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KIT 63 | 英美双申分享:打造文理兼修的申请形象,成就牛津与「小藤校」双录取!

KIT 63 | 英美双申分享:打造文理兼修的申请形象,成就牛津与「小藤校」双录取!

教育


本期KIT采访对象来自三士渡2022-23Fall英美双申的P同学,美国方向ED2录取斯沃斯莫尔学院,英国方向录取牛津大学。


来自无锡的P同学,在高二经历了一次从普高转进国际学校的挑战,因被数学精妙的解题思路和哲学书籍中充满哲思的观点所吸引,从而确定了数学和哲学申请方向


在申请中,通过一系列跨学科的活动规划和出色的竞赛成绩,同时将音乐发展成申请的一条支线,向招生官展现了文理兼修又丰富立体的申请形象



今天菌菌采访了P同学带来最新录取经历分享,比如英美双申有哪些注意事项?牛津大学面试体验如何?对活动规划有哪些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P同学翠录档案


# 申请背景:

  • TOEFL116

  • 申请数学与哲学方向


# 主要奖项:

  • AMC12全球前5% 晋级AIME

  • CTB区域前5%

  • 美国区域数学挑战赛ARML全国个人Top100

  • John Locke写作比赛心理学Recommendation

  • 伦斯勒理工奖


# 主要活动:

  • 学校社团Max Music Club

  • 学校数学、物理竞赛小组

  • 一对一数学与哲学科研活动

  • AwesomeMath数学夏校

  • Talent Bar跨学科研究社团

  • 哲学一小口:哲学科普公众号

  • 东林书院志愿讲解

  • 校园艺术节戏剧活动

  • 骑行活动


从普高转到国际学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在高二的时候才确定要出国,此前一直在高考体制内学习。最初转到国际路线,我是有些手足无措的。不同的上课方式、生活节奏、学习重点都是我没有经历过的,这要求我花时间去思考与适应。


但幸运的一点是,我在普高较为有限的时间也参加了一些活动——如理科竞赛小组、艺术节戏剧、音乐社团、乐队表演等等。


现在回忆起来,这些近乎于“夹缝中求生”的活动,在普高平淡的学习生活中依然闪闪发光。从另一方面讲,几年高考体系的学习,也让我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这对我后来的学习也是相当有帮助的。


如果有准备要转到国际学校的同学,建议首先还是要打好语言基础。在转校之前我就开始学习托福,自认为英文水平还不错,所以适应起来也比较快;第二点就是要学会灵活变通,以快速融入到不同的教学环境中。



如何确定申请方向的?


在普高时,我在对国际竞赛没有特别了解的情况下,就已经在几个理科竞赛——如AMC12、欧几里得竞赛、物理碗中取得了一些奖项。所以我在一开始便将专业方向定为数学,似乎也不足为奇。


十几年国内数学艰辛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数学水平颇为自信,在这其中也曾数次体验到那种解出难题之后的成就感,并被数学中一些思路、解题过程之精巧所吸引。


有一次数学竞赛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道题目,我们想了很久,都因为一个变量的表达式无法确定而无法继续阶梯。最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做法——他根本没有管那个变量,而是直接跳过求值的过程,利用它的一些性质直接解出了结果。


当时我们全班都拍手叫好,虽然具体的题目已经不太记得清了,但是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一直令我印象深刻,后来我也在文书中写到过这件事。


但是,单纯的数学对我来说似乎是不够的,或者说是让我心有不甘的。我探索过其他一些不太了解的学科,如工程、建筑等,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当我仔细审视自己时,我发现自己对人文社科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热情。


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曾给我推荐一本书,叫作《从乔伊斯到马尔克斯》。这本书介绍了许多像是普鲁斯特、塞缪尔贝克特、海明威等近现代作家的人生经历与写作故事。这些感情细腻的人们的纠结、偏执、感伤与热情,给了我很大的心灵冲击,似乎属于他们的某一部分也属于我



我发现,也许我对于数学、物理等理科的热爱,都是基于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乐于做这个世界的探索者与冒险家。而人文社科,便是我探索人类社会与人类心灵的路径。


于是,在机缘巧合以及三士渡导师的引导之下,我逐渐培养起对哲学的兴趣。后来也有阅读一些哲学相关的书籍,如《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史》、《理想国》等。我发现,其中的种种理论与观点总是能够引发我的思考,最后便也顺理成章地确立了申请的第二条主线——哲学。


围绕申请方向参加了哪些活动?


