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该如何养老?| 峰瑞报告29
在今年两会,围绕延迟退休政策,政府已给出明确的态度,将在认真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根据最新的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中,完善老龄工作体制也被正式提出,还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具体到个人,人均寿命延长、延迟退休政策、个人养老金政策等等宏观因素,也在促使我们思考,我们以后会过上怎样的老年生活?我们对“老”这件事做好准备了吗?等到我们年老时到底会如何工作,如何消费,如何保证自己的健康?以及最重要的,我们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在老年期活出生命的质量?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已经看到不少极具人文关怀的商业创新实践。比如:让老年人戴着VR设备,身临其境地回到有特殊记忆的地方,从而缓解认知功能衰退;去掉健身房里的镜子,让中老年女性在没有任何“凝视”的前提下,自在地锻炼身体;配合老年人作息和运动习惯,早上七点营业,健步道遍布,专门销售老年人消费品的商场……
在本篇报告,我们将探讨老龄经济将给未来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老龄经济将如何影响消费市场,又将如何影响就业创业,我们如何发现并捕捉老龄化趋势下的创新机会?
如果你也关注老龄经济,或者在相关领域创业,欢迎与本文作者,峰瑞资本早期项目负责人范铭望联系([email protected])。
你希望未来过上什么样的养老生活?你发现了哪些关于老龄经济的产品创新?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留言最走心的5位用户,每人将获得《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本书。
/ 01 /
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亿的国家
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关注人口问题,延迟退休政策,生育促进政策等等的讨论,让人口问题成为紧密围绕着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话题。
然而,如果我们回溯人类漫长的演进历史,你会发现,长期以来,人口都是一个惰性变量。人类社会长期保持着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之间的动态平衡,直到1800年左右,全球人口总量终于突破10亿,到1927年,全球人口才扩张到20亿。
那么,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口变成了一个活跃变量?
从1950年开始,人类进入到日本人口学家黑田俊夫所说的“人口世纪”。世界政治局势和经济形势从极度震荡到趋于稳定,人口格局有了根本的变化。
什么叫做人口世纪?即从1950年开始的前50年,是世界历史上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而从2000年开始的后50年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最快的时期。
人口世纪前50年,人口数量又是如何变化的?1950年,全世界人口总量约25亿,到1999年,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短短50年,全世界人口数量翻了一番还多,这在人类史上是个空前的现象。2022年11月15号,全世界的人口总量达到了新的里程碑,突破80亿。
而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人口世纪的后半部分,也就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最快速、最突出的时期。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库,以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所著《老龄经济》中的数据,在全球,1950年和2000年,14岁以下的少儿人口显著多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950年,全球0-14岁少儿人口、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分别是34%、58%和8%。2000年,这一数字变成30%、60%和10%。
但在2050年,这个年龄格局就会发生变化,老年人口将第一次历史性和少儿齐平。预计到2100年,全球三大年龄人群的构成将变成18%,54%和28%,老年人占比最终将显著超过少儿,形成人类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人口倒金字塔结构。
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个年龄分布包含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尤其是所有人口结构较年轻的发展中国家,而老龄化的趋势可能会更快地在中国发生。
为什么?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的老龄化趋势。
第一,中国老龄人口多。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亿人,占总人口的14.2%。也就是说,中国成为当前唯一一个老年人口数量破亿的国家,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位居全球之首。
第二,中国老龄速度快。
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1年,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这期间总共只用了21年,这个速度远远快于法国的126年,英国的46年和德国40年。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人口的结构变化。人口学中有一个维度叫做社会总抚养比,社会总抚养比=( 0-14岁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社会总抚养比如果低于50,意味着相对于被扶养人口,劳动人口更多,整个社会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健康。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就是看社会总抚养比低于50的时期。
根据朱勇所著《智能养老》中梳理的数据,从1992年到2010年,中国的社会总抚养比迅速下降,之后又迅速爬升。预计到2028年,中国的总抚养比会再次超过50。这将意味着,如果从这个定义来看,过去我们所熟知的人口红利窗口,其实仅仅保持了37年。
预计到2030年,老年的抚养比将第一次超过少儿抚养比,中国将正式进入以抚养老年人为主的社会结构。
第三,中国农村老龄化的速度显著快于城市。
根据朱勇所著《智能养老》数据预测,21世纪30年代,当全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达到最快时,农村和城镇的老龄化程度差距也达到最大,两者之间的最高相差将达到12-13%。
尤为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日益严重的空巢老人问题,据统计在农村有超过半数的老人都是远离子女,独居生存。根据《老龄社会研究报告(2019)》数据,预测到2030年,无配偶老龄人口将增长至1.05亿人,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独居/空巢老人在老人中占比为13.3%,其中农村占比要显著高于城市。
这就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中国老龄化的现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龄人口、接近最快的老龄化速度以及显著的城乡老龄化差异,这些特点将使得中国成为世界老龄经济最大的创新实验场。
/ 02 /
银发世代到底是什么样的?
