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从《海石湾》到《阿芙蓉》,一位独立纪录片导演的20年

从《海石湾》到《阿芙蓉》,一位独立纪录片导演的20年

纪录片


马占冬是西南纪录片创作者中的代表人物。从《海石湾》到新片《阿芙蓉》,他已经坚持独立创作20年。他祖籍吉林,出生兰州,是三线厂矿子弟,后来随家定居成都。他纪录片选题丰富,但地域性特点不明显,他将此归结为漂浮一生,没有真正的故乡。


他为人低调谦逊,甚至有点羞涩,但一聊起电影总是滔滔不绝。以前每次见面总是问他,新片进展如何,他也总是无奈的回答,还在剪辑。他手里压着很多项目,一个人从拍摄到剪辑,总是会耗费很多心力。他和很多纪录片导演一样,作品获过奖,在圈内也小有名气,但是似乎对创作和生活帮助不大。


“那个时代可能过去了,必须要放弃幻想,认清现实。每个时代有你的活法,喜欢你就继续拍。”如今,他遇到的困境,似乎也是老一辈独立纪录片人的困境。创作欲望低了,但他们仍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马占冬 MA Zhandong


纪录片制作人。先后独立拍摄制作纪录长片、短片十余部,作品分别在德国、荷兰、冰岛、丹麦、日本、香港等国内外影展展出、放映。


现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生活、工作。



凹凸镜DOC:你最近半年在做什么?有拍摄新项目吗?


马占冬:都是断断续续做“老片”吧,有个2011年开始拍的,中间拍《蝼蚁》就停了。我的片子周期都太长了,还有两个片子没剪。今年看能不能拍个短片,我去年拍了一个短片,技术上有点失败,想重拍。


凹凸镜DOC:感觉你这几年创作欲望比较低?


马占冬:对。整个环境嘛,做得越来越没信心了。主要是自己感觉突破不大。就像《阿芙蓉》,本来想做的不一样,结果做完又回到我过去那套东西里面,就会觉得有点不满足。纪录片从拍什么到最后成片最快也要一年,你总是在处理过去的素材,时间一拖,“过去”的素材面对现在的想法总是有点滞后。你就要化大量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对新的计划有点期待,但各方条件又不太成熟,就会纠结,犹豫,创作就慢了。


凹凸镜DOC:创作欲望低主要是哪几方面原因?


马占冬:可能自己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候有那么多冲劲。现在计算得多了,比如现场的状况,原来可拍可不拍的,我先拍下来。现在经常想下这个镜头有没有意义,那个事件是否有效,想去想来有些就不拍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你能掌控了,避免无效的“记录”;但创作的那种纯粹度和欲望就不够了,执行力不够持续,就拍的很慢了。另外主要还是对拍什么更慎重了,像我一部片至少拍一年以上,时间的考量对我更紧迫。这是年纪渐长的代价。不过我也不太着急,什么时候就做相应的事。


还有就是现在的外部环境。疫情不说了。在整个中国,独立影展也没了,创作者还是有点虚荣心,希望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但现在基本上没有这样的一个出口。客观上交流的变少,那种相互促进,激励的氛围没有了,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原因,至少这些年很少关注这个圈里的动态了。


《阿芙蓉》海报


凹凸镜DOC:那客观的说,你现在对创作还有热情吗?对纪录片还有热情吗?


马占冬:有,不然没法坚持到现在。我觉得拍纪录片全靠一口气,现在更是这样。其它的不会做,也提不起兴趣,唯一这件事儿还可以继续做。对我个人而言,走到这一步其实没太多选择。哈哈哈


我现在想起创作还激动,我觉得有这很重要,骨子里要是没有一股气,很难坚持过漫长的时间。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最后可能没人看。但这是现实,因为选择做纪录片必然会这样。活着都苟且呢,一部电影也无所谓,认清这个事实,那你对自己做的事就会保有热情,相对其它因素的影响就少一些。


凹凸镜DOC:其实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像你们这一代独立纪录片导演此前很高产量、很生猛,但是感觉这十年很多人都没看到什么作品。


