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杰:哈尔滨机构改革值得赞赏公众号新闻2023-04-06 13:04┃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哈尔滨机构改革值得赞赏©文/陈兴杰 编辑:瑞秋的春天☄ 学校没有给予你对人生至关重要的知识,这无伤大雅,你自己要满怀渴望去索取。本文首发在南方周末“经济解释”专栏,有改动。前一段时间,哈尔滨官方发布消息,对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编外用人,展开清理和规范。这是全国两会结束以后,首个地方政府开展的机构和人事改革。方案明确了11类待清查编外用人,细化精简比例和进度,改革务实进取,很值得赞赏。由于编制和财政约束,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存在“编外用人”,越往基层越普遍。他们并非就是冗员,更多是事务繁杂,管理细化的产物。“编外人员”大多比正式岗忙碌辛苦——只是由于用工形式灵活,工资待遇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很乐于聘用。哈尔滨“清理编外人员”力度极大,市直机关5年内每年精简员额不低于20%——工资不高,很难裁减的工勤人员,也转为“社会化服务外包”。背后的原因不难想到,哈尔滨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市直机关也要参与省钱。2022年,哈尔滨市的财政收入262.2亿元,同比减少了28.3%,支出则高达1065.5亿元。巨大的财政缺口靠支付转移和各种七挪八凑,才能勉强填平。若有人以为这种情况是疫情导致,再看2019年,哈尔滨一般预算内收入370.9亿元,支出高达1101.1亿元。当前哈尔滨市的债务将近2900亿元,这些是长期入不敷出积累下来的。由于人口外流,经济不景气,哈尔滨和其他东北城市那样,从很早就面临着财政压力。三年疫情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既然增收一时难以做到,那就只能靠减支解决问题。哈尔滨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早在2018年就启动了。当年哈市提出“20%改革目标”,即市直单位总数、内部机构总数、编制总数、区县事业单位和编制数量,至少精简20%。2018年到2019年,哈尔滨大量“空壳”单位关闭,“小散弱”和职能相近的单位合并,首轮改革超出预期,将近600个的市直事业单位减少到244个,精简幅度超过57%。值得指出的是,2017年全国就取消了公立医院和学校的编制性,仅保留事业单位属性——也就是说,医院和学校还是财政供养,但有大幅度的人事管理权,可以依照合同解聘员工。哈尔滨剩下的244个事业单位,就是公立医院和学校以外的事业单位,它们都由哈尔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办,可见此前规模的繁冗庞大。2018年改革完成后,2021年哈尔滨再次启动改革,各项指标至少再减20%,改革之后的市直事业单位保留197个。剩下的规模还相当大,但和一开始相比,减少的幅度已相当可观了。这项改革目前也基本完成了,规范和清理编外人员,被认为是本轮改革的余绪。2018年前,哈尔滨市发改委的领办事业单位9个,改革后保留1个;市科技局原领办事业单位8个,改革后保留1个;住建局原领办事业单位28个,改革后保留8个…2018年起,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像哈尔滨力度这样大的,真是不多见。可能有人担心:大量事业单位裁撤合并,会不会带来不良后果——譬如此前它们行使的职能,交给谁执行?原来要办的事情,会不会停滞不办,造成阻碍呢?哈尔滨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改革之后的风平浪静,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事业单位看起来多种多样,归结起来就几类:政府职能延伸——比如行业协会和学会,负责政策传达和执行,协助政府的管理工作。学界称之为“二政府”,无政府之名,但有管理之实。专业技术服务——比如卫生、福利、勘察、设计等单位,它们定期或不定期向公众提供服务,从而获取财政拨款。除卫生福利这样的公众服务部门,大部分技术单位都是给政府工作服务。文化体育娱乐——比如少年宫、体育场馆、文联、艺术社团等,它们是匮乏时代官方提供公共文体服务的产物。时代在往前走,它们的角色还没有转换,停留在了原地。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政府职能也在转变。这些剧烈的变化,使得长期不变的事业单位,都显得格格不入。通信变革尤其电子政务时代到来,几个公务员就足够和大量企业对接,政令传达和管理的效率大幅提高。“二政府”的作用实际被取代了。民众和公共事业所需的技术服务,在市场采购就可以,不需要需财政供养。体制内单位提供的服务,其实已经落伍,根本没有技术和成本优势,它们甚至成为行业发展的羁绊。至于作协艺协、文化馆、博物馆这类文体事业单位,基本成了养老单位,靠财政输血才能存活。当代社会的精神产品如爆炸性发展,旧体制输出的文化产品,早就不适应民众需求。判断一个事业单位有没有价值,有没有竞争力,方法很简单:对其断奶,将其推向市场,或存或亡,凭本事吃饭。当然,这样的改革势必引起激烈震荡,当下已经没有这样的改革环境了。事业单位的臃肿低效,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改革势在必行。2011年起,中国掀起了一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核心的思路是:对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分类识别并促进转型。此前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的,转型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视情况保留事业单位。这场改革被称作“甩两头,留中坚”。以哈尔滨经验看,“两头”占了大多数,“中坚”还有很大压缩空间。上一轮改革目前结束,开启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显得很有必要。哈尔滨的改革成效就很明显,2022年全市防疫开支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全市财政支出还是减少了几十亿。这是了不起的成果,预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减支的同时,行政效率和市场活力能有所提升,这基本是确定的。道理很简单:事业单位改革减轻政府负担,让人员和公共资源进入市场,在竞争性的体制中发挥作用。创业做事的人变多,闲坐管事的人减少,经济就是这样发展起来。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常委贾庆国也提出建议,应当大幅裁减非必要的事业单位和人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让社会团体自行承担管理职能。这样的呼声得到很多人认同:不只是事业单位需要改革,党政机构也应纳入评估。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很多企业在裁员减支,党政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共渡时艰。已经完成使命和“闲散弱”的部门,能收缩的收缩,能合并的合并。政府新设立机构,先从内部吸收人员,而不是急于扩张编制。这些建议不是我开列的,而是政府委员的建议。这也是今年两会我所看到最好的建议。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合作公众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或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点击 阅读原文 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