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应该去哈佛斯坦福” | MBA选校
我们遇到很多申请人开始都会说:如果没申到哈佛斯坦福沃顿,其他学校就不考虑了。我这么优秀就应该去最好的学校。要不就是认为花了这么大时间和金钱成本,就要去最好MBA项目的才值得。
“只要最好”,一般会有这几种情况:
- 几乎从小都是为了去最好的地方而做成长的。从小上最好的小学中学,之后顶流的大学,再找最好的公司工作。确实有的人就这样每一步都成功了,继续这么走下去就应该是最好的商学院,不会有什么问题。
- 有人可能没那么顺利,往最好的方向走的时候很努力但会有失误有遗憾,比如高考之后没去到最好的本科,就总觉的有点欠缺,一直想去最好的学校。尽管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也还是有一个名校梦。所以既然再读一个书,自己也有自信,最好的学校才匹配。
- 当然,还有人并不是很顺,因为各种原因没去到最好的那条路。但内心觉得自己水平很高,只是没有遇到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发挥,如果国外商学院真的招人不拘一格,那我就应该去最好的,有了这张牌我就证明给别人看我确实是有实力。
这些想法可以理解,但也反应了我们可能没意识到在MBA申请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
我们平时做任何事情,都会去搞清楚正确的原理和方法,但在申请这件事儿很多申请人上却并没有花时间去研究“游戏规则”到底是什么,只是惯性地用以前的规则来理解这件事儿。
那MBA的录取规则到底是什么?
我们首先应该理解一下西方文化是怎样的。在国外,人们通常从小就更加强调自我意识,这与我们从小追求标准化成功完全相反。家长和老师会经常问他们:你想去哪?你未来想干什么?你需要什么?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习惯。作为海外商学院的招生官,遇到申请人也自然想要了解:你未来想在商业里干点啥?为什么要读MBA来做这个?我们学校能支持你、适合你么?
同时,他们也会关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在什么环境生活。因为MBA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寻找资源,生活体验和你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些在文书和面试里经常见到,才是符合招生官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商学院所说的holistic view。
所以当商学院看到一个中国学生,不太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或者对于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表达的不够清楚,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环境。即是履历再美好也会打上个问号,甚至会觉得你不够成熟,自我意识程度不够,甚至怀疑你可能在盲目地追求别人都想要的东西,只想要更快更高更强。
当然,西方社会也有承认这样的人,不过通常会用一些有负面意义倾向的词语来描述。
比如resume builder,字面意思理解很简单。他们基本不会从自己的需求和特性出发,只看能不能把光鲜的简历展现。往往招生官看到这样非常漂亮的简历,也会和我们一样感觉特别惊艳,但接下来的疑问就是why?为什么他会有这么漂亮的简历?出于什么动机一直这么做?他现在是不是已经倾尽全力来维持,感觉特别累甚至都快不行了?比如他们还会用fast tracker,就是晋升的比别人快。招生官看到了你的成就,但也会想,你是不是真的是为了把事情本身做得很好,还是比较急功近利地找对了方法只是为了被提拔。在文书、推荐信、面试中招生官都可以找到蛛丝马迹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回到选校层面,如果发现你说不出很深入的所以然来,看上去就是冲着排名高名声好,那学校就会想这个人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选择?也就会怀疑你是不是只需要一个brand name就够了,又有什么理由一定录取你呢?招生官自然希望你认真了解清楚学校,不要只利用一下牌子做跳板。他们的筛选“标准”,就是看到我们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才能判断学校是否能够提供最适合你的支持和帮助。
认识清楚了背后这些理念和方法,申请就不再是一个盲盒,选校也可以更加科学,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学校,既是对申请成功加码,也对个人长远发展大有益处。
具体应该如何选校?请看明天更新的下一篇《选校方法》。
本周日,也有一场对大家选校、选国家会很有帮助的校友分享,推荐大家参加:沃顿/凯洛格校友谈:MBA毕业后的留美人生
如果你想和我们聊聊你的申请定位、你在申请中遇到的困惑、BeBeyond的具体申请服务,预约我们的免费咨询,我们可以聊一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