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樊登:你是自己内心冲突的根源,善于反省才能不断成长

樊登:你是自己内心冲突的根源,善于反省才能不断成长

公众号新闻
封面图 |《罗拉快跑》剧照

正文之前,插播一条消息:微信又又又改版了。为防止你看不到我们的文章,请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冯仑风马牛」,进入「冯仑风马牛」公众号主页,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把「冯仑风马牛」设为星标。


3月20日(下周一)晚7点,冯叔要和樊登对谈了。恰逢樊登老师新书《人生的底气 2》出版,我们从中选取了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相信大家看完之后都会有所收获。

书名:《人生的底气 2》
作者:樊登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


1

你是自己内心冲突的根源



著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

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先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改正自己,才能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过好自己的人生。只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太善于反省自己,遇到问题也习惯于先从外部寻找原因或借口。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作者史蒂芬·柯维就提到,西方人很遵循孔子的理念,比如孔子所讲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但现在好些人一旦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样公平吗?」「这不是歪风邪气吗?」「这件事做不好,是因为领导不支持我,同事不配合我,客户不给我面子呀!」……你看,大家把矛盾都指向了外在。

在心理学上,这种状况被称为认知失调,就是当你觉得自己应该很棒,实际却没有那么棒的时候,你的认知就会出现失调。可人是不能接受自己认知失调的,这就像狐狸看到葡萄,自己吃不到就说葡萄是酸的一样。接受不了自己认知失调,就会从外面找理由,就像狐狸一样,当它说完葡萄是酸的后,自己虽然还是没吃到葡萄,但自己的心情却变好了,这就是调整了自己的认知失调。

然而,当一个人不断运用认知失调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时,就会发现自己的影响圈变得越来越小,做什么事也越来越不顺利。

那我们要怎么改变这种状态呢?

孟子给出了解决方案,他用人在射箭时的状态告诉我们,「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说,你在射箭时,想要让箭射中靶心,就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放箭。

我自己就射过箭,对射箭这项活动感受颇深。在射箭的时候,真的需要把姿势调整好了,把气息调匀了,整个姿态都准备好后,再把箭放在弦上,射出去,这样才能射中。

射箭最怕的就是姿态不规范,气息不稳,眼睛还一直瞄前方那个靶心,手动来动去,这样箭射出后肯定会偏。所以孟子说,如果你的箭没射中,不要去怨恨射中的人,也不要埋怨比你射得好的人,而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这既是仁道,也是我们做事时应该有的态度。

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保持这样的态度,遇到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而是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时你做事的状态才会越来越好。否则,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越来越糟糕,长期下去,你的心性就会受到影响。


2

善于反省,才能不断成长



古人都特别讲究反观自省,曾子就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自己每天都要多次检讨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看看有没有不恰当的地方。孔子也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个君子,一定要能够约束自己、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只有小人才会经常怪罪别人、指责别人,很会原谅自己。这些智慧都是在告诫后人要善于反省自己。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对自己的不足视而不见。一旦遇到问题或麻烦,第一反应就是埋怨外界的事和物,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好像这样就能让自己轻松一些,心理压力小一些。但是,这种缺乏担当、不敢正视自身弱点的做法,轻则阻碍自己心智的发展,重则害人害己。

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临死前就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至死都认为自己励精图治,是个好皇帝,亡国是因为朝中大臣不行。听起来好像有那么一丝道理,但反过来说,这帮大臣是谁任命的、谁安排的呢?

一个人不能反求诸己,就会觉得这个世界特别丑陋,特别令人绝望,而善于「反求诸己」,才有可能会出现「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的结果。《论语》开篇就讲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你只要内心端正,以仁德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所有星辰都围绕它转动,天下的人也都会过来归附你。

孟子曾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当我们想对别人好,想跟别人亲近时,发现对方并不跟我们亲近,那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当我们想要管理别人,对方却不服管时,我们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智慧还不够,处理的方式不够好;当我们对别人以礼相待,发现对方不搭理我们时,我们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恭敬程度不够,或者不够诚心。

归根结底,这些反映的都是一个本质问题,就是「仁德」,你自己的仁德够不够。仁德够了,一言一行都合乎天理,一切就都顺了。

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善于反省自己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人对之不敬,他会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宜;别人不信任他,他会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看自己是否有过轻言妄语,说过什么不靠谱的话。所以他们遇到问题也很少抱怨,不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经营事业,都会不断进步。


