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创新中药业绩加速兑现,持续重点推荐方盛制药、康缘药业【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投资要点
关键词:#新产品 、新技术、新客户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24%、1.86%,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64%、-2.77%;本周中药、器械及化药等股价涨幅较大,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及商业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太极集团(+23.57%)、中新药业(+18.55%)、成都先导(+17.78%),跌幅居前和佳医疗(-16.02%)康龙化成(-15.25%)、博腾股份(-10.63%)。涨跌表现特点:医药板块小市值个股相对于大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中药板块集采落地,子行业领涨;医疗服务等整体涨幅不大。
NK细胞免疫疗法再次成为市场研究焦点,尤其针对肿瘤高危人群效果更为显著。NK细胞为免疫系统先锋队,关注其细胞免疫疗法。NK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是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御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无需抗原致敏、或抗体参与,通过分泌杀伤介质、表达膜TNF家族分子、介导ADCC效应、分泌细胞因子等发挥杀伤作用。目前,NK细胞疗法在日本应用较为广泛,东京“濑田诊所”累及治疗患者超过2.3万人,并且保持"零医疗事故”。
中药板块再次领涨:其一政策对中药支持从政策口号过度到业绩提现阶段;其二中药标的股价还有空间;其三对中药认同机构投资人边际变多。
CDE拟将强生/Genmab CD3/GPRC5D 双抗 Talquetamab 纳入突破性疗法;艾乐明(巴瑞替尼片)正式获得药监局批准,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第一三共宣布Enhertu在日本获批第4项适应症,用于二线治疗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据 CDE 官网显示,拟将强生/Genmab CD3/GPRC5D 双抗 Talquetamab 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接受过至少 3 种既往治疗(包括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抗 CD38 抗体)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受理号:JXSL2101051);礼来制药宣布,艾乐明(巴瑞替尼片)正式获得药监局批准,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艾乐明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用于系统性治疗重度斑秃的创新靶向药物;第一三共宣布Enhertu在日本获批第4项适应症,用于二线治疗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此前,Enhertu已在日本已获批3项适应症。
具体配置思路:1)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U等;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太极集团、康缘药业等;3)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4)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5)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6)眼科服务:华厦眼科、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等;7)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8)医美领域:爱美客、华东医药等;9)其它消费: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10)血制品领域: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 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新冠疫情反复;医保政策风险等。
1. 板块观点
1.1. 配置医药板块有效抵制市场波动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24%、1.86%,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64%、-2.77%;本周中药、器械及化药等股价涨幅较大,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及商业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太极集团(+23.57%)、中新药业(+18.55%)、成都先导(+17.78%),跌幅居前和佳医疗(-16.02%)康龙化成(-15.25%)、博腾股份(-10.63%)。涨跌表现特点:医药板块小市值个股相对于大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中药板块集采落地,子行业领涨;医疗服务等整体涨幅不大。
中药板块再次领涨:其一政策对中药支持从政策口号过度到业绩提现阶段。如药审中心对中药注册改革(谈话成分强化效率等)利于创新品种数量增加、医保支付政策倾斜(中成药集采降幅收窄、进入医保门槛、创新中药国谈等)及中医药立体服务体系等;其二中药标的股价还有空间。从PEG选股角度,除了康缘药业约为1(中药强贝塔标的)之外,东吴医药团队重点推荐的方盛制药、佐力药业,关注太极集团等标的PEG显著小于1,另外过去两年换股东、理顺机制等原因影响,23年困境反转业绩充分释放、且估值,建议关注康恩贝、亚宝药业等;其三对中药认同机构投资人边际变多。对中药行业什么怎么看?东吴医药团队认为:不管是否认同中药、早已是重要投资赛道,莫崇拜、莫偏见,仅是一个重要赛道而已,定要在该赛道选择成长股。重点推荐、关注创新或高成长中药四小龙:方盛制药、康缘药业、太极集团、佐力药业等,新增建议关注:康恩贝、亚宝药业等。
