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新能源双频共振,原料药及中间体细分领域龙头“宏源药业”按下发展加速键
湖北省宏源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246简称:宏源药业)即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有机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及医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了完整的化学制药产业链,是目前国内少数具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而且公司还在新能源赛道占有一席之地,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材料之一——六氟磷酸锂,是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六氟磷酸锂合格供应商。身处当下最热门的两大赛道,宏源药业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化学制药产业链全覆盖,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
大医药里的药品可以分为三种,化学制药、中药和生物制药。在这三类药物中,虽然生物医药增长最快,但化学制药才是绝对的主力,人们通常说的西药在学理上都被统称为化学制药。
完整的化学制药产业链主要由基础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生产环节构成,通俗而言四者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基础材料、钢筋水泥和成品房。
比如感冒时常吃的消炎药阿莫西林胶囊是化学制剂,其中构成有效成分阿莫西林的青霉素是原料药,合成青霉素的乙醛酸则是医药中间体,更上一层,乙醛酸则是通过乙二醛催化氧化反应而来。
而宏源药业正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乙二醛和乙醛酸生产企业,2021年,公司该两项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06%和33.00%。
事实上不只乙二醛和乙醛酸,宏源药业掌握着乙二醇反应链条上的有机化学原料乙二醛、医药中间体乙醛酸、2-甲基-5-硝基咪唑、原料药甲硝唑等一系列产品。
公司同时还拥有氰乙酸甲酯、盐酸胍反应链条上的医药中间体鸟嘌呤、双乙酰鸟嘌呤等产品。实现了对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及抗疱疹病毒药物从起始物料、关键中间体到原料药的完整产品路线覆盖。
就市场格局来看,2021年宏源药业在甲硝唑、2-甲基-5-硝基咪唑、鸟嘌呤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2.52%、60.19%和39.20%,均为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细分市场龙头企业。
截至目前,宏源药业已成为全球硝基咪唑类抗菌原料药及中间体、抗疱疹病毒原料药及中间体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中间体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销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知名制药企业联邦制药、国药集团、石药集团、哈药集团、普洛药业、科伦药业等和国际知名企业赛诺菲、百特、索尔维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此外,随着国家“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两票制”等政策的全面推行,国内医药制剂企业尤其是仿制药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倒逼仿制药企业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促使医药制剂企业积极往上游原料药产业链布局。同时,这也给原料药生产企业特别是那些原来在制剂销售渠道不占优势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带来进军医药制剂生产领域的机遇。
宏源药业相关业务虽起步较晚,目前规模相对较小,但该类业务是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医药产业的重要方向。目前公司医药制剂产品主要通过子公司双龙药业、同德堂药业生产。未来公司将凭借在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拓展相关医药制剂产品,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
前瞻性布局新能源赛道,高景气度催化盈利红利释放
除了在医药领域大展拳脚,宏源药业在新能源、氟化工领域也有前瞻性布局,早在2010年,宏源药业便基于自身化工技术基础和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武汉大学联合开发出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材料之一——六氟磷酸锂,并于2014年正式成为比亚迪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六氟磷酸锂合格供应商之一。
近年来,受益于动力电池等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六氟磷酸锂下游锂离子电解液市场需求旺盛,带动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六氟磷酸锂价格也自2020年10月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甚至一度走高至59万元/吨(2022年2月),宏源药业因此深度受益。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9年至2022年6月,宏源药业自有新能源业务营收额分别为14,141.83万元、4,819.08万元、35,921.35万元和21,115.72万元,毛利分别为-962.49万元、378.00万元、23,243.34万元和10,570.60万元,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分别为-1.64%、0.76%、44.00%和43.96%。
近年来,碳排放政策与新车型多管齐下,加上国内外市场加速电动化进程,多重利好因素叠加,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提升,动力电池、3C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势头良好,进一步带动六氟磷酸锂下游锂电池电解液市场的发展。
为顺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宏源药业已启动10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和年产60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的建设项目。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宏源药业六氟磷酸锂产品产销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创新研发带动业绩增长,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可观
