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廉价劳动力”到“自主品牌”中国制造做对了什么?
Joshua·Delisle是一名来自美国的铁匠,平时以制作各种钢铁艺术品为主要业务,同时也会在Youtube平台上以视频形式展现自己的工作过程——当然,在工作之余,他也会测评一些新近购置的工具
Joshua在2022年的一期视频中测评了一台中国制造的磁力钻,在他视频的评论区中,观众们对这款磁力钻纷纷给出了好评。
另一位Youtube博主“Way out West”也测评了同款磁力钻——这位博主在自家的果园里用它造了一座小型铁桥。
如今在欧美家用工具的市场上,中国品牌正在崛起。中国生产的电动工具已经成为了欧美家庭的新宠——然而就在几年前,中国制造的电动工具却仍然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
中国生产的电动工具正在成为欧美家庭的新宠,而在几年前,中国的电动工具仍然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了很多其他的领域:国产汽车长期以来都不被看好,但似乎就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购买国产汽车却成为了主流选择。国产品牌的电器在多年前都被认为是不靠谱的杂牌,但从某个时间点之后却突然占领了市场高地……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品牌正在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上“全面翻身”——中国品牌正在形成一股强势的浪潮。
中国制造挺进海外高端市场
以汽车行业为例,根据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的数据,最近两三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量完成了三级跳,从原来的每年几十万台出口暴涨到了2022年出口311万台。
如果你以为只是数量多,那么你就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中国出口海外的汽车在素来最薄弱的品牌上也实现了极其重大的突破。
在巴西市场上销售的比亚迪汉EV旗舰级的售价为72万人民币,而它在中国本土的价格只要28万。同样是在巴西市场,低配的宋PlusDM-i的价格高达35万元人民币,而在国内,同款车的价格只要15万出头。
要知道,这种“待遇”放过去可是只有欧美、日本那些汽车老炮儿才能享受的。
由此可见:中国制造的崛起,不仅有量,而且有质。
更令人惊喜的则是产业之间的拉动效应:中国汽车行业的成功,也带动了周边行业的成长——以轮胎行业为例,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也带动了轮胎行业的快速发展。
这里需要首先讲一下轮胎市场的“游戏规则”。
从行业来看,轮胎行业和汽车行业高度相关。轮胎的市场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原厂配套市场,车厂买来轮胎给自己的汽车装上;一种是替换市场,用户在后期消费过程中自己选择轮胎购买替换——替换市场的规模(70%)始终是大于配套市场(30%)的。
由于轮胎行业起步较早,属于传统重资产行业,所以这种行业就会有很强烈的集中效应——全球90%的轮胎市场被前75家轮胎企业所垄断。
1999年的时候,中国在75家里只占了不到20家。然后,和所有中国制造的成长故事一样,中国企业开始发力——2019年,75家里有33家都是中国的,中国成为了最大的轮胎生产国。
综合各方面的案例来看,中国品牌的崛起其实是一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过程——而如今的我们,正好就处在这个收获的时代。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制造终于积攒够了一切所需要的知识、技艺和经验,是时候收获丰收果实了。
中国品牌做对了什么?
中国品牌之所以能崛起,背后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网络上对中国制造业最常见的负面评价有两种:一是“组装厂”,二是“大而不强”——两句话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中国制造”没有掌握品牌、技术之类的核心竞争力,只能做价值含量最低的“组装”。
你不能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的确国内很多企业做的就是“组装厂”业务且真的有不少行业是“大而不强”。
但你也不能说它是正确的,因为我国各个行业所享受的“资源禀赋”并不一样——不同行业的发展有不同的节奏,很多行业就是需要市场、资本、技术、时间等等要素全部凑齐才能发展好,缺一丝一毫都不行。
并且,从“制造”到“品牌”是需要时间积淀的,品牌背后代表的东西非常深沉厚重——是制造、技术、销售等无数环节的精华凝结而成.