【投资策略】具体配置思路:
1)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信达生物、康诺亚、泽璟制药-U等;
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太极集团、康缘药业等;
3)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
4)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
5)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
6)眼科服务:华厦眼科、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等;
7)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
8)医美领域:爱美客、华东医药等;
9)其它消费: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
10)血制品领域:博雅生物等;
1.2. 细分板块观点
【创新药领域】
自2015我国药政改革开始,国内创新药的竞争环境更加开放、竞争方式也由以往后端的商业化推广往前端的靶点选择、临床开发等环节转移,创新药的竞争更加激烈和全方位。从2015年至今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创新药研发上市、进口药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新药开发模式的大变革。从靶点选择、到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再到研发管线的构建,都影响着未来企业的现金流和价值,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成药性评估和临床转化,尤其在临床转化环节效率与策略的正确与否最终决定着一个药品的上市进度与最终商业价值的大小。
医保国谈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机制完善,不再追求“大降价”的结果,规则和要求在波动中调整,变得更加稳定和可预测,意味着医保谈判逐渐有了相对宽松的气氛和环境,能够让创新药企在动态平衡中寻找到机会,实现患者、医保和企业的多赢。医保支持创新旗帜鲜明,创新药“应配尽配”,突破药占比、医保额度指标限制,打通进院“最后一公里”成为多项政策的核心支持点。
Beta行情对创新药及其产业链股价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强劲和迅猛的,是创新药投资的冲锋号角。板块应充分关注,加息周期美元流动性、国际局势中美关系、疫情波动、国内审评审批以及医保政策等对国内创新药产业链的Beta行情的影响。2023年创新药已经迎来全面估值修复行情,创新药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依然处于底部位置的创新药行业具备布局价值,应密切跟踪可反转或确证公司逻辑的催化剂。在个股选择方面:1)关注估值拥有上升空间,弹性大且催化剂密集的公司;2)关注拥有加强公司估值逻辑的催化剂且市场认可度高的领域内龙头。推荐:恒瑞医药、和黄医药、康诺亚、荣昌生物;建议关注:康宁杰瑞、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亚虹医药、康方生物、科济药业、亚盛医药、先声药业、开拓药业等。
【医疗器械领域】
医疗器械行业百花齐放、黄金投资时代的大趋势不变,核心原因:1)受益新基建、贴息及防疫医疗资源储备等政策,医疗设备装机量加速;2)细分领域国产龙头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进口替代加速;3)集采影响逐步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随着疫后院内手术量恢复,创新器械公司迎来快速恢复;4)科创板将加快更多优质器械公司上市。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类,1)医疗设备类企业,政策友好,国产替代+海外出口推动长期稳定发展,如核磁、内镜、呼吸机等领域;2)集采逐步出清、进口替代空间大的院内耗材方向,如化学发光、电生理、PCI介入耗材等领域;3)新技术、新术式带来的新的诊疗方向,如介入瓣膜、神经介入、癌症早筛、手术机器人等;4)自费产品,受益于消费升级,重点推荐眼科如角膜塑形镜领域;5)器械CDMO,短期受益上游成本端降价,长期依靠不断加强的精密制造能力,客户/订单量激增,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如医疗设备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
【疫苗领域】
逻辑1:众多重磅产品进入收获期,业绩确定性较高。1)消费端:刚需品,新冠疫情影响逐步消除,中长期受益消费升级,二类苗接种率逐步提升;2)产品端:两大趋势:a、产品向多联多价升级,如三联苗、四联苗,以及四价流脑结合、四价流感疫苗,麻腮风水痘、五联苗等;b、国产新品种兑现:如13价肺炎疫苗、2价HPV疫苗,以及4/9价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二倍体狂犬疫苗、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等。目前已进入国产重磅疫苗陆续上市的阶段,随着重磅疫苗品种放量,疫苗公司高业绩增速确定性较强。逻辑2:疫苗管理法出台,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龙头。全球最严《疫苗管理法》出台后,行业再次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的概率将大幅降低,在严管控的同时,疫苗管理法也明确鼓励疫苗生产节约化和规模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逻辑3:新技术带动疫苗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容。新冠疫情加速了mRNA技术在人用疫苗上的应用进度,也加速了在疫苗领域的技术创新,国内mRNA疫苗研发布局逐步丰富,有望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药店、医疗服务、医美领域】