宏源药业之所以能精准把握市场机遇,主要得益于公司多年来的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
宏源药业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建设的罗田县化肥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大多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在此基础上,公司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了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2019年至2022年6月,宏源药业研发费用金额分别5,387.33万元、4,453.56万元、4,871.23万元和2,592.5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6%、3.42%、3.09%和2.88%。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宏源药业配备了包括ICP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仪、X射线荧光衍射仪等大量先进仪器。同时还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85人(含兼任管理人员3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89人,拥有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28人。此外,公司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保持密切交流和良好合作研发关系。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创新,宏源药业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自主核心技术体系,拥有成熟的氟化、氢化、烷基化、硝化、氧化等危险化学工艺及高温反应(500-600摄氏度)、低温结晶(零下40-50摄氏度)等规模化大生产技术,在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基础化学原料、医药制剂等方面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拥有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在主要产品生产方面,宏源药业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公司已通过GMP、ISO9001、ISO14001等认证和CEP、REACH等注册,取得药品批准文号47个、原料药备案号7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2个、境内保健食品注册号2个、饲料添加剂产品文号1个。
丰富的技术专利不仅为宏源药业筑起深厚壁垒,研发成果较高的落地转化率也为公司带来实打实的收益。2019年至2022年6月,宏源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0,172.53万元、130,294.36万元、157,785.94万元和90,131.95万元,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24.53万元、25,686.21万元、48,538.57万元和28,170.72万元,利润增幅巨大,盈利能力十分可观。
且宏源药业多年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充裕,2019年至2022年6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3,576.74万元、14,239.38万元、19,609.52万元和11,240.64万元,表明宏源药业拥有较强的造血能力和较高的盈利质量。
医药市场爆发带动行业发展,把握历史机遇意在国际一流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国家对医疗投入的持续加强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2008年中国药品支出为400亿美元,2013年增长到950亿美元,2018年进一步增至1,370亿美元规模。虽然年复合增长率已从2008年至2013年的19%下降到2013年至2018年的8%,但依然领先于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的医药市场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发展潜力较大。据预测,2018年至2023年,中国药品支出将保持3%至6%的年复合增长率,2023年将达到1,700亿美元左右规模。
原料药及中间体行业处在医药产业链的中游,在我国医药市场快速增长、大量专利药到期后仿制药品种和数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叠加我国原料药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的进步以及全球原料药产业链的转移,将有望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都是原料药大国,但在制剂领域却相对薄弱,在产业链上话语权较低,且还有大量原料药企只聚焦于门槛较低的产品。
但随着国家药品集采和一致性评价政策出台,整个市场格局发生了改变,集采把药品的利润天花板封死,所有的业务重心回到了成本和效率控制上,并且在断供的惩罚机制下,保供成了首要责任。于是下游企业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更换供应商,在原料药供应商选择上变得更加慎重。
与此同时,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导致了一批散乱差的原料药药企加速出清,以宏源药业为代表的具有深厚基础与前瞻视野的企业则提前在化学制剂领域进行布局,较好地把握住了这次窗口期,成功迈上行业发展新的台阶。
总体来看,宏源药业目前生产技术处于行业头部水平,生产已标准化,产量规模逐年增大使得经济规模性凸显,公司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甲硝唑原料药作为许多药品的必备原料,未来的需求稳定。
本次上市,宏源药业拟募集资金65,073.00万元,主要用于研发中心及多功能试验车间项目、抗病毒原料药及中间体项目、年产25亿片(粒)高端制剂车间项目,旨在更好地把握全球医药行业持续增长、全球原料药产能持续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原料药行业快速增长等多项历史机遇,进一步完善公司现有医药产业链,对公司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不断丰富产品品种,延伸和完善医药产业链,以实现高端原料药、特色医药中间体和医药制剂产品的一体化发展,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国际化一流医药企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