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极端气候成新常态,谁该为减排买单?

极端气候成新常态,谁该为减排买单?

财经

订阅商论即赠全年学习社区+主编领读


去年于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最后关头就议程上最棘手的“损失损害基金机制”等项目达成结论,但围绕问题核心——欧美发达国家是否将承担补偿责任仍不明确。发展中国家一再强烈呼吁设立相关基金,以补偿那些“最容易受到气候灾害影响、但对造成气候变化问题的责任最小的国家”。会议在设定减排目标方面未有进展。

《经济学人·商论》专题《时代的挑战》系列指出,富国错误地认为穷国的气候影响无关紧要,但它们确实有道德上的义务来更多帮助穷国适应变化。商业角度,企业的任务是适应气候变化——哪怕在看似不受影响的行业,大公司也正意识到这一事实。技术方面,小型气候项目无法替代所有大工程,但会成为很好的补充。欢迎在商论App中搜索关键词“气候”

《经济学人·商论》2022-11-16

常识

富国错误地认为穷国的气候影响无关紧要

它们确实有道德上的义务来更多帮助穷国适应变化【专题《时代的挑战》系列之二】


英国学者杰姆·本德尔(Jem Bendell)积极倡导他提出的“深度适应”。他认为,世界应该为“近期的社会崩溃”做好准备。他不仅敦促建立“韧性”——在气候议题相关语汇中指让人们准备好抵御气候变化,而且还敦促“放弃”,意思是放弃努力维持“资产、行为和信仰”的无谓尝试,例如仍想在沿海生活,或期望维持或拥有富裕世界的生活方式。他认为,政客和公众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个药方,并不是因为它太过度,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来考虑这个方案。


认为所有这些都值得但没那么紧迫的富裕国家的人应该记住,投资于适应的好处不仅限于发生支出的地方。气候科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原因和影响可以相距很远。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与加勒比地区的飓风频率有关;热带火山喷发会使两极变暖。世界经济及其地缘政治充斥着类似的“遥相关”。大多数对发展中国家未来气候灾难的分析都集中在对本地的影响上。在实践中,贫穷国家的适应能力越差,遭受的痛苦越多,将不可避免地对富裕地区产生影响。


但还有一个令人信服的道德理由来要求富国采取更多措施帮助穷国适应。因气候变化而受害最深的人是造成气候变化最少的人。产生工业排放和适应其后果都需要钱。穷国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做太多。让他们因为富裕世界和中等收入国家造成的灾难而受苦,无异于要求海地、尼日尔和尼泊尔人民为美国和欧洲的供电脱碳出钱。用本德尔的话说,主动选择放弃某些东西可能是一种清醒的谦逊行为;因为别人的所作所为而被剥夺了它则更像是被抢劫了。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有理由怒斥世界的自私。不单气候变化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处理它造成的损害也是如此。... ...


气候系列拓展阅读 | 当极端天气成为新常态

去年连续三次出现拉尼娜现象,这是本世纪第一次记录到这样的“三次探底”。气候变化是否导致了极端天气?学者正在进一步了解地球气候的复杂机制。但可以肯定,在一个变暖的世界里,拉尼娜现象的后果会越发严重。这样的天气事件也为国际气候谈判提出了关键问题:谁该负责任,更重要的是,谁将承担由此产生的账单?


减排所需的资金会远超已有投入。粗略估计,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投资需要达到目前每年一万亿美元的三倍,而且要集中投向造成当前大部分排放的发展中国家。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施的造价和运营成本都比污染更严重的发电设施要低,但需要改造电网以适应光电和风电的间歇性特性。富裕国家给予优惠贷款和援助是关键,道义上也必须这么做。


《经济学人·商论》2022-09-22

Heatwaves and floods around the world may be a taste of years to come

天气
全球热浪和洪水可能是未来几年的缩影
拉尼娜现象和气候变化结合,在2022年造成一连串极端天气

... ..2022年的拉尼娜很可能是未来拉尼娜的典型代表,会带来气温上升、更多洪水和严重干旱。一个紧迫的问题是,这将对一个资源已经被快速接连发生的灾难消耗殆尽的世界产生何种影响。“我们已经不堪应付,事情还在变得更糟。”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会气候中心主任马丁·范阿尔斯特(Maarten van Aalst)说。


拉尼娜带来了某些在统计上可预测的影响,包括智利、中东和非洲之角的干旱,以及西非和南亚更高的降雨率(见图表)。


同样叫人头痛的还有责任归属问题。无论ENSO是否提高了特定灾害发生的概率,气候变化无疑正在增加其严重程度方面发挥作用。这就指向了对历史污染负有最大责任的较富裕国家,迄今为止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幸免于自身排放的最严重后果。今年的极端天气事件为11月在埃及举行的COP27会议设置了一个特别触目惊心的背景,会上将发生人们期待已久的讨论:责任在谁?更重要的是,谁为后果买单?