你想要提振品牌,就不能只提振品牌,还要提振制造、提振研发。
还是拿轮胎行业来说,中国2006年就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轮胎生产国,国内市场自然是消化不掉这么多轮胎的,于是很多轮胎便出口海外。
2009年,时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响应美国相关团体的诉求,针对出口到美国的中国轮胎启动了“双反”调查。美国官方认为当时中国轮胎企业在美国搞“倾销”——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轮胎就必须负担更高昂的关税惩罚,从而使得我们出口的轮胎丧失竞争力。
在这轮打击下,国产品牌轮胎非常受伤。向上不能从技术和质量上突破国际大牌的防线;向下又无法和小厂拼价格。
此外,进口轮胎厂商和汽车品牌深度绑定,成为了进口汽车的“原厂配套”,车厂每卖出去一辆汽车,就会同时卖出去5个轮胎(4个轮子+1个备胎)。中国品牌的轮胎当时并没有和汽车品牌深度绑定,国产汽车品牌当时也没有今天的实力。
这就是那年国产品牌轮胎受伤的另一大原因——“孤军奋战”。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一个品牌的成功,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奋斗,也要考虑到上下游的进程——企业自己做的好不好是一方面,供应链上下游配不配合是另一方面。
要知道:如果你想知道中国某个产业好不好,看看它的供应链就可以了。
“中国制造”在供应链上的建设,最典型的成就莫过于引进iPhone后建设起来的科技供应链。而这个因制造iPhone而诞生供应链也最终成为了一众国内手机品牌和科技企业的制造底气。
以服务苹果、华为、特斯拉等诸多顶级科技企业的玻璃巨头、湖南的蓝思科技为例:最开始的时候,蓝思科技不过是一个只有几十个工人的小作坊。虽然自己有着不俗的技术,但是距离成为世界玻璃行业的巨头还是太遥远了。
让蓝思科技腾飞的,是两笔订单。
第一笔订单来自摩托罗拉。2003年,蓝思科技获得了为摩托罗拉手机供应高强度玻璃屏的资格。
这张订单,让蓝思科技获得了进入全球科技产品供应商圈子的门票。
第二笔订单则来自苹果。2005年,蓝思科技与苹果商谈加入“果链”事宜。后经过扩张产能,蓝思科技成功跻身苹果供应商之列。
这张来自苹果的订单,让蓝思科技在圈子里脱颖而出,成为了全球第一流的科技产品供应商。
当年极度强势的摩托罗拉和苹果让蓝思科技等等中国企业成为了全球第一流的科技产品供应商。而这些企业反过来,也最终成就了中国的科技产业——蓝思科技服务的客户里,现在多了华为、小米、比亚迪、蔚来等等品牌的身影。
这就是互相成就,
这就叫“各自登山,顶峰相见”。
必不可少的投入和一条上下游完整的供应链固然重要,时间和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信很多军迷朋友肯定都会有这种感觉:似乎从2015年开始,中国几乎每一年都有新锐装备入列服役。很多人将这段时间称为“中国先进装备的井喷期”。
无独有偶,最近这么些年,即便是顶着美国人的制裁,中国依旧有各种各样的品牌在崛起。手机市场上,华为、小米、oppo、vivo组成的中国代表队拿下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无人机方面,大疆成为了整个行业里的绝对龙头;汽车方面,各种自主品牌层出不穷,比亚迪在今年年初推出了令人惊艳的“仰望”系列——直接把人们对中国汽车的印象往高层次带。
纵观这些年,中国科技简直是井喷发展。
可你仔细想想,其实哪儿有什么井喷?不过是一群中国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耐心等待换来的瓜熟蒂落罢了。
轮胎行业,也是如此故事。
中国轮胎行业的从业者们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在一个特殊的际遇下,最终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井喷期”。
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发展,轮胎市场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轮胎市场上,“静音”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竞争点。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事,单纯的“静音”难度不大,真正困难的在于保持“安静”的同时还不牺牲抓地力、耐磨性和操纵性。
比如可以在轮胎上刻下更细密的花纹,减少花纹间隙和地面产生的空腔来降噪(降低花纹噪音)——但这么一来,细密的花纹也会让轮胎排水不畅,抓地力就下降了。
除了花纹,还可以通过修改配方,降低轮胎橡胶的硬度来实现降噪(减少胎体噪音)——这就相当于把我们球鞋的耐磨橡胶鞋底换成棉布,安静是安静了,但耐磨性能却会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想做到“静音——耐磨——抓地”三角,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恰恰是这样全新而又艰难的任务,才体现出了国产轮胎这么多年坚持的成果——雷神轮胎,就是其中的代表。
雷神轮胎主打的就是静音,利用附着在轮胎内壁的聚氨酯海绵吸收轮胎噪音,从而体现“降低胎噪”的效果(减少腔体共振)。
雷神轮胎旗下的几个系列:雷神静悦、雷神铠悦、雷神北辰、雷神星驰,除了星驰,铠悦外,其他的都采用了雷神 TORDNER Silentium静音棉技术——不仅可以通过聚氨酯海绵吸收噪音,还通过轮胎橡胶的特殊配方使得轮胎和地面接触时的振动大幅降低。
使用静音棉之外,雷神轮胎上的纹路也经过精心设计,轮胎上的凹凸花纹是经过精密计算的结果,五种不同的节距比例,可以让轮胎在不牺牲抓地力的同时抵消掉噪音——这套组合拳下来,相比普通轮胎降噪效果高了20%。
在静音棉、特殊配方、特殊纹路设计的三方合力之下,雷神轮胎不仅有优秀的静音效果,还可以不因静音而妥协掉抓地力和耐磨性。
正因如此,雷神轮胎才能获得德国莱茵TUV的“静音”认证。
可能有的朋友要说了,不就是放聚氨酯海绵进去么,有什么难的?但是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整个过程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静音棉的宽度、厚度如何选择?静音棉和轮胎内壁如何粘合才能长久?粘合剂如何在不同温度、湿度和强烈震动下仍旧保持稳定?
