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陈春花最新分享:这是组织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件事

陈春花最新分享:这是组织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件事

财经

知名管理学者陈春花表示,数字化转型就是让自己能够开放地去面对环境,去获得动态性,不断进行自我变革,获取与变化同步甚至能够引领变化。


陈春花老师还强调,组织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件事情必须从业务端入手,得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那么要怎么做呢?先让跟你贴在一起的顾客知道你在转型,知道你的业务端在做数字化转型。


来源 |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2023年4月23日上午,业界人士来到海南陵水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绿公司论坛暨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会,围绕“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这一专题,共同探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与问题形成共振,渐渐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们的共识。那么究竟该如何破局?

中国绿公司论坛邀请到国内知名的管理学者陈春花老师,陈春花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探索出从组织视角去理解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方式。从组织的核心功能理解与组织价值重构的纬度讲解,找到数字世界的生存方式。

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与问题形成共振,渐渐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们的共识。那么究竟该如何破局?陈春花老师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探索出从组织视角去理解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方式。

陈春花是国内知名的管理学者,专注组织管理研究长达30年,30多年间她出版了《激活个体》《共生》《协同》《个体》《协同共生论》和新近出版的《组织的数字化转型》等30多部著作。陈春花将从组织的核心功能理解与组织价值重构的纬度讲解,找到数字世界的生存方式。

组织要解决什么问题

组织是各要素有机系统化的一个过程。

首先,组织要解决目标实现的问题。换个角度说,组织把各个要素组合起来,是为了实现目标。

所以当我们评判一个组织的时候,如果组织没有绩效,不能实现目标,其实这个组织并没有完成任务。

大多数时候,在管理当中,大家可能特别关心的是组织中人的感受,尤其是数字化以后特别强调人。然而组织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目标,如果不能实现目标,这个组织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组织难道是不是为人存在的吗?在陈春花看来,组织在这一点上是非常不人道的,但是这就是组织。组织为目标而存在,如果这个目标不确定、无法实现,那这个组织就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

组织的第二个功能,是让人有价值。

如果说组织仅仅为了让人实现目标,这个目标跟人没有关系,只跟钱产生作用,只跟自身是否做到行业第一和规模大小有关系,那么将会没有人同我们参与这样一个伟大目标的建设。

因此在整个管理当中,从组织的视角去看,必须得先解决这个问题,让人变得有意义,让人的价值被释放,让人的价值得到体现,让这个组织同其他组织价值创造不一样。

有的人在当前组织价值创造高,在另一个组织价值创造低,基于这一点就能够得出一些结论:前一个组织的竞争力更好。或许当下的状态中,前一个组织相对弱小,后一个组织相对壮大,不过从人的纬度讲,基本上能够预判,过一段时间,前一个组织会有更好的成长性。

组织的第三个功能,是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谈数字化转型和组织管理,然而技术只不过要协助本质将待完成的功能做得更好,并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人实际上是靠组织来保障可持续的,个体的人无法保障,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能力和精力一定程度上也支撑不了可持续。一个东西可持续,一定是组织在保障可持续性。

总体来说,这三样要素是组织的核心功能。换个角度说,在理解组织的时候想要把组织经营得很好,必须平衡这三项核心功能,既保障目标实现,又能让组织里面的人有价值,还能让所做的事业可持续。

因此,看一家企业是不是可持续的企业,这项事业是不是可持续的事业,要从“组织的传承”这一角度来审视。当然这不意味着只看一代与二代的代际传承,主要看整体组织是否可传承,如果能够看到这一点,那么事业是可持续的,这项可持续的事业将得到组织来保障。
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什么

数字化大概在2000年伴随着互联网出现,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趋势,一般称之为“互联网泡沫”。

在2002年的时候,互联网正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开始体现在消费端以及日常的消费的行为。从2002年到2012年,消费互联网取得了非常强劲的发展。也就是从2012年开始,我们突然意识到消费端互联网化还没有整体解决消费效率的问题,然后就进入到产业端。

从2012年到2015年,是数字技术进入产业端的过程。从2015年开始,所有的产业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做数字化转型。然后就听到很常见的一句话,每个行业都可以用互联网重新做一遍。

时间来到2023年,所有行业都可以用互联网重新做一遍,已经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不需要过多探讨,基本上认为它就是可以重新再做一遍。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可以让每个行业重新做一遍?底层逻辑是什么?