去年不仅是我国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连续高温事件,也可能是未来数十年全球极端天气“新常态”的开端。欧洲多国连遭“炙烤”,法国西班牙等国接连发生山火。世界气象组织此前表示这样的极端高温未来仍将频繁出现,且这一气候恶化趋势将至少持续到2060年。致命高温背后,气候变化的加速不容忽视,当前如何应对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1


极端高温令“气候难民”猛增


《经济学人·商论》2022-07-23


我们综合两个大型数据集来衡量高温曝露情况。欧盟的哥白尼地球观测计划发布了“通用热气候指数”(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简称UTCI),把世界划分为86.5万个网格,按小时测量其中的热度。UTCI综合气温、太阳辐射、湿度和风速数据,得出一个以摄氏度为单位的综合“体感”温度。本刊再把这些数据和每个网格内的人口状况结合起来观察。UTCI体感温度超过38℃被划为造成“高强”热应力,超过46℃则造成“极端”热应力。仅仅30分钟的高强热应力就会危及生命,特别是老年人。在过去五年中,全球五分之四的人口遭遇了至少一天(即有至少三个小时)高强热应力。


尽管上周欧洲大部分人口都忍受了38℃以上的高温,这仍属例外情况。在过去五年,欧洲人平均每年只有三天经历这样的高温。但在其他地方这是常态:在欧洲以外,人们每年有65天要忍受这类天气。46℃以上的极端高温也非常普遍。平均而言,地球上每人每年有三天会遇上这样的高温。但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特别是印度次大陆,碰到如此高温的几率要高得多。近年来,这两大洲的人们平均每年有4.9天会遭遇这样的高温,频率比1980至1984年间上升了30%。


非洲和亚洲的高人口增长意味着热应力现在影响着更多人。自1980年以来,最热的国家往往人口增长最快。所以人们经受高强热应力的时间占比增加了50%。在遭受极端酷热的人口中,有三分之二生活在人均年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国家,也就是说其中很多人用不起空调。欧洲人应该关心一下这些在烈日下煎熬的人们。


《经济学人·商论》APP内搜索《炙烤地球》(2022-07-23)阅读全文


2


地球正在逼近“硬极限”


全球变暖已导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C至1.3°C,其影响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人类、人类为获得食物和布料而种植的作物、以及世界上其他所有生物都无一幸免。该报告记录了季节变迁的广泛变化,并指出科学家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过的物种中,有一半为了寻找更清凉的生存环境,正在向更高纬度、更高海拔或两者兼具的地方迁徙。



一些自然系统正在接近或超过其适应能力上限。珊瑚礁、热带雨林、沿海湿地以及极地和山地生态系统都撞上了“硬限制”。例如,该报告预计,在升温1.5°C时,面临极高灭绝风险的陆地和淡水物种可能占到14%。人类的身体也可能碰到硬限制。在既高温又高湿的情况下,如果不做防护,将无法进行户外活动。在湿度达到100%时,人们无法在35°C以上的温度下生存,因为无法通过排汗降温。不过,在近期内,报告所称的“软限制”更为紧要。

《经济学人·商论》APP内搜索《最新的联合国气候报告乌云密布,有少许阳光》(2022-03-17)阅读全文


3


升温3℃的地球有多危险?



