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眼里的未名湖博雅塔
夏日清晨·雨后未名湖博雅塔
小花三岁。小花说话迟,所以我们教她的知识非常少;也可能是反过来,因为教她的知识非常少,所以说话很迟。
今天在未名湖畔散步,老父亲准备教她一个“知识点”了!
——小花,看,这是湖,这叫什么湖?
——这是鸭子湖!
(老父亲震惊……)
——这叫未名湖!
——这是鸭子的未名湖!!
(老父亲决定换一个来教……)
——看到塔了吗?那是一座塔。
——塔,一座塔。
——你知道叫什么塔吗?
——那是大朋友玩的,不是小朋友玩的!!
——那叫博雅塔。
——那是大朋友玩的博雅塔!
…… 简直没法继续了。
其实小花说得没错。她到湖边来,只有两个目的,一是看鱼,一是看鸭子。所以什么未名湖,对她就是鸭子湖。而那座塔,对她来说太高了,玩不了,所以合情理地推测,那一定是大朋友玩的。
所谓未名博雅在大人眼里是什么美景、有什么意义,对于她来说,统统不存在。
以前在这里写过泰戈尔的《玩具》:“孩子,你真快活啊!坐在泥土里,玩折断的小树枝玩了一上午。我忙于账目,按钟点来统计数字。兴许你看了我一眼,心想:‘多乏味的游戏啊,把你一上午都毁了!’……”
大人的忙碌,在孩子眼中也是游戏。事物的意义是后来建构和赋予的。
长大的过程,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建构意义的过程。可惜的是,也是童心不断失去的过程。
明代思想家李贽极其推崇童心,他说童心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童心是怎么失去的呢?是在后天的学习和教化中失去的。李贽说,眼所见、耳所闻,影响内心,童心就失了;长大了,从见闻中学到许多道理,童心也失去了;待到明白了美丑,对美名要去追求和张扬,对不美之处要藏匿掩盖,童心又没了……
人当然要学知识,更要增长见识,但如果能同时保留童心,不被外在的知识和声名拘役成奴,那该多么美好。
小花识数||胡萝卜画2023.1.1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