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有这么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连接。

在工业时代的时候,我们比较在意自身所拥有的,比如今天来到三亚清水湾,有好多老朋友住在这里,彼时的历史意见是我必须在这里买一套房子,然后春节过来度假。那个时候的观念,非常在意一件事情本身的确定性,得在三亚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哪怕住酒店都不行。这叫做拥有的概念。

然而互联网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对应的不确定性,数字技术给了我们帮助,用连接的功能解决了事物的不确定性。数字化连接的特征,一方面充满了灵活性,能充分应对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有更大的空间应对更多的可能性,因为连接大于拥有。

第二个特征,共生。

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形成共生,意思是说,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新世界,拓展了原有世界的版图和边界,这个新世界比原有的世界大好多。数字化既有线上和线下,有线上线下相融合,当两者融合之后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在之前没有。

第三个特征,当下。

数字化本质的当下,时间的纬度不再是一纬的。以前,我们所有人的历史时间都是一纬的,所以说“一去不复返”。当数字世界来了以后,我们的时间维度变了,时间可以是多维的了。

比如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上课,如果提前录制好视频,在这个时间段内完全能参加另外一个会议,几乎是一样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同一段时间,能做两件事情,在没有数字技术之前这个是做不到的。

当下这个概念讲的是速度的变化,也就是说过去和未来压缩在当下。现在和过去及未来压缩在当下,需要注意的是,已有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当中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被压缩了。今天任何一个产业,最大的变化就是时间轴变短,所以你会发现拥有数字技术的公司进入行业的时候常常会让传统行业措手不及。

回到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行业可以用互联网重新做?本质上就是以重新发展的逻辑和方式去做,然后与传统行业之间不再是竞争关系,常常说的“颠覆”就是按照这个方式发展。

每个行业以数字技术的新进入者,以倍数的方式增长,传统的企业很难应对,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个特点。也就是说,按照数字的逻辑和变化的速度,对消费者能更加明确的触达和适应,你会发现虽然做同一个领域,但是不在同一个赛道。
如何做组织的数字化转型

组织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件事情必须从业务端入手,得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那么要怎么做呢?先让跟你贴在一起的顾客知道你在转型,知道你的业务端在做数字化转型。

在写《组织的数字化转型》一书的时候,陈春花调研了30家企业,跟踪5年的时间观察了5个案例,发现这些成功的数字化转型企业一定是从业务端入手。先知道了这一点,然后才能明白何为组织的数字化转型。

具体的内容,围绕数字的三个核心功能进行陈述。

数字化转型是围绕目标去展开的,组织靠目标存在,目标实现一定要有一个组织。如果设立了组织没有目标,那就是组织浪费。比如形成了一个小组在公司,没有给到具体目标,只是把组织成立了想到什么做什么,这完全是浪费。如果设定了目标不设组织,那这个目标无法实现。

更具象的来说,今天陈春花老师要来讲一个半小时的课,就设了一个目标,有老师上课有嘉宾听课,组织就形成了。如果不设组织,只是说陈春花来上课,不提供场地不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上课这个事情就不成立。所以讨论目标概念,其实就是谈到组织本质的功能。

继续来看,组织中的第二个概念,人发生了什么变化?今天在组织管理当中,对组织非常大的挑战,是个体价值崛起。因为一方面我们希望个体变强,能够独当一面;另外一方面又希望他变强后能够听话。

在数字技术赋能人的概念中,个体可以变得很强大,个体价值快速崛起。当一个人以强个体的方式在组织中存在,如何处理协调人和组织的关系成为难题,那么在组织管理当中就要解决两个最根本的关系。

一是个人与目标的关系。在组织管理当中,要核心解决两对关系,即个人与目标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换句话说,如果组织想要做得比较好,那就要每个个人都为目标做贡献;如果想这个组织管理做得比较好,那每个人都要愿意为组织奉献,这是组织管理一定要解决的两对关系。