3

时刻审视自己的「立场」



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做事情也是一样。

我以前讲过一本书,书名叫《思辨与立场》,它讲道:不同阶段的世界需要不同的思维,作为一个思考者,要具备批判型思维,但在那之前,要先学会自省。关于思维和立场的关系,书中提到,不同的立场,会使思维受到不同力量的塑造,而思维又塑造着我们的信念系统。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孟子认为,君子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在于他们存心不同,君子的存心在于「仁」和「礼」。

人是相互的。这体现在立场上,体现在思维上,进而反馈到人与人的接触、交往上。

有礼者敬人。你面对的人,无论什么身份、地位,你都能一如既往地以礼相待,那么人们回敬于你的自然也是礼貌有加的态度,这就是有礼、有仁。东汉的孟尝「安于仁爱,弘扬道义,特别醉心于道德,行为高洁脱俗,才干出类拔萃」,因此他治下区域的百姓无一不拥护他的地位。

再比如,一家企业的领导,一方面要求公司的员工对他礼敬有加,一方面却又毫无限制地安排下属从事额外的工作,还把这当作一种企业文化或者精神,这就是一种错误的立场,没有通过换位思考审视过问题,这就是无礼和不仁。

其实,孟子的这段话,我们如果加以借鉴的话,可以通过逆向思维进行审视。比如说,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是否对别人一视同仁、以礼相待?然后再问问自己,其他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对自己是不是也彬彬有礼,充满关爱?最后再问问自己,现在的我,是一个合格的正人君子吧?

要在这三个问题上一直处于正确的一方,就需要不断审视、回顾自己为人处世的立场。


4

做事要善于推己及人



我在讲课时经常讲到,一个人能不能做成大事,是不是具有商业思维,能不能赚到钱,根本不在于这个人有多高的学历或多强的管理能力,而在于他是否具备很强的对他人的感知力和同理心,或者是否能够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自己得利时,也让别人得利;自己不受害时,也不叫别人受害。

《孟子》中讲过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治水,有人建议他学大禹治水的方法,把水导到大海里去,他却说:「不用费那么大力气,把水排到邻国不就行了吗?」殊不知,洪水对邻国也同样有害呀!

相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却说:「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把百姓看作自己的父母,因而起义军发展迅速。具备这种能力的人,都会先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了解了自己,再推己及人,再推及万事万物,最终达到通达。

我曾讲过一本书叫《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里面说很多家长不理解,为什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跟他们好好沟通,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家长似乎忘记了自己在青春期时的表现。我就经常看到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义正词严,好像自己是个道德楷模一样。我就提醒他们说,咱们小时候比他们还渴望自由,干的事情比他们还糟糕,你怎么忘了呢?

做任何事,或与任何人相处,想要做成功,首先要与自己和解,先把自己研究明白了,看清自己的初心,之后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和做法,把事情做好。这正如孟子对齐宣王说的那样:「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古代的圣贤之人之所以比我们强,没有别的,只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


5

「知耻」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古人说「开卷有益」,意思是只要读书就是好事。但是很多现代人已经不认同这种说法了,比如经常有年轻人跟我说:「樊老师,我还是喜欢通过电视或网络了解各类信息,喜欢在实际生活中跟人交往和学习,通过各种视觉化的东西来获得更多的知识。」

我不反对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但我认为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会问他们:「你能在生活中遇到孔子、孟子吗?你能遇到苏格拉底吗?」

实际上,我们一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人,都是跟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差不多的人,偶尔有比自己强的,可能还是自己的老板。天天跟与自己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其实就相当于把自己困在了原地。

当然,也可能有人说,我就是个普通人,对自己很满意,你能力强、修为高跟我没关系。这种想法也没什么不对,只是缺少了一种进取心,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不以赶不上别人为耻,又怎么能赶得上别人呢?

古语中还有一句话,叫「一事不知,深以为耻」,意思是说,自己有一件事不知道、不了解的,就深深地感到羞耻,这与孟子的「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简直是交相呼应。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就应该积极修正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说有不足就算了,就这样吧,反正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这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

具有耻辱之心,对人真的至关重要,它可以激发我们的上进心,让我们产生提升自己、奋发图强的动力。

清末学者朱起凤曾经因为弄不清「首鼠两端」和「首施两端」可以通用,结果出现了对学生作文误批的现象,被当时的人耻笑。从此,他就奋发学习,收集整理了近万条词语,并且认真编排,博举例证,对这些词语加以解释,著成了300余万字的《辞通》。后来这本书成了人们学习古文的必备工具之一。

