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米纳斯 | 手握两座国家剧院的“零余人”
2021年,《战争与和平》于瓦赫坦戈夫剧院首演,成为图米纳斯为这座剧院执导的最后一部作品。图米纳斯本人于同年获得俄罗斯政府授予的“政府文化奖”,只不过这项表彰在颁出的一年之后就被撤回。
早在里马斯·图米纳斯(Rimas Tuminas)从莫斯科毕业时,动荡的政治文化环境导致各个剧院权力更替相当频繁,他的毕业作品也费劲周折才得以演出;结束学业后,图米纳斯也不得不先离开莫斯科回到立陶宛发展。这似乎是一种先兆:不同政治文化环境的角力下,他的剧场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而从扎根立陶宛的剧院新秀,到成为俄罗斯官方认可的“文化大使”,再到因为战争爆发辞去两座剧院的职务、成为两个“故乡”的零余人,图米纳斯职业生涯早期的预言,在他动荡的晚年残酷地应验了。
父亲是立陶宛人,母亲是俄罗斯人,1952年出生的里马斯·图米纳斯在立陶宛的凯尔梅镇长大。70年代,作为一名学习戏剧的青年,图米纳斯必须从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坐长途火车到莫斯科,放假时再从就读的莫斯科艺术学院回到家乡。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间中,图米纳斯像一只候鸟一样在两个国家的首都之间来回迁徙。在他后来的大多数作品中,旅行的主题被收纳进一个又一个角色携带的大手提箱里。
年幼的图米纳斯和家人(并没有分清是哥哥还是弟弟)
1974年,图米纳斯从立陶宛音乐学院表演系毕业后,立即前往莫斯科进入国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并在毕业前分别完成了在维尔纽斯与莫斯科的导演处女作。毕业后,图米纳斯回到维尔纽斯,开始在立陶宛国家戏剧剧院担任导演,同时担任立陶宛音乐学院表演系的教师。动荡的80年代,一群从这里毕业的学生进入国家剧院,围聚在图米纳斯身边。
左为1977年的图米纳斯,右为《这里不会有死亡》的剧照
图米纳斯所带领的队伍成员精简,他们不知疲倦地展开排练、演讲、阅读。1988年,团队的第一部作品《这里不会有死亡》(There will be no death here)登台,图米纳斯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令人难忘的原创风格:以诗人的眼光回顾那些官方历史之外隐微的故事——历史讲述的是具体的事实,而诗歌讲述的是发生的事与可能发生的事。图米纳斯充满诗意的哲思维度,在他此后的作品中依然清晰可见。1990年3月,就在图米纳斯团队进驻全新的国家剧院(在图米纳斯的提议下命名为“小剧院”)的十天后,立陶宛通过了《重建立陶宛国法案》,图米纳斯领导的小剧院也注定要成为这个国家新的艺术序幕,而他本人也在这段生涯中结识了两位重要的合作伙伴:戏剧作曲家拉特拉斯(Faustas Latenas)与舞台设计师雅可夫斯基斯(Adomas Jacovskis)。
戴口罩者为雅可夫斯基斯,右上拉特拉斯,右下图米纳斯
图米纳斯和雅科夫斯基喜欢在舞台上布置贯穿全剧的基础布景,同时引入大量的富有表现力的视觉符号:无数的自然元素——雪、雨、星星、风、月亮,以及古老的动物符号——狗、鱼、熊等等。图米纳斯最大限度地实验着自己对于舞台形式的想象自由,但他始终把剧作家的地位放置于导演之上。在图米纳斯的观点中,如果导演在处理一部戏剧时过度强调与原剧本的区别或者对立,就等于宣布自己优于莎士比亚、果戈里、契诃夫等作家。“创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伟大’,那你就无从成长。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想象力去领悟天才思想的伟大之处,并达到他们的高度。”
因此图米纳斯事业的起步,也在于他捕捉原剧精神的精确性,反而为作品带来了更加丰满的意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图米纳斯团队的作品在欧洲开展了更加活跃的巡演,新世界的开阔感也扑面而来。在这一时期,图米纳斯逐渐搭建起自己理解经典作品的方法:外部观察法。这可以追溯到俄国本土剧作家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陌生化”观念,也趋近布莱希特的间离与异化。只是对图米纳斯而言,“异化”并不意味着扭曲,而更像是一种从远处的凝视,一种沉思与互动时所必须的距离,以识别那些在惯用的理解方式中已经无法分辨的符号。
手握金面具奖
世纪之交,图米纳斯和他的小剧院团体在俄罗斯的两个戏剧大本营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都受到了欢迎,他的《假面舞会》拿下了1999年金面具奖的最佳外国作品奖,这也是有着“俄罗斯戏剧桂冠”之称的金面具奖所颁出的第一个国际奖项。与此同时,图米纳斯继续在维尔纽斯小剧院工作,并保持着他交替创排经典作品与现代戏剧的节奏。
图米纳斯版《叶甫盖尼·奥涅金》
图米纳斯版《万尼亚舅舅》
《假面舞会》
2007年,图米纳斯被任命为俄罗斯最著名的剧院之一—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的艺术总监,这也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次任命外国公民作为国立剧院的负责人。图米纳斯也在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向世界证明,他的创作经验如何让百年瓦赫坦戈夫重焕生命,一个文化底色交杂的外来者如何用俄国经典作品征服这里的观众。图米纳斯处理了俄罗斯最为经典的剧作家和诗人,他用《万尼亚舅舅》奠定了自己在戏剧界不可撼动的地位,又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宏大交响诗带领瓦赫坦戈夫剧院走向世界。而至于扶持包括布图索夫在内的青年戏剧人、吸引更多外籍艺术家扎根于此,则更像是图米纳斯对自己成长之路的致敬与反哺。
处理戏剧文本时,图米纳斯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浪漫家、是一个古典艺术家,归根结底,他是一个将诗歌作为核心语言在舞台上践行的诗人;而作为剧场导演,图米纳斯愿意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作家天才与演员天性的后面;走出剧场,可以发现图米纳斯独有的那种敏锐而又冷静的身份智慧,他认为艺术维系于国家,也并不反对审查制度——因为审查制度能帮助过滤那些以“自由”为名的商业乱象,他分享过自己的观察:“国家越贫穷,越专制,剧院就越有趣”。
瓦赫坦戈夫剧院在多伦多巡演中
2022年12月,图米纳斯在以色列
根据媒体的最新报道,离开俄罗斯与立陶宛之后,图米纳斯正在以色列的盖舍剧院执导一部新的《安娜·卡列尼娜》。图米纳斯于2014年确诊肺癌,近年的事变让他的身体状况加速恶化,但他也并没有放弃借助各种治疗手段来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无论如何,希望他能在与死神的竞速里再次创造奇迹。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人艺曹禺剧场、中间剧场的俄罗斯高清舞台影像放映即将于本周开票,敬请关注!
深圳南山文体中心、滨海艺术中心、江苏大剧院、重庆施光南大剧院已经开票
“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观众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通过与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特拉法加发行公司、环球映画、影院现场、松竹株式会社、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在内的多个品牌合作,“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目前发行推广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歌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莫斯科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等多个机构的世界顶级戏剧、歌剧、舞蹈、展览影像。截至2022年8月,“新现场”放映剧目已达235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等62地,放映超过9000场,观影人次超过71万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