世界升温3°C,既是无所作为的情况下一个相当可能的结果,也是即使各种努力都进展非常顺利的情况下仍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这值得仔细研究,而且结果令人震惊。模拟气候影响的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那些影响不是线性增加的。距离前工业化时代越远,升温造成破坏增长的曲线就越陡峭。曾经罕见的天气现象现在成了常态,前所未见的现象也开始出现(见图表)。从具体研究的结果来看,升温2°C和升温3°C之间的差异在大多数方面都远大于升温1.5°C和2°C之间的差异。

快速减排可以降低但不能消除风险

正如今天的世界并不是均匀一致地比前工业化时期升温了1.2°C,升温3°C后的地球也不是均匀一致地比今天高出1.8°C。一些地区的升温幅度会较小——主要是海洋和南美洲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变热的幅度会大得多。包括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亚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内的北极地区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变暖的影响。一些人口较稠密地区的气温也会高于平均水平。一项研究显示,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的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4至5°C、3.5至4.5°C和3至5°C。

区域气温升高将带来更频繁和更极端的热浪,包括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高纬度地区,这些地方过去很少或根本没有经历过这类天气事件。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全球变暖1.5°C、2°C和3°C对欧洲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发现虽然“热带之夜”(即从黄昏到黎明温度保持在20°C以上)目前主要还只出现在地中海沿岸,但随着全球继续变暖,覆盖区域会向北推进,到升温3°C时这样的夜晚在波罗的海地区将成为常态。总的来说,正是夜间降温不够导致人们在热浪期间不幸死亡。

《经济学人·商论》APP内搜索《全球变暖三度很有可能,那是真的灾难》(2021-08-03)阅读全文

欢迎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订阅后试读全文。

订阅商论享超值福利

免费加入主编领读群+英语学习社区






  • 主编领读 · 订户专属社群 

        每日主编精选文章推送 & 主编解读
        与商论主编沟通交流

     全年商论英语学习社区 

        ✓译者领读
        ✓每日一词+学人习语+译者课堂持续更新

     海量商论中英双语往期内容 

        超过3000篇双语文章+译文 

        超过一万分钟主播朗读原文

        ✓双语纪录片 


    *入群方式:完成订阅 - 关注微信服务号【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并后台回复关键词“订户入群” - 添加小助理企业微信等待审核后被邀请加入商论订户专属群


    订阅商论即赠全年学习社区+主编领读


订阅商论即赠全年学习社区+主编领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出门2分钟就头疼!波士顿拉响空气质量警报,恐成新常态...一片死寂!多伦多市中心大变样:这种"新常态"将持续10年!我该不该为领导的无知买单?窦唯一首歌售价100元,数字音乐谁在买单?母婴品牌在为哪些内容买单?《2023母婴行业数字营销观察》报告发布!02月24号:“萌经济”,我们为什么买单?古巴印像 (6) 偶像崇拜租户私拆承重墙,200多户居民有家难回!1.6亿损失谁买单?外卖骑手“新常态”金海湾渔港粤式饮早茶鹏扬基金发力权益产品“碰壁”:偏股基金募集失败 投资者为何不买单?上课,什么时候成了老师的副业?武汉新房成交坐“过山车”,“降价跑量”成常态,有楼盘最高跌价达5成周末开会!省级政府“一把手”提要求:极端用心、极端上心、极端负责爱优腾盈利 为何要会员买单?近百位顶级大咖齐聚联合国总部,与全球气候创新中心(GCIC)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多图!)极端气候!全美1300万房屋陷危机,年度总损失估破6000亿谁踩着“三千哥”的健康赚钱,也该为“三千哥”的死亡买单5岁孩子搭讪外国人,回复“get out”,谁该道歉?谁在撒谎?"钙钛矿大神"又被打假,20亿市值蒸发!多方发声“澄清”,谁来为此买单?IEEE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COP27)讨论了六个气候变化的简易解决方案凭什么!庄德利出轨90后下台谁买单?预算玩不好就扒你一层皮!什么样的智慧家庭值得买单?为情怀买单?这套“老旧”餐具售价高达$15,000!澳人请速翻橱柜(多图)律所第一家海外分所,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丑哭!今年“丑东西设计大赛”5项大奖炸了!越丑越火越出圈!试问:年轻人为何疯狂为“丑”买单?东晋王导草书欣赏英敏特:中国饮料功能化趋势及发展机遇——新常态下的“变与不变Nature:新冠疫情进入小规模波浪式反复流行新常态气死!密西沙加居民收到$7400刀天然气账单,估算错误该谁来买单?!预警!全国寒流来袭,多地面临极端气候威胁!天气转凉后应该这么锻炼,提高免疫力,还能减肥瘦身Chatgpt小感悟警犬天天往队里捡流浪狗,个顶个能吃,民警哭了:你做好事,为啥我们买单?Nature新闻:新冠疫情新常态 - “小波”时代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