马占冬:我感觉到的也是这样,我觉得一个是年龄的问题,像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上有老下有小,现实问题一下子就把你卡在那了。这么多年我认识的人,我发现大部分都是过去积累的东西,这几年见过真正新的东西其实很少。 


此外,就是前面说的外部环境,都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很难。唯一好的是这个圈子相对要纯粹一点,因为它没利益,没有利益就相对干净一点。但另外一方面,大家变成了有点自说自话。很多人面对压力,产生自我怀疑,因为做半天弄来弄去,还是极少人会看。可能很多人会有点失望,或者是失意。


你没有市场,也不具备一个成熟的学术氛围,形成好的评价体系。经济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文化,社会价值不被提及,很多作品随着时间“消失”了,对作者来说,可能会是个信心的的流失。现实又很逼仄,“突然间”所有人都要面对生存问题了。一部无经济效益的电影,也没那么重要了。另外,你看现在年轻人设备都特别好,拍的人也很多,但是真正去拍纪录片的人其实很少。因为最开始有人可能去做了,做完了他们发现,无论是从初心到愿景,在现实面前都很残酷,也就难以为续了。


另一方面最近我看了丛峰的新片,顾桃一直在“出发”。赵亮让我感受到了他依然激情。我的视野太有限了,但我相信我们仍然会看到好作品不断出现,无论怎样,总有人再做,我深信不疑!



凹凸镜DOC:认识你这么久,一直没认真聊过你的过去,你是怎么走上纪录片之路的?


马占冬:我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我是在兰州一个厂矿长大。当时娱乐生活有限,但我们那有自己的很正规的电影院,我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定军山》。我爸给我买了一张票,我印象特别深,电影院很大,单双号是分开的,左边是单号,右边是双号。我拿了票,就在一边去找,死活找不到我的位置,电影快开始,都要急哭了。后来有人说你到那边去找,我才知道电影院分单双号。


因为生活的环境和时代能提供的精神产品都极其有限,看电影就成为了解“世界”的主要手段。我记得看《金色池塘》这部电影,因为是外国电影,整个电影院就我和朋友4-5人,电影院不准备放了,后来不知怎么还是放了。也许喜欢看电影就从那时候开始。后来慢慢对影像比较感兴趣。我有一个摄影的集子,在很多画报上剪摄影图片,把各种自己喜欢的摄影图片拼起来。现在看来,就是一种最初的影像感知吧。再后来,我们家搬到成都,开始接触摄影。最开始想学摄影,九十年代初,什么都不懂。我爸有一个华夏相机,我就拍。后来去北京,在电影学院看展偶遇我一个朋友白川,他当时正在做那个摄影毕业展,后来我经常找他玩,学点拍摄,做暗房,拍了大概一年,我觉得我不行,我拍不出来。你知道好的东西是什么,但达不到,我就放弃了。


当时为了能在北京待下来,就学了电脑,学3D的时候,讲Photoshop,我对这个感兴趣,很快就上手了。3D做不出来,我学做设计,设计工作我挺喜欢,做了很长时间。但做设计,我发现我也没那个能力做到自己满意的程度。这个过程中,我渐渐想拍片的事,只是隐约感觉我更喜欢这个。当时也没认为马上能做,没条件。有一次朋友来我家吃饭聊天,说现在出了个DV,那机器好。我一查完全符合我要求,但对我说太贵了,多少钱我忘了,砸锅卖铁买了那个机器—PD150。站在街头凑钱的那个“镜头”我终身难忘。那会儿边拍边做设计,因为广告公司好找工作,赚到钱就去拍纪录片,辞职了再找也很方便。《海石湾》《阿陪》《五月一天》就是边工作,边拍摄的。


凹凸镜DOC:处女作《海石湾》最早怎么就确定拍老赵这个人?