二是个人与组织是什么关系。以前管理比较容易,个人小于组织;现在管理相对困难,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是个人大于组织。今天强个体和年轻人随便流动,个人对组织的目标没有那么高的忠诚度,调过来讲就是个人大过组织。

在人的问题上,答案是什么?第一,个人与组织现在必须是共生关系,不再是服从关系;第二,组织的目标要包含个人目标,组织要能够赋能个人。于是会看到,组织和个人之间不再是管理关系,现在几乎好的企业都会有合伙人制。另外一点就是,以前组织会看个体是否忠诚,现在要关注个体是否满意,关注员工的幸福感。

最后我们来说第三个功能,可持续性。数字化转型在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当中,能够让可持续性变得更有效和更有价值的点在什么地方?一个组织的可持续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过去讲组织的可持续性并没有那么难,没有那么难的原因是环境不改变,组织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面,变化也没有那么大,把组织做好了就能解决可持续性的问题。所以常常会发现,很多组织的变化超过环境的变化,当组织的变化超过环境的变化的时候,组织就会处于相对稳定健康的状态。

然而我们现在是一个动态的环境,有一个剧烈的变化,我们称之为颠覆性的变化。这时你就会发现,组织与环境和组织与变化当中的环境和变化都大过组织。如果环境和变化都大过组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体就要有能力让组织具有动态性,让组织进行自我变革。

当个体能够有动态的特征,又能够不断自我变革的时候,个体虽很小但能可持续。然后你就会明白,数字化的本质变化,就是让这三个核心功能不被淡化,而是要被强化。

那么每一项核心功能,我们要关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按照这个逻辑去讲,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要我们做什么?如果让组织有动态性,那组织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如果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实际上很难具有动态性。因为只有不断地去开放,才可以跟环境融在一起,才可以有非常明确的动态属性。

我们讨论数字化转型的时候,从可持续的时候一定要解决组织跟环境、组织跟变化的关系,不断让组织变得更加开放,所以整个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必须是开放的平台必须是不断地自我变革,然后与外部形成共生。

如果说数字化带来了根本性变化,整个数字化转型就是让自己能够开放地去面对环境,去获得动态性,不断进行自我变革,获取与变化同步甚至能够引领变化。当具备这样一种能力的时候,相信你在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当中,就能够拥有主动权,然后得到的目标、实现的机会和空间将会更大,就会切身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客户旅程 | 银行数字化转型实用工具箱“CBOT 1+4”系列(二)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白皮书:病理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进行时张维迎最新分享:人工智能没有办法代替企业家【图解】推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上海现代化建设!陈春花:不敢变革,就做不了转型敏捷组织 | 银行数字化转型实用工具箱“CBOT 1+4”系列(五)两会“数智”声音②|打造数字经济新生态,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陈春花:从创业者到企业家,必须经历这件事锐捷网络受邀参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云迁移为业务赋能,跨出数字化转型第一步如何不学CS而做CS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斯坦福博士是如何求解的梅宏院士:软件定义是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开放数字架构 | 银行数字化转型实用工具箱“CBOT 1+4”系列(四)两会专访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现在已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时候山东“历史事件”探究之一空降兵,是组织的一场考验到底是“性别主义”,还是“女性主义”?!数字化转型风口之下,JFrog 拓展中国 DevOps 业务背后的思考比尔·盖茨最新分享:GPT是我一生中见到的两项最具革命性技术之一博物馆日|数字化转型的博物馆们,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比尔·盖茨最新分享:ChatGPT的发展,不止于此提高IT投入效能 赋能机构数字化转型丨《数字化转型专属内参》清晨一杯茶~~~专栏 | 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搁浅在哪了?进入中国第 23 年,InterSystems 宣布新战略:互联互通构筑医疗数字化转型的新范式佩信:2023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人才发展建设报告商汤用AI守护矿井安全,助力开滦集团红树梁煤矿数字化转型如何建设一流企业?陈春花:关键是抓住这4个特征如何培养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能力?“现在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好的时代”高善文最新分享:二次探底的底部不会很深,时间也不会很长,出现危机的概率小蛰伏与沉潜之后 · 云且留住陈春花:从创业者到企业家,必须经历一件事【她力量】生育与工作发展如何平衡?星展中国行长霸气回应!未来紧跟数字化转型潮流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