药店: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下,药店板块业绩表现更加亮眼。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药店板块仍将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连锁化率提升的趋势下稳健增长。一方面,头部连锁药店公司在资本助推下,稳步推进在全国的复制扩张,同时精细化管理推动内生性增长加快。另一方面,处方外流持续推进,药店业务量仍将不断增长。推荐: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建议关注:一心堂、健之佳等。
医疗服务:在疫情考验下,医疗服务板块展现快速恢复能力与长期增长韧性,头部企业投资价值凸显。随着居民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赛道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尤其面对医保局控费等政策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作为避险赛道更值得投资。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和居民医疗支出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行业将在短期迎来修复性增长,在中长期也具备坚实的成长逻辑。推荐爱尔眼科、华厦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建议关注普瑞眼科、海吉亚、固生堂等。
医美:伴随消费升级大趋势,医美行业蓬勃发展,医美赛道资产证券化加速且备受青睐。疫后医美消费场景修复,消费医疗有望恢复性增长。展望未来,我们看好医美板块,主要原因包括:1)我国医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医美接受水平不断改善;2)医美产品呈现多样化,国内品牌份额趋于提升;3)医美行业市场逐步规范化,将利于正规持证品牌获取存量市场份额。推荐: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华东医药等。
【CXO/IVD/原料药领域】
CXO:行业长期看有壁垒、有空间,中短期看景气度高,是医药领域牛股辈出的板块。我们判断2018-2028年是中国CXO公司发展的黄金十年,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收入体量有十年8-14倍的收入空间,未来全球最大的CXO公司将出现在中国。中国在该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可以“多快好省”地为客户提供需求。建议关注头部全产业链一体化公司及在产业链某阶段具备特色企业,推荐:泰格医药、康龙化成、九洲药业、药明康德、和元生物,建议关注药明生物、诺思格、普蕊斯。
IVD:2-3月诊疗量有望全面恢复。疫情后院端诊疗量被严重压制,尤其是2022年的疫情反复,对IVD业务造成较大影响。随着疫情管控放开,感染在春节触顶,短期医疗压制情况有效恢复,预计2023年2-3月后诊疗量将全面恢复,带动诊断需求的快速恢复。我们认为IVD常规业务将在2023年迎来全面恢复,其中我们最看好1)化学发光,作为最新免疫组学,未来需求空间大,推荐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等龙头;推荐科美诊断,关注普门科技等被低估的二线标的;2)平台化IVD企业,关注迪瑞医疗等;3)ICL企业,推荐金域医学,建议关注迪安诊断等。
原料药:短期看原料药行业在2023年成本逐季度恢复,利润释放阻力消失。中长期看特色原料药需求稳定、竞争格局优化,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是传统化药必然趋势,建议关注客户结构优化、下游增速较快、掌握关键中间体环节的原料药企业,推荐普洛药业、华海药业、同和药业、司太立、天宇股份等,关注浙江医药。
2. NK细胞为免疫系统先锋队,关注其细胞免疫疗法
2.1. NK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是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御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无须抗原的预先刺激与活化即能够直接杀伤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细胞或者肿瘤细胞,因此称为自然杀伤细胞。常用的人类NK细胞表型标志是CD56+ CD16+ CD19-CD3-,不表达T细胞和B细胞所特有的膜表面分子。NK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中含有较为粗大的嗜苯胺细胞颗粒,故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
NK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布广泛。NK细胞约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15%,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具有独立于T细胞和B细胞之外的发育途径。NK细胞广泛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脾、肺和淋巴结等。其中,以外周血和脾、淋巴结中NK细胞活性最高。
NK细胞可以分为两个亚群。根据人类NK细胞表达CD56分子的表面密度,可以将NK细胞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个亚群。CD56dimNK细胞占外周血NK细胞的90%,为终末分化的NK细胞亚群,以杀伤功能为主,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CD56brightNK细胞约占外周血NK细胞的10%,为中间期过渡分化的NK细胞亚群,以分泌细胞因子为主,细胞毒活性较低。
