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还没有高铁?
印度的铁路最近发生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了,6月2日晚,印度发生一起3列火车相撞事故,造成2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被称为“本世纪最严重的火车事故”。
第二件事,知道的人很少,
印度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工程建设迎来“里程碑”时刻——印度用了5年时间,终于在今年4月底几乎完成了征地任务,完成率99.55%。
里程碑为什么要打引号?因为这条高铁,2015年立项,2017年开工,原计划2023年是要竣工投入运行的,结果进度一拖再拖,拖到现在才完成征地。
印度人这效率...
印度和中国同属“四大文明古国”,近几十年来同样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也视中国为头号假想敌,紧追慢赶,不甘落后。
如今,印度的人口数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GDP增速也超过中国,下一步的目标就是经济总量赶超日本,来到世界第三。
但是,印度的铁路系统想要赶超中国,将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为什么?印度人口能超过中国,经济增速能超过中国,但就是不能像中国那样发展起来高铁?
德国《明镜周刊》刊登的印度人口超过中国的漫画
目前,根据建设时期和科技含量,印度的铁路系统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继承自英国人留下来的遗产,这也是印度铁路系统最厚实的“家底”;
英国殖民印度两百多年,给印度人留下了三样好东西:民主制度、英语,还有就是铁路。
早在1853年,英国人就在印度建设了第一条铁路,到1947年印度独立时,印度已经拥有了5万公里的铁路,妥妥的亚洲第一铁路强国。
只可惜,印度从此就过上了吃老本的日子。截至2022年底,印度铁路的总里程差不多是6.8万公里,也就是说,印度独立后的70多年里,只新修了不到2万公里的铁路,一年平均不到300公里。
印度火车的速度也基本停留在了殖民时期,慢得出奇。全国长途快车的平均时速只有60公里左右,普通列车更是只有30公里出头。
正是因为速度慢,印度火车才会出现大量的“挂票”现象——车厢顶上和两边,挂满了乌压压的人,就像上面漫画里画的那样,蔚为壮观。
不过,老旧落后,发展缓慢还不是印度铁路最大的问题,毕竟“家底”厚,现在印度铁路里程排在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每天开行1.2万列火车,运送2300万人,相当于天天“春运”。
印度铁路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不善,事故频发。
在印度,很多铁路杂草丛生,遍地垃圾,铁轨下的枕木年久失修,黑漆麻乌。一些铁路交叉口,没有信号灯,管理人员也不存在,人们在铁路上随意穿行,火车来了只能鸣笛提醒避让。
疏于管理必然导致事故频发。2021年,印度共发生1.8万起铁路事故,超过1.6万人死亡。从2017年到2021年,印度大约有10万多人因铁路事故丧生。
这次印度又发生三车相撞的惨烈事故,上千人伤亡,印度铁路真不安全!
第二类,其实只有一条,而且到现在还没有建好,那就是高铁;
截至去年底,中国高铁里程达到4.2万公里,全球第一。
印度也想有高铁。
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大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印度铁路提速”。提速最快的办法就是高铁。印度的计划是将北部、西部和南部的所有主要城市都通过高速铁路连接起来,形成世界上第二长的高铁网络。
2015年,印度放弃中国方案,选择与日本合作,建设一条508公里长,时速320公里的高铁,连通印度最大城市孟买,和隔壁的古吉拉特邦最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也是莫迪的家乡。高铁原计划2023年完工,将两地通行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一下子缩短至2小时。
2017年,项目正式开工,结果就遇上了“拦路虎”——征地。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维系着一家老小的生计,印度也不例外。对印度的农民来说,要征地,可以,但必须给足赔偿。赔多少才够?这就不好说了。
事实上,对于政府愿意给的土地赔偿,印度农民永远认为“太低”。
有的农民甚至提出要求,他有两个失业的儿子,至少得让其中一个得到一份政府部门的工作,这样才有可谈的空间。
印度的官员敢硬来吗?不敢,因为印度农民有选票。所以有的印度官员为了避免惹怒民众,索性放弃征地。
结果就是,整整5年时间,印度第一条高铁才建了10公里,原本今年建成通车,结果才勉强完成征地。
如今,整个项目完工日期已经推迟到了2028年。不过,到那时候真的能建好吗?还真是让人捏把汗。
印度的第一条高铁建得如此艰难,想要建成世界上第二大高铁网络,怕是要到猴年马月了。
怎么办?
印度人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也就是印度铁路系统的第三个类别——“半高铁”。
什么叫“半高铁”?
