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谁剪须和药?——《资治通鉴》札记四则
· 这是第5190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2k+ ·
· 李工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唐太宗为谁剪须和药?
唐朝有一位著名将领,名叫李勣(jì),亦称李世勣。
他原名徐世勣,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县)人,早年投身瓦岗军,是一名勇士。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高祖、太宗、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用。特别是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功勋卓著,被赐李氏,改名李世勣,后为避李世民之讳,去除“世”字,改名李勣。
李勣每次指挥行军作战,都筹划有度。临敌应变时,举止合乎机宜。听到别人一点好的计谋,便高兴地采纳。作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大多把功劳推让给部下,所得奖励和奉赏大部分赐于手下将士。
李勣还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一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李勣也有病倒卧床不起的时候。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李勣的病症和治疗,有了一个出其不意的举动。
据《资治通鉴》(卷197·唐纪)记载:李世勣尝得暴疾,方云“须灰”可疗,上自剪须,为之和药。世勣顿首出血泣谢。上曰:“为社稷,非为卿也,何谢之有。”
唐太宗得知李勣得了急病,药方上说,用胡须烧成灰,可以医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为他调制成药。李勣叩头出血泣谢,唐太宗说:“我此举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你个人,有什么可谢的呢!”
人才是第一资源。与其说唐太宗关心功臣的健康,不如说关心的是自己的江山。不过,剪须和药之举,确实是颇富人性、人情和人文关怀的举止。
不受封侯为子孙
史书记载,刘欣,即汉哀帝,是西汉时期第十三位皇上,在位七年,25岁即英年早逝。
司马光评论道:“哀帝初立,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说他即位之初,亲自厉行节俭,减省各项费用,政事由自己裁决处理,朝廷上下都希望天下大治。
汉哀帝一直重用清廉耿直的老臣平当,让他担任丞相,辅佐自己管理国事。平当也忠心耿耿,一切出发点都是为国家谋利益,而非为个人或小圈子图私谋。他一生尽职尽责,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直年迈多病时,皇上还力主为平当封赏爵位,偏偏却遭到他的婉言拒绝。
《资治通鉴》(卷34·汉纪26)记载:上使使者召丞相平当,欲封之;当病笃,不应。室家或谓当:“不可强起受侯印为子孙邪?”当曰:“吾居大位,已负素餐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今不起者,所以为子孙也!”遂上书乞骸骨,上不许。
汉哀帝派人想给平当加封爵位,平当当时卧病在床,决意不受。他的家人劝他,难道不能为了子孙福祉勉力起身接受皇上的加封吗?他说,我身居高位却不能为朝廷出力,若厚着脸皮受拜侯印,回头倒下就身死了,也是死有余罪。我之所以拒绝接受,正是为子孙着想啊!
传承是家中一件大事。不少官员削尖脑袋往上爬,不仅是为自己的荣华富贵,也是为子孙的福禄飏腾,却不知,这可能恰恰是走向深渊之路。
心正和笔正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体”以骨力劲健载誉于世,后人有“颜筋柳骨”的美称。
《资治通鉴》(卷241·唐纪57)这样记述:上见夏州观察判官柳公权书迹,爱之。辛酉,以公权为右拾遗、翰林侍书学士。上问公权:“卿书何能如是之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黙然改容,知其以笔谏也。
唐文宗看到夏州观察判官柳公权的书法墨迹,十分喜爱,不久便任命他为右拾遗、翰林侍书学士的官职,还问他书法为什么写得这么好。柳公权回答说:“写字运笔关键在于用心,心正则会笔正。”皇上听后沉黙不语,之后神色改变,知道他是以笔为喻来劝诫自己。
世人无论做什么事,倘若三心二意、口是心非、心术不正,都是不能成大器的,特别像书法艺术更应全神贯注,任何虚妄的心理做派,都难以成就书法艺术。
一次文宗召见六位学士,说起自己的节俭,便举起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是盖世明君。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学士们离开后,文宗唯独把他留下来,问他为什么低首不语。
柳公权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倿(nìng)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至于穿洗过的衣服,甚至张扬已经洗过三次,那只不过是小节,无足轻重。您作为一国之君,首先应该抓的是国家大事,确立国家的发展方略,决不能因小失大。”
文宗很受感动,恍然明白谁是忠臣,谁是阿谀奉承者。第二天便下旨授柳公权为谏议大夫兼知制诰,仍任翰林学士,负责撰写诏书。
柳公权字写得好,更是言出公心的楷模。
两个白痴皇帝
《资治通鉴卷8·晋纪5》在描写晋惠帝司马衷时,有以下的精彩记述:帝为人戆騃,尝在华林园闻蛤蟆,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由是权在群下,政出多门,势位之家,更相荐托,有如互市。
晋惠帝为人愚痴无知,听到蛤蟆叫,感到非常奇怪,便问:“这个鸣叫的东西,是为公而叫,还是为私而叫?”众皆不知所云。当时天下正闹饥荒,很多百姓都饿死了,惠帝听说后反而质问手下:“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有这样的白痴皇帝的领导,大权大多旁落在群臣手里,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政令出自多种渠道,有权有势的人家,互相举荐托付,官场有如自由市场互卖互买,赃款皆落入贪官汚吏之手。老百姓哪里有太平温饱日子可言?
还有一个可悲可笑的皇帝刘禅。魏国灭掉蜀国后,他和群臣及家属皆被押送到洛阳,表面上被封为安乐县安乐公,不愁吃喝,实际成为晋王司马昭的阶下囚。
《资治通鉴》(卷78·魏纪10)有如此记录:晋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允曰:“人之无情,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卻(què)正闻之,谓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遵命。”左右皆笑。
司马昭生性多疑,担心自己死后刘禅会谋反,于是就宴请刘禅和他的随臣。宴会上,故意让歌女跳蜀国舞蹈、唱蜀国歌曲,蜀汉旧臣无不思绪万千,泪流满面,唯独刘禅毫无反应,还洋洋得意。司马昭对大臣贾允叹息道:“如果一个人无情无意、呆若白痴,即如有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士保驾,也挽救不了他的命运,何况蜀国只剩下姜维了呢!”
后来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您是否还思念蜀国?”刘禅回答:“此间这么快乐,我并不思蜀。”
刘禅的部下郤正看不下去了,便私下劝告提醒刘禅:“若是司马昭再问起您是否思念故乡,您应该先注视宮殿上方,闭上眼睛(作沉思状),然后睁开双眼认真地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无一日不想念啊!’这样说不定司马昭就会开恩,放我们君臣返回蜀国。”
司马昭发现刘禅二人在一旁嘀咕,又问刘禅是否思蜀。刘禅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话回答,司马昭诧异地问:“此话可是卻正说的?”
刘禅大惊:“您怎么知道的?”
无论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还是乐不思蜀的刘禅,怎么可能守好江山呢?
作者:现居河南漯河,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词集《回眸一笑觅诗草》、长篇报告文学《让灵魂跟上来——“75.8”河南洪灾四十周年祭》、短篇小说集《人世百态》等作品。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