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快速反应并非特异性产生杀伤效果。与人体其他150多种白细胞都不同,NK细胞单独就能识别和攻击外来细胞、癌细胞和病毒,其作用特点如下:
- 无需抗原致敏、或抗体参与,启动时间最快
- 不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具有强大的杀伤功能
- 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与机体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NK细胞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其杀伤功能:
- 分泌杀伤介质: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Granzyme)、颗粒溶素(Granulysin)等具有细胞毒性的溶解性颗粒,诱导靶细胞凋亡。
- 释放可溶性NK细胞毒因子(NKCF):NKCF与靶细胞表面的NKCF受体结合后,可选择性杀伤和裂解靶细胞。
- 通过表达膜TNF家族分子的杀伤效应:NK细胞可以通过膜TNF家族分子(FASL,TRAIL、mTNF等)与靶细胞膜配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 介导ADCC效应:NK细胞表面表达FcγR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结合,产生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 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合成多种小分子蛋白质,比如淋巴因子等,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形成免疫应答。
2.2. 基于NK细胞的创新性临床治疗策略
随着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细胞疗法、基因编辑等新技术不断获得突破,基于NK细胞的抗肿瘤创新疗法逐渐展现出了巨大临床潜力,可分为5种策略:
- 细胞因子疗法:向患者输注IL-2、IL-15等细胞因子以激活体内NK细胞活性。
- NK细胞过继性疗法(Adoptive Cell Transfer Therapy,ACT):向患者输注健康的经活化的NK细胞,其中回输的NK细胞在体外经过IL-2、IL-15等细胞因子的活化处理。
- 基因工程NK细胞疗法:向患者输注基因改造的NK细胞,例如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细胞(CAR-NK)。
- 单克隆抗体疗法:根据抗体的靶向不同,可以分为两类:a)采用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治疗性抗体,例如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西妥昔单抗(Cetuximab)、靶向CD20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通过NK细胞诱导ADCC效应达到治疗目的;b)采用直接靶向NK细胞抑制受体的抗体,例如靶向NKG2A的莫那利珠单抗(Monalizumab),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力。
- NK细胞衔接器(Engager):多特异性抗体同时靶向肿瘤细胞抗原以及NK细胞活化受体,将NK细胞和肿瘤细胞“拉拢”在一起,进而触发NK细胞破坏肿瘤细胞和分泌细胞因子来杀伤肿瘤细胞。
细胞免疫疗法通过采集人体自体或者异体免疫细胞,经过体外激活和培养,使其细胞活性化并增殖数百至数千倍,然后再通过点滴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直接杀伤肿瘤和突变细胞、或者激发增强机体免疫反应。传统药物研发致力于研制可以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以供所有适用的病人使用。而细胞治疗是从一个或多个人体组织中提取有特定性能的细胞并加以适当数目扩增或功能改进,重新输入患者体内,用以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病人进行个性化治疗的方案。
NK细胞在人体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抵御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的重要防线,其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潜力:
- 免疫防御,抵御病毒。NK细胞是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可非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抗原识别等一系列免疫反应介导就可以发挥作用,也不需要抗体参与,且无MHC限制。NK细胞还会杀死被感染的细胞,避免这些细胞成为病毒培养基地,阻止更多病毒的复制产生。
- 免疫自稳,抵抗衰老。衰老是体内“僵尸细胞”堆积的结果,作为先天性免疫细胞的核心细胞,NK细胞正是清除衰老细胞的主力军。2016年2月4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美国梅奥诊所分子生物学家Baker的最新成果:以NK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清除衰老细胞可使动物寿命延长20%-30%。
- 免疫监视,辅助治疗肿瘤。癌症患者在主要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放疗等取得一定效果的情况下,或者为了延长寿命,或者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辅助进行免疫细胞疗法。从1999年4月到2009年3月,东京濑田诊所及其关联的医疗机构来院接受免疫治疗6次以上可统计的共5,460例。其中,原发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的患者共1,198人。经过6次治疗,完全奏效(17人)、部分奏效(143人)、长期稳定(145人),共计305人,治疗有效率为25.5%。病情控制率为54%,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通过免疫治疗,达到了肿瘤病灶缩小或在一段时间内抑制肿瘤进展的效果。
