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观众想为《梦华录》多花钱?

为什么观众想为《梦华录》多花钱?

财经


· 这是第4570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 鲁舒天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在国内做剧是件难事,难度甚至大于电影,因为剧集相较后者,是大众艺术里的大众艺术,以“文娱”二字做拆解,其文化价值往往要让位于娱乐价值。

这一特性叠加到一个尚不成熟的文娱市场,就会造成一个深刻的矛盾——看者不批,批者不看。

最令人扼腕的例子,或许是2007年由刘和平编剧、张黎执导的《大明王朝1566》,这部作品如今被誉为国产历史剧的巅峰神作,但很少有人记得,它当年在湖南卫视首播时收视率遇冷,不到0.5%,商业上是一个亏钱的项目。

这个曲高和寡的种子埋下之后,自然对创作造成了反向启发,再加上技术进步造成的市场下沉,爽剧自此成为时代风尚。直到近几年,爱优腾大量内容自制后,国产剧市场才重新涌现经得起审视的作品。

《大明王朝1566》台词

但精品内容“赔钱赚吆喝”、时效内容“赚钱损风评”的局面,仍会长期存在,这是因为:

爱看并乐于为某种内容付费的普通观众,往往不太关注具体内容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性,背景是否还原、细节是否考究,消费者要的只是符合心意的故事;而掌握话语权、怀揣专业标准、负责观点输出的媒体和评论者,则往往对流行文化的成绩难以买账,日积月累之下,怒其不争的情绪要压过哀其不幸。

两者有多难兼顾,从最近热播的《梦华录》上就可见一斑!

由刘亦菲主演的《梦华录》并非完全改编自“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首的《救风尘》,关汉卿的元杂剧只是灵感来源之一。归根结底,《梦华录》是一部古装偶像剧,拿学术标准对照,或是看它是否契合原著主旨,是没有必要的。

可之所以出现批评的声音,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即是:《梦华录》虽然契合观剧基本盘,却未必是精英意识的钟爱。

联想到不久前在微博,看到一个被吐槽的劣质古偶“劫法场”的片段:男女主互相拯救,在铡刀前玩起了叠罗汉,弄得一旁的监斩官和行刑大哥挺尴尬的。

视频底下来自备注为“影评人”“娱乐自媒体”的评论,基本是抽离、看定、做批判的画风。一个说“人家明明合情合理、仁爱有序,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另一个说“哈哈,国产剧‘正常’情节,所以我不会浪费时间。编剧、导演、平台加油,下限深着呢,祝早日探底”。

我同样觉得这个片段很尬,但还是想多问一句:可过往那些年里,当得来不易的好剧被骂、被误解、被群嘲、被忽略、被遗忘的时候,又有人做过什么呢?

拿最近的例子来说,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虽然豆瓣评分回升到8分以上,但站内评分人数不足10万人,还不到《梦华录》的四分之一。批评者不能一边骂《梦华录》的戏谑,一边又忽略《风起陇西》的深意。

|《梦华录》在热度和评分上双丰收

在过往五到十年里,国产剧的创作者与平台方之所以“顾此失彼”,在鱼(娱乐性)与熊掌(文艺性)上二者取其一,正是由于目标受众只愿意接受前一种内容。如果一定要批评,我们有必要意识到:并不是内容创作者一贯不努力、不学习、不精进。

道理非常简单,两个人都在批评创作,而且讲的都有道理,内容生产者应该听谁?当然是听肯为作品花钱的人。这个道理在海外的流媒体也是一样的,平台有且只有一个上帝,就是付费订户。

很多常年批评国产剧的媒体人,一边已经好几年不看国产剧了,另一边却又言之凿凿地断定“国产剧都烂”,他们的声音自然在生产端那里无足轻重。反观另一边,订阅用户如果批评国产剧不接地气、不够娱乐、男主不够帅、女主不够美、场景不够花前月下,平台当然要根据反馈做改进,这才有了《梦华录》。

上线10天豆瓣评分人数超过40万,开分8.3,即时分数8.6,《梦华录》是否配得上这么高的分数,它是否是一部足以沉淀的作品,这些问题时间自会检验。我想说的是,它如今的表现不是偶然,而是主创洞悉了一部国产剧要出成绩,就必须要在内容、观众、监管这“三个鸡蛋”上谋求一份平衡。

好作品是观众养成的,不好的作品也是观众养成的,平台要活下去,要在资本市场面前自我证成,就必须思考权宜之计。比如内容选择上寻找能营利、能过关的项目(如耽美剧、真人秀、选秀综艺),商业模式上探索多元化的付费服务。

平台做这些工作不一定能得到观察者的青睐,但它如果不做这些,则连被批评的立锥之地都会失去。因为真正的好内容更需要投入和试错,有时甚至要不计成本,如果资金投入一直捉襟见肘,又如何为好内容计之深远?

