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际关系里的顶级强者思维,让你的人生更自由

人际关系里的顶级强者思维,让你的人生更自由

公众号新闻

大家好,我是丸子

今天想聊聊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

这个概念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很少有能理解得很彻底。

甚至还有很多人充满误解——觉得「课题分离」就是把我的事和你的事完全区分开,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才不管你死活

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我自己一直对这个理论很感兴趣,因为平时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随便一个拎出来都和课题混淆有关。

然鹅,它也确实很绕,我在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经常有一种「啊,脑子不够用了,转不动了」的感觉。

但相信我,彻底搞懂这个概念后,就再也不能像没知道时那样生活了。


你会发现你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清清爽爽,原本黏黏糊糊、掰扯不清的问题都瞬间条分缕析

而且,这个理论还能打开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你的主人翁意识,让你有力量积极面对遇到的问题,主动关注那些你可以影响和控制的事情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个理论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对于人生的掌控感强了很多!

废话少说,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课题分离」



什么是「课题分离」?


先来说什么是「课题」。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而面对问题,人们通常会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被动应付」,不采取行动,被问题推着走,实在没办法了再硬着头皮去解决。

一种是「主动应对」,明确地知道「我现在面临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可以想办法去应对」。

而「主动下定决心要解决某个问题」时,这个「问题」就成了「课题」

而阿德勒所说的「课题分离」,就是你要思考「这是谁的课题?」,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

然后要冷静地划清界限,不去强行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强行干涉自己的课题



「课题混淆」的痛苦


人际关系中,绝大部分的痛苦都是「课题混淆」导致的,比如:
总是忍不住去承担别人的课题:
  • 觉得自己应该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别人不开心了,一定是自己的问题;


  • 忍不住想帮助身边的人(劝说闺蜜离开在你看来糟糕的关系、努力帮扶伴侣、为家庭排忧解难),但如果你没有成功改变对方,你会觉得很受伤,还会觉得对方不争气;


  • 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是在想,别人会怎么看我?

    我这样做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


  • 想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也想把别人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有「回报思维」,比如「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漠?」、「我有尽量满足你的需求,为什么你不能满足我呢?」


总是让别人来干涉你的课题:

  • 父母催婚催育,你觉得压力很大,想到这件事就很焦虑;


  • 经常觉得自己「没有选择」、「不得不」,比如「我不得不听父母的,去考公考研」、「都是因为他,我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 不敢独自做决策,觉得自己没办法为结果负责;


  • 对别人抱有很高的期待,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


当然,绝大部分的情况都是,你既干涉了别人的课题,别人同时也干涉了你的课题

「课题分离」的很大难点是,到底怎么区分是谁的课题?



谁的感受谁负责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也觉得很无情——明明是A让我不舒服了,凭啥这个不舒服的感觉要我自己负责?

实际上,并不是A让我不舒服了,没有人可以「让」谁不舒服,是我自愿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的

举个例子:

在之前的工作里,我非常容易屈服于权威,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经常觉得,是老板「让」我失去了自主权。

我为什么这么听老板的呢?因为我有「只有乖乖听话,老板才会认可我」的信念。

真正「让」我失去自主权的,并不是老板,而是这个信念

还有,强势的人经常会「让」我不舒服,因为我害怕冲突。

其实是「害怕冲突」让我对强势的人产生排斥

可想而知,当我不再有乖乖听话的信念、当我不再害怕冲突,「老板」和「强势的人」这两个角色都不会对我有什么影响了。

所以,谁的感受谁负责,是我的一些信念「让」我产生这些感受,我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这个道理怎么在生活里运用呢?

难道A「让」我不舒服,这个不舒服只是我自己的课题,那我就要自己消化、默默忍受吗?

并不。


我真正面临的课题,并不是「怎么改变A的强势」,而是「面对一个强势的人,我要如何与对方相处」。

当我去正视这个课题时,我就有了很多解法。

比如,我可以远离强势的人,压根不和他们接触;

我可以亮出我的边界,直接说「我不希望你用命令的口吻跟我说话,我觉得有压力」;

我可以学会直面冲突,打破对于冲突的恐惧。

这,才是积极承担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课题。

课题混淆的做法是什么呢?

是责怪对方「都怪A,ta一出现我就很紧张」、「都是因为A太强势了,我才不感在ta面前表达自己」。

这种放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觉得自己被迫受制于对方,是没有区分和承担自己课题的体现。

A是否表现强势是ta的课题,我如何应对ta的强势是我自己的课题。

在这里并不是说「受害者有罪论」,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有一天,有个人拿刀捅伤了你,你并不会因为这是对方的错,你就不为自己疗伤了。

伤害已经发生了,你所面对的课题就是「怎么为自己疗伤?」和「下次怎么避免被伤害?」



谁承担后果谁负责


又要拿我自己举例子了(再多写几篇文章我就要把自己扒光了)。
在之前的亲密关系中,我会很希望我的伴侣能有成长。

我希望他能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而不是处处都依赖我;我希望他能处理好他自己的工作、生活,积极处理他遇到的问题。

但其实,「要不要成长」这件事,完全是他自己的课题,也是他自己来承担后果

我承担的课题(后果)是什么呢?