我是一个注重文理兼修的学生,所以我的活动和竞赛经历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涉及。


关于理科的竞赛,许多比较出名的竞赛如AMC、欧几里得、物理碗等等我都有参加,也建议大家可以都尝试一下,甚至多参加几次。在学习竞赛内容的过程中,能提前学到很多课内的知识点,对校内课程成绩的提升也很益处。


21年暑假,我还参加了AwesomeMath数学夏令营。它以线上课的形式展开,主要以讲课和做题为主。这次的经历让我探索了数学的更多、更深的领域——比如数论,这是校内课程不太会涉及到的内容。



而在非理科方面我也参加了一些竞赛和活动,比如John Locke论文写作竞赛,还获得了心理组的一个小奖。但是第二年我再次参加写哲学主题,却没有获奖。


我自认为第二次写得要比第一次好不少,花费的精力也更多,结果却没有第一次的好,也许这算是新手的运气吧。从中也能看出参加活动竞赛的随机性,就是努力不一定有结果,尽力就好


另外我还参与了三士渡学员们自主建立的「哲学一小口」公众号,算是我哲学学科的一个活动。之后又开展了一个跨学科研究的社团,研究不同学科如数学和哲学、数学和音乐的关系。这些跨学科活动也较为凸显了我文理兼修的申请形象,成为我申请中的主要竞争力。


如何将音乐发展成申请的支线的?


因为我学过小提琴和吉他,对音乐一直比较感兴趣,学校的音乐比赛或是音乐活动我也有参加,所以音乐算是我申请的一条支线。这条支线并不是非常有计划的,而是基于兴趣和热爱。


我参加了很多人都会参加的China Thinks Big,和团队一起做了一个音乐相关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建立一个专属学生的音乐联盟,来把同样喜欢音乐的同龄人们聚到一起,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来供学生交流与演出。



参与CTB的过程给我带来很多思考——包括怎么去和团队的成员一起去做一件事、如何分工,又或是更深层次的,比如如何去创新,去发现社会中、生活中需要改进或者可以改进的地方。


所以我觉得如果有类似乐器这种小特长、小爱好,也可以成为我们申请的一部分。并且在参与这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其中收获的乐趣是申请功利性之外的额外价值。


英美双申的体验如何?遇到过哪些挑战吗?


我申请走的是英美双申的路线,本来觉得英国顺手申一下,正好对美国申请也有帮助,但其实过程比我想象的要更忙一些


英国申请系统就一篇主文书比较花时间,我也修改了六七稿,工作量还可以接受。不过如果要申请牛剑,就要做好面试的准备。有些学科像是数学、物理还有相应的学科考试,是需要花一些时间准备的。


我申请了牛津的数学哲学专业,这是牛津的特色学科(剑桥不开设),所以我的面试分为数学和哲学两部分。牛剑的面试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交流、学习能力,而不是知识储备。面试的过程不像考试,而更像上课,或是连麦聊天。


面试结束之后有个面试化学的同学甚至跟我抱怨,他花了好多时间看大学化学的内容,结果面试的题都太简单,好久之前就学过,他反而没答好。


我觉得我自己对牛津的面试还是挺适应的,当然,哲学面试在我看来比数学面试有意思很多。数学面试基本上就是做题,而哲学面试中面试官会给我更多表达、思考、讨论的空间,去探索一些有意思的哲学话题(比如电车难题)。所以每次哲学面试,我都跟面试官聊得很愉快。



至于英美双申的总体体验,首先就是英国申请确实能帮我梳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甚至英国文书中的内容可以直接套用在美国有些学校的小文书上。并且能更深入探索学科,如果你享受面试过程的话,也是个不错的经历。


不过英国申请也多出不少内容,所以最好能够提前准备,以不至于太仓促。英美双申确实能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也要权衡一下,看自己的精力够不够


可以分享下文书的内容和创作过程吗?


我主文书写的是关于数学哲学的一些思考,阐释了自己对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理解。然后说明它们对我的意义,以及给我的生命所带来的东西。


一方面来说,这篇文书与我的申请形象和专业路线还是挺契合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可能显得有点太偏学术而不是很有可读性。我写各个学校补充文书的时候,也是这种比较偏学术风格。


后来三士渡的文书老师就建议我多写一点生活化的内容,与主文书做一个互补,然后我才觉得真正打开了思路,后面有好几篇小文书都写得比较满意。


我有写前面提到的课堂上的一道题给我带来的对学科更深层次的认识、写到我们的音乐社团、写我和舍友的互动、写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日子,甚至是写早晨的阳光。



所以我发现,其实想写很深刻的内容的时候,有时反而写不出来。而当我从生活的种种细节中收集素材,从中提炼出有意思的点,看似浅显其实深刻蕴含其中。


当思路打开之后,写文书就不那么痛苦了,甚至说是个有乐趣的过程。通过写作的过程回顾自己的生活,并细细品味,总结出其中的闪光点,这样是比较容易写出独属于自己的东西的。


申请季有哪些反思?

