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不愿选择,美方非常愤怒”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3月1日发表迈克尔·舒曼的文章,题为《哪些因素限制美国与印度结盟针对中国 副题:尽管双方对日益强势的北京感到担忧,但新德里一直谨防与华盛顿过于“亲密地结盟”》。全文摘编如下:
作为亚洲另一个新兴国家,印度可以充当抗衡中国势力的重要力量,不论是在地区内部还是地区之外。这就是华盛顿一直积极争取新德里支持的原因。美国总统拜登希望通过一系列外交、经济和安全倡议,巩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地位。印度对这些倡议的成败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美国能否指望印度支持自己,这个问题尚无定论。历史上,两国关系因极度不信任和尖锐的分歧而受到损害。
这个历史遗产迄今影响着两国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印度对外政策变幻莫测,这也是印度对自身世界地位的认知特点。上一刻,印度领导人貌似与华盛顿结盟;下一刻,他们又朝着自己的方向转身离开;有时,他们又与美国的敌人对话。
印度朝哪个方向倾斜、倾斜的时机与缘由,都可能决定究竟是美国还是中国主宰亚洲,影响谁在全球大国竞争中胜出。另外,新德里的政策突变可能成为令人高度焦虑的动荡之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两国不和缘于世界观的根本差异。冷战伊始,美国人希望印度时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站在自己一边。而尼赫鲁认为将世界分裂成对立的集团,本身就是危险的。
尼赫鲁不希望成为华盛顿的同伙。他坚定秉持的原则使他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著名人物之一。他对印度未来的设想是作为有影响力的独立大国,成为很多同样摆脱殖民帝国而独立的国家的捍卫者。
70多年后,世界再次分裂成两个对立阵营,今天是以美国和中国为中心。新德里再次面临选边站队的压力。印度人再次不愿选择,这令美国决策者感到非常愤怒,与冷战时期一样。
北京的威胁越大,印度与美国就越友好。最显著的迹象就是印度加入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印度还加入了美国组建的印太经济框架。鉴于美国谋求减少对中国供应的重要制造业产品的依赖,印度这个南亚人口大国可能成为关键替代者。
美国兰德公司资深防务分析师德里克·格罗斯曼认为:“印度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盟友,因为它将不结盟和战略自主作为对外政策和安全政策的核心原则。”
这意味着印度和美国之间会继续存在分歧。
即使在中国问题上,新德里与华盛顿也并非完全意见一致。比如,尽管双方都担心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日趋密切,但它们在应对这个挑战的策略上存在分歧。
因此,印度凸显了美国在对抗中国时面临的挑战,因为新德里处理国际关系的策略可能成为21世纪全球外交的典型主导方向。那种“非此即彼”的冷战性质不适用于复杂的多极全球秩序。实际上,尼赫鲁的不结盟信仰在全球事务中渐受青睐。
(更多国际新闻,参见《参考消息》数字报,点击此处可订阅)
监制 | 邓媛
审核 | 田欣
编辑 | 许海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