提到老龄经济,我们就不得不关注背后的主力——银发世代。这个世代的人有什么样的特点?
所谓世代,并不是简单按照一个人的出生时间进行简单归类。世代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同时经历了一些重大社会、科技和文化事件,拥有共同集体记忆、环境、消费观的一代人。社会学普遍认为,一个人青少时期经历的社会事件,受到的社会冲击,将极大影响这个人的生命历程。我们试图通过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成长时间点与重大社会事件这两个维度,来描摹银发世代的特点。
▍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时间点
一个人在生命周期中总会有一些关键时间点,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5-6岁是一个人开始拥有完整记忆的时间, 10岁是人生观和事业观开始形成的节点,12岁时进入初中,开始在青春期中追求独立和叛逆,16岁左右在高中开始探索社会及两性关系,18岁正式成年。在社会事件上,我们也挑选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事件进行比照。
如果把个人和国家大事这两个维度放在一起比对,我们就发现,中国目前的银发世代主力是1948到1969年出生的人。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中国第一波和第二波婴儿潮下出生,经历过经济的匮乏,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也经受过精神文化上的冲击。
但这一代人也是见证新中国成立以来诸多荣耀的一代。他们见证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在扫盲运动下进入学校学习知识,见证过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在新中国的科技突破中看到一个大国的澎湃叙事,他们也见证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新中国外交,看到新中国初始的崭新国际面貌……因此,这一世代人,他们虽在物质匮乏环境下成长起来,但在精神上却也是非常坚韧、非常荣耀的一代。
银发世代,在我们的定义下也就是1948到1969年出生的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这一世代出生总人口约为4.5亿,目前还有约3.3亿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3.4%。这些人年龄在54- 75岁,绝大多数在69岁以下,女性比男性占比略高。
在学历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到扫盲运动效果显著,94%以上的老人都接受过基础教育,甚至有5%的老人拥有高等学历。在健康状况上,八成以上的老人都还是尚未失能的较健康老人。
▍银发时代的消费特征
银发世代的一些共同经历,也注定让这样的一代人拥有比较独特的消费特征。
在消费领域,银发世代将家庭视为生命意义中的重要部分,他们也是家庭采购的主要决策人之一 。计划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使得银发世代更加偏好像拼多多、淘特这样的注重性价比的平台。同时他们也更偏好于中心化的,更加直观的直播电商和有熟人推荐和背书的社交电商。在品牌的偏向上,对国家荣誉的重视和骄傲,也使得这一代人更青睐国货。
在健康领域,他们是自己健康的负责人。习惯了“文工团”演出和广场典礼的这一世代人,将年轻时的憧憬热爱在年老时尽情释放,在广场舞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因此,像糖豆、走路达人这一系列带有非常强的社交属性的计步应用深受这一代老年人的喜欢。
在财富管理领域,如何应对相对更长的老年期,如何通过主动管理财富来抵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保障自己老年的生活,成为这一代老年人迫切的需求。近两年,面向老年人的金融教育平台收获了不少老年用户。
在精神生活领域,老年人有着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在短视频、音乐、旅游等等领域,银发人群用户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剪映、美篇这类降低内容创作门槛的工具,也受到老年用户的欢迎。在银发KOL领域,也出现了首个突破3000万粉丝的大v。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70后逐步迈向退休年限。这一群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经历过经济物质文化的高速增长和显著提升,在代际交流中受到互联网和年轻人的影响,更为开放包容和追求新潮的一代人,将成为接下来10年老龄经济市场增长最快的人群,也会为老龄经济带来更多更有活力的新特征。
/ 03 /
老龄经济,
会给未来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讨论了这么多的银发世代,我们也想探讨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即是否老龄经济就等同于银发经济?在我们关注老龄经济的时候,是否就只需要在原有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多加考虑银发群体的需求就可以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老龄经济并不只是面向老年人,它将会从根本上对我们身处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劳动年限、产业结构转型以及社会运行模式这四个方面。
▍进入老年人主导的长尾市场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会直接体现在消费人群以及消费结构上。
根据财保研习社2022年的统计,在中国每天大约有5.4万人在庆祝六十大寿,在美国则大约有1.2万人,放眼全球,这个数字高达21万且仍在快速增加。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一大批在2019年左右兴起的新消费品牌,它们的目标人群大多集中在25岁到35岁。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9年,这部分人群的数量大约是2.3亿,跟当时老年人的数量差不多。但在2019年之后的五年中,这部分主力人群数量则呈现下降的态势。与之相对,老年人口数量却在快速增长。