虽然面对质疑,但视频网站近年还是摆来不少飨宴。那些信奉“国产无好剧”的批评者,恐怕始终对如下内容闭一只眼:

如2017年的《白夜追凶》(优酷)、《无证之罪》(爱奇艺);2018年的《北京女子图鉴》(优酷);2019年的《庆余年》(腾讯视频、爱奇艺)、《长安十二时辰》(优酷);2020年的《隐秘的角落》(爱奇艺)、《沉默的真相》(爱奇艺)、《摩天大楼》(腾讯视频);2021年的《爱很美味》(腾讯视频);今年的《开端》(腾讯视频)、《亲爱的小孩》(爱奇艺)、《风起陇西》(爱奇艺)等等。

我想说的是,国产剧如今的触底反弹,并非个别人的“鞭策”所致,也非得益于“调控”,而是平台自我纠偏的结果。即便没有外力催促,视频网站也会主动转变思路,吐故纳新,由茹毛饮血切换到精耕细作。

|上一个阶段国产剧的症结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背后是行业资源更多由传统渠道向流媒体的转移。在爱优腾芒乐们群雄逐鹿的阶段,影视行业里的优质资源多在电视台手里,一时很难撬动,所以视频网站才选择另起炉灶——比如借助流量明星拉新;比如对握有版权的动漫、网文进行改编;比如开发一些价格低廉的免费短片。

而从爱优腾推出内容付费和内容自制之后,流量逻辑向质量逻辑的转型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常言道物极必反,“大IP+小鲜肉”终究只能吃一时的流量红利,做不了一世的稳当生意。

平台的变化可总结为“三视”——对发展阶段的认识、对优质内容的意识和对观众意愿的重视。

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点,它决定了剧集的出品方和制作方如何去衡量何为优质内容,如何在优质内容和观众意愿之间寻找最佳平衡。无论耽美剧、甜宠剧还是穿越剧,它们虽然未必具备文化价值,但都有很好的商业价值。无论从以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为代表的盈利能力看,还是从其“人畜无害”的安全性上看,这些题材没有理由不成为平台的必选。

假设平台任何时候拍《大明王朝1566》《大宋提刑官》都能像拍“鲜肉剧”一样挣钱,那么平台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只有前者才是真正的经典,才有可能触发长尾效应。

长视频在过往的那些年不得不妥协,好在触底反弹之后,进步肉眼可见,之前抠图、注水、报数字的现象消失了,演员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几乎都是具备偶像气质的戏骨为主,当然提升最明显的还是“服化道”。

|《梦华录》的美术

现今阶段的国产剧,早已抛弃了失灵的旧公式,重新回到以“内容为王”来争取观众,对国产剧保有偏见的人,显然是没有更新认知。而且伴随着整体质量的提升,网剧从实到名业已成为国产剧的标杆。

在2020年网剧首次入围的白玉兰奖上,你会发现最耀眼的项目几乎都是网台同播,以《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破冰行动》为代表的网剧,称得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国产剧的新阶段,各家都力争在做真正的优质内容,而且更多是从采购方到制作方进行转变,加强自制剧、独播剧的比重。在这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平台需要润滑剂来度过阵痛。

值得一提的是,在《梦华录》热播时被追剧者召唤的“超前点播”,原本就是长视频“找钱”的一个手段,但它只持续了两年,就在网友和媒体的点名声讨中寿终正寝。

超前点播原是针对热播剧最后6到12集内容进行提前解锁的付费模式。2019年夏,随着《陈情令》上线,为响应粉丝催更,平台推出了“30元6集”的直通大结局服务。另一个适用超前点播的热门剧是《庆余年》,在会员基础上推出了“50元始终多看6集或单集付费3元”的服务。

|《陈情令》《庆余年》

新模式在为各家带来不菲收益的同时,自然也遭到了质疑,网友给它起的名字叫“VIP中P”。众人不满的焦点,是已经交了会员费,为什么还要再交一笔钱?假设我没有交,但别人先看了,到处剧透,岂不是侵害了我作为会员的权益?

面对各方质疑,爱优腾在2021年10月以微博官宣的形式,主动取消了超前点播,算是“忍痛割爱”。

谁承想事过境迁仅8个月,用户就在《梦华录》引发的观剧热潮之下,纷纷以弹幕和微博留言的形式,呼吁剧集“加更”。按照它现在的更新节奏,即便是会员,收官也要持续到上线一个月之后的7月3号。对热心追剧的观众来说,堪称旷日持久。

整件事里暗含一个为人忽略的矛盾,即(充值)会员不一定等于(吃瓜)网友,(付费)用户不一定等于(免费)观众。很多批评付费模式的声音,往往是假前者之名,实际来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后者。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当平台迫于压力去照顾后者的情绪,反而损害了默默充值的前者的诉求。