印度的这种列车,行驶速度在160到180公里之间,虽然比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慢了不少,但比起殖民地时期留下来的老旧火车,那明显是快了不少。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中国“降速版”的动车,代表了目前印度列车的最高水平。
印度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代“半高铁”于2019年投入运营,时速160公里,列车名为“范德·巴拉特快车”,意思是“致敬印度”。起点是首都新德里,终点站为位于北方邦的古城瓦拉纳西。
这种列车,除了速度变快了,设施和服务也肉眼可见的提升,每个座位配有阅读灯,供手机充电的交流电源,座位前面还有LCD屏幕,可以观看视频。车厢里还有按钮式抽水马桶,无线网络和新风过滤系统。
至于餐食,“致敬印度”号提供的不是印度式早餐,而是甜甜圈、蛋糕和汉堡肉饼,午餐和晚餐,也是由高档餐厅提供的“五星级”美食。
只可惜,“致敬印度1号”投入运营的第二天就出事了——列车与多头牛相撞,车头受损严重。到了第三天,又遇上了大雾,导致晚点两三个小时。
软硬件设施上去了,列车的运营调度拉胯,还是白搭。
到了2022年,印度又推出了第二代的“致敬印度2号”,速度进一步提升至180公里。
6月3日,也就是印度三车相撞事故的后一天,总理莫迪原本的行程是为一辆新投入运营的“半高铁”列车揭幕。这趟快车连接西部城市孟买和南部果阿邦,是印度第19列“范德·巴拉特快车”。结果事故发生后,莫迪不得不取消行程,赶往事故现场视察。
莫迪心里一定糟透了!
为什么,高铁在印度发展得如此艰难?
你可以说印度“历史包袱”沉重,对原有老旧线路改造升级困难,
也可以说印度农民不“顾全国家大局”,征地困难,
或者是地方政府为了选票,缺乏积极性,工作不配合,
以及没钱,没技术,运营管理水平差等等......
都对,但是,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原因。
从深层次来看,印度这个国家的特性,决定了印度现在根本就发展不起来高铁。殖民地时期留下来的老旧铁路,才是和印度最完美的契合。
在这一点上,“老东家”英国人对印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道,从许多方面来说,老旧铁路是印度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想要发展高铁,除非整个国家的“灵魂”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否则免谈。
印度是一个反差感极强,社会分化严重,甚至让人感觉撕裂的社会。这种撕裂对发展高铁造成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贫富极度分化,发展高铁缺乏群众基础;
印度是一个贫穷并且非常不平等的国家,盛产身家数百亿美元的富豪,更盛产身无分文的穷人,而后者是印度人口最大的基本盘。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印度14多亿人口中,处在贫穷线以下的人口为7.8亿,占整个社会财富量的比例低至4.8%,同时还有2.28亿绝对贫困人口,占比为世界最大。
为什么印度火车是印度人出行的第一选择?关键的原因就是便宜,1000多公里的行程,最低票价相当于人民币几十块钱,还有很多印度人这都买不起,挂在车厢外面逃票。
所以说,印度的火车,本质上就是一种“穷人经济”,完美契合了印度穷人的交通需求。
高铁意味着高票价。印度的“半高铁”,最高票价已经相当于普通火车的将近十倍,如果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建成,票价只会更高,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是坐不起的。
印度高铁,最后只会成为少部分富人的“玩具”。
建设高铁不是目的,让高铁为普通民众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才是目的。中国的高铁之所以成功,普惠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人口素质极度分化,发展高铁缺乏人才支持;
和贫富类似,印度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技能也分化严重。印度盛产码农和美国硅谷的CEO,同时也盛产文盲。全世界有将近1/3的文盲在印度,成人文盲人口接近3亿。
高铁是一种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项目,钱和技术缺一不可。印度发展高铁,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
更可怕的是印度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技能不行还可以通过学习补足,但工作态度不行,那真叫一个没办法。
印度铁路公司雇佣了超过120万名员工,福利待遇算不错的了,却工作懒散,效率低下,连基本的粪便清理工作都懒得做。在印度,每年因排泄物腐蚀铁轨而导致的火车事故不下200起。
此次印度发生的三车相撞事故,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大概率是人为失误。
印度铁路事故频发,断桥、塌路各种豆腐渣工程频现,背后都有人的问题。印度人懒散的工作态度,凭什么相信他们能把高铁发展起来?
第三,多方势力掣肘,劲使不到一处;
印度可以说是一个“散装”的国家,拥有2000多种语言的10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就像阿拉伯、东南亚一样,印度的统一也是英国武装侵略和殖民的结果。
独立后,印度建立了一个邦联性质的共和国,全国分为28个邦,并且,各个邦的自治权非常强大,很多事情都不一定听中央政府的,导致全国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政策。
印度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为傲,的确,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事实证明,在高铁这样的大项目上,举国体制往往拥有强大的优势。
印度高铁花了5年时间才勉强完成征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未来,印度可能还会有很多指标追赶上中国,但在发展高铁这件事上,怕是没什么希望了。
参考资料:
《日本从中国抢走的印度高铁项目,5年只修了10公里》 乌鸦校尉
《印度高铁,终于搞成了?》 米宅财经
《印度与中国差着3个伟人的距离》带鱼Q
《每年上万起事故,超1万人死亡:印度火车何以成为“全球最不安全”》时代周报
《印度铁路——历史悠久,发展堪忧》这就是印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