依照目前老龄化进展的趋势,最终,消费市场会进入到以老年人为主导的格局。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老年人消费力不足的问题,但老年人主导的消费市场将会是长尾市场。比如,按照现在的平均寿命趋势,一个品牌在服务一名50岁的用户时,如果获得了认可,则很有可能会持续地收获未来长达20到30年的信赖。因此,在更长的用户生命周期里,老年人能创造的经济价值总量相当可观。
▍劳动年限增加
老龄化还将导致劳动年限增加。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老年人的衰老期在整个老年生活中的比例也相应减少,也就是说,社会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活力老人,这将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教育和就业市场。
先来看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日本的情况,如今,日本60岁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寿超过25年,已经与一名硕士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前的时间相当。预计到2050年,日本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寿将达到30年并继续延长。越来越长的老年期将对就业和教育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相比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老年人仍会成为未来劳动市场和教育市场中的活跃人群。
日本自1986年出台《高龄者雇用安定法》后,经过多年修订,安定法在养老金领取、失业补偿、渐进式退休制度、企业补助机制等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补充,极大保障了老年人就业权利,推动了老年人就业率。2019年,日本官方数据显示,在拥有31人以上的企业中,延迟退休年龄制度、采取继续雇佣制度以及废除年龄制度的企业到达了99.8%,有78.8%的老人有工作意愿并能工作到65岁。
回看中国,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8.2岁,也就是说对于60岁的老人而言,他的平均余寿超过18岁。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会见证人们的老年期超过就业准备期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在今年两会,围绕延迟退休政策,政府已给出明确的态度,将在认真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根据最新的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中,完善老龄工作体制也被正式提出。议案还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
这些举措的出现并非我国独有,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挪威等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业比例已经超过50%。在挪威,这个比例甚至超过70%,这意味着10个老人中,有7个仍然在活跃工作。
根据考夫曼创业指数,在2016年,55-64岁的创业者占到新兴创业者的24%,预计在2030年,这个数据将达到50%,55岁以上的创业者将成为新增创业者中的主力人群。也就是说,我们会在不远的将来,见证老年人依然活跃在教育、灵活用工,甚至是创业市场上的社会格局。
从更长的生命周期角度看,传统的“社会时钟”也将逐渐失去约束力,人们在此前想不到的年龄段,仍然能够更加自由地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性。
▍产业结构转型
老龄经济还会影响我们的产业结构。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地参加工作,相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和经验密集型产业更能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其中,科技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减少,老年人群参加工作的时间逐步变长,而劳动力人口与老年人口在精力、教育、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最终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转变方向。对体能精力有突出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受到老龄化显著影响,第一、二产业将更加需要借助经验智慧和科技智能的手段,实现生产率的提升,第三产业也会迎来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的增量需求。
▍消费偏好变化
老龄经济也会影响我们的消费观和金钱观。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兰科·莫迪利安尼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提出关于个人年龄与储蓄的论述。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人们的消费习惯或者金钱观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该理论认为在劳动阶段,人们总是倾向积极储蓄以备退休后使用。在退休阶段,收入减少,人们开始消费年轻时的储蓄,很少或基本停止再储蓄。
在消费领域,有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第四消费时代》,作者三浦展把日本的消费史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品牌和私有主义的时代,第四时代却是去品牌化、注重舒适朴素、崇尚本土文化和共享主义的时代。
这个消费范式的规律是可迁移的吗?要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回答到底是什么真正区分开了各个阶段?
