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崇尚商业方法论,认为学会一切战略、逻辑、思路、布局、玩法就能做好自己的事业。然而,疫情来了整个环境发生变化,我到了濒临放弃的边缘。就在这个时候,命运带领我来到了丁老师身边,是他让我知道原来我事业的问题不是出在方法层面上,而是“心”上。再高深的方法论都只是技法,而支撑这些外在技能的,是我们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内在。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那么他学习再多的成功学、再高深的方法论本质上都无法改变自己。我曾经得到过老师的指点和陪伴,所以,把丁老师请到行动派给大家上开年大课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要知道好多人都想成为丁老师学生,从上市公司老总到行业领军人物都在报名,但他每年只招60个学生,所以呀,这样的机会真的不是常有。我也是争取了好久,每次见丁老师就提一次这个事儿,外加各种“软磨硬泡”,哈哈最后丁老师被我的诚心打动了,终于来了!大家可以看到,丁老师这次大课的主题是“如何寻找自在坚定的人生”。有同学相信自己可以活出人生热情,成为温柔坚定的人;有同学懂得想要爱,学会先给出去爱,于是主动表达对老公的赞赏;
也有同学和老公一起从大连飞过来,看到人生总有选择,更加坚定方向;
特别感恩能够有机会帮助到和我一样曾经迷茫、困惑的伙伴。所以,我也把丁老师这两天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享在这里,希望更多伙伴能够早一些找到自在坚定的人生。当然,我的分享不足以表达丁老师在课堂上内容的十分之一,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也希望再次请到丁老师呀~说到追求怎样的人生,相信大家的回答离不开幸福、成功、美好、意义等定义。有人说我一年看上百本管理、商业、心理类书籍,有人说我每年花费几万块钱外出学习,有人说我尝试过很多项目,努力赚钱……但是,你想过你在学什么吗?知识、技法、经验还是能力?为什么我们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丁老师说出了这里面的原因所在,那就是其实我们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固有人生模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人生的底层逻辑不改变,那我们只会犯同样的错误,踩同样的坑。比如大家来行动派上课,有人习惯性坐在最后一排,也有人习惯性坐在最前面。
而且,大家自己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无论什么课堂,每个人总是习惯性这样选择位置?
还有人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悲观,但有的人却比较平静。
有人可能有疑问,觉得我学习到了很多方法呀,我在尝试新的方法,我在改变我的本能,你怎么能够说我还是在延续之前的行为模式呢?于是他看了几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知道了科学的入睡时间,也学习应该怎么调节安排自己的工作。他可能坚持了一天、两天,但到一个星期就可能放弃了,他还是觉得早起好难,自律性好难培养。如果说怎么做到早起,其实你不需要看很多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书,我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当一个人第二天有事,他一定会早起。比如他第二天一早要和客户谈几百万生意,他敢不早起吗?比如他第二天要出差去坐飞机,他是不是一定赶个大早?所以,你发现一个人无法早起的原因不是他没有学习新的时间管理方法,而是他“内心”其实没有真的想要早起。当他内心没有强烈意愿改变自己的时候,无论学习了什么方法还是会延续自己过往的行为模式。就像有的人害怕冲突,生活中,他不敢和人吵架,到了事业中,他也不敢和合作方、品牌方直面冲突;有的人是比较犹豫纠结的性格,每天吃什么需要想半天,然后你会发现到了做人生决定的时候,他还是会很纠结。
到这里,你也发现了,我们的外在惯性行为其实是内心状态的反映,所以不改变我们的内心,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固有模式就不会改变。所以,我们真正要学的是什么?是突破我们自己的底层逻辑。什么叫突破?怎么突破?记住了,突破永远不是脑子动了,而是心动了。
现在都流行一句话叫“follow your heart”,就是说当你内心真正“动”的时候,你才会真正发生改变。一个喜欢坐在后排的人有一天喜欢坐到最前排了,一个不喜欢社交的人有一天也真心喜欢和陌生人聊聊天了,见到谁都微笑一下,那么我们的人生模式就在慢慢改变,我们的能量场也在慢慢改变,最后我们的人生就能改变。我们内心就是软件,如果软件没有升级,配备再高大上的硬件都是没有用的。我们再次看回到丁老师这两天分享的主题,叫做“如何找寻自在坚定的人生”,你知道为什么了嘛?我们的心没有定下来,生命中就只会上演重复的故事,就更不要说找到“自在坚定的人生”。那么,我们该怎么改变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实现“自在、坚定”呢?初听上去似乎很“自由”,但现实告诉我们再有钱的人也无法真正实现这一点,如果我们这么理解“自由”,那么永远也不可能自由。还有一些伙伴说,自由就是想不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这种反向思维也是非常棒的切入角度,但还是有个问题,再有财富地位的人都不得不去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他们也需要必要的应酬,也不是随心所欲想度假就去度假。