没错,这些问题看上去很小很细,但其实每一个都需要工程人员用实验数据来说话。
事实上,中国轮胎行业现在的优秀品牌也像井喷了一样发展,整个行业“卷”得飞起。
除了主打“静音棉”的雷神轮胎,很多其他的轮胎品牌也在努力通过技术来增加自己的“附加值”。
以支点轮胎为例,支点轮胎特别追求颜值,于是在自家的产品上引入了米其林高端产品上才使用的“天鹅绒胎侧技术” ——用激光在轮胎模具内侧刻下极为细密的花纹(精度在0.2mm的水平),最终使得轮胎侧面的特定区域形成类似天鹅绒材质的外观和触感,看上去非常有“高级感”。
还有一些厂商则主打安全耐用:他们将原本用在军用车辆上的轮胎自修复技术用在了民用汽车上——当轮胎受损,轮胎内壁的胶质材料会自动流到破损处填补,从而能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胎压,保证行车安全。
最后,就是中国人最擅长的商业模式了。在中国强悍的电商和物流加持下,途虎养车app通过强大的算法和推荐逻辑,能给客户智能匹配多种轮胎方案,途虎养车app所推荐的轮胎品牌不仅有像雷神轮胎这样的国内大厂,也有德国马牌、邓禄普之类的海外品牌且都获得了原厂授权。
这里插播一条好消息!每年3月份是途虎养车轮胎节,科技轮胎,国货大牌一应俱全,现在更有买一送一!品质实惠!想买轮胎的可以去途虎养车app了解一下!
途虎养车轮胎节 连续八年,正品大牌 专业保障。
今年更是打出了“不废话 真低价”的口号,买一送一、送三年轮胎保障
此外今年开辟了国产新势力轮胎榜,把静音棉天鹅绒等高品质、高科技的新产品推荐给国内用户, 助力国产轮胎弯道超车蓬勃发展。
总而言之,今天的中国品牌轮胎如今一手好牌,既有技术的加持,也有产业链的配套,是时候崛起了。
中国品牌冲击高峰的最后一关
2020年开始,中国科技行业开始遭遇严酷的“卡脖子”——中国制造开始遇到了新的挑战——底层的核心技术。
显然,这也是让很多网友对“中国制造”产生怀疑的地方:不是说中国制造很厉害吗?怎么还天天被人“卡脖子”。
这就是对全球化下制造业的复杂性缺乏必要认识了——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里,除了军工航天外,几乎各行各业都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全球供应链:苹果手机上,芯片是自己设计、台积电代工的,存储器是日本铠侠和部分长江存储的,电池是惠州德赛和深圳欣旺达的。
几十年的趋势一朝踩了刹车,不晃荡两下是不可能的——面对各种“断供”,我们是时候补上“底层核心技术”了。
什么叫底层核心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无论什么制造门类都可能会涉及的技术,比如半导体设备、工业软件、高精度机床,比如微观物理、数学、材料、生物学领域的各种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被卡脖子最严重的领域,往往就是这些涉及底层核心技术的地方——这种挑战可以在两种产品上体现,一个是航空发动机,一个是半导体。前者的叶片需要承受超强的离心力和超高的温度,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依靠工业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以及开发新材料。后者在硬币大小的面积上堆砌了数十亿颗晶体管,只能依靠专门的EDA工具来进行设计。
这都需要底层技术。
没错,中国品牌的确已经今非昔比,的确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星辰大海就到此为止了——恰恰相反,这恐怕才是我们万里征途的开始。
没有数学、物理层面的基础研究突破,我们的科技凭什么更进一步?没有把这么多年的制造经验转化成自己的工业软件,我们的企业凭什么来实现智能升级?
中国品牌的批量井喷式崛起是对我们之前几十年努力奋斗的奖赏,但接下来的路,接下来的这条通向科技强国、品牌强国的路,就需要我们死磕那些底层的核心技术了。
说到底,只有一句话: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星海情报局
入驻媒体平台
36Kr/ 虎嗅/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网易新闻/
喜马拉雅/雪球/ 腾讯新闻/凤凰新闻
转载与合作 请添加微信:
SIA-007(转载)
guli2060(合作)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