书中仅以时间作为分野,无疑是较为巧合的。但如果仅以社会财富的发展阶段去做区分,例如人均GDP水平,则不能很好地解答这类现象为何并没有在其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出现。我们认为,以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即65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比例,作为区分消费阶段的指标较为合适。如果以这个这个指标去衡量,则今天的中国平均处于第三消费社会,并将继续向第四消费社会演变。
当然我们也需注意到国别的差异。日本目前的老年人是以“团块世代”“冷漠世代”为主要代表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二战后婴儿潮时期,青年时期受益于日本经济的腾飞积累了财富。但这一代人在中年后则面临经济泡沫破裂,学生运动消退等社会环境变化,老年期则面临年金、医疗保险等多方面的挑战。
而中国除了上文提到的银发世代外,未来70后逐步进入退休年龄。不同于日本当前的老年人,中国的70后这代人在较为开放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拥有较高的平均教育水平,积累了较多物质财富且深受互联网影响,这将使得未来中国的老龄经济格局与日本有所差异。
/ 04 /
老龄经济下的产品创新案例
围绕着老龄经济衍生出的市场需求,我们做了以下的梳理,主要包含精神需求、健康需求、宜居需求以及服务需求,其中有不少潜在的创业机会。
精神需求,包含面向老年人的教育培训、旅游休闲以及内容产品等等。
健康需求,严肃医疗之外,我们可以关注更多样化的健康疗法及其衍生产品,比如特医食品、功能性鞋服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等。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愈加严峻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
宜居需求,围绕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便利等需求衍生出一系列机会,比如智能家居产品、居家健康监测产品、移动辅助器械等等。
服务需求,比如家政照护、理财金融顾问、老人购物中心等等。
▍精神需求:更有人情味的专属内容服务
Rendever是一家主要面向老年人提供VR硬件和适老化内容的公司。它通过让老年人身临其境地回到有特殊记忆的地方,来缓解认知功能衰退和预防阿兹海默症。目前,大多数AR和VR类型的创业公司,把自己的目标人群定位为年轻人,但就像Rendever在做的,如果这些技术应用在老年人身上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空间。
视频来源:Rendever
另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是Artifact,他们的主要产品是音频形式的家族传记,它借助freelancer结合智能化自动工具采访家庭成员,之后把采访到的素材制作成20分钟左右的专业音频内容,并为用户创建一个可编辑、可分享、可上传家庭照片的家族史页面。
2020年这项服务推出之后,Artifact在西语和法语国家获得1万名以上的付费用户。在中国也看到了类似的市场机会,比如美篇或者剪映,用专业的工具或服务来降低产出内容的门槛。老年人也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满足社交需求,降低孤独感。
▍健康需求:以人为本的模式和产品创新
Curves研发的30分钟健身操。图片来源:Curves日本官网
先来介绍一家名叫Curves的公司,它是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出发、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典型代表。Curves是全球率先围绕女性用户群体设计的连锁健身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健身品牌之一。在日本,Curves拥有超过95万名的中老年用户,同时有接近2000家连锁网点。2018年,日本Curves作为加盟商,反过来收购了其美国母公司,它是何以如此成功的?
