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决心历史2022-07-10 07:07 一个国家在军事层面的战力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简单计算:真实战斗力=实力+外援+决心考虑到外援也是实力的一种,因此战力主要分为两块——实力+决心。有几分实力是一码事,能用多少决心(动员与承受牺牲)输出出来是另外一码事。1939~1940年间的苏芬战争中苏联红军表现极差,百万大军险些折戟。而到了1941~1945年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在经历早期的失利后越战越勇、越打越强。一个是跑到北极圈冰天雪地的他国去打仗,一个身后就是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这两种场景下激发出来的战斗决心自然天壤之别。伏尔加格勒(原斯大林格勒)巨型雕像: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所在公园埋葬有数万名苏军将士遗骸。苏军在该战中伤亡超过百万(德军伤亡80余万),其中阵亡人数达48万之巨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省吃俭用,但真到买房的时候他们并不含糊,身边一个个都是隐形大富豪。这便是决心的问题。国家与个人一样,会将方方面面涉及到的关系利益做优先排序,从而选择性的配置资源与力量。因此,当我们判断形势走向的时候,不能单纯只对比A国与B国的综合军力,还得评估具体场景中二者可能的决心。以朝鲜战争为例。在1950年战争爆发的关口,对美国来说出发点是阻止东北亚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倒下;对苏联来说根本懒得搭理,斯大林直言让金日成到中国东北去建个流亡政府;可对新中国来说则关系着东北边境的安全,出兵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美、苏、中三方中,尽管中国实力最弱,但展示出的决心却远远超过了另外两国。待到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方面特征暴露得更加明显。与中国“想打多久就打多久”的强硬立场不同,美国内心深处并不希望跟社会主义阵营二当家长期消耗下去,而让主要竞争对手苏联渔翁得利。大概自1952年上甘岭战役结束开始,华盛顿内部和谈的意愿就已占据绝对上峰。1953年2月,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主动致信的金日成与彭德怀,建议双方交换伤病战俘,由此拉开了最后一轮停战谈判的大幕。抗美援朝期间在前线阵地视察的彭德怀如果大家将二战之后美国的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做一番梳理,其实不难发现,华盛顿的决策是有脉络可循的。对于可能威胁到美国本土安全的事情,华盛顿反应极其激烈,采取的手段极为强硬。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当美方确认古巴部署有来自苏联的进攻性导弹与核弹头后,肯尼迪于10月22日晚7点向全美及全世界发表措辞严厉的紧急讲话。他下令全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这里的“全军”可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军队,还包括全球几百个军事基地的美军。与此同时,美海军8个航母战斗群、200多艘军舰将古巴岛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佛罗里达及南部沿海各州集结了自诺曼底以来规模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多批次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头24小时空中值班……美国人摆出一副不惜打一场全球核战争的架势,这才逼退了赫鲁晓夫(《从俄乌冲突忆古巴导弹危机》)。而同样的美国、同样的美军、同样的美国民众,放到同一时期的越南战场上表现就完全不同了。美国人精打细算今天伤亡了几个人,明天损失几架飞机,一年军费开支多少多少……从1965年美军大举进驻越南算起,不到两年时间美国国内即掀起狂热的反战浪潮。1967年4月,纽约甚至发生了30万人参加的反战大游行。激烈的反战情绪下,一头乱麻的约翰逊总统干脆放弃竞选连任,最终由共和党人尼克松赢得1968年大选。一场万里之外的大战,打丢了民主党在华盛顿的江山,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尼克松在做撤出越南的政策说明。美国提出撤退后,南越总统阮文绍曾伤心痛骂其抛弃南越人民,最后尼克松留了10亿美元给南越政府,任其自生自灭。时间来到2021年的阿富汗。当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复盘分析时不难发现,拜登在阿富汗问题上的表现一定程度增强了普京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信心。因为大家很清晰的认知到,美国对于一个名义上受自己保护的政府,根本没有心气与力量去提供实质性军事援助。撤军的命令一下达,美国大兵跑得比谁都快。而普京是何等精明之人,一眼便从阿富汗撤军中看出拜登应付危局的决心寥寥。要是去年此时拜登于喀布尔大厦将倾之际发表强硬讲话,急调101空降师驰援阿政府军、大战塔利班,估计普京拍板前会再好好思索一番。由此可见,同样是美国的国家机器,在谁手里用那效果可大不一样。川普不是说嘛:如果我是总统,就不会发生这种致命的乌克兰局势。特朗普访问喀布尔,和阿富汗总统加尼会谈话题来到当下的俄乌战争。众所周知,目前西方舆论是普遍看衰俄罗斯的。尤其是战场形势发展为阵地战与持久战之后,他们认为乌克兰背后有源源不断的西方军事援助,而被制裁中的俄罗斯孤立无援,都开始把苏联时代的古董坦克启封运往前线了。不过在笔者看来,更真实的逻辑应该是这样:战争初期俄罗斯是看轻乌克兰的一方,想用斩首行动和舆论造势迅速瓦解基辅的抵抗力。现在恰好反过来,俄罗斯和普京成了被看轻的一方,尤其是普京。这场战争对俄罗斯民众的意义如何暂且不论,至少对普京个人来讲,他绝对绝对输不起。拜登有退路、马克龙有退路、朔尔茨有退路,甚至泽连斯基都有退路,唯独普京没有退路——大帝的背后是万丈深渊。正因如此,普京对于战争的决心要远远超过任何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哪怕使出吃奶的劲,也一定会挺住,挺出一个体面的结局。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普京和统一俄罗斯党是不用操心选举的(《普京的身后事》);但拜登不行、大部分欧洲国家都不行。这是普京贯彻强大决心的一项重要制度性保障。回到一开始的公式:战力=实力+决心。增强实力是一方面,彰显/提升决心同样重要。那是不是只要强硬表态就一定会起到效果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决心这件事情不能光靠嘴说,得配合人物性格与历史表现。《战争的开启》一篇中介绍过,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曾发表斗志昂扬的庐山讲话——“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近年来随着各种资料的披露,部分学者认为蒋的庐山讲话很大程度是说给日本人听的——你再往前一步我可是会拼命的!属于“强硬表态以期望止战”。很可惜,日本人根据蒋长期以来的个性与国民政府的历史表现,并没有太当回事。时间来到1965年,这一年里美军大举增兵越南,气势汹汹;中国方面遂发出警告:“绝不会坐视美军越过17度线。”美国是一个很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国家。收到中方警告信息后,华盛顿决策层没有人去质疑说中国可能是虚张声势,而是一致认为只要美军进入北越境内,中国真的会打。于是在整个越南战争中,美军始终执行“南打北炸”的策略,地面部队没有越过17度线。常看CCTV或官方报纸的朋友会对一个词十分熟悉——核心利益。这个词不是随便出现的,通常只用在台湾、香港、新疆与西藏身上以彰显决心。尤其是对台湾,天长日久下来,全世界都知道中国肯为台湾打一仗,用国防部魏部长的话叫做“不惜一战”。从“战力=实力+决心”的角度看,无论是“核心利益”还是《反分裂国家法》,其实都是在给军事行动赋予一种大义的名分。在增强实力的同时,提升决心的维度。回顾历史,很多事情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当你真的做好牺牲一切的准备时,做出退步的可能就是对手。是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欢迎关注备用号“江宁织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