2.3. 国内、外NK细胞疗法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NK细胞疗法在全球都引发了不小关注,无论是大企业的交易合作还是新生企业的融资,其热度都反映出这一赛道的前景。过去的25年里正不断开展新的关于NK细胞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截至2021年12月,全球共计开展了420项基于NK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尤其是自2016年起,NK细胞临床试验项目大幅度增加,平均每年达到47项。
NK细胞疗法在日本应用较为广泛,其中,东京“濑田诊所”成立于1999年,是日本第一家癌症免疫细胞治疗的专科医疗机构。1999~2021年的20多年里,累及治疗患者超过2.3万人,并且保持"零医疗事故”,在东京、横滨、大阪、福冈都设有医疗机构,向全日本的55家医疗机构 (包括综合医院) 提供免疫细胞治疗。
日本细胞疗法相关法律制度及监管体系较为成熟。2013年日本先后颁布了《促进再生医疗安全并迅速推进法》、《再生医疗安全确保法》和《医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有效性及安全性确保法》,大大缩短了再生医疗产品的审批时间,使日本成为最早将干细胞等再生医疗技术用于临床的国家。同时,日本通过立法建立完备的再生医疗监管体系,根据风险高低对临床再生医疗技术进行分类审批,率先将再生医疗产品单列为第四类医疗产品,独立于药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之外,并根据其自身生物特性建立专门审批制度,兼顾科学性、安全性和临床需要。
3.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3.1.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细分板块观点
3 月 31 日,据 CDE 官网显示,拟将强生/Genmab CD3/GPRC5D 双抗 Talquetamab 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接受过至少 3 种既往治疗(包括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抗 CD38 抗体)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受理号:JXSL2101051)。
3 月 28 日,CDE 官网显示,嘉和生物的 CDK4/6 抑制剂「盐酸来罗西利片」申报上市并获得受理(受理号:JXHS2300028)。Lerociclib 是一种差异化的口服 CDK4/6 抑制剂,主要开发乳腺癌、肺癌等适应症。
3月31日,迈威生物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泰康生物司提交的地舒单抗注射液(迈利舒)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中,该产品可显著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这是全球第2款获批上市的Prolia(普罗力)生物类似药。
3月31日,和黄医药宣布已完成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滚动提交高选择性、强效的口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及-3抑制剂呋喹替尼用于治疗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新药上市申请。在美国、欧洲、日本和澳洲展开的FRESCO-2全球III期研究数据,以及在中国开展的FRESCO研究的数据支持了该新药上市申请。
3月30日,华东医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利鲁平®)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目前,国内仅有中美华东及原研企业的利拉鲁肽注射液拥有糖尿病适应症的上市批文,且中美华东为国内首个针对利拉鲁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适应症递交上市申请的厂家。
3月29日,FDA官网显示,Emergent Biosolutions的Narcan(4mg纳洛酮,鼻喷雾剂)获FDA批准为非处方药(OTC),用于紧急治疗阿片类药物过量。这是第一款获准上市的OTC纳洛酮产品。该公司新闻稿显示,Narcan此次获批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品牌纳洛酮鼻喷雾剂产品(4mg或以下规格),FDA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联系相关公司。
3月29日,CDE官网显示,辉瑞的Ritlecitinib胶囊(利特昔替尼)被药监局拟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拟用于适合系统性治疗的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12岁)的治疗。利特昔替尼是一种口服Janus激酶3(JAK3)抑制剂,通过与JAK3特有的残基CYS-909共价相互作用实现JAK同工酶选择性抑制。与第一代泛JAK抑制剂相比,该药在降低毒性方面更有优势。
3月28日,CDE网站显示,嘉和生物引进的CDK4/6抑制剂盐酸来罗西利片(lerociclib)在华申报上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3月28日,CDE官网显示,正大天晴TQB3454、复宏汉霖HLX208和联拓生物Infigratinib这3款新药被拟纳入突破性品种。
