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云南建筑传统研究展
在·野:云南建筑传统研究展是关于云南建筑的首个综合性展览。本次展览展出时间为2022年4月16日到7月31日,由昆明当代美术馆(CGK)与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合作,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翟辉先生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策展人邓圆也女士策展,并且邀请多位深耕云南建筑传统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学术顾问团和学术委员会。
展览通过对中国几代建筑学者的长期研究成果的结构性梳理和议题性提炼,推敲云南建筑的物理表现和空间使用,回溯它涵纳的独特社会文化制度;希望籍此呈现关于云南建筑传统的特征、定义与差异。
文字:冯智
编校:唐麟
“传统”并不是一种消失的状态,它应该是“在场”的,它总是作为现在和过去的中介连接。传统不仅处在一种历时性的“过去”,而更处在一种共时性的“生境”之中。
学界对于传统建筑研究的着眼点,大多都在传统建筑本身,其实,我们更应该把传统建筑的“传统”当作名词和动词,强调它的在场、过程和系统。传统一直都在,但是我们很多时候把它的“在”忽略了。因此,强调“建筑传统”而非“传统建筑”,目的是在于提醒我们: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有能力创造传统。
——总策划 翟辉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云南建筑传统与当下,无论其在主流文本中如何缺席,它其实是始终在场和持续发展的。
展览标题‘在·野‘中的‘在’,亦得益于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论,用以描述云南建筑与聚落在学术语境中的状态似是恰如其分。标题中的‘野’,旨在强调边地与中心、主轴的对仗互补关系,体现出一个人文地理上相对离岛的状态以及学术话语中相对离心的格局。
本展览是关于云南建筑的首个综合性展览,通过对中国几代建筑学者的长期研究成果的结构性梳理和议题性提炼;推敲云南建筑的物理表现和空间使用,回溯它涵纳的独特社会文化制度;展览希望籍此呈现关于云南建筑传统的特征、定义与差异。
——策展人 邓圆也
青年学者,策展人,卷宗Wallpaper*编辑总监
以下为展览各板块学术主持人的讲解
01
治水——从水网脉络到绝徼桢干的滇中昆明
学术主持 : 吴志宏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
昆明既是西南要会、南中首邑,也是山环水聚、气候宜人的滇中高原水乡。古城形胜宏大,依托山水格局,形成地方特征突出的山水城市。昆明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历史和文明也随滇池治水而展开。唐时昆明拓东城,建在盘龙江入海口中间的岛上。汉代时昆明平坝绝大部分都被滇海所淹没,直至南诏建拓东、善阐二城,昆明中心才从晋宁移至滇池北岸。元代赛典赤,治理滇池盘江,筑松花坝辟金汁河,将善阐城改造为中庆城。明代昆明城为防水患整体北移,但城市延续并串联了南诏和元的城市格局,沿五华山,近日楼,元忠爱坊、明金马碧鸡坊,南诏双塔,形成城市的主轴线。南城水网密集绕闾阎之市,虽然如今大多数水网已不甚显现,但过去城与水交织的空间形态,仍蕴含在传统城区肌理之中。本部分展览从滇池东岸古渔村开始,遵滇池和盘江水脉北上,讲述水与昆明古城演变的历程。内容包括:治水而生的城建史、顺水而居的古城、半城山水的园林、借水而兴的府城和商埠、以及容纳了百家诸学的龙泉……自汉庄跤入滇,三千年来我们与祖先共居昆明。近代中国“九州洒遍黎元血”,“绝徼”之地的昆明,庇护了中国文化菁英,护佑了中华文明火种……展览是顺水脉展开的微型古城文明史,也是唤起市民集体记忆的短途旅行。
昆明既有物理上宏大的城市格局,又有精神上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如果用一个词来开启昆明的传统,那就是水。
3000年前,昆明坝区几乎都淹没在滇池之下,昆明的文明中心位于现在滇池东岸晋宁的石寨山,即古滇王国。直至唐南诏时期建立了拓东城,昆明文明中心才移到滇池北岸。
图2 昆明古代水系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在元代,昆明古城三面邻水,城伴山水,山水半城,当时的建筑风水家汪湛海曾埋石于砖城之下,祈愿我们云南胜江南。
昆明自古以来是一座水城,古城的大概范围是现在昆明一环的区域。这张图(图2)是滇中明代的水系图。可以看到,这是我们昆明古城的范围,大概范围是现在昆明的一环的区域。自然环境和昆明的关系是这里成为省会的原因。
这是两张河道图(图3),昆明的治水开始于元代的赛典赤,他在上游修建了松花闸,在中游挖金汁河进行分洪灌溉,在下游疏通了海口河,通过这些努力,整体降低了滇池水位,造出万顷良田(图4),从此人口繁盛,社会富足,昆明也逐渐成为云南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图3 金汁河、盘龙江水系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4 黄土坡附近草海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300年前,徐霞客从安宁考察回来,从滇池中间一条长堤抄近路进昆明城。在徐霞客的滇游日记中,描绘此地“山掩重波、青蒲偃水、高柳潆堤……与西子苏堤无异”,就是说这里跟西湖的苏堤是一样美。实际上在那时,这片水域的名字就叫“西湖”。今天,原先昆明的“西湖”的位置是今天西市中心区的高楼大厦。
