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还是向右?融创与孙宏斌步入命运的决定性时刻
30.03.2023
本文字数:3232,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导读:试图与债权人绑在一条船上的融创,能否绝地重生?
作者 | 第一财经 孙梦凡
融创首次对债权人致歉,是在去年五月份,原因是一笔美元债利息兑付困难。如今,孙宏斌亲自下场,再次对债权人表达歉意,目的是推动境外债加快重组。
3月29日晚间,融创召开“境外债务重组说明会”,对28日发布的重组方案进行说明,管理层深刻反思了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并详解恢复正常经营的计划。
孙宏斌称,自此前行业环境下行后,很多事情超出预判,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管理层也多次开会反思。现在回看,降杠杆力度还是不够,追求规模的惯性,让公司在2021年还出手拿地;此外,权力过于下放,整体安全垫不够厚,主要还是自身原因所造成。
如今,境外债重组方案出炉后,债权人是否买单,关系着融创能否真正走出困境。“境外债重组就两个要求,一是快,这是公司恢复正常经营的基础;同时,方案必须是系统的、周全的,能支持公司走出困境,这样才能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孙宏斌称。
实控人深夜反思
融创对推动境外债重组十分迫切。28公告发出后一天,孙宏斌便带着核心管理层,现身29日的电话沟通会。与其说是沟通会,不如说“恳谈会”,管理层数次恳请债权人支持重组,助力融创走出困境。作为曾经的行业龙头,融创何以至此?
孙宏斌在会上率先反思。他说,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环境持续变化,很多事情都超出预判,公司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困难,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管理团队数次开会,反思造成今天这种状况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降杠杆”不够坚决,此前在投资上过于乐观和激进。
孙宏斌表示,原本公司按照“三条红线”控制发展节奏、降低杠杆,也有比较好的开始,当时自我感觉还不错。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不够坚决,虽然强调稳健和利润,但追求规模的惯性,让公司在投资上过于乐观和激进,比如21年上半年那一轮拿地。
其二,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权力过于下放等问题,导致安全垫不够厚,没有经受住这一轮考验。整体而言,虽然有外界环境因素,但更重要、更本质的还是自身问题造成的。
实际上,与不少地产公司相比,融创在面临困境时尚有自救动作。2021年下半年开始,融创采取了加大销售力度、严控买地支出、资产处置等措施,孙宏斌私人也为公司提供了4.5亿美元无息借款。
即便如此,随着2022年新冠疫情加剧、更多上市房企债务问题暴露、行业融资更加艰难,融创多种资金方案难以落地,最终这家“地产黑马”也陷入了流动性困境。
孙宏斌曾将2021年描述为,面临前所未有挑战和经营压力的一年。如今,这家公司要面临真正的挑战及转折点。境内债实现重组后,境外债重组方案能否通过,关系着融创的前路命运。
他在会上称,公司上下团结一心,正努力应对当前的情况,千方百计让公司走出困境。“对公司整体问题的逐步解决、以及业务逐步恢复正常,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孙宏斌解释道,一方面政府出台支持经济发展、房地产行业稳定政策,外界环境持续改善,有利于化解风险。同时,基于融创的资产质量,相信在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投资者、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等各方理解下,能够不断克服困难,让企业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对刚刚发布的债务重组方案,孙宏斌也将全力支持其尽快落地,并和管理团队一起努力,带领企业恢复正常运营。“感谢债权人小组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也希望得到各位对重组方案的支持。”
争取两年喘息空间
回看本次重组方案,融创给了债权人哪些选择?可接受程度高吗?
