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带娃去公园散个步,1岁孩子却莫名被毁容!伤口如同被泼硫酸,吓坏家长…
夏日炎炎,除了高温让人难受,各种小虫子的侵扰也让人烦不胜烦。
特别是小孩子皮肤娇嫩,好不容易全副武装地带出门放风,结果娃带着一身“虫子包”回来,又哭又闹,折腾人!
不过说起来,普通的蚊虫叮咬还算是小问题,痒痛过了也就好了,如果碰上一些隐藏的“大杀器”,后果就不堪设想。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个妈妈在给自己3岁的女儿洗脸时,无意中拍落女儿脸上的一只虫子,结果害得女儿差点毁容!
谁能想到,只是随手拍掉身上的虫子这种下意识的动作,却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会让娃“毁容”的虫子
先来看看这个案例中的具体情况:
这位妈妈当时正在给不到3岁的女儿洗脸,突然从窗外飞来一只虫子停在了女儿的右脸颊上。
当时她没有多想,凭本能动手将虫子直接拍落,看着女儿没有喊疼喊痒,也就没当回事。
但到了晚上睡觉时间,女儿却突然哭闹起来,妈妈仔细看了孩子的脸后发现她的右侧脸颊出现一条5厘米左右长的红印。
她给女儿脸上的红印处涂了一些芦荟胶,想着大约明天红肿就能消下去。
可第二天早上起来却发现女儿脸上的红印更严重,不仅是原本的脸颊部位,就连眼睛周围也浮起一圈红肿。
后来更是扩散到半边脸颊,冒出溃烂脓疱,把妈妈吓得不轻,赶紧送去医院治疗。
而医生在询问过女儿的接触史和其他病情状况后,判断孩子很有可能患上了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就是这位妈妈无意间拍落的那只不起眼的小小昆虫。
这个3岁小女孩只是隐翅虫的一个最普通的小小“受害者”,在这之前,隐翅虫皮炎“恐怖”的症状就早已出圈。
早在几年前,隐翅虫的“名声”就已经打响过一次。
当时一位浙江的医生,接诊了一个才1岁多的小患者,当时孩子也是脸上和手上密密麻麻仿佛被化学试剂灼伤的痕迹。
医生第一反应是孩子遭到硫酸或硝酸类的试剂烧伤,因为有些脓包处已经破损出水,看上去十分吓人。
但在反复询问确认孩子没有化学试剂接触史,进一步做了检查后,医生排除了这个致病可能。
其后又了解到,一家人很喜欢带娃前往公园散步,而本地正是隐翅虫频繁出没地域,孩子很可能是患上了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是由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其毒性强烈,对人体的腐蚀性与各类酸性化合物类似,是一种烈性接触毒素。
小小的一只隐翅虫,与蚂蚁的外形相似,黑红相间的虫身让它具有一定的辨识度,但因为体型小,比普通蚊虫更难防范。
隐翅虫并不会主动叮咬人类,但如果受到物理刺激,则会直接应激分泌大量毒素自我保护。
如果人不注意直接拍死或拍落隐翅虫,则它体内的毒素也会直接暴出。
被隐翅虫的毒素沾染皮肤后,不仅会出现红肿灼伤痒痛的症状,如果不注意抓挠,肿疱破裂后还会直接导致皮肤溃烂。
隐翅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喜欢在潮湿的灌木草丛中活动,一般每年4—9月是它们活动的时间。
碰上气温高、湿度强、气压低,特别是即将要下雨的那种天气,隐翅虫就喜欢成群结队地出来晃荡。
这时候如果有人往草丛或者树林里走一走,就很容易无意中遇上隐翅虫,假如不小心动手拍了虫,就极易中招。
因此夏天家长们带娃遛弯时,一定要注意规避这个昆虫界的“大杀器”:
①、过了傍晚,或是遇上快要下大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开窗透气,以免喜欢往有光地方钻的隐翅虫跑到家中(隐翅虫个头小,普通纱窗不容易防住);
②、保持家中清洁,及时清理垃圾桶,不要在家中留下潮湿的杂物堆积处,可以避免隐翅虫的聚集;
③、带娃遛弯时,尽量不要往光线不好的树林、草丛中去,也尽量不要往潮湿的水边走,如果是天黑后在外,避免边走边玩手机让光线吸引隐翅虫的情况发生;
④、如果发现有隐翅虫停在孩子身上,千万不要直接拍死或拍落,以免毒素直接感染孩子皮肤,可以通过吹落或者用其他物品扇动赶走的方式;
⑤、发现孩子有隐翅虫皮炎症状时,可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处理冲洗,也可用炉甘石进行涂抹,之后应当马上送医治疗。
这些虫子也很可怕
夏季蚊虫高发,除了隐翅虫,还有许多我们不算了解的昆虫也可能危害孩子的健康。
🐜
蜱虫
作为昆虫界另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虫”,蜱虫近些年的名声只增不减,更是被贴上了“夺命狂魔”的恐怖标签。
被蜱虫叮咬后,轻则遭遇各种皮肤和身体问题,重则可能致命。
蜱虫吸血时会把自己的头埋进皮肤里,如果处理不当,让蜱虫的一部分留在皮肤内,后果非常严重。
因此如果发现蜱虫正在叮咬孩子时,不要直接用手将其拔出,而是应先涂抹喷洒酒精,待蜱虫不再动弹后再用镊子取出。
如果不幸没能完全取出叮咬的蜱虫,则应该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处理。
🐞
恙虫
恙虫的名气没有蜱虫那么大,但其危害却跟蜱虫不相上下。
恙虫叮咬人体后释放的毒素,可能直接引起头痛、发热、怕冷等症状,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是感冒发烧。
其能造成连续的高烧不退,如果一直不能对症处理,则可能引起各器官衰竭、肝功能异常等,严重时同样会导致死亡。
如果发现身上有莫名出现的椭圆形结痂伤口,并伴有发烧、身体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马蜂
民间有“10只马蜂蜇死一头牛”的俗语,可见被马蜂叮咬后会有多严重的症状。
夏季正是马蜂成群结队活动的时间,并且不像其他昆虫在夜间活动趋光的特性,马蜂经常会在大白天出现。
马蜂的毒针中会分泌神经类毒素和溶血毒素,一旦人被多次叮咬,则可能因为中毒导致肝肾功能快速衰竭。
近些年马蜂伤人致人死亡的案例层出不穷,也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
当娃在户外活动或者野外游玩时千万要避开马蜂喜欢活动的草丛、树林和洞穴,如果发现周围有马蜂窝,应当尽量安静地远离,不要惊动里面的马蜂。
如果不小心被马蜂蜇了,应当马上就近就医,时间就是最宝贵的救命法宝!
*注: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在最后·
夏天是带娃户外活动的好时机,但如果我们忽略了大自然隐藏的“威胁”,则可能给娃和自己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户外活动时尽量给娃穿长衣长裤、准备婴幼儿专用防蚊虫产品、或选择佩戴驱虫中药或植物香囊、不要在天黑后进入树林草丛……
即使不能认全这些“有毒”的虫子,只要注意这些细则,也能为孩子和家人提前预防。
即使不幸中招,牢记住这些处理方法,也可以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
妈妈在带娃过程中还遇到过什么其他的烦恼,点亮在看,把你的问题或经验留言分享给我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