这张图是法国大使方苏雅拍于清末(图4),大约是在今天西市中心区位置看昆明古城的景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元明昆明古城三面环水是何种景象?昆明古城本身就是一座园林,古城城伴山水,山水半城……从城中心的翠湖一直可以划船到大观楼(图5)。
图5 昆明大观楼图 杜天荣提供
在民国,昆明在滇池下游海口河修建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昆明也成为中国最早有路灯的城市。可以说,滇池在各个时代以不同的方式哺育着昆明。
这张图(图6)是1946年民国修谷昌坝,位于松花坝的上游。新中国1950年修建了松花坝之后,它多数时候是被淹没在水下。
图6 谷昌坝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1250年昆明文明中心移到滇池北岸,(图7)唐南诏时筑东都拓东城,在今天白塔路和拓东路交接的位置,当时盘龙江在这里汇入滇池。南诏末期又建设了规模更大的善阐城,就是今天东西寺塔片区。现在西昌路、环城南路是当时滇池的湖岸,东西寺双塔就建在滇池边,塔顶伫立南诏大鹏金翅神鸟,传说它以龙为食,因此修筑双塔也是为了祈祷昆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穿越回南诏,你会看到滇池中双塔的倒影。
元代昆明城基本延续了善阐城的格局。明代为了防止水患,城市整体北移。翠湖原先是滇池的海湾,这时被围到城内,既用作内城水运,也是黔国公沐王府的园林。清代吴三桂到昆明后,为修建洪华府,把翠湖填了一半,就是如今讲武堂所在的位置。
图7 昆明建城沿革示意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清代昆明古城,基本延续了历代的空间格局。从五华山到近日楼,到品字三牌坊,忠爱金马碧鸡,再到东西双塔,形成城市的主轴线(图8)。玉带河曾是鄯阐城的护城河,如今只有一小段露在地面上,仿佛城市角落中被圈禁的自然,很令人心疼。还有金汁河,一条哺育了昆明1200多年的历史文化河流,如今许多河道已经消失。她们不只具有生态意义上的河流,更承载着数千年的昆明历史记忆。所以,我要呼吁大家保护她们,留住我们昆明人宝贵的历史记忆。
图8 昆明古城格局图 来源吴志宏
这些是蒋高宸教授的手稿(图9),详尽研究昆明古城的历史变迁和空间的文化意义。这是民国初年的昆明地图,仍是明代的街巷格局,它们基本都是丁字路,是为了藏风聚气。这张图(图10)是昆明银行在40年代抗战的时候的照片,抗战时期,大量的内地文化机构、商业和产业迁到昆明,形成了那个时候昆明城市的大繁荣。
图9 蒋高宸教授手稿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10 民国昆明银行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张图(图11)是50年代的翠湖,大部分人已经完全认不出来。所以我们的展览也是一个不断唤醒集体记忆的过程,有记忆才会更加珍爱我们的城市。虽然老城老街已经被拆除了,但是昆明古城的历史记忆,仍会在未来孕育出非常美妙的文化传承与再生。
图11 翠湖眺望图 杜天荣提供
这张图(图12)是经正书院,近代昆明最著名的书院之一,状元袁嘉谷曾在这里学习。
图12 经正书院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张图(图13)是在翠湖旁边的云南大学,里面有大家熟悉的会泽院,这张图是云南大学前身东陆大学的平面图。
图13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总平面示意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抗战时期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后来为躲避日军的轰炸,搬到郊外的龙泉古镇。这是梁思成夫妇为自己设计建造的唯一一座住宅(图14)。其他是营造学社在云南对古迹和民居的测绘图纸。
图14 梁思成林徽因住宅测绘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是(图15)滇中地区的传统民居,是方正如印的四合院,因而被学者命名为“一颗印”。
图15 乌龙村一颗印 张雁鸰提供
这里展示的是滇中地区的传统村落,大多由一颗印民居构成,我们选了两个渔村和一个山村作为典型。两个渔村一个乌龙村(图16),已经被改成了旅游文化村落。另一个渔村是海晏村,是观赏滇池夕阳的绝佳之地。在富民依山而建的是山居乐居村。
图16 乌龙村 张雁鸰提供
展厅中间展出的长卷(图17)是杨大禹教授在1980年代绘制的文明街钢笔画长卷。
图17 昆明老街手绘长卷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杨雄(策展人、大象书店创始人):
这是一个一颗印的建筑模型(图18),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对这个空间的布置,叫四影归堂,也是和一颗印有相映成辉的关系。
图18 一颗印模型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曾经,昆明三面临水,城伴山水,山水半城……三千年来,我们与祖先共居于此;汪湛海曾埋石于会城之下,祈愿云南胜江南!今天,我们昆明人,更不能辜负,这一片绿水青山。
02
工业的遗存 — 冶炼矿业而筑镇的滇东北
学术主持 : 何俊萍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负责人)
