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数字联网座舱是互联网进入汽车赛道的野蛮生长周期,那么接下来将是围绕用户体验进行差异化运营的新周期。无论是从硬件到软件,还是从感知到交互。包括宝马、上汽、蔚来、小鹏、理想在内的各大车企都在升级智能座舱系统,开始注重车内全员交互体验的升级,智能座舱正在从1.0时代向3.0时代进化。例如,特斯拉正在筹划将包括增强现实类型的游戏加入车内;奥迪多款车型将在整个欧洲市场以及加拿大、美国、日本和中国市场中投放XR全息娱乐应用。奔驰将开始在旗下新车型陆续搭载5G车联网,支持车内信息娱乐服务的体验升级和优化。座舱功能体验升级,必然离不开硬件的支持,而芯片无疑是最底层、最重要的硬件之一。如果说算力是智能化的基础,芯片则是汽车产业智能化的根基。 日前,搭载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长安第二代UNI-T上市,可实现高算力3D实时渲染,进而实现3D智能车控功能,即在屏幕上通过指尖对车灯、车窗、背门、后视镜等进行控制。另外,长安汽车基于8155平台首发STR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开机。其“场景魔方”功能也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场景自定义不同模式;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也公布其首款奥特能平台车型——Electra E5的智能座舱信息。其配备了车规级旗舰高通骁龙8155芯片,并且引入5G技术,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传输和极为流畅的操作体验,同时支持整车多模块OTA并行刷新。在接下来,HUD、DMS、后座娱乐等多元化的功能将成为座舱智能化的新战场,这也意味着底层算力平台的争夺战将更加激烈。按照博世的说法,该公司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分别基于高通AS8155和高通SA8295芯片,在NPU从3.4TOPS提升到20到30TOPS后,智能座舱被赋予了更优的人机交互体验。8295可支持多个ECU和域的融合,包括仪表与座舱娱乐、AR-HUD、后座显示屏、电子后视镜等更多硬件配置。NPU的AI算力增长7.5倍,达到30TOPS。高工智能汽车预计,2023年将成为高通8295平台上车的中国年。德赛西威也在最新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德赛西威现与高通技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基于第4代骁龙®座舱平台,共同打造德赛西威第四代智能座舱系统。该系统支持领先的多屏联动、音效处理和AR等技术,融合多维交互模式,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体验,以及智能化、场景化的多模态融合体验,将成为乘客与车辆智能连接的重要平台。
公司的第三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4K 高清屏等座舱产品产量快速爬坡,第四代智能座舱产品正在紧密开发,且已获得客户订单。不过,中国芯片企业也逐渐开拓出了一条走向国产替代的道路。一直以来,智能座舱仍处于拼接来自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软硬件来实现功能上车的阶段。比如从娱乐主机、液晶仪表等硬件配置,再到多媒体娱乐、语音交互、人脸识别、AR导航等不同软件系统。但这也导致了用户体验割裂的新问题。国内芯片厂商的代表——地平线已然意识到了这个疑难点。其推出的Horizon Halo 3.0是基于地平线征程 3打造的全新的、高性能车载智能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包括DMS、行为检测、手势识别、儿童行为检测、多模语音交互等功能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采用视觉+语音的多模态感知前融合技术,利用智能算法,对多维感知关键信息的融合处理,结合离线语音识别、手势识别、视线追踪等技术,实现全时免唤醒、可见即可说、可见即可控、所思即所达等主动精准的交互体验,具备低延迟、高精准性的特点,聚焦于人机共驾场景下的用户安全信任关系的构建。同时,这套平台方案还提供灵活、易用的开发工具集与高质量的基础算法包,赋能开发者以最小代价开发出差异化的算法与应用。此外,对舱内驾驶员、乘客的关怀,正在成为车企新一轮体验升级的关键突破口。在2023年CES展上,类似的产品方案也成为汽车行业的焦点。比如,一家名为Myant的创新材料技术公司,在今年CES期间推出了一款将传感器和执行器(与编织物混合)包覆在方向盘上,能够感知驾驶员的输入并做出反应,比如追踪健康状况,测量心率、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并显示在方向盘上。当然,舱内感知的市场需求也在从早期简单的人脸识别、驾驶员疲劳预警逐步延伸至舱内更大区域的监测。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前装标配DMS(基于摄像头的驾驶员监测系统)搭载交付118.64万辆,同比增长109.20%;OMS前装标配搭载交付69.65万辆,同比增长93.69%。而无论是舱内感知还是智能多模态交互模式,这些功能的共通趋势便是在接下来被集成于高性能的座舱域控制器中。