3月27日,礼来制药宣布,艾乐明(巴瑞替尼片)正式获得药监局批准,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艾乐明也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用于系统性治疗重度斑秃的创新靶向药物。本次获批是基于BRAVE-AA1和BRAVE-AA2两项III期临床试验的数据。两项研究中共纳入了1218名患者,接受了为期52周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在服用4mg巴瑞替尼的患者中,约39%的患者达到了80%或以上的头皮毛发覆盖率。这些患者中,约74%患者在52周时实现了90%的毛发覆盖率。另外,超过40%的患者眉毛和睫毛间隙出现小的毛发。
3月27日,第一三共宣布Enhertu在日本获批第4项适应症,用于二线治疗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此前,Enhertu已在日本已获批3项适应症:1)二线治疗HER2阳性不可切除晚期或复发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癌;2)化疗失败的HER2阳性不可切除或复发性乳腺癌;3)二线治疗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
3月25日,CDE官网显示,重庆智翔金泰赛立奇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是首款申报上市的国产抗IL-17A单抗。从开发进度来看,除了智翔金泰赛立奇单抗已申报上市外,恒瑞医药的Vunakizumab、三生国健的608抗IL-17A以及康方生物的AK111均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其他正在开发IL-17类生物制剂的本土制药企业包括华奥泰生物、荃信生物、君实生物等。
3.2.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3.3. 重要研发管线一览
3月31日,据Fierce Biotech报道,礼来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remternetug在一项小规模的I期研究中,似乎已经实现了早期的、剂量依赖性的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减少,但也出现了抗淀粉样蛋白单抗的常见不良反应,即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ARIA)。Remternetug是一款在研IgG1单克隆抗体,靶向仅存在于脑淀粉样蛋白斑块中的淀粉样β肽第3个氨基酸的焦谷氨酸修饰。
3 月 31 日,据 CDE 官网显示,安进/百济 AMG 509 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受理号:JXSL2300063)。AMG 509 是安进与百济共同研发的一款新型人源化双特异性 T 细胞募集抗体,可与人、灵长类动物的 STEAP1 抗原和 T 细胞表面的 CD3 受体结合。
3月30日,Vistagen宣布FDA已同意在临床研究中将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评分作为评估治疗药物对社交恐惧症(SAD)总体症状控制效果的主要疗效终点。在此之前,fasedienol(PH94B)的4项III期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均为主观焦虑量表(Subjective units of distress,SUDS)评分。
3月31日,CDE官网显示,安斯泰来1类新药ASP1570片国内申报临床,用于治疗实体瘤。ASP1570是一种新型DGKζ抑制剂,具有增强DAG下游信号通路的潜力,可以激活T细胞,而不受PD-1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增强肿瘤杀伤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ASP1570可恢复被多种免疫抑制信号(PD-1,转化生长因子β,前列腺素E2和腺苷)抑制的T细胞功能,并诱导MC38(抗PD-1敏感)和B16-F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匮乏,抗PD-1不敏感)小鼠模型中的肿瘤生长抑制。
3月29日,clinicaltrials.gov网站显示,Zealand Pharma启动了一项单中心II期概念验证临床试验,拟入组54例18~75岁体重指数(BMI)≥30kg/m2的肥胖症患者,旨在评估每周一次GLP-1R/GLP-2R双重激动剂dapiglutide(ZP7570)的减重效果。Dapiglutide是目前唯一一款进入临床阶段的GLP-1R/GLP-2R双重激动剂。
3月28日,开拓药业公布了新一代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普克鲁胺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OS主要终点未达到统计显著性差异。
3月28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其1类新药HRS-5635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即将开展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试验。HRS-5635为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非临床药效研究显示,HRS-5635对所有HBV基因型均显示优异的抗病毒活性,在体内可以发挥高效、持久的抗病毒作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显示,HRS-5635无脱靶活性,安全性高。经查询,国内外暂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3月28日,CDE网站显示,GSK研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RSVPreF3(GSK3844766A)在国内申报临床。RSVPreF3是GSK开发的一款针对老年人群体预防RSV感染的疫苗,其制剂成分中包含GSK专有的佐剂系统AS01。2022年10月,GSK向FDA提交该产品的上市申请,预计该申请有望于今年5月获得批准。