融创目前需进行重组的债务包括:12笔境外美元票据,现有美元票据本金77.04亿美元;10笔其他境外债务,债务本金约13.44亿美元;应计未付利息总计约11.89亿美元,总计102.37亿美元。
就百亿美元的境外债务,融创拟将其分为降杠杆、留债展期两种路径进行重组。
第一,发行10亿美元9年期可转换债券,12个月内可转股,价格为20港元/股。如不转股,则留债9年期,公司需支付1-2%的票息。
第二,发行17.5亿美元5年期强制可转换债券,可在期初、周年等不同条件下转股,半年内转股价格为10港元/股,到期日尚未行使转股权的,将全部转换为融创中国普通股。
第三,债权人可将现有债权转换为融创服务股权,价格为6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股价的2.5倍,不得低于每股17港元,规模上限约4.49亿股,约占融创服务已发行总股数的14.7%。
就剩余债务,融创将发行60亿美元以上的新票据进行置换,期限为2年至9年,票面利率介于5%-6.5%之间。前2年可实物付息,利率将比现金利率增加1%。
“2022年5月以来,公司配合债权人小组进行了详实的财务和法律尽职调查。重组方案旨在为公司提供长期可持续的资本结构,恢复正常经营、获得喘息空间,为长期发展留存机会,同时对债权人在重组中做出的让步给予补偿。”华立安中国区重组业务联席主管严旦旻表示。
该重组方案的特点包括:降杠杆方案将调整融创的资本结构,降低运营风险;新票据的本金摊销计划,将为融创提供2~3年的缓冲空间;向新票据和强制可转债提供收益权增信资产包;控股股东贷款和债权人强制可转债以相同的价格同步进行转股;债权人小组有权向公司董事会提名一名董事。
严旦旻表示,研究过所有可行方案后,我们和公司都坚定认为当前方案最佳,能够实现债权人的价值最大化。据悉,融创将向4月20日之前签署重组支持协议的债权人,支付现金同意费,金额为其加入重组支持协议债务本金的0.1%。
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称,公司以可持续的资本结构和恢复经营为目标,听取了债权人意见,目前持有重组债务超过30%份额的债权小组已签署支持协议,希望能尽快得到更多债权人支持。
能否押注融创重生?
不论是将债券转为公司股票、还是选择留债兑付,核心都要看:融创能否真正走出“泥潭”。在29日的沟通会上,汪孟德详解了融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安排。
他表示,去年来公司的工作重心,一是全力保交付和基本运营,一个是保护资产价值。“在极端特殊的市场情况下,如果没有整体解决方案,低价变卖核心资产将严重影响长期交付和债务清偿。公司保护了核心资产,这是后续恢复经营的基础。”
随着外界政策环境逐步改善,融创也在推动各项工作,支持公司恢复经营。比如,境内约160亿元的公开市场债务重组已在2002年底完成,年报及港交所股票复牌申请工作也在按计划推进。“境内外债务重组成功、年报发布及股票复牌,将是公司恢复的重要里程碑。”
第二,融创在积极推进和AMC机构的合作,为优质项目注入启动资金、盘活资产。汪孟德表示,基于融创的资产质量,上海董家渡等项目已经落地,加上其他项目合作规模整体超200亿元,还有很多项目正在对接、持续推进和落地过程中。
第三,关于境内项目层面的融资,汪孟德表示,目前公司绝大部分项目贷款是正常的,尤其是在核心城市。对于因市场下滑造成的还款需展期项目,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银行类通过“总对总”推动合理展期安排;信托类等展期难度较大的融资,也在积极和金融机构沟通,通过引进第三方资金解决,整体项目融资有非常充裕的底层资产支持。
第四,积极申请保交楼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确保项目建设。目前第一批保交楼资金已经落地,大约110亿人民币;第二批申请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几十个项目获得审批。“在当前正常融资和销售尚未恢复的情况下,这些资金获取对复工复产、项目交付具有重大作用。”
汪孟德还称,房地产市场在密集支持政策下,正处于缓慢复苏过程中,公司前两个月销售也好于预期。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向好、老百姓信心恢复,相信下半年销售市场会逐步转好。公司将抓住市场窗口,加大供货力度,促使销售在下半年更好恢复。
最后一点,基于融创管理团队对过往的反思,汪孟德表示,公司已开始缩小管理半径,逐步退出一些城市,将精力聚焦在核心地区;同时,调整优化管理架构,将之前的七个区域拆分成十个,总部加强财务融资、资产处置、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管控。
“短期内公司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销售恢复、问题解决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汪孟德称,恳请各方给予理解和支持,在上述安排及行业恢复的大环境下,有信心有决心让公司逐步恢复正常。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