心多少。
今天的文章没别的意思(不是嘲笑大家的意思,我没有……狗头保命……)
就是希望大家,包括我自己,都对孩子多点同理心吧,每当孩子犯错想要发作的时候,就心里默念:其实我也好不到哪去,我也经常犯错,我三个字能错俩呢……我可真是“棒棒哒”!
这样或许能解决辅导作业时候的高血压、心脏病等一系列问题呢。
而且成长过程中,犯错本身也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
相信今天看了这篇文章的家长们, 以后都不会再弄混“纪录片“和“记录片”了呢~(给我焊死在脑子里!)
最近看了一个TED演讲,一位名叫杰森莫泽的脑科学家发现:当你发现你犯错的时候,你的大脑成长了,出错的时候,大脑会激发突触。当人们回答正确的时候,大脑会少激发突触,所以犯错是件好事。
所以呢,从这个角度看,出错是好事儿,大脑只有多出错才能长更多突触呢!
下次看到孩子的错题,咱们就试着在心里欢呼:
太好了,孩子大脑成长的机会来了!
错题万岁,助我娃变得更聪明!
娃的突触又要多几根了呢!
让错题来得更猛烈些吧!
最后,周末了,祝大家都身体倍儿棒,吃吃嘛嘛香!
辅导作业的时候都能气定神闲、母慈子孝。
周末愉快!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