马占冬:那会儿我很久年没见老赵了,通过写信联系,很唏嘘,觉得过去的那种生活突然就没了,特别再想去看一下。


在我们家,父母从来没谈过三线建设的事儿。当我后来有这个意识的时候,去发掘历史发现挺悲剧的,好多人就留在那了。当时就想拍三线建设。从哪拍起呢,我没有特别明确,但是就想拍人,因为最好入手。


我拍老赵,其实就是拍自己,拍过去那段生活。我很感慨,那一代人,像老赵曾经那么有理想的人,最后只能这样。很快我就放弃了宏大叙事,拍了我的发小老赵。后来我觉得不满足,第二次又去拍了一个口述史,去了吉林、重庆、贵州,甘肃。当时拍了好多,采访了好多,当时我的野心有点大,想去做一些动画,但是我自己不会,成都当时身边人做这个的又少,素材就没怎么剪,扔那了。


凹凸镜DOC:《海石湾》关注三线子弟,《五月一天》关注汶川地震,《阿芙蓉》关注禁毒背景下的缅甸,《蝼蚁》关注当代企业家的困境。你的选题都特别贴近时代,而且都是社会议题,你选题标准是什么?


马占冬:有些是我感兴趣,一直在想的问题。比如三线建设,没拍之前我就在想。因为突然脱离了过去环境,想回去看,想总结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这个就很自然。而有些选题是发生在你身边的,像《五月一天》,就没法避免。


《阿芙蓉》比较偶然。我去之前就是好奇,金三角嘛。但是去了解后,发现还跟我们的历史有关。如果我找不到这条线可能也不会拍,因为毕竟跟你没关系。全世界表现毒品的片子太多了,国内也有很多人在做,没必要。从我的角度来说,它跟我思考的问题是相关的,所以去做。


《阿陪》看似偶然,但也跟自己生活有关。我朋友是个音乐人,我当时想拍一个关于音乐的片子。因为在成都,很自然地和藏族、彝族接触很多。那会儿社会上经常有关于彝的各种新闻和传说。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被描述,个体很模糊。所以我拍这个片在底层逻辑里一直存在,只是什么时候拍,怎么去拍。当一个机会出现时,就拍了。后来的《陈嬢嬢》《蝼蚁》《这是为什么》都是这个逻辑,和自身感受有关。


我不会一个主题一直拍下去,我希望每个都不一样。这是性格问题。我觉得所有的片子都是我想要去说的事儿,我通过不同的议题来阐述这样的东西。


《海石湾》海报


凹凸镜DOC:你拍摄纪录片20年,哪部作品比较满意?


马占冬:目前相对成熟的是《蝼蚁》。《五月一天》我也挺喜欢,但好像外界没什么反应。《五月一天》素材量特别大,剪两个片子完全没问题。当时为了去参加德国一个展览,那会儿还是DVD,迫于无奈装不下,我就只有把它剪成现在的版本。我想着回来再重新剪,但是很难再重新去做。我觉得也挺好的。它有一个很明确的主线,那一家人,那种提炼概括性的东西,我觉得是目前几个片子里做得比较好的。


《阿芙蓉》也是巨大的素材量,但是当时我不想拍故事,我不想把金三角这个符号弄得那么刺激。所以拍之前我也想做一个所谓的突破,不拍故事性的东西,记录生活本身。片子里面四五年感觉没什么变化,其实几年时间就是这种状态。但是这对我的剪辑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好在它还是呈现出来了。好不好,我都的承认。


凹凸镜DOC:像《阿芙蓉》拍了接近10年,最后只有很少的观众看过,这种遗憾你是想通了吗?


马占冬:说完全想通了,那很假。你还是希望别人看,但没人看也无所谓。看了又能怎样,中国好的纪录片太多了,大部分在大众层面都没被看到。


我过去很长时间的生活都贯穿着在《阿芙蓉》里头,这个片子剪完,我就跟过去说再见了,有所谓新的开始。这个片子伴随过去挺糟糕的一段时间,做不出来不是说片子剪不下去,是因为生活遭遇的影响。在两年疫情中坐在家里就把它做了。我知道片子有些问题,我没有去处理它也是因为剪不剪就那样了,无所谓了,哪怕把它保留有一点档案性质的也挺好,每个片子有它的命运。


凹凸镜DOC:之前有人说你的片子战线太长,错过了很多机会,比如题材的热度,电影节机会等等,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马占冬:认同吧,只是基于一种现实。好的纪录片一定有时间性。这个时间性有两方面,一是作者有没有足够的在现场的时间,二是作者对影像的理解,能不能从漫长的时间里提炼出有效东西。纪录片有限制,时间不够会缺乏一种力量。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一些纪录片很短时间也做得很好。但是纪录片不是新闻报道,那么讲究时效性。如果一个片子十年后仍然有人看,我觉得这是成功的纪录片。


凹凸镜DOC:我发现对于行业你时刻都保持自省,这种清醒的认识是性格还是什么造成的?