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172.65万台,同比增长47.59%,前装搭载率达到8.66%。其中,单芯片域控制器占比为65.07%。在供应商(单芯片座舱域控制器,不含代工)部分,伟世通、东软集团、德赛西威排名市场份额前三。其中,伟世通在今年年初的 CES 期间展示了一系列数字驾驶舱技术,使汽车制造商能够创造更安全、互联和更多便捷的驾驶体验。其解决方案包括可提供卓越图像质量的全景显示屏、Active Privacy主动隐私技术、TrueColor图像增强技术、SmartCore座舱平台架构以及第四代座舱平台、AllGo互联服务等。SmartCore座舱平台架构代表了电动汽车架构向计算平台的转变,其应用范围从入门级到高端座舱设计,有多种芯片选择;第四代座舱平台配备了驾驶员和环视监控以提高安全性,自适应和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多屏娱乐和游戏,基于AI的语音助手,增强现实导航和更多引人注目的功能;AllGo互联服务提供了一套基于云的软件服务,包括空中软件(OTA)更新、订阅管理和汽车应用商店。伟世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Sachin Lawande 表示:“车辆和机动性正在迅速变化,而伟世通正在开发的技术将使汽车制造商能够创造令人兴奋和引人入胜的车内体验。使汽车制造商能够提供全面的差异化功能,同时加快上市时间。”事实上,座舱域控制器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舱内多元化智能化功能的快速上车和融合集成的刚需,从而进一步降低硬件成本和软件集成。目前,硬件与软件逐步分离,在预埋硬件(比如,典型的高算力平台预留升级空间)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已定义功能的激活和升级服务。“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模式逐步成为行业主流,基于SOA架构下的整车OTA,开始推动车企建立一套完整的车辆生命周期内的功能和性能升级体系。包括舱内以BAT生态服务为主的娱乐功能以及包括后轮转向、座椅加热、百公里加速、电池解锁等在内的实用功能皆可通过OTA升级实现。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正在从‘卖新车’转为‘持续性的升级服务’模式,逐步打开汽车的‘黄金通道’。”艾拉比副总裁丁羽表示。而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下一步,OTA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帮助车企实现可持续的软件盈利模式,以及搭载所需要的系统架构,并且逐步完善信息与网络安全的相关配置。艾拉比副总裁丁羽表示,软件可售,意味着软件真正进入运营阶段,不同的软件及内容对接到应用商店的生态体系实现软件的增值变现,同时基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千人千面的内容推送。艾拉比用「货、场、人」三个关键词定义软件可售解决方案,其中,货,对应汽车软件库和可售资源池,解决车企可以卖什么的问题;场,则是解决怎么卖的问题,比如搭建应用商店、建立围绕软件的售后服务体系;人,就是终端用户,同时产生数据反馈驱动软件迭代升级和新功能开发。由此,公司推出了包括汽车全新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栈OTA解决方案的汽车VSP平台。而在不少车企内部,VSP也恰恰是整车软件平台的代名词,全面覆盖整车基础操作系统、功能应用、OTA以及云端大数据中心。从市场角度来看,数字化、个性化、体验化将逐步成为汽车消费者的主要购车考量因素,进一步挖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持续打造迭代的软件升级体系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而在过去,软件管理更多作为一个固件软件包的存储及下载,在应用场景上也只是为了解决新车出厂配置激活和售后质量问题。这意味着,软件的开发、升级和管理,也不再只是研发部门的工作,而是必须面向用户运营的转变。同时,在内部,基于软件基线对齐,实现研发、质量、销售和售后的同步。在这个架构下,艾拉比VSP平台承担了「软件分拨仓库」的角色,包括软件仓、功能仓、基线结构管理、车辆画像管理以及License中心。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随着服务订阅内容的逐步延伸,从传统的车端功能升级,到车载信息娱乐生态的不断丰富,未来消费者的付费意愿和可承受付费金额都将出现质的变化。此外,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搭载智能数字座舱(大屏+语音+车联网+OTA)前装标配交付795.05万辆,同比增长40.59%,前装搭载率为39.89%。其中,2022款新车搭载智能数字座舱前装标配交付211.35万辆,前装标配搭载率达到64.84%,高出整体市场搭载率约2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接下来三年时间,智能数字座舱搭载量仍将处于快速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