对未来的申请者有什么建议?


首先,我反思了自己的不足,觉得克服拖延还是很重要的。我在申请中有好几个时间段都很焦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事情都拖着堆到了一起,让我压力很大。所以申请季还是要趁早开始准备,给自己留更多的时间思考和修改。


其次,有时候没有必要过分焦虑。申请中有很多压力比较大的时刻,我自己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但最后这些压力都会过去,不用太焦虑,尽力做好就行。我会在空闲的时候骑车、打桌游、看电影、弹琴等方式来放松自己。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投身于自己喜欢的活动。申请不仅仅是一场考验,也是一种宝贵的经历,一次提升自己、探索世界的机会。我们不仅要看为申请付出多少,也要看我们从种获得了多少——不管是从录取结果来说,还是从它本身带给我们的成长来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推荐 Costco 这个 kit katAlevel英美双申成功!我的申请时间线、选课规划和建议…杰出人才一案双申的申请智慧,美国律师教你一招超高性价比的申请方式!SpaceX president Gwynne Shotwell: 制造业企业家对教育的看法录取喜报 | 藤校日重磅offer:恭喜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2枚!莱斯录取+1、伯克利+2 等美高“掐尖”,卷到飞起?四位小藤校父母,一起聊了聊“成功的教育”KIT59 | 芝大录取:Top10早申缩水!他如何打破理工男刻板印象,成功斩获录取?牛剑录取率是藤校5倍!听牛津学姐、帝国理工本硕学霸分享英国留学规划路径!她,一手G5,一手爬藤,英美双申,极限操作!包揽帝国理工+康奈尔offer!“中国期货市场将更加国际化”——对话芝商所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主管拉塞尔·贝蒂A-level英美双申,对于这种“极限操作”,你了解多少?不止于美食,江苏卫视《大使的厨房》打造文化交流“名场面”全美TOP1女子学院录取!与韦尔斯利双向奔赴的申请故事...打造文创IP遇见博物馆 中创文旅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36氪首发【惠宜美高】又一枚顶级美初Fay录取!共计34枚寄宿美初录取!出生在香港,5岁到新西兰,最近被牛津大学医学院录取!她在“逆袭”路上的宝贵经验,华人家长都该看看!A-level英美双申,这种“极限操作”,你了解多少?此刻不是1943年(译文)不該忘記的端纳牛剑新动态!剑桥本科添新专业,牛津增设新笔试!24fall你的申请开始准备了吗?Berkeley Haas: Dean's Speaker Series | Jensen Huang牛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offer学霸分享:常规文理科学子如何突围2023申请季?文理科生都来听!英美双申学霸:牛津大学PPE、约翰霍普金斯生物录取,常规文理科学子如何突围2023申请季?麦当劳联手CLOT打造文化符号;奥迪持续女性向IP;小鹏改车型讲新故事「救火」销量|中国案例左手牛津右手小藤校!二线申请者如何靠英美双申,实现选校自由?学霸分享系列来啦!来听孩子们分享他们心里的申请季,到底是什么样?恭喜W同学获得纽约州顶尖寄宿高中石溪中学The Stony Brook School2023录取offer录取!|普林顿录取捷报从waitlist到南加大录取! 跨越几代的教育接力、跨越几年的申请季讲座直播| 2023美高申请形势和录取解析一马双城记 | 天津与神户,遥望同一片山海太炸!DIY进藤校、牛津学霸分享:不依赖顾问,靠自己怎么进头部大学?藤校录取早知道,实时揭晓藤校录取的制胜秘籍!牛剑新动态!剑桥本科添新专业,牛津增设新笔试!你的申请开始准备了吗?招募项目管理兼英语笔译员,联合国官方供应商诚邀您加入Costco这个Kohler Sink Kit 有人买过吗?好用么?一年比一年卷?23年英美本科阶段录取数据揭露!申请人数暴增!藤校录取骤减1/3?英国录取跌至十年最低点!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