是「面对不成熟的伴侣时,我会产生很强的不安全感,我要如何处理我的不感全感?」

「在亲密关系中一直得不到我想要的支持,我要怎么办?」

面对以上课题的时候,我可以选择鼓励和陪伴他成长、可以自己给自己安全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支持、也可以结束这段关系。

如果我选择离开这段关系,他需要面临的课题就是「我的伴侣在我这里得不到支持,所以她要离开,我要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课题混淆的做法是:

我抱怨并试图想要改变伴侣:你就不能快点成长起来吗你知不知道我一个人承担这么多我有多累啊!

他也抱怨并想要试图改变我:你为什么就看不到我的努力呢?你对我有这么多的要求,和你在一起我压力真的太大了!

每个人都没有承担起自己的那部分课题,而是想要控制和改变对方

再举一个父母和子女的例子。

孩子学不学习,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后果也是由孩子来承担

父母的课题可能是「孩子不学习,以后没出息,啃老咋办?」、「孩子成绩不好,我在别的家长面前很没面子怎么办?」。

应对这个课题的方法可以是,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鼓励和帮助孩子学习;放平心态,不去和别人攀比

如果父母已经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孩子却不爱学习,父母非常愤怒失望,是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

父母能做的,是帮助孩子面对困难,而不是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学习。

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是不能按着马头强迫马喝水




这事儿是我能控制的吗?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分成「我的事」、「你的事」、「上天的事」。
举个例子。

朋友生我的气,对我有很多责怪和怨气。

她的情绪是她自己的事儿,我不能强行干涉她的情绪、要求她不许再生气了

但我依然可以通过我的行为来影响她,这是我可以控制的事情

比如真诚地道个歉、想办法弥补她的损失、带她吃好吃的缓解一下心情。

但她最终到底能不能消气,我还是控制不了,我尽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那部分就够了。




放下「回报思维」


人际关系中,「回报思维」无处不在,而且很隐形。
比如「讨好」行为,看似是A在讨好B,但其实A是想要通过自己的讨好,来换取B的喜欢,A对B的好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期待回报的。

所以与其说是A在讨好B,不如说A是在向B索取关注和喜爱

再比如,你给路边穿的破破烂烂的乞丐投了 10 块钱,结果乞丐居然拿去买烟,你看到后觉得很生气。

其实,要不要是施舍是你自己的事,拿到钱后怎么花是乞丐的事

你生气是因为,你的施舍其实并不是无条件的,你期待乞丐对你感激不尽,期待自己能帮乞丐填饱肚子。


在给人提建议时,如果我们的建议没有被对方采纳,就会觉得很挫败,甚至还会想「我费劲口舌跟你说了这么多都没用,下次不跟你说了」。

所以,对别人好、为别人付出的时候,问问自己,我是有条件的吗?我是求回报的吗?

如果有,那就和对方说清楚自己的条件和期待的回报。

如果没有,就接受对方的不回报。



避免过度简化「课题分离」


说了这么多,大家估计开始对于「课题分离」有更清晰的概念了。
但可能还会有一些误解,比如:

  • 课题分离就是完全不用管别人的感受;

  • 别人讨厌你是他们的事情,你只管做你自己;

  • 别人说什么不重要,你只要听你自己的心。


乍一听很有道理,但细想又很不对劲。

课题分离,并不是让你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

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分离」,而是用健康的方式进行彼此连接


想象一个场景,你的好朋友失恋了,非常难过。

运用课题分离,难道要说「这是ta自己的课题,跟我无关」吗?

可别忘了,「想要安慰朋友,给朋友提供支持」也是你真实的需求啊!

做好课题分离的人,也可以是很贴心、很会照顾人的,但ta的关心就只是关心,不是过度干涉,不是控制,不是索取

「我想要安慰你,给你提供支持,但我不要求你快点开心起来,也并不期待你对我感激涕零,想安慰你是我自己的需求,我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已」

既做你想做的事(安慰对方),又不用承担原本不属于你的压力(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对方开心起来)。


实战练习


情景1我最近一段时间心情不好,A受到了我心情的影响,情绪也很低落,甚至想要远离我了。
分辨哪些是我的课题,哪些是A的课题:

我的课题有:「如何处理我自己的情绪」,「如果A因此远离我,我要面临可能失去A这个朋友的局面」

A的课题有:「我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我要如何处理这个影响?」

放下别人的课题:A容易受到别人的情绪影响,是ta自己的事情,我不能因为ta这个特点,就强迫自己赶紧开心起来,否则我也很难受。
我也不能要求ta「你不要受我情绪的影响」,要不要被影响是她自己的课题。

围绕我自己的课题展开行动:我也不想失去A,如果ta实在觉得难受,我们可以物理隔离一段时间,等我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再一起玩,尽力避免A不跟我做朋友的局面。


情景2我搞砸了一个项目,老板非常生气,对我很不满意

分辨哪些是我的课题,哪些是老板的课题:

我的课题有:「如何面对这次失败,把它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面对老板对我的不满,怎么防止我被开除」,「如果被开除了,我打算怎么办?」

老板的课题有:「老板自己的情绪」,「老板如何处理这件事情」,「老板如何评价我,以后还会不会把项目交给我」

放下别人的课题:老板怎么看待我、怎么处理,这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再担心也没用,即使我在他办公室门前长跪不起,可能也难以转变他对这件事的态度。

围绕我自己的课题展开行动:我可以想办法重新赢得老板的信任,比如积极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复盘,避免问题再次出现。当然,我也可以迅速开始找下家……


景3:在一个小团体中,A和B产生了矛盾,我知道后,也会担心他们的矛盾会不会影响整个小团体的和谐,从而影响我在团体中的体验。

分辨哪些是我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

我的课题有:「如何保证我在团体中有好的体验」

别人的课题:「A和B要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

放下别人的课题:最终他们俩要怎么处理,是他们自己的课题,我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和解

围绕我自己的课题展开行动:我可以表达这个团体对我来说的重要性,也可以尝试推动他们处理矛盾,做到我能做的那部分,实在不行也只好接受小团体破裂的结局。




最后


我认为,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能充分唤醒人的自我主体性
它时时刻刻会提醒我,没有「被迫」、「不得已」这回事,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得选。

记得在几年前,我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看到,弗兰克尔被关进集中营,深处狭小的囚室,他忽然感受到一种「人类终极的自由」。

他觉得,虽然别人可以残害他的肉体,摧毁他生存的环境,但他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他依旧可以决定外界的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在遭遇刺激与对刺激做出回应之间,我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和能力」

读到这句话,我非常震撼。

但是后来的很长时间里,我还是知不知道,怎么才能获得这种自由。

了解「课题分离」理论后,我忽然觉得自己离「人类终极自由」进了大一步。

希望这个理论也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我是丸子,咱们下期见啦!


参考资料:

Shaya. "别误会!课题分离并不是「不关我事」和「关你屁事」." 2022.11.11. Life Storying. https://lifestorying.co/%E8%AA%B2%E9%A1%8C%E5%88%86%E9%9B%A2%E8%88%87%E9%80%A3%E7%B5%90/

李松蔚. “分清你和我,不等于不管你死活“. 2017.2.20.Momself .https://mp.weixin.qq.com/s/dT1rNcGJokY9vkZVr0NtRQ

SmartM x 大大學院. “【憤怒情緒心理學】解開糾纏不清的人際煩惱,認識
關係中的「課題分離」“2022.1.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YDm5iDZ_o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2015-3-1). 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渠海霞(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澳】乔治·戴德. (2019-10-1). 《自我边界: 告别“糨糊”逻辑,科学地坚持自己》. 李菲(译者).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加】梅洛迪·贝蒂(Melody Beattie). (2021-2). 《如何为爱立界限》. 王若菡(译者). 中国纺织出版社.


了解理论知识后
在生活中实际运用才能真正改变
想知道「如何运用理论知识」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五倍人生」
回复「实践」,查看相关文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情绪不稳定后,我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了”学会这个方法,帮你解决80%的人际关系烦恼!“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国最顶级的思维,是“灰度思维”!(深度)中国人的顶级思维,就是这三个字!你的人际关系如何?这个测试告诉你强者思维 VS 弱者思维孟子曾称颂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多年前我套用这个句式,这么说过(大意):世若无美国,野蛮虐全球。现实的人际关系七大思维法则,让你的人生胜算更多一点人际关系的至高境界:彼此成就,互为贵人人际交往中的顶级能力:提供情绪价值日本最美女主播田中美奈实公开自己的人际关系理念:完全断绝!日本网友这样说……滚吧,狗屁人际关系,从现在起要做个不好惹的人!ChatGPT的高阶用法,谷歌减少员工福利削减开支,不要太重视职场人际关系|领英精选真正厉害的年轻人,都擅长优化自己的人际关系还有多少人不知道,人际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它——五月花酒家粤式饮早茶一个让乔布斯、马斯克、芒格都大获成功的顶级思维模型分享给喜欢追剧的人们+美味炒年糕【直播预告】如何用创业者思维经营人生?|对话《创变思维》作者诺姆·沃瑟曼OH卡牌探索工作坊|人际关系的迷雾我见过处理人际关系最糟糕的方式,是这样的体制内人际关系中,最忌讳的是什么?小时候我的发明对弱者思维的再思考用“作者思维”阅读后,写作仿佛开了挂中国最顶级的思维,懂的人寥寥无几!(深度)为什么一些挺俄反乌的网友至今还是弄不明白:首先是乌克兰军民不畏强暴、奋起抗俄,然后才有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援乌!什么样的人在亲密关系里更有吸引力?《三体》中顶级天才们才有的图形化数学思维,孩子也能用来解应用题真正拖垮你的,是“受害者思维”职业成功,需要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要记住三句话升级大脑:掌握这五种思维,让你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