3月28日,康诺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CM310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III期CM310AD005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均成功达到,安全性特征良好,且与既往结果一致。详细的临床研究结果将在后续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上予以公布。
3月27日,UNITY Biotechnology宣布了UBX1325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的II期ENVISION研究的A部分结果。该公司表示,由于对照组阿柏西普的强劲效果(每8周接受一次治疗,患者在第2周意外地增加了3.5个字母,并在研究期间基本保持不变),使得该研究在24周内未达到非劣效性阈值。这一消息导致UNITY股价大跌46.25%。
3月24日,诺和诺德公布了口服司美格鲁肽Rybelsus(25mg和50mg)治疗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IIIb期PIONEER PLUS研究的关键积极结果。基于以上积极结果,诺和诺德预计将于2023年在美国和欧盟提交Rybelsus新规格的上市申请。目前,Rybelsus(7mg或14mg)已在美国和日本获批上市,今年上半年其有望在中国获批上市。
4. 行业洞察与监管动态
3月28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在儿科人群药物研发中应用的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23年第24号)。内容为: 为指导企业提高儿科人群药物研发效率,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在儿科人群药物研发中应用的技术指导原则》(见附件)。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月31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内容为: 为进一步鼓励创新,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5. 行情回顾
本周(2023.3.27-2023.3.31)生物医药上涨1.24%,板块表现优于沪深300的0.59%的涨幅,优于上证指数0.22%的涨幅;截至3月31日,医药指数2023年初至今涨幅为1.86%,沪深300至今涨幅为4.63%,上证指数2023年初至今涨幅为5.94%。2020年初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国内经济,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一定冲击,医疗产业的确定性成为国内外资金追捧对象;但由于医药板块位置高、估值贵、医疗基金收益率高,板块有所回调,目前板块估值已至较低位置。长期来看,医药行业仍将不改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5.1.医药市盈率追踪:医药指数市盈率为23.95,低于历史均值15.87
截至2023年3月31日,医药指数市盈率为23.95,环比上周上涨0.28,低于历史均值15.87;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2.06,医药指数的估值溢价率为98.6%,环比上周下涨1%,低于历史均值87.6%。
5.2. 医药子板块追踪:本周中药涨幅5.08%,优于其他子板块
本周(2023.3.27-2023.3.31)生物医药指数上涨1.24%,板块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0.59%的涨幅,优于上证指数0.22%的涨幅;子板块中,表现最佳的中药板块上涨5.08%,最弱势的生物制品下跌1.99%。2023年初至今,表现最佳的子板块为中药,涨幅为9.89%,优于医药指数1.86%的涨幅,优于沪深300指数4.63%的涨幅,优于上证指数5.94%的涨幅。
5.3. 个股表现
6. 风险提示
1、药品或耗材降价幅度继续超预期:
国家加大集采范围,药品和耗材的集采带来了药品和耗材的大幅降价,随着国内医药和器材市场的竞争加剧,集采对降价的推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未来药品和耗材集采降价幅度可能会超预期,对企业的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2、新冠疫情反复:
新冠疫情如果出现较大反复,将影响医院和药店等场所经营活动的开展,对医药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3、医保政策进一步严厉等:
医保局作为中国医药行业最大单一支付方,其支付政策变化可能直接导致相关公司盈利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7. 附录
免责声明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研究报告仅供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东吴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转载,需征得东吴证券研究所同意,并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大盘5%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大盘-5%与5%;
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大盘5%以上。
分析师承诺: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分析师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分析师承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获取任何形式的补偿。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swsc_bm,国广有话说)由东吴证券研究所朱国广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朱国广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