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雷: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这是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要求,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保障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一、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历史追求
“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从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间,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过中国。尽管广大军民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但由于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当政腐败无能,有国无防、有兵不强,泱泱大国国土沦丧、任人宰割,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建立了新型人民军队;人民军队与全国人民团结奋战、英勇斗争,打败了国内外强敌,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正是有了共产党、有了人民军队、有了新中国,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防,彻底结束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历史。
我们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国家百废待兴、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建设和巩固了国防,发展和壮大了军队,为祖国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筑起了坚实的安全保障,维护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和尊严,也使我国在世界上得到了应有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
1950年9月,毛主席在全国战斗英雄大会上讲到,新中国必须要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建立强大的国防军,一是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并为大会题词:“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
1987年8月1 日建军60周年,邓小平主席题词:“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都有许多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发展变化,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特别是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创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开创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崭新局面。
习主席多次强调: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实现。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
一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与友好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营造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和政府确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总体方针,很快与前苏联、朝鲜、蒙古、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截止2022年10月1 日,我国已同全世界197个国家中的18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特别是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使新中国获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赢得了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
二是建设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队。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即着手领导建设诸军兵种合成军队。毛主席指出:“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1949年4月23日,组建海军(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构组建);1949年11月11日,组建空军;1966年7月1日,成立了第二炮兵(现火箭军前身);
至20世纪60年代,相继建立了炮兵、装甲兵、防空部队、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防化学兵等兵种领导机构,逐步实现了由单一步兵为主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
2015年以来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军实现了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4大军种和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2大兵种等单位构成的现代联合作战军队。
三是构建中国特色国防领导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防领导体制,怎样建立国防领导体制,进行了不断探索。
1949年10月,根据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设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统一领导国防建设,指挥全国武装力量。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决定设立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
与此同时,重新设立党的军事委员会,担负国家军事工作的领导。1975年通过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率,国家不再设国防委员会。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至此,我国建立健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领导体制。这一规范延续至今。2017年党的十九大决定把军委主席负责制写进党章。
四是建立完善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必须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为此要加快国防工业建设。不久又提出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体系。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开展了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防工业建设。
短短几年间,建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军工厂,具备了生产大炮、坦克、飞机、雷达、舰艇等常规武器的能力,从以缴获为主到购买为主到仿制为主逐步走上自行研制为主的道路。国防工业体系由过去的政府几大部门,发展为十大军工集团,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五是“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就决定开展以研制导弹、原子弹和科学试验卫星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国防工程——“两弹一星”工程。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近程地地战略导弹试射成功;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首次成功发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至此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导弹核武器;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12月,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正如邓小平在1988年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六是胜利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陆海空自卫作战。
志愿军以战斗伤亡36万余人的代价,共毙伤俘敌以美国为首的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71万余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坚决捍卫了国家安全,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为反击外国军队对中国领陆、领海、领空的侵犯,人民解放军多次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作战,保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和维护了海洋权益。主要有:
——3场地面作战。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共毙印军4800余人,俘3900余人,打退了入侵我国领土的印度军队。1969年,珍宝岛对苏自卫反击作战,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及其以后长达近10 年的轮战,惩戒了地区霸权主义国家。
——2场海上作战。1974年,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收复被南越军队侵占的西沙永乐群岛中的3个岛屿。1988年,南沙群岛赤瓜礁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也称“3·14”海战,守卫了南海岛礁主权。
——多次防空作战。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军用飞机不断入侵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挑衅,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航空兵和防空部队进行了防空作战,击落击伤美军各型军用飞机十多架。
七是多次进行改革调整精简整编,坚持走精兵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走精兵之路,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对军队进行精简整编。
目前为止,我军共进行11次较大规模的调整改革精简整编。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一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军历史上大破大立、重建重构力度最大,变革最为彻底,影响最为深远的调整改革。
习主席亲自担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两个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是党、国家和军队深化改革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总领导者。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自2015年年底全面展开,先后进行了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三场重大战役”,取得可喜成果。