马占冬:性格吧,不满足,因为你知道好的东西是什么,达不到就很苦恼,有时候还自我怀疑。现在创作中也经常会焦虑,有时候就觉得自己拍得烂,片子根本剪不出来,甚至怀疑自己不适合做这行。我的片子都是自己搞,我特别讨厌不断地揣测别人的意图。如果哪天要剪个东西,脑子里算计的全是选片人、投资方、观众、提案的想法,那样可能我根本没有做片子的兴趣了,我不否认这种制作方式,但对我来说太麻烦了。


凹凸镜DOC:现在确实很多人从开始策划就在算计,如何筹钱,如何走提案,如何找团队找制片。


马占冬:他们的压力也大。不像我们过去,吃包方便面就能过,身边的人也能支持你,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但现在确实有个现象,我之前看一些年轻人的提案,做得都特别漂亮,影像风格参考什么影片,剪辑参考什么影片,音乐参考那部片的,都给你附上去。演员参考我能理解,故事结构、影像风格还参考,我不太理解。我就觉得挺可惜的,你自己的东西全参考一种成熟的东西,年轻人仅有的一些创意,一些想法,那种新鲜的东西就全部抹杀了。


工作照


凹凸镜DOC:作为西南的创作者,你所有的作品好像没有什么在地性?


马占冬: 这跟我的经历有关。说我过去在兰州生活,但我们跟本地没什么关系;说我是东北人,我都没回过老家。然后到成都,你连四川话都不会说。可能跟这些经历有关,我没有那么强的故乡概念。


但地域性我觉得还是有,主要看你跟这个地方的连接性有多强。有些人拍故乡,有些人拍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我觉得这都是地域性。我拍《阿陪》《蝼蚁》《陈孃孃》或是《五月一天》,它都有地方性,因为我就在这里生活。但在我身上可能没那么明显和强烈。 


凹凸镜DOC:地方性比较深的,邱炯炯比较明显。


马占冬:邱炯炯是我比较尊重的导演。我经常看一些片子,觉得不过如此或是我也能拍,或不感兴趣。但邱炯炯的东西我做不了。他有想象力,他的独特性、原创性、执行力都很强,他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个当代艺术家思维下的作者。他对自己的过去和自己的家庭故乡连接性很强。他有根,重要的是在这种根里能找到一些当代性的东西,很多创作起源可以自然地从那来。


从这一点来说,我没有这种“根”,在哪里生活对我来说都可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所谓的故乡,但那个地方可能没有滋养你,这种连接性就不够,很难成为创作源泉。所以每个人找到自己表达的方式,这个是最重要的。方法很多,跨界很容易,但是能准确表达你个人意图很难。


凹凸镜DOC:国内外这些拍纪录片的,你觉得谁对你影响比较大?你不喜欢什么样的电影


马占冬:纪录片本身对我有影响的很少,大部分的影响其实来自于传统叙事电影和当代艺术。


从叙事角度说,伊朗电影对我有影响。因为这是可以学、可以模仿的,没有过多的炫技成分。它呈现的是电影最初本质的形态—“记录”。它讲故事的方式我觉得特别适合中国的环境,是努力可以学习的东西。


当然从一些优秀的纪录片中我也学到很多包括同行朋友的,不是我不愿说,实在是记忆不好,一时想不起。看的也少。感谢打口和盗版时代。那是我们这代最好的学习途径。


我们影像历史积淀相比国外差很多。这两年有个《蜂蜜之地》的就很好,是我所理解的电影——影像化,不看对白都能看懂。但是我们很少有这样的影片,有些中国电影,爱用文学性来表达各种观念概念。不是影像本身表现出来的意义。我不喜欢这类电影,我们用语言(文字)阐述影像艺术的意义,有时会错误的把语言(文字)理解成影像的意义,赋予影像文学性。虽然可以阐述的有文学性,或者某部电影具有所谓的文学象征性,但电影不是文学,它有自己的视听语言。我们不能把一部电影背后的文化背景或艺术(象征)性解释成文学性,这不是这个媒介的本质。电影是基于时间的运动与声音的拟像。他是视觉思维不是文本的想象。