回过头来看,后者的质疑是否有道理呢?我认为虽然有道理,但有些弊端不是事关商业,而是事关人性。

哪怕是在没有网络弹幕的时代,看《名侦探柯南》,照样会有很讨厌的人到处宣讲“谁是凶手”,来抵消别人追悬疑剧的快感。这完全是观众素质的问题,与其谴责提前解锁的模式,不如养成随手关弹幕的好习惯。

至于“VIP中P”的责难,不妨看看其他大众消费的例子:足球场有分区售票,看台正面的价格就是比斜对角的价格高;电影院有分时段售票,黄金场价格就是大于午夜场和下午场;迪士尼有VIP通道,不用排队就是要支付省时间的钱,哪怕大家都已买过门票。

|大量用户呼吁超前点播

这些服务即便呈现为不同价格,但都是对应着消费者的自主需求,并非来自于绑定或强迫。不乐意多花钱,完全可以不花钱,无非就是多等两天罢了。

在我的理解中,超前点播只是平台基于常年亏损下的自救,类似饥饿者得到食物之后的狼吞虎咽。如果说各家有什么失误,一个是心急,对新模式的运营生硬;另一个是泛化,只要内容过得去,就都设超前点播,这是杀鸡用了牛刀。只在《陈情令》《庆余年》等头部项目使用,或许能避免不少抵触情绪。

但归根结底,这是一种花钱买服务的行为,在其他消费领域也屡见不鲜,不该被污名化。尤其在市场存在的情况下,只因平台“吃相难看”,就一刀切地取消,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的弊端,便是如今的“催更”领域只有需求,而没有供给。这样做首先吃亏的是用户——有钱买不到服务;其次吃亏的是平台——损失生产者剩余;最终吃亏的还是用户——愈发没人再做好内容。

这真的是谴责“平台圈钱”的短视者希望看到的吗?

先让良心好剧赔钱,接着把平台盈利项目空间堵死,再把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也扼制,还整天批评国产剧拍不出来好内容,这不仅是不客观,甚至是不道德。

在我看来,事情之所以至此,在于大众舆论长期受“伪精英意识”的诱导,对于创作生态不加理解。

之所以是“伪精英意识”,即批评者对其所批评的现实并不真的打算负责任,他们更多聚焦于明星八卦、行业丑闻与资本圈钱,就像体育媒体常年围绕球员换车、买房、女朋友是空姐还是模特做文章,而疏于对运动的职业性做科普,因为前者有流量,后者无卖点。

但长期对公众作如上宣传,除了浪费传播资源,更会造成一种潜在的负面印象:即某些行业准入门槛很低、业务水平很次,且没有职业精神。大家群起而攻之才能令其进步。

这当然不是实际情况,否则就无法解释国产剧近年涌现的那些佳作。至于什么是好内容,也并非完全没有标准,但它终归取决于,市场和观众究竟成熟到了哪一步?

  • 作者:90后,专栏作家、评论者,公众号:鲁舒天小站。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梦华录》飚到8.8分!能和刘亦菲比颜值的,只有背后这座火了一千年的网红城!《梦华录》破15亿,背后这座低调的“八朝古都”终于火了。《梦华录》爆火,不是因为刘亦菲《梦华录》爆火:浮世三千皆过客,黄粱一梦在人间《梦华录》:两情若是暧昧时,最好是朝朝暮暮【南瓜鹹味龜粿】Pumpkin Salted Angku Kueh《梦华录》,嗑不动了《梦华录》里最美的,居然不是刘亦菲?评分又跌了!《梦华录》翻车上热搜!我却发现了刘亦菲暴富的秘密……《梦华录》被吹成神剧,还不是你们这帮丑八怪害的?《梦华录》,从“古偶之光”到备受争议周末活动 腰疼《梦华录》高开低走?曾舜晞小号营销?归国小花一门心思当阔太?真绿茶女星剧组与多人做头发?封在家里的上海“烟鬼”怎么办?《梦华录》火了,为什么带不动刘亦菲和陈晓?《梦华录》成爆款,谁在承包暑期档?《梦华录》抢救腾讯视频刘亦菲《梦华录》的最大争议《梦华录》跌至8.7分!对不起刘亦菲,这次我全程的关注点都在……《梦华录》拯救腾讯S+说起小豌豆同是8.7,它狠狠吊打《梦华录》《梦华录》:贞洁争议和皇城司制服诱惑刘亦菲《梦华录》热播:三观正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豆瓣评分8.3上涨至8.8,《梦华录》被过誉了吗?《梦华录》里的餐馆,为什么没有西湖醋鱼这道菜?DC小记:寻忆威尼斯是女人,就千万别看《梦华录》!追剧学海报设计?《梦华录》来了!《梦华录》这句台词爆赞,人间清醒!适合当签名!腾讯“看空”《梦华录》《梦华录》导演:想为大城市打拼的女孩拍部剧刚爆红,《梦华录》就要凉了?上了108次热搜的《梦华录》,就这?🤨《梦华录》“京漂”女子图鉴:斗渣男搞事业,妆发造型精致考究!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