主要标志性成果有:确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总原则,形成“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体系,“军委—军种—部队”领导管理体系;
在这个总原则指导下,四总部调整为军委机关15个部门,基本职能由领导机关转变为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
调整组建4大军种2大兵种;7大军区调整组建为5大战区;18个集团军调整组建为13个集团军;调整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领导指挥体制;裁减员额30万等。
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共有十五个章节,其中第十二章节专门论述“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这表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以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为重要战略支撑。这是党中央、习主席提出的战略要求,是全军官兵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使命,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
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三步走”战略安排,与此相适应,制定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战略。2020年我军基本完成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及时充实调整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之前,增加了“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这一重要战略决策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历史意义更加深远。
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我国国防更加巩固、坚不可摧,人民军队更加强大、战无不胜,战略能力更加全面、有力有效,能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
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就是在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本世纪中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
战争是检验军队战斗力的唯一标准。世界一流军队,就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能够与世界第一强敌抗衡过招、打赢制胜,而且是以小的代价赢得大的胜利。
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是适应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频发,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我国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军事斗争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
70多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的巨大成就,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是: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进一步加强,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军委主席负责制得到全面坚持和贯彻执行,全军将士坚决听从习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指挥;
——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坚决把全军工作重心规整到备战打仗上来,战斗力标准成为衡量与检验一切工作唯一的和根本的标准,军队战斗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效显著,长期以来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得到明显解决,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政治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正风肃纪反腐倡廉,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传承发扬,确保人民军队不变质不变色;
——法制化建设逐步走上正规,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能力和自觉性大幅提高,军队更像军队的样子了。
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紧迫的中心任务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2022年10月24日,习主席在军队领导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聚焦点和着力点放在实现建军一百周年奋斗目标上,这是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必须全力以赴、务期必成。
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是最接近第二步目标的紧迫任务,不仅关系到第二步、第三步目标是否能够如期接续进行、圆满实现,而且事关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否能够得到可靠保障的重大现实问题。
2022年11月8日,习主席率领新一届军委领导班子成员视察军委联指中心,就是表明新一届军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的鲜明态度。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陆地边界最长、海上安全环境十分复杂的国家之一。我国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陆地边境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目前与一些国家还存在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人民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任务艰巨。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中唯一没有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常任理事国。台湾与大陆分离已达70多年之久。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在美西方反华势力的怂恿和支持下,分裂祖国的活动猖獗,严重威胁台海安全稳定,破坏两岸和平统一。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人民解放军肩负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使命神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发展,国家的海外利益不断扩大,但也面临着国际和地区动荡、恐怖主义、海盗活动等现实威胁。人民解放军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战略需求愈发凸显。
中国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国。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和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联合国框架内,人民解放军担负着国际维和、远海护航、人道主义救援、打击恐怖主义等任务。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更多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期待不断增强。人民解放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责任重大。
担负起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我军“四个战略支撑”的使命任务,要求我军必须以崇高神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担负的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党中央和习主席始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全局的高度整体统筹和积极推进。
习主席多次强调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调动全党全国力量,齐心协力做好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方面要强化国防意识,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当做份内之事,满腔热忱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共同把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是我党的战略要求,是军队的使命任务,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军地各方围绕同一目标,明确任务、各尽其责、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努力做出应有贡献!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要巩固提高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斗争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的征程上具有重要地位、起到支撑作用,全军官兵寄予厚望。对此,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同志们:
一是要树立全局观念。把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当作军地双方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和使命任务,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和全局观念,以主人翁的态度,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按时限高标准圆满完成担负的任务。
二是要服务军事需求。习主席指出,武器装备是用来打仗的,要把作战需求贯彻到武器装备研制的全过程。过去是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现在是未来打什么仗就研发什么武器。军事技术是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的,是为军队打胜仗服务的。军事需求就是为军事技术描绘未来要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需要什么样武器装备的,从而使军事技术的发展有清晰的方向目标和有力牵引。否则,军事技术研发和武器装备制造就会成为无的放矢、无头苍蝇、无用之功。
三是要赶超世界一流。世界一流军队,当然包括军事技术的世界一流。没有军事技术的世界一流,很难称其为世界一流军队。要有赶超世界一流的雄心壮志、聪明智慧、政策制度和优秀人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激烈战略竞争中,瞄准最前沿,抢占制高点,夺取主动权,立于优胜地位。
四是要坚持自主可控。现代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别人手中买来的,更不会是什么外国白白送给我们的。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技术、核心技术更是如此。习主席多次强调,一定要把科技的命脉、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一定要实现,一定能够实现!
华山穹剑——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关注的微信大号,每日将提供您喜爱的精品荟萃。
【敬请关注公众号:华山穹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