我们方方面面的差距很大。根本的差距就是我们的三观。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和人的态度以及方式,这需要更自觉的自我教育。艺术表达不是竞技。这又回到自身,又回到本土。作为一个作者,你必须基于自身出发。因为世上总有跟你一样的人,准确地表达出自我,我觉得就够了。


我没有明确的方法,我觉得所有的方法是根据议题走的,大俗话来讲,内容决定形式。电影没有文本那么宽广,也没有音乐那么抽象,它很“具体”。哪怕再实验的东西,它仍然有个物理形象。所以我愿意从媒介本身的属性去想如何做好一部影像。它的背后是你的文化经验和人生经验。


《阿芙蓉》剧照


凹凸镜DOC:你去年也带了两个班,你觉得现在年轻创作者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观察到的一些普遍性的东西。


马占冬:没有特别的,因为不一样。一个是成年人的,成年人他们中有些人可能会从事这些工作,他们都有自己相对成熟的想法,现在年轻人见识更广,我觉得不需要我去指导人家。可能我能帮他们带到电影之外不同的领域里感受,开阔下眼界。打下鸡血,鼓励他们能持续拍下去。


小朋友不一定会从事这些工作,他们只是兴趣。现在小朋友有个电脑有个相机,并不稀奇了。摄影,摄像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日常的行为,感觉他们对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也没有那种新奇的感受。但那种在现场短时间之内去做一个东西,对我来说还挺刺激的。因为我相信直觉和本能——即你是什么样的人拍什么样的影像。我觉得所有观念下过于理性的东西太套路、太工匠了,目的性太强,它缺乏那种作者性的东西。当然这是我带课中满足自己的部分。我希望这个过程中与年轻人一起学习探讨更多可能性。如果不能给予更多,我不要误导别人最好。


既是是错的,年轻人也永远比老年人正确!


凹凸镜DOC:听你刚才说,我在想一个问题。现在创作工具越来越普及,创作机会也越来越多,但是整个纪录片的创作力其实比不上十多年前。那时候百花齐放,那时候每年出很多很牛的作品,现在好像看不到这种景象了。


马占冬:现在因为生存环境,因为审查,很多人会妥协,会自我阉割,就变得无趣了。很多创造力它不是发自于内心的,没有像过去大家都有一股劲儿,集体性地全国遍地开花。像我们那一代人经历过社会转型,计划经济,互联网时代开始到404,很多事情能感同身受。现在年轻人觉得做艺术挺好的,去开咖啡馆也不错。他们选择有很多,没有对自身想表达迫切的那种要求。想说什么朋友圈有高度认同的同类人,够了。


此外衰退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现在经济下行,这种需要重投入的东西肯定就势微了;二是互联网视频的普及,也消解了电影。我觉得以后电影可能分成三类,电影院的一类大工业化的电影,二民间放映的一类你们在做的,还有互联网的一类。


现在的创作者影像经验会比以前多得多。我承认短视频也是一种影像方式,但同时它也会消解很多东西,变成一种快餐式的东西。但是消费社会不就是这样吗?你愿意的话,仍然在网上看到激动人心的东西。


你看现在整个电影市场在萎缩,但对短片的需求却很大,全是短片,为什么?就是因为互联网时代,很多人没耐心一本正经花几个小时看电影了,这是现实。但任何时代,好作品都是稀缺的。但总会有的,不要失望。


现在就看对自己的东西还有没有信心,如果没信心,很难再去持续创作。全世界来说纪录片也都算小众,在中国环境之下,你更要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点。


凹凸镜DOC:还有是不是对影像没有这么多敬畏了,随时都在拍,随时手机都可以剪,随时能自我表达,就不像以前,要去憋着做一个作品。


马占冬:现在表达渠道多了,用手机拍,一上小红书看到几百个赞,那种成就感很及时,不像过去拍个片子要两三年才能出来。很多人没有耐心,不愿意去花这个时间去体验只要感受。但这和电影无关,是一种交流(可能都不是表达)方式。


电影依然在发展,AI影像不已经出现了吗,基于我们这里的表达我也相信会一直出现。


《海石湾》剧照


凹凸镜DOC:最后一个问题,你做了二十年的纪录片,你说自己“一事无成”,那你对这种选择后悔吗?


