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造物》| 当人类的囚徒试图寻找爱和希望
作为现今最当红的编舞家之一,对社会问题沉重的思考和冷峻的质问是阿库·汉姆为自己的作品铺陈的底色。
《陌生人》(XENOS)聚焦一位印度士兵,在舞蹈中拷问战争、反思人性。
在浪漫爱情悲剧《吉赛尔》(Giselle)中,阿库·汉姆融入了自己对移民、种族和阶级问题的深刻探讨。
阿库·汉姆为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编舞制作的第二部全长度舞蹈作品《造物》(Creature)将目光移至气候变化。虽然古老神话中不乏对自然之神如何对过度向地球索取的人类降下惩罚的描绘,但自从对自然的工业化开发变得寻常,在现代艺术中讨论气候议题似乎显得有些过时了。在阅读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的学术性随笔《大紊乱》(The Great Derangement)时,阿库·汉姆注意到了书中的观点,即整个当代文化都未能履行挑战这场气候危机的职责。愈演愈烈的气候危机和世界的急速发展促使他重新开始思考:未来的地球会发生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留下的人类又会发生什么?
《大紊乱》
《造物》的故事背景就设置在一个极地研究站中。此刻的地球正面临着极端气候带来的世界末日,而这个研究站则承载着人类的最后希望,试图向地球之外的太空寻求新的驻地。在舞蹈最开始,使用了1969年尼克松为登陆月球成功的阿波罗11号宇航员们的演讲为背景音,不断地音频重复和穿插的金属声效为原本激励人心的贺词添上了几分阴冷不详的警告意味,也为剧作试图探讨的主题奠定了基调:当人类过度痴迷于科技带来的飞跃式发展时,伤害也随之形成。
显然,这个故事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有着相似的内核。在玛丽·雪莱创作《弗兰肯斯坦》的时期, 欧洲正经历着科学与工业的蓬勃发展。经过科学理性洗礼的广大民众对科技抱有无边的幻想,认为科技是改变世界的法宝。在这样的背景下,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深刻体现着她对科技爆炸的恐慌与忧虑。时间转移至200年后的今天,境况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正如编剧Ruth Little所说,地球的两极正在随着全球变暖而融化,但在科技的幻梦之下,气候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大规模开采新型资源的机会。随着地球上的资源消失殆尽,新的边界正在被开拓,而这也带来了新形式的殖民。
NT版《弗兰肯斯坦》
同时,《造物》也有着《沃伊采克》的影子。在Georg Büchner的剧本中,沃伊采克作为一名军中下等士兵,为了生计出卖自己的肉体给医生做实验。其妻子玛丽禁不住金钱与肉体诱惑与鼓手长私通,被沃伊采克觉察。最终,沃伊采克杀死妻子,自己也溺水死去。Georg Büchner写尽社会倾轧下小人物的悲哀,阿库·汉姆也同样思考着人的话题。在《造物》中,为了满足人类太空殖民的意图,“人形生物”被迫在研究站中接受无休止的身体和精神实验,测试其承受极端温度和长期隔离的能力。善良的清洁工玛丽出现在“人形生物”的生活中,带来了爱与希望,但最终,这段感情被军队长官打压,走向了悲剧结尾。对阿库·汉姆来说,“人形生物”实际上是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缩影——面对世界的飞速变化,这些人感到无所适从、无能为力,同时失去一切希望。
赫尔佐格的《沃伊采克》
《造物》
正如将《造物》创作成电影的导演Asif Kapadia所说,相对于电影,舞蹈其实为观众的自由解读留下了更广阔的空间。对未来的地球最终会变成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留下的人类又会发生什么,阿库·汉姆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固定答案。但是,虽然地球末日的背景离我们十分遥远,阿库·汉姆为《造物》赋予的思考却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它关乎每一个对当今世界感到无所适从的人,每一个普通人,每个人。
北京国际电影节《造物》最后两场排期
4月27日(周四) 18:30 北京剧院7号厅
4月29日(周六) 10:30 保利国际影城北京天安门店8号厅
“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观众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通过与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特拉法加发行公司、环球映画、影院现场、松竹株式会社、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在内的多个品牌合作,“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目前发行推广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歌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莫斯科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等多个机构的世界顶级戏剧、歌剧、舞蹈、展览影像。截至2022年8月,“新现场”放映剧目已达235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等62地,放映超过9000场,观影人次超过71万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