云南的滇东北地区,主要包括现今之曲靖、昭通,历史久远。秦修五尺道,疏交通、促交流,通疆边地交通连接。公元前 225 年,秦始皇派常頞修通了起自四川宜宾,终于云南曲靖的“五尺道”,打通云南出滇之路,极大促进了云南发展。公元前 109 年,汉武帝刘彻在今三岔一带建成南中地区政治、军事中心味县;并于今昭通市设朱提县(郡),昭通首次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之下。由此,奠定了滇东北在云南的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原与西南边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并留下了许多较具文化交融特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物。
至明清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区独特的矿产资源的价值得到逐步认知,特别是会泽等地丰富的铜、铅、锌、石膏、磷、重晶石、大理石等。在独特的矿产资源的吸引和利益驱动下,滇东北商业繁茂,文化蓬勃,也形成了区域城镇与建筑建设的一个高峰。
本部分展览以时间为脉,以文化空间形态为络,对滇东北的乡土建筑文化进行梳理、分类,形成四条展示脉络线索:原古智慧——文化的缘起,体现原始的力量;铸造历史——以铜业开发、铸造等为纽带而营建的空间场所;多元乡土——展示多元的地方乡土建筑。
我们在看云南传统乡土建筑的时候,脑中都会想到多元的民族文化。但当我们面对滇东北的时候,民族的多元化已经不能够涵盖这个区域了,这里不仅有民族文化多元性的根基,还有云南和中原进行文化交流的根基。
从很早开始,滇东北就是云南和中原进行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所以要了解滇东北的文化,就一定要从当地早期的文化开始。早期的文化交流留下来的实物有很多:如秦代的五尺道(五尺道的修建称为凿山为路,凿出山路或者贯通的山洞)、南方丝绸之路,——蜀身(yuān )毒(dú)道,大家在这个地方汇集出省,形成了云南和内地乃至西域的联系,蜀身毒道让云南有了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机会。此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古道(图19),叫做京铜古道(也叫铜运古道),滇东北发展的一个契机就跟铜运古道有关。
图19 以礼铜运古驿道图(由东向西)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大概在明清时期,因为滇东北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还有发达的冶炼技术,所以成为了一个当时朝廷造币的地区。通过冶炼场所对矿物的初加工,造币,向内地运输,形成了跟内地文化上的交流。这里也有云南比较早的城市,如会泽古城、娜姑古城等等,还有一些驿道、早期冶炼的冶炉,采矿地等等,有很多工业遗存,一直延续到现代。
当滇东北地区冶炼技术发展起来后,吸引了大量人群到这里聚集,特别在会泽古城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人群,从而形成了会馆文化,在会泽古城周边区域当中,最多出现100多座会馆。会馆分为两种,一种叫同乡会馆,一种叫行业会馆。在会泽古城里面,就有著名的八大会馆:江西会馆(图20)、湖广会馆、贵州会馆、云南会馆、江南会馆、福建会馆、陕西会馆和四川会馆,每个会馆建筑风格各有特色,既有云南本土的特色,也有各个地方的特点,比如贵州会馆又称黑神庙,为祭祀南霁云的民间宗教庙宇(南霁云为贵州人,贵州人有祭祀南霁云的习俗),陕西会馆的建筑有一些北方建筑粗犷的风格,这些都体现出文化融合的特征。
图20 江西会馆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滇东北地区的传统村庄依然保持着民族的文化传统,比较典型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苗瑶族群为代表的山地文化,村庄地处山腰,背靠青山,前面是旷野;还有一种是以百越族群为代表的滨水文化,村庄地处山脚,背靠青山,“门前”是田地,再前面是一条流水,村庄和山水环境形成了典型的三段式。除了居住建筑和会馆建筑,滇东北地区还有寺庙建筑等各种各样的建筑类型。
图21 腊者村村寨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GIS运用
郑溪(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副系主任):
这部分是GIS技术在建筑和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一些运用。GIS是将大数据可视化的一个工具,例如在研究一个传统城市时,我们会把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进行一个模拟,里面的路网、建筑、地形都在里面,红颜色代表的是县城,灰颜色代表的是传统聚落,运用国土空间规划调查的数据,输入一些建筑的基本情况,采用参数化的方式进行模拟,之后对视线等各种要素的立体模拟。这是我们做到一个详细规划层面的成果(图22),大家看到不同的颜色就是不同的建筑物的功能,这些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屋顶形式,蓝色的是女儿墙,红色的是坡屋顶,绿色的是平屋顶,所有的这些屋顶和墙体的都是用代码去控制的,我们可以追踪任何时候建筑的状态,当建筑改变了以后,它能马上形成新的立体模型,来判断你跟空间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更多时候GIS偏向于宏观和地理空间环境的研究,并不是特别针对建筑本体的,在云南这么多不同要素的分布下,就产生了不同的聚落环境,不同的空间形态,这些是云南省各种和空间环境有关系的内容的图片,这张土壤分布图中,褐色就是云南典型的红土地,这张图中,云南的人口分布和水系分布是非常密切的。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未来不管是历史建筑还是城市规划,都是基于数据和信息的,都需要把这些信息能够实时地展示成可视化的东西。这样更容易向公众展示,也更容易让参与方在一个平台上去判断各种要素产生的影响,对城市和聚落的未来的规划和判断提供一种指导性。
