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编制改革下的“新斗争”:退休医生空出来的编制名额到底应该给谁?
“45岁左右的那批本科医生在我们县医院是最幸运的。”
这是33岁的郭医生说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羡慕和无奈,他为何会出此言?
后来得知,在20多年前,本科生在县医院还是香饽饽的年代,那几位本科医生的职称晋升特别顺利,最近该院又有了新的编制改革,决定将退休医生空出来的编制名额进行重新分配,考虑到工作资历和学历,被选中的人员还是他们,这难免让一些人表示不服气。
当下,很多医院“同工同酬”的问题还未解决,编制改革下的“新斗争”又出现了。
抢手的编制名额
翻看以往国家的众多医疗政策,“编制改革”字眼频频出现,即使在各个地区和各家医院中,医护编制相关的调整也是相当活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事业单位的所有员工其实几乎都属于事业编。
但随着国家把医疗推向市场后,大多数公立医院便步入前所未有的高速扩张期,就是在那个时候,为了解决人力缺口,我国的公立医院也迎来了“编内”和“编外”的双轨制时代。
公立医院一旦走向市场化,“编制”就成了最大的阻碍。两极分化后,编内人员缺乏了积极性和进取心,编外人员增加了负面和消极情绪,两方面都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在疫情前,有关“去编化”的传闻不绝于耳。2018年底,国家卫健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重点改革就是依法全面取消编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合同管理,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同待遇。
去编化改革,其实就是: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办法,现已有编制的“老人”不变,不损害其现有利益,新入职医生则不再有编制。
与此同时,很多医院开始实行“同工同酬”,通过提高编外医护待遇,从而弱化编制所带来的福利,但在现实中,编内与编外人员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工”。甚至还有一大批医院因为各种现实的阻碍,承诺给员工的“同工同酬”却迟迟没有实现。
曾经医脉通于2022年2月报道了一篇《 10年过去了,基本工资反而降了!两年前承诺的“同工同酬”都去哪了?》。当事人本想通过公众的影响力来改变医院的态度,但据其称,一年过去后医院还是没有任何改变,招聘的合同新护士也已经走了一大半。
而这名当事人在工作十年来,她的基本工资几乎没有变过,一直是1200元左右,而编制人员基本工资则为3000~5000元。同时,合同制护士还无法享受到国家规定的全部社会保险。
这种差距,不仅仅出现在某家医院,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普遍存在。
“编制名额”之所以很抢手,主要还是因为对待编外人员的不公平。
编制名额到底应该给谁?
不过在近年来,国家关于医生编制问题的态度逐渐发生了一些细微的转变。
2022年7月28日,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又透露,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正在研究制定公立医院相关编制标准及如何建立合理的动态核增机制。
也就说,在接下来的规划中,公立医院的编制将采取“动态核增机制”,即通过设定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来决定所在编制的增加或减少。
编制政策上的转变,可能与新冠疫情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另外,近年来三明医改也备受关注,其在编制管理上的创新在于“备案制”。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通过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并备案,在编制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定编定岗不定人。
在文首我们提到的,郭医生所在医院的编制人员调整与三明这种“备案制”或有些相似,但是随之新问题也就来了:编制应该给谁?
疫情严重期间,不少省市给有突出贡献的医护开辟了入编的绿色通道,但从后续的反馈来看,相当一部分名额被后勤行政人员所占据。
比如前段时间有网友发帖,黑龙江某中医院,编制200人,其中130人在行政、采购、后勤、设备管理等非业务部门,是十年前的一倍。全院护士20多人,护士长1人,全都无编制。每年退休后空出来的新编,全都给后勤,内部价10万左右一个。
日前,编制已经是事业单位人员的刻板印象与身份固化的标志,其代表着一系列固化福利,比如医保福利、工资保障、养老保障和户籍优势等。
编制改革的实质目的除了其本身,更在于去除编制背后所附着的一系列已经僵硬化、刻板化的身份和利益,从新的角度去应用新的人力管理方法。
所以说,“编制”一日不取消,某些不法“蛋糕”必会一直存在。
而郭医生医院的做法,将编制名额按资历“传承”下去,或许是目前最公平、最合理的分配方法。
割裂的医护编制困局
关于编制改革的讨论,在近几年一直在“去编化”和“动态核增”之间徘徊。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人员的身份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在编在岗人员。
这类人员会进行个人事业编制登记,工作非常稳定,拥有着全医院最好的待遇,可以说手里握的就是一个“铁饭碗”。
2021年,郑州市卫健委曾调查了所属公立医院的编外人员现状,公立医院共有17家,在职职工29223人,其中在编人员7779人,编外人员21444人,后者占总人数的73.3%。这也是全国大部分公立医院的一个现状,在编人员相对较少,且工作时间相对较长。
2.人事代理人员。
这种则属于与医院签合同的合同制人员,也是目前“去编化”改革后很多医院招聘员工的一种常用形式。
据一位二线城市的人事代理医生称,在福利待遇方面,他们所享受的工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与正式编制人员一样,但在养老、档案管理等方面有些不同,不过晋升职称等方面不受什么影响。虽然是五年一签合同,但目前还是很满足的。
3.劳务派遣人员。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临时工,没有编制、没有提拔晋升机会,与医院的第三方机构签署合同,所以会面临随时被解除聘用的风险。
总的来说,医院编内人员的一部分工资是由国家提供的,相对而言比较有保障,而编外人员的全部工资则是由医院自行承担。所以在双轨制下,站在医院的角度很难做到同工同酬。
曾有调查显示,60%的医护认为编制非常重要,21.2%的人认为编制不太重要,18.8%的人觉得编制无所谓。
医护群体对于“编制”的看法也一直处于纠结和割裂状态,那些已经占有“编制”的医护当然舍不得放弃,而那些永远失去拥有编制机会的后来者当然也反对“编制”的继续存在。
与其陷入“退休医生的编制名额应该给谁”的困局,不如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同待遇。如果实现不了所有人都拥有编制,那就选择所有人都取消编制,这样还相对公平。
当然,任何一种模式都会带来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如何才能探索出最完善的一套管理方案,或许我们还需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还是那句话,“医护编制”不是毒瘤,收入分配不公平才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