实际上,不但我们个人的能力可以与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我们的道德观念也与「知耻」有关。一个人具有知耻之心,做错了事会惭愧,辜负了别人的期望会内疚,行为不当会难过,也因此,才能守护好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个自尊、善良、坚持道义的人。

康有为就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而巧言令色、搞阴谋诡计的人是没有羞耻心的,就像孟子说的「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这样的人,就算是再聪明、再有能力,也难以受到别人的欢迎和重用。


6

逃避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我相信很多人感觉自己在工作中力不从心,于是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萌生退意,想找个更适合自己或感觉更轻松的工作。但我要说的是,不论你换什么样的工作,最后发现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谓的不适合、不适应等,都是想逃避问题罢了。但只要你不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你换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治标不治本。

遗憾的是,从古至今,逃避问题的人大有人在,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国君,也不见得就能迎难而上。比如孟子与齐宣王对话中,孟子问齐宣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治理得不好,该怎么办?

国家该由谁治理?自然是由国君治理。那么国君没有把国家治理好,该怎么办呢?这时,如果是一个真想解决问题的国君,应该问孟子「愿闻其详」,或者「可能是我做得不好,请您指教」之类的,和孟子讨论一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齐宣王是怎么做的呢?

齐宣王根本就没接孟子的茬儿,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左右张望一番,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很显然,他并不愿意面对这个实质性的问题。当然,这也是齐宣王的本性,因为之前在孟子给他讲应该实施仁政时,他就多次对孟子说「寡人好色」「寡人好货」「寡人好勇」,这都是让问题停留在表面而不去处理的手段和技巧。哪怕他已经知道问题在哪里了,仍然不断给自己找借口,把该解决的问题回避开,这样他就不用去解决了。

西方人有个特别有趣的比喻,叫「房间里的大象」,意思是说,房间里有一头大象,可是所有人都假装看不见。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中都会出现,就是大家都知道明明某些环节有问题,可谁都不说、不提,也不去解决,任由问题发展,直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面对错误时也是选择逃避,「顾左右而言他」,这是很可怕的。而且还有一种可能,一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如果你能珍惜问题暴露出来的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就会更容易形成共识,把问题彻底解决掉。


直播信息


直播主题:用阅读,对抗不确定性
直播时间:2023 年 3 月 20 日(下周一) 19:00-20:30
直播平台:抖音
直播嘉宾:
樊登
帆书APP(原樊登读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
中央电视台前主持人

关注冯叔的抖音账号
冯仑风马牛 ▼ 预约直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最善良的人,往往最委屈”——共情力过剩,才是不快乐的根源金牛座太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父母吵架: 孩子在心里是怎样消化这种冲突的?一日禅 | 大多痛苦的根源,来自渴望别人理解的渴望人痛苦的根源:智商太低!(强烈推荐)出色的领导者,善于提出大问题一个人赚不到钱的根源(深度好文)中国留学女孩自述:嫁入外国豪门,是我痛苦的根源|她正在求救逛了几家华为手机店,感觉快凉了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因为无法做自己!(太深刻)【阳光灿烂的日子】颐和园后面的小河不善于合作的优秀员工,到底能不能留?一个家庭贫穷的7大根源,有3个以上,离衰败不远了“我现在都不敢发朋友圈了”:内心冲突多的人,建议调整这一点首先,你是自己的玫瑰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执念太深背负着整个现代网络,却因“缺钱”放弃开源,core-js 负责人痛诉:“免费开源软件的根基已经崩塌了”我们都应该勇敢直视自己内心的丑陋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想太多、难释怀、乱攀比战争的根源:俄乌冲突一周年的思考重大事件谈:苏丹冲突的背后再说说龙泉寺(三)害怕吵架,习惯回避冲突的人最后怎么样了?老海归的收入、纳税、理财阻碍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源是什么?CIA局长警告:若中国对俄运输武器,将会失去调解俄乌冲突的机会TED演讲|那些限制你的执念,才是你不幸的根源!一个人不快乐的根本原因:没有直视《我们内心的冲突》读懂《简·爱》才明白:一个人幸福的根源,不是出身,不是家境,而是……刘润对话樊登:做团队,我们只招成年人230515 要善于展现自己的无知沈从文:国人极度自私的根源大格局女孩的8句清醒语录,你是自己的太阳,不需要别人的光芒海涅、席勒和肖邦无法做自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深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