核心在于日本Curves把自己的目标人群聚焦到中老年女性,并针对这部分人群在产品和服务上做了非常多的升级:比如工作人员全部为女性;撤掉对中老年女性不友好的杠片式训练设备,而采用特制的液压式训练设备;专门为中老年女性研发一套30分钟的往复健康操等等。他们有一个重要的模式创新即在所有场馆中不设镜子,去掉任何“凝视”,不会刺激女性对身材和年龄的焦虑。
另一家实现产品创新的公司也来自日本,叫作Innophys,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可穿戴的“空气肌肉服”。区别于用电机驱动的“外骨骼”产品,Innophys的产品使用时不需插电,而是通过压缩空气的方式作为动力源。“空气肌肉服”可以帮助老年人在分拣、护理以及农业领域继续工作。
这款产品的售价在人民币7000元左右,租赁价格约每月400块。因其顺应了日本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人们购买或租赁空气肌肉服时还能得到50%左右的补贴,可负担的费用加上轻便简单的穿戴方式,使得目前该产品在日本已积累了1万名以上的持续付费用户。
相较于目前在中国的老年康复市场,外骨骼的产品主要还是围绕人体的骨骼节点做模拟和优化,产品相对复杂和滞重,市场里缺少像Innophys这种主打轻便的、柔性的、可穿戴的,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的产品。顺应即将推出的延迟退休和鼓励老年人就业政策,像Innophys类型的柔性外骨骼,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可能的市场方向。
▍宜居需求:智能技术助力居家生活适老化升级
提到宜居或者居家养老需求,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系列与AI相关的智能辅助设备或者智能监测设备。事实上,智能化升级改造可以渗透到居家养老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松下电器就推出了一款智能软食电饭煲,精准面向有吞咽咀嚼困难障碍的老人,帮助他们能够轻松、便捷地吃到适合的软食。目前这款产品的价格超过2000元人民币,但是仍然有用户愿意为老人的吞咽问题买单。
还有一家美国公司叫MedMinder,主要为用户提供智能药盒的服务,除了服药监测之外,还为用户提供娱乐互动、健康警报等等综合功能。
其最突出的创新点在于抓住了美国医药分家的特性,在底层上跟药房打通了药品配送服务的环节。在智能药房终端,药剂师可以通过MedMinder的APP,了解老人的处方和监测跟踪老人的服药情况。他们将根据老年人服药的周期,定期自动寄送给老人可直接替换的新药物托盘。
目前,MedMinder已经获得不少B端客户,累计获得超过8000万美元融资。根据美国米德维尔医疗中心的数据,借助MedMinder智能化的方式,把老年人的药物依从性(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从40%提升到90%以上。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居家生活的适老化水平,使居家养老变得更加人性化,此类创新机会也将会在中国有更大的潜在市场。
▍服务需求:有粘性有温度的服务
提到服务,就不得不提日本永旺的葛西G.G Mall。这家店被称为“购物中心中的奇迹”,其单店营收超过8000万美元,每年服务的中老年客户超过110万。且老年人在商场里的平均停留时间长达3小时,它是如何做到的?
秘诀就在于他们的服务宗旨——一切从老龄人群出发。这句宗旨可谓渗透在了整个购物中心的方方面面,比如为了配合老年人早起的作息,商场早上7点就开门营业。比如商场里遍布1.8m的加宽步行道,就是为了方便老人在商场里更好地进行健步训练。
商场里还有一系列面向老人的服务中心,比如康复中心、运动中心以及金融理财的网点等等。在零售区域,适合于老年人的易食食品,按照软硬程度排列标识得非常清楚,可以帮助老人最快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类似的面向老年人的服务创新公司还有Sagewell。这是美国一家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专属理财顾问服务的公司, 他们通过每个月收取固定的会员费,为老年人提供一揽子退休后金融解决方案,包括抵税咨询、医疗服务咨询、养老金咨询等等方式帮助老人远离金融诈骗。
无论是永旺的葛西G.G Mall还是Sagewell,他们都是以老年人为核心,持续提供有粘性、有温度的服务,从而赢得了市场。
/ 05 /
中日比较:
中国的老龄经济处在什么阶段,
又有哪些独特的新机会?
在关注了全球老龄经济的创新之后,最后我们回归到中国,来看中国的老龄经济现在处在什么阶段,又有什么样的新机会。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日本的老龄经济的发展史,发现日本的老龄经济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2000年),机构崛起阶段。
第二阶段(2001年~2010年),消费兴起阶段。
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存量博弈阶段。
中国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对比日本老龄经济三个阶段时期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我们发现:第一阶段机构崛起时期,65岁人口比例是10%到18%,第二阶段,对应的数字是18%到24%,而第三阶段则是24%到3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亿,占全国人口的14.2%。这意味着,中国刚刚进入老龄经济的第一阶段,也就是需求兴起,机构崛起的阶段。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趋势,2019年,国家放开市场准入清单,同时也放开了养老机构许可的审批,当年超过60家上市公司布局养老机构和康养地产。
中国将在什么时候进入到第二阶段,也就是消费市场兴起的时候?