每个人的世界其实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我们在找的只是一种让人舒心、安心的状态。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自由”而让我们获得“自由”呢?很多人都会觉得当我有钱了,我就能够过上幸福生活;当孩子长大了,我就有更多时间了;当我爸妈不再催婚了,我就自由了……我们每天的拼搏、辛苦都在为未来买单,我们认为自由在明天,而不在当下。但是丁老师说,大家有想过当下其实我们也可以是幸福和自由的吗?可能大部分人都很难觉得当下就是幸福的生活,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焦虑和不安。所以,丁老师一番对自由的定义真的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他说:人生总是有选择的,真正的自由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环境。有一天,他妈妈把盒子拿出来放到了丁老师房间窗口,但是定睛一看怎么感觉那么像个骨灰盒?这个时候,丁老师马上觉察自己,为什么这会让我不舒服呢?过几天,会不会好?后来丁老师想到了弘一法师,也就是写出“长亭外,古道边”的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他房间中挂了一幅字,写的是“死”,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弘一法师提醒自己每天出了门就有可能回不来,所以这是要让自己学会珍惜当下。于是,丁老师想,人家挂个“死”字都不怕,家里一个柿饼盒有什么好怕的呢?而且,当他把盒子转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上面有“柿柿如意”几个吉祥的字,瞬间更加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了。任何事情是存在于我们对它的解释,它是什么样的其实来源于我们的认知。从“不好”到“好”,这中间的“自由”选择,完全是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的。关键是我们“心”的能量有多大,会不会被外界牵着跑?他们走着走着,父亲觉得儿子累了,就让儿子骑在驴上,然后路人说这儿子一点都不孝顺,老爸在下面走,他在上面坐,你这么大的孩子自己走不行吗?然后,他们走着走着,又有人就说你看父亲自己怡然自得,小孩在后头跑,这个父亲一点都不关心孩子。我们的心有一个按钮,这个按钮在别人的嘴里,别人只要张开嘴,这个按钮一按你的心就动了。日常中,小到我们选择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大到我们选择怎样的工作、事业,或者是决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是不是充满了犹豫、徘徊?如果只是思考过程中的犹豫倒也正常,最怕的就是被别人的各种声音、建议所干扰。今天觉得A说的有道理,明确却后悔没有选择B的建议,后天又发现忘记C的考虑……我们总是这么不坚定,就是源于我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标准。曾经我在创业起步时期业务非常忙碌,同时呢,应酬社交也非常多。其实我很想减少这样的社交,但又觉得创业要“混圈子”,要多结交人脉,但多数时候其实是无效的社交。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我没有对于自己的社交、应酬有个清晰的标准。比如我的目的是什么?现阶段社交和业务我到底要分配多少时间和精力?应酬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和什么样的人社会深度焦虑……其实我根本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就不坚定。还有个经典的问题,我们很多人的梦想都是财富自由,有足够多的钱,但问题是多少财富才叫自由?是社会上成功人士告诉你一个亿小目标才能自由?是你周围的朋友、同事告诉你赚到上千万就够了?还是你看到现在市场上动不动就是年入几千万,所以你认为自己还差得远?如果自己没有给自己制定标准,那么社会就会给我们制定标准。拿成功来说,社会普遍会从一个人拥有财富多少、地位高低、社会知名度等等标准去衡量。这样的话,家庭主妇、全职妈妈做的家务劳动、照顾家庭就没有价值;一些人读了很多书却不赚钱,也会被认为读书没有用,这样的人生不成功;还有人很善于倾听别人,善解人意,可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会被认为没有用。我们之所以会在人生的各种选择上不坚定,就是因为各种标准交织在一起。而遗憾的是我们往往没有清晰地梳理过这些标准,也没有确定自己到底倾向于哪一个标准。丁老师给出两个建议方向,一是我们有自己的人生标准,二是这些标准是我们自己制定的。以上就是丁老师开年大课第一天的内容了,明天我接着和大家继续分享。
说实话,我这里写的内容只是关于“人生”这个重大命题思考的冰山一角。尤其是,你如果来到课堂上就能感受到丁老师睿智犀利、风趣幽默、温暖耐心的人格魅力,这比我写在这里的分享更能带给你启发。现场单独开设的问答环节,不少伙伴获得了宝贵的提问机会。听说,丁老师的一个问题价值十万块钱呢,哈哈,现在有伙伴说我出二十万,向丁老师提两个问题。有人问如何更好培育孩子,有人问如何舒服而快乐地工作,还有人问不喜欢拉关系是不是无法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我想一切的问题还是回归到本次课程的主题“自在坚定”。跟山无关,跟海无关,跟众生无关,只跟自己有关,所以去找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