图22 大数据模型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杨雄(策展人、大象书店创始人):
这个是沙溪的寺登街(图23)(图24),它在很多年前就被收录于世界纪念建筑遗产的保护名录,它的旁边这个模型就是大理的工匠做的模型。
图23 沙溪寺登街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24 沙溪寺登街建筑模型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03
磁体容器——滇东南的房、村、寨、城
学术主持 : 王冬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容器——生存与繁衍、生长与家园
滇东南部分在行政区划上包含红河州和文山州,这两个州有多样化的山川地理和生态格局,也有悠久深厚的历史,还有美轮美奂彩蝶迷醉的民族文化。在这块土地上,众多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非常辉煌璀璨的民族文化,也塑造了自己的聚落和家园。
滇东南这个部分有七个案例,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城镇聚落,有建水古城(图25)(图26)和石屏古城(图27);
图25 建水朝阳楼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26 建水双龙桥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27 石屏古城保护规划研究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第二类是两个群体(图28)(图29),一个是元阳的哈尼村落包括哈尼寨阿者科等,另一个是滇东南区域的土掌房。
图28 元江洼垤乡坡垤村远景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29 元阳哈尼村落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第三类是三个个案(图30)(图31)(图32),首先是元阳的阿者科村以及村里的蘑菇房,其次是红河撒玛坝梯田的作夫村,最后是红河县城迤萨古城的马帮。这些案例尽管都是本土的民间的,它们传统建造的智慧是可以给我们当代带来很多的启示的。
图30 蘑菇房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31 作夫村聚落整体形态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32 蘑菇房模型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回到标题,从学术的角度上来讲,这些城镇、村落、村寨可以看成是一种容器,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容器的繁衍与生存,现在很多村落都是族群生存和繁衍的母体,它们就像母体的卵巢一样,庇护着族群的生存和繁衍,在容器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内容,比如说村子里面的民居,公共活动空间例如寨心、寨门,还有生产性的水锥坊打谷场等等,这是为了这个族群的生存和繁衍的功能要素;第二个层面是容器的生长与家园化。从家到家园有一个绵长深层的生长过程,在这个生长过程当中,我们的聚落就从简单的第一层次容器变成更高层次的家园,在家园里它为了生产生计生活的功能就会更加的完整,同时家园跟外界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会有更多的关联,包括交通、人员、信息和能量的互相来往。在城镇聚落里面,它的空间景观层次也更加丰富、整体和系统。
例如建水古城和石屏古城中有一种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重要的是磁体或者说磁性空间,包括权利空间比如府衙衙署,教化空间比如文庙书院,神性空间比如村落聚落里的寨心图腾,公共空间比如哈尼村落的磨秋场,宗教祭祀空间比如寺庙寺观宗祠,商业性空间比如市井商业街等等,在这些城镇里,会有很多吸引人的磁体,这些磁体构成了城镇聚落的磁性空间(图33)。正是这些磁体和磁性空间,内在地推动聚落向更高层次发展。它们都把这样一种发展生长的过程向公众呈现,能够让他们在看到这些聚落和这个建筑的同时,更能够理解族群是怎么让自己的家变成家园,怎么通过他们辛勤的劳动去这个繁衍生存。
图33 建水民居模型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杨雄(策展人、大象书店创始人):
这是一个空间装置(图34),用云南一种叫做千脚落地的建筑形式让大家去体验云南的建筑,这也是一个过渡空间。