按照中国目前的老龄化程度估算,大致到2025~2030年,我们将进入老年消费市场的爆发期。参考日本的情况,我们有机会见证一大批面向老年人的消费品公司诞生和上市。
峰瑞资本投资的玛士撒拉就是立足于老龄经济,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营养头部品牌。面向关注健康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的慢病预防和营养管理需求,玛士撒拉目前已发展出了同时包含特医、低GI和控能减重在内的完整医学营养食品业务线,进入了超过500家三甲医院,服务了超过1000多万名患者。
当下,我们可以从早期投融资领域,发现老龄经济中的一些趋势:
第一,融资规模显著提升。
2022年,无论从融资轮次还是金额来看,中国在老龄经济领域的早期投资都较往年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关注老年赛道的资本也显著增多。
第二,康复辅具、养老服务及慢病管理成为热点。
随着2019年放开养老机构许可审批,2021年长护险的试点推广(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2022年推出个人养老金等等,慢病管理、康复辅具和养老服务领域涌现出一批新的机会,也成为目前老龄经济的投资热点。
第三,慢病领域投资集中在脑科学类疾病。
在慢病管理领域,投资集中在脑科学疾病,人们对阿兹海默、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尤为关注。除了需求以及政策助推,脑科学疾病投资活跃背后,和国内学者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取得的研究突破密不可分。
第四,国外老年经济投资更为多元, 居家护理的数字化趋势明显。
国外针对老龄经济投资领域,覆盖的领域更加多元, 老年食品、金融理财、老年健身等领域百花齐放。其中,热点领域是居家护理的数字化转型,核心原因在于欧美国家比中国更先碰到护理人员的短缺和昂贵的问题,这会使得他们通过各种数字化的方式,提升护理资源的分配效率。
/ 06 /
总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目前观察到的中国老龄经济领域的新机会:
第一,挖掘面向老年用户的消费品机会。
根据成熟市场的经验,食品、鞋服和个护产品仍然是深度老龄化国家的老年人最常购买和最多消费的品类。新消费领域的一句话,套用在老龄经济的领域或许仍然适用——面向老年用户,所有传统消费品都值得被再做一遍。
第二,关注老龄化的城乡差异。
我们仍然要关注中国的老龄化城乡差异问题,尤其是高线城市和下沉农村可能同步进入深度老龄化。而资产水平、教育程度和线上化的水平差异,或将带来相近老龄化水平下,城市和农村截然不同的新机会和意想不到的新协同。比如,线上渠道可能有更大的规模效应,线下渠道可能有更差异化的竞争格局。
第三,用科技创新抚慰空巢老人。
我们还要关注日趋严重的空巢老人现象。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将诞生独特的创新机会,将会对传统的产业造成新的冲击。比如,今天以年轻人为主的宠物市场,未来的主力人群可能还包括同样需要情感寄托的空巢老人,这可能从底层改变今天的宠物产品逻辑。
第四,私募股权等长钱管理行业迎来新机会。
老龄经济也将给投资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在美国这类成熟市场,政府主导的养老金是私募股权基金背后的主要力量之一。随着人民消费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升级释放出新的投资机会,私募股权、信托等长钱管理行业将迎来新发展。
奥利弗·萨克斯为《最好的告别》撰写的推荐语中提到:“我们把老、弱、死都医学化了,认为它们只是又一个需要克服的临床问题。然而,在人近黄昏之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在当时情形下尽可能丰富和充分的生活。”
我们希望能见证更多科技和人性的结合,与更多关注社会价值的创业者们一道,帮助更多老人过上尽可能丰富而有尊严的生活。
你希望未来过上什么样的养老生活?你发现了哪些关于老龄经济的产品创新?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留言最走心的5位用户,每人将获得《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本书。
▲ ChatGPT爆火之后,AIGC往何处去?| 峰瑞报告28
▲ 从中国膳食结构,看食品投资 | 峰瑞报告25
▲ 峰瑞报告24 | 迎接最「聪明」的风口,为脑与神经科学勇敢投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