马占冬:后悔也没办法。哈哈,像我们这代人走到这个地步,除非否定你的过去,要不很难去说后悔。但有很多无奈,如果认识不清楚,那肯定会困顿于这个东西,改变不了很多东西,必然受它折磨。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可能对我来说,无能,无力,这种改变就是更坚持自己。


如果再回到过去,我想大部分人可能还会选择这个。因为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就说明这个东西对你是有效的。对于越做越惨,这个也没办法,如果有人现在放弃,我觉得也来得及,也没什么。我周围认识的很多人,都得过奖,但对他们生活也没有丝毫帮助。很多人至少几年内都没有拍了,或是拍了也没剪,但这不重要,只有一直在思考,在行动,慢点没关系


但是一定要明白,不要去留恋荣光的那个片刻。因为时代过去了,必须要放弃幻想,认清现实。每个时代都有你的活法,喜欢就继续拍。此外,还要与时俱进,如果不能产生新表达方式,就把自己那一套做好,很多有才华的人在纠结中被耗尽,挺可惜的。我觉得年轻一代会找到一个好的创作方式,我这种老家伙就用笨办法,依赖传统方式也没关系。


采访:沙丘

整理:李怡辉 沙丘

编辑:裴嫣柔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email protected]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依然范德彪:故事从《马大帅》一直讲到《漫长的季节》【易方达指数通】一指通未来 | 从《流浪地球》到ChatGPT,拥抱AI时代新机遇从《铁西区》到《青春》,王兵和他的纪录片虽然未在主竞赛获奖,但他仍是最重要的华语纪录片导演纪录片导演如何拍摄自己的专属作品?她因一首歌红了20多年,3任男友,一位去世,一位坐牢,一位破产9.1分华语片下映事件,我们咨询了四位纪录片导演!从剧版《三体》到《流浪地球2》,“中国科幻”崛起了吗?从《白日焰火》到《漫长的季节》,什么是「东北悬疑美学」从《垃圾围城》,到失去《吾土》,这些纪录片在成都放映从《神女劈观》到非遗技艺,游戏试图解读当代的“传统文化”《众神之地》:中国自然纪录片探索之路 | 多场“纪录片进校园”活动打个气球也能扯到炸使馆???《平原上的摩西》张大磊:一位作者导演的自然主义纪录片《镜头里的中国》重磅开播!来看国际纪录片人的中国情缘【上海美国中心活动】纪录片放映《大屠杀的港湾》,4月19日,周三,19:00-21:00在B站的3572部纪录片里,推荐这十部高分纪录片从《流浪地球》到《三体》,「星星」不再遥远从《黑暗荣耀》到《甄嬛传》,“恶女”为何魅力无穷?| 旧文重温从《铁西区》到《青年》,王兵和他的独立纪录片绽放的灵魂我是余欢水一位独身一辈子的男人如何终老暮色点击量过亿的纪录片《像乌鸦一样思考》,让孩子学会如何独立思考!《诗经》到《红楼梦》,国学经典怎样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从《始于极限》到北大女生宿舍从《忠犬八公》到《龙马精神》,为什么动物的演技这么好?流年从《星际争霸》到数字人,启元世界的AGI探索之路从《胡同》到《后浪》,赵露思的灵气耗光了吗?跟任长箴老师学习纪录片的制作方法,建立纪录片的导演思维从《口罩猎人》到《出海》,花总的海外故事“淘金”路纪录片导演,是生活本身展现中国自然纪录片探索之路,《众神之地》举办多场“纪录片进校园”活动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