图34 千脚落地装置 杨雄x张华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里是各式各样的瓦猫(图35)。云南瓦猫是指置于屋脊正中处的瓦制饰物,其来源于昆仑文化,意为辟邪的老虎,因其形象很像家猫而得名。民间传说,这瓦制的猫(虎)能吃掉一切妖魔鬼怪,有镇宅的作用。人们将它安置在房顶、飞檐或门头的瓦脊上,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因地区不同,瓦猫形象亦有较大差异。
图35 瓦猫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生土建筑研究
田芳(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生土材料是我们自然里面随处可见的材料,它经过长时间的自然累积形成。生土建筑是指生土材料没有经过工艺的加工,只需通过一些建造方法就可以建造起来的建筑。生土材料根据不同的一些表现形式,也可以分为夯土,土坯砖等等。“一专一村”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吴恩融教授和万丽博士共同发起的一个乡村可持续的发展计划,一专一村在2014年成立的时候,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开启了一些合作,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开启大批量的生土农宅的建设工程。此次展览有两个项目是我们的重点合作项目,第一个是云南昭通鲁甸光明村的项目, 2014年应昭通地震灾情,开启了灾后重建项目,在这个项目当中我们示范了一种新型抗震风土的技术,通过本土的工匠,本土的材料,以及本土的技术,实现了这个灾后重建,让村民们都能够参与到家园重建的过程当中。第二个项目是生土工坊(图36)位于昆明理工大学的呈贡校区内,这个项目是乡土建造技术的研发交流以及展览的中心,中心由一个中庭以及两边的功能房间组成,这个中心希望立足西南,以新型抗震夯土的技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观点。
图36 生土中心模型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前面展台上面有一些产品(图37),是在生土工坊里面做的一些生土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从生土材料怎么样从自然里面被发现,通过对于配比的改善提高,更好地提高它的力学性能,通过不同的建造方式,可以变成夯土块儿。
图37 土坯转和生土试块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04
具象的边地——滇西的流动与融合
学术主持 : 杨大禹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云南的滇西地区主要包括现在行政区划的保山市与德宏州,这里有着类型众多变化丰富的山川地理及生态格局;记录和见证着边地少数民族与内地汉族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相互之间文化交往传播的历史轨迹。毗邻缅甸的滇西地区既有滇藏茶马古道、永昌古道串联起来的西南民族商贸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和驿站聚落,也有腾冲、龙陵的抗战历史。在此地区内与汉族杂居共处的民族众多,包括傣、彝、景颇、德昂、阿昌、傈僳、佤族等少数民族。例如,德宏州的傣族和西双版纳州的傣族,因其与缅甸接壤所受到的不同外来文化影响,均有所差别,致使在传统聚落与乡土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构成上也各具特色。同为傣族,且相同宗教信仰,却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传统聚落形态和南传佛寺建筑空间形式;同为干栏民居,也创造出彼此不同的空间分隔与形式表现。滇西地区创造出了许多尊重和顺应自然环境,满足当地各民族生产生活的传统建构技艺的营造经验与方法智慧,并对当今的城乡建设仍然起着潜移默化的启示及影响作用。本部分展览重点突出滇西地区的两条主线,包括传统聚落主线,展示表达滇西传统聚落所承载的移民戍边、经贸互市、民族家园特点与历史;包含古城古镇古村的整体构成、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及蕴含的营建经验与智慧。另一条为乡土建筑主线,一是展示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干栏式民居与合院式民居外观形态、风格样式及相关建构技艺;二是展示有代表性的传统古建遗产。
云南滇西从地理位置上对应指保山市和德宏州,这个版块的主题是流动与融合。所谓的流动,是指滇西自古以来是云南和中原交流最早的区域之一。汉朝设永昌郡,南诏大理时设永昌府,从文化上来说,随着中原内地移民的迁入,使该地区和中原有大量的文化交流,包括儒家文化和先进的建筑技术。特别到明代,为了巩固统治和边疆稳定,又大量的屯边戍兵,形成了大量的军屯民屯和商屯,随之带来了很多汉文化的东西到保山腾冲等地,特别是保山金鸡村,就是汉武帝在哀牢腹地设置不韦县的治所。而德宏这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比较多,自明代以来,在受到汉文化不同程度影响下,他们的建筑也呈现出一些汉化的转变倾向。于是,多年来滇西两个地州多多少少就一直把云南和内地的文化融合起来,相互促进不断发展,所以说它们的发展历史既有流动,又有融合,这应是该区域大概的背景。
图38 云峰山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张图(图38)是腾冲的道教名山云峰山,在云南西部有两座道教名山,一座是巍山的巍宝山,另一座是腾冲的云峰山。道教建筑在选址上有一些讲究,比如选址尽可能跟天接近等。而且云峰山顶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在道观的院落有一眼冒水的泉眼,这保证了道观内的日常用水要求。另外从山门到吕祖殿,再到山顶殿堂,还有云峰三折的说法。这一组建筑集中反映了古代匠师怎么来选择地形并且如何将建筑与地形巧妙结合。建筑群的室内和室外联系,及每一层之间的联系,其平面上的布局完全依照地形作用于建筑,同时在整体上也保持了轴线关系和院落格局。这张图是腾冲古城,腾冲称为极边第一城,按照中国版图显示,到了腾冲再往外就是缅甸。腾冲古城也是一个受到汉文化方形城建思想影响的具体体现,城市平面呈现十字形和田字的格局。同时这个古城不是常规的坐北向南布局,而是坐西南向东北的,这体现了云南地方工匠在学习汉文化的时候,怎么结合自身的地域环境来进行灵活变通的处理。
图39 和顺古镇平面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离腾冲古城不远的地方,是著名的和顺古镇(图39),和顺古镇2006年被评为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在滇西抗战的时候,腾冲古城被炸成一片焦土,但离城不远的和顺古镇却完整地保存下来,仿佛是一个奇迹。和顺古镇的格局是一个主村落在中间,东西有两个小村落,围绕着一块有限的种粮田地来维持生存,人和土地形成一种平衡有效的关系,形成这里的一种习俗,即是男人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一定要离开家乡,出去经商历练,妇女留守在家。所以形成有5000多人规模的村落,有一半的人口在海外,剩下的又有一半外省工作生活,在本地生计的仅有四分之一。
图40 和顺图书馆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张图(图40)是乡村里面的图书馆,是全国唯一建立的乡村图书馆。整个建筑紧密结合地形,利用当地的材料,形成中西合璧是建筑风格,如图书馆的第二道门就是仿东吴大学的大门修建的。
图41 艾思奇故居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张图(图41)是艾思奇故居,也是中西合璧的风格。和顺古镇有一个商号叫“三寅祥”,即著名的弯楼子,在腾冲,当地有南刘、北邓、东董、西董和弯楼子,都是经商的富人家,而且弯楼子也是早期缅甸北部最大的一家商号。
这张图(图42)是一个道教的文昌宫,也是国保单位。绮罗文昌宫完全是按照宫殿式布置形成九宫格的布局,建筑设置在一个小龟背山顶上,它在结合地形的基础上,保持了中轴线的左右对称,最核心的部分是一系列独特的建筑,如宫门、畔池畔桥、棂星门,前殿后殿,甚至左右两边的楼阁风格都不一样,形成了在统一中形成不同空间形态的建筑群。
图42 文昌宫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张图(图43)是保山市隆阳区的金鸡村,它形成典型的四方街的格局,这是汉文化对当地的一些浸染,加之所处的区位形成这种以戏台为主的四方街格局,两边都是经商的店铺围合成长方形的广场,最终构成了一个村落文化中心。
图43 鱼骨状路网古戏台及文昌宫(金鸡小学)平面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在德宏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傣族为主,这张图(图44)是高楼式的住屋,属于干栏建筑,分内外楼梯,厨房脱离了原本在二层室内的位置,单独建在主房一端。在芒市的少数民族因受汉文化影响,有很多合院民居建筑,只是不像大理丽江或者腾冲的合院那样比较规整。每一个民族在相互之间交往中,也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德宏的傣族、阿昌族、德昂族都基本上信仰南传佛教,所以在这些地方有很多南传佛教的佛寺佛塔,而且都是带有缅式风格特点的。如这张图就是瑞丽喊沙奘寺大殿,架空的干栏建筑外形(图45);另外一张是盈江县的允燕塔,属于缅式的南传佛教群塔(图46)。
图45 瑞丽喊沙奘寺大殿外形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46 盈江允燕塔 张雁鸰提供
05
以一应百——显著主体民族影响之下的滇西南
学术主持 : 杨毅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
云南的滇西南地区,主要包括现在的行政区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这里的民族文化与地理气候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但由于历史上这一地区长期处于傣族土司统治下,其文化、习俗、建筑等都受到其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个地区的布朗、哈尼、拉祜、基诺、瑶族、瓦族等民族将傣语作为互相之间的通用语,其建筑营造风格也被傣族文化所影响。很多傣族建筑匠人参与到其他民族的建筑建造中,其特有的建筑技艺也会对其他民族产生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因此该地区虽然分居了多个不同的民族,其乡土建筑在构建特征以及材料等方面却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
本部分展览主要梳理了滇西南地区建筑传统的几个脉络。其一是以傣族为主的多元民族聚居和文化融合特征,傣族以及布朗、哈尼、拉祜、基诺、瑶、瓦族等世代在这里聚居,土司时期傣族作为统治民族对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起到了一定作用。这样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延伸到了语言、文字、文化习俗、建筑特征、工匠技艺等方面;其二是聚落分布的差异特征,各个民族之间有突出的地理分布的区别。傣族聚落大多选择海拔较低的低热平坝和低河谷地区,布朗族、哈尼族、瑶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等则大多选择海拔较高的半山地区,甚至更高的坡地;其三是家宅营造特征,无论是从家屋等生活空间,取水的井台、茶叶、红糖等加工的生产空间,宣抚司等权利空间,寨心、佛寺、竜林等精神空间,或古茶山、橡胶林、甘蔗地等,均可观察到傣族工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来到美丽的滇西南,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婀娜多情的地方,这里有美丽的傣族和她们美丽的村庄,之所以叫以一应百,是因为傣族文化影响了这一片区域的文化,基诺族、爱尼族等民族都被傣族的文化原型所影响。这个文化原型,不仅是建筑的原型,也是一个传统工匠的原型,也是一些思想观念的原型,还是我们风俗习惯的一些原型。
图47 翁基布朗村寨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48 翁丁佤族村寨手绘图 蒋凌
首先我们看到两个聚落,两个聚落都受到来自于原型的影响。这张图(图47)的村子是翁基村,翁基村的样子和周围的村子很相似,顺应地形有一个精神中心——寺庙,村民崇拜的一个地方,村子中也有一些公共空间,同时它还有一定的经济活动。精神的力量、世俗生活及经济的力量使得大家就聚在一起了,在这个地方落脚。我们通过这个聚落的模型可以看见在高处体量比较大的地方,是我们需要去仰视和去追寻的一个秩序,剩下的建筑都是很类似的,整个建筑群会形成一个背景而不是作为一个标志存在。还有一个姓翁的村子,叫做翁丁(图48),翁丁村是佤族的聚落,整个村子和傣族的有一些相似性,村子中的一些精神空间会形成一种控制力,包括寨桩人头桩等等,会形成一种神秘的力量。曾经有一位人类学者在这里做一个关于拉木鼓的仪式的调研,在拉木鼓的过程当中,所有的村民都会觉得有事情正在发生,而未把学者的记录活动仅仅是当作一种仪式化表演来看待,所以一个聚落它之所以有一种向心力、凝聚力,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接下来我们看看建筑,这是通过钢笔淡彩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翁丁村的建筑,这些图(图49)是测绘图。由于气候的原因,当地建筑的屋脊上会有一些装饰。
图49 孟连傣族竹楼 层层叠叠的孔明帽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版纳是很重要的一个傣族聚居地,跨境是它一个重要的特征。这张图(图50)是一种高架竹楼的建造方式。
图50 高架竹楼建造方式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个模型(图51)是请了西双版纳当地工匠一起完成的。在这里建筑的建构方式得以清晰呈现,同时也体现了使用空间的模式,男柱和女柱分别设立,以及不同性别的出入口的不同的设置。
图51 傣族三代民居 施红提供
06
人神共居——生物多样、因循天地的滇西北
学术主持 : 毛志睿、谭良斌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云南的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复杂、脆弱,而人文环境又独特、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滇西北地区又是独特的“三江并流”地区,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三江,并行而流在云南境内约170余公里,位于云南省西部的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整个区域四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自然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类型和方向,生物资源的存在和利用决定文化形成的内涵。“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资源,形成了民族文化多元性。多种宗教在这里融合,多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敬畏自然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深山之中、田园之间的传统聚落大多都是人神共居之地。由于滇西北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其人居环境的研究需要以一种乌托邦精神,将理想与现实结合。本部分展览内容包括大理古城、巍山古城、束河古城,体现民族交融、人神共居的聚落形态、聚落与环境关系,以及体现敬畏自然、因循天地的建筑和环境关系的闪片房和土掌碉房。此外,还展出本地区的古城古镇、乡土建筑典型等案例。
滇西北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标题中的关键词——“生物多样”,生物多样的形成有赖于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并流,在云南60到1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三条大江并流,并不交叉,这就决定了这个地方生态环境的多元性,在这里我们统计只占国土面积0.4%的区域,有约25%的高等植物物种和25%的动物物种,生物多样性也决定了这个地方民族文化的多元多样。滇西北的人居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人们仍然能够自然自在生存,其中蕴含着一种乌托邦精神:环境艰苦,但是人们仍然把它想象成一个理想的居住之地,标题中的“人神共居”从中体现。在人神共居的过程中,首先有了人对自然的敬畏适应,逐渐的形成了在宗教中的眷恋和信仰,相互之间又都很尊重。
图52 祥云地区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张图(图52)是祥云地区,如果你要去藏传佛教的地方,在云南有两把钥匙,一把在祥云,另一把是丽江,通过这个说法可以看到民族与民族之间是相互融通的。
图53 鸡足山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张图(图53)是鸡足山,它是中国的佛教五大名山。祥云古城是云南茶马古道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驿站。
图54 夜幕下的大理崇圣寺三塔 吴运杰提供
这张图(图54)是三塔,也是佛教文化的一个体现,这张图是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在1982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唐朝的时候,南诏和中原之间有一场这个战争,战争过后,便有了德化碑,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一个传承。
图55 大理古城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大理古城的格局是九街18巷(图55),这张图(图56)是大理古城的民居,民居的模式是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每组民居有五个天井,在这五个天井当中有漏角天井,建筑的二层是环通的,同时民居基本上是坐南朝北的,这个是杨克文先生做的佛教寺庙的模型,这些是杨先生使用的磨具,他通过这些工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匠们的测绘图(图57)和我们传统学院派的测绘图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强调工匠的尺度的传承。
图56 大理古城民居图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图57 大理木匠工具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大理共有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一座是巍山古城,巍山古城旁边的巍宝山是道教所在之处,其中的长春洞是巍宝山最重要的一个道教文化建筑,另一座是大理古城。
图58 喜洲民居图册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这张图是沙溪古镇(图58),这是喜洲古镇,过去说的云南三班其中一个班就是喜洲派。图里的这个民居沿着纵向的四合五天井的布局,一院套一院,居然在最后出现了一个小洋楼,这也是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表现。这是使用了全息技术形成了沙溪古镇,沙溪古镇的四方街是这个地方能够从村居向镇居甚至向城居转化一个重要元素,有了聚集的行为,所有的民族之间才有了交流和转化的一个基点,通过这个基点慢慢从村到镇再到城开始转变,四方街都有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参天青树,也被称之为神树。这张照片是兴教寺,它是现存云南宋构的古寺庙。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是典型的宋构的桥,在这个滇西北地区,由于大量存在沟谷纵横的地方,所以这一地区的桥文化是非常独特的,这种形式(图59)也叫编木拱桥。
图59 通京桥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接下来是藏族聚居的地方,这是中甸古城(图60),独克宗,它是按照佛经中香巴拉理想国藏传佛教中的坛城所建成的1300年的古城,它的居住组团在总图上的布局反映了八瓣莲花保卫着大军山,给人一种香巴拉王国的宗教意境,这体现了藏文化的一个建城理念。
图60 中甸古城鸟瞰 冯智摄于昆明当代美术馆
结语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清代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补充说“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质或文,野或史,都是一偏。对云南建筑而言,若不能“文质彬彬”,则宁“质胜文”勿“文胜质”,宁“野”勿“史”,如《朱子集注》所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
END
知识雷锋记者
冯智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
研究乡村设计和城市人居环境
